65438+10月11至13,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深入同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的百色市田林縣、西林、隆林自治縣,逐村逐戶走訪貧困群眾。記者黃科攝
隆林訊(記者魏恒)6月5438+10月11日至6月5438+03日,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將新年調研的第壹站選在毗鄰雲貴兩省的廣西最西部,深入同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的百色市田林縣、西林縣、隆林自治縣,訪貧問苦。
魯信社在田林縣芒果扶貧產業園參觀當地名優農產品。記者黃科攝
田林是廣西第壹大縣,西林有“廣西西大門”之稱。由於丘陵連綿,交通不便,貧困程度比較深。兩縣90%以上是土山,盛產許多名優農特產品。20多年過去了,從60畝到2萬多畝,在政府的支持和黨員人才的幫助下,田林逐漸形成了頗具規模的芒果扶貧產業園,靈芝、巴度筍、桐油等產業全面開花。去年全縣農民人均年收入超過654.38+0萬元。“我們壹定能摘掉戴在頭上33年的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縣委書記信心滿滿地說。隔壁西林通過整合資金為全縣每個貧困村購買了1門面和1市場攤位,同時開發果園10畝,委托龍頭企業進行統壹管理,有效壯大了村集體經濟。據那勞鎮金桔鞏俐柑橘園負責人介紹,去年園區為每個貧困村支付租金654.38+0.5萬元,在此務工的貧困人口人均月收入2000多元。鹿心社肯定了這種勇於探索、勇於進取的精神,鼓勵他們在選準特色產業的基礎上,進壹步提高素質,打造品牌,為農民增收、脫貧奔小康發揮更大的作用。
鹿心社走訪西林縣普合苗族鄉和平村貧困戶勞動力安置選果廠。記者黃科攝
隆林是中國僅有的兩個自治縣之壹。走進典型的少數民族村新洲鎮水東村,呂新社親切看望了駐村第壹書記和基層幹部。他說,扶貧的主戰場在縣,前沿陣地在農村。黨支部要充分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示範帶動作用,抓黨建促團結、抓示範促脫貧、抓產業促發展、抓基礎設施補短板,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促進民族團結、助力脫貧攻堅、引領地方發展的優勢。
魯信攝來到隆林自治縣新洲鎮水東村,考察脫貧攻堅和基層黨建工作。記者黃科攝
三縣山高谷深,許多貧困群眾響應號召,從窮鄉僻壤或地質災害點搬了出來。魯信社走訪了田林百花寨、錫林鋪河苗族鄉和平村、隆林西等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只見家家門口貼著紅色的對聯,群眾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拆遷戶爭著說:“謝謝黨和政府的關心。”“老人看病,孩子上學,年輕人找工作,方便多了。”鹿心社祝賀大家搬了新房,希望大家繼續努力,通過努力讓生活更加富足。他反復對當地負責同誌說,窮人已經從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搬了出來,有很多不適合的地方,在城市生活各方面都要花錢。要加強產業扶持、技能培訓和就業指導,確保每個搬遷家庭都有壹個以上勞動力獲得穩定就業,讓他們有更多的歸屬感和獲得感;要盡快建立健全黨組織和社區管理組織,防止規模過大、管理不到位引發社會問題。
魯信社走訪了家裏的窮人。記者黃科攝
魯信社走訪了窮人。記者黃科攝
連日來,呂新社壹行驅車數百公裏,翻山越嶺,跋山涉水,先後走訪了平裏屯、那裏屯、李娜村、巴度瑤族鄉、田林、平安屯、錫林鋪河苗族鄉、和平村、夏龍屯、德雅鎮水鏡村、新洲鎮龍林、水洞村的貧困群眾。鹿心社指出,過去田林、西林、隆林由於基礎設施落後,發展緩慢。如今,路、水、電基本連通,縣級公路、縣際路網建設不斷推進,扶貧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要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盡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加快強農富農步伐。要立足人多地少的實際,充分發揮區位、資源、民族文化等獨特優勢,利用好山地林地,找準適合自身發展的特色產業,做到前端有技術支撐,後端有營銷,充分釋放產業扶貧的巨大潛力。對於那些因為殘疾原因而致貧的家庭,要用真情和政策來幫助他們,不讓壹個孩子因為貧困而無法上學,不讓壹個家庭在小康路上掉隊。只要各級黨組織建設好隊伍,找準路子,帶領廣大幹部群眾長期艱苦奮鬥,精準細致紮實做好扶貧工作,就壹定能如期摘掉多年的貧困帽子,讓人民群眾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