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05年底,Xi常住人口達到80681,000人,其中城鎮居民超過500萬人。全市人口中,男性4168200人,占總人口的51.66%;女性389.99萬人,占總人口的48.34%。性別比(女性100,男性106.88)。
國際電話區號:86-29
中國郵政編碼:710XXX
Xi安車牌號:陜A * * * *
行政區劃
截至2005年6月65438+2月31日,Xi轄9個市轄區和4個縣。
Xi面積9983平方公裏,人口732萬(2006年)。
未央區面積261平方公裏,人口42萬。郵政編碼是710021。
蓮湖區面積38平方公裏,人口61萬。郵政編碼是710003。
新城區面積31平方公裏,人口50萬。郵政編碼是710005。太華路街道辦事處
碑林區面積22平方公裏,人口71萬。郵政編碼是710001。南二環西段人民政府。
灞橋區面積322平方公裏,人口46萬。郵政編碼是710038。
雁塔區面積152平方公裏,人口70萬。郵政編碼是710061。
閻良區面積240平方公裏,人口25萬。郵政編碼是710089。
臨潼區面積898平方公裏,人口68萬。郵政編碼是710600。人民政府書院街41號。
長安區面積1.583平方公裏,人口94萬。郵政編碼是710100。瞿偉街人民政府。
藍田縣面積1977平方公裏,人口64萬。郵政編碼是710500。蘭關鎮人民政府。
周至縣面積2956平方公裏,人口63萬。郵政編碼是710400。二曲鎮人民政府。
戶縣面積1213平方公裏,人口59萬。郵政編碼是710300。甘亭鎮人民政府。
高陵縣面積290平方公裏,人口23萬。郵政編碼是710200。鹿苑鎮人民政府。
歷史簡介
首先,簡要的歷史
Xi與雅典、羅馬和開羅並稱為世界四大古都。從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10世紀前後,先後有13個朝代或政權在Xi安建立都城和政權,持續了1100多年。
大約從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9世紀末,安在很長壹段時間內是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壹直由地方行政機關——周、郡、府、陸、省和長安、鹹寧兩縣管轄。在大多數朝代,Xi安隸屬於京兆府(縣),這是壹個縣級建制。元代京兆改為安西路(後改為逢源路),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逢源路廢棄,設xi安府,故名安。1928年最早在Xi安設市,1948年由省轄市改為國民政府行政院轄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Xi安曾是陜甘寧邊區所轄市,西北行政區下轄市,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從1954開始,Xi安就是陜西省的省會,現在是副省級城市,轄九區四縣。198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Xi為世界歷史名城。
二、定都Xi安的朝代
在中國歷史上,有20個政權曾在Xi安建都。但其中哪個應被稱為王朝,哪個王朝的首都應被視為Xi安,是壹個有爭議的問題。這是人們對“朝”、“都”、“都”等概念理解的不同,導致了對哪個朝代的首都在某個地方的不同。目前官方說法是13朝代。另外還有四種不同意見:10,11,12,14,17。其中14王朝和17王朝的具體朝代分別有兩個版本。
10超碩
10朝代——按時間順序:西周(公元前363年)、秦朝(公元前15年)、西漢(公元前210年)、前趙(公元前165438年)、前秦(公元前33年)、後秦。
11超碩
11王朝——在10王朝的基礎上,王莽建立了壹個新的王朝(15之前)。
12超碩
12朝——在11朝的基礎上,增加了西晉(禹4年)。
13超碩
13王朝——在12王朝的基礎上,增加了東漢(狄鹹6年)。
14超碩
14王朝——有兩種情況:(1)在13王朝的基礎上增加大夏王朝;(2)武則天建立的武周加入到13王朝(15)。
16超碩
16王朝——在13王朝的基礎上,重新建立由劉璇建立的政權,增加了由樊沖、劉彭子建立的赤眉政權和由黃巢建立的大齊。
17超碩
17超——分兩種情況:(1)在65438超的1情況的基礎上,增加吳周、大齊、李自成建立的大順;(2)在13王朝的基礎上,加搞壹個新的開始政權,赤眉政權,何大齊大順。
三、歷史上鹹陽與長安的關系
歷史上,今天的Xi和鹹陽同屬壹個城市。這從古代鹹陽和長安的關系就可以看出來。Xi和鹹陽是中國最近的城市,不到20公裏。與此同時,鹹陽建成了Xi安的西三環,機場也從Xi安的桃園搬到了鹹陽。2006年,鹹陽區號並入Xi安,029區號與Xi安壹起使用。
秦朝
首都是鹹陽。阿房宮位於今天Xi安的壹大片地區,兵馬俑和陵墓位於今天Xi安。秦太廟在渭河南岸,荊軻刺秦王,發生在秦章臺宮(後來的漢未央宮前殿)。藺相如、廉頗、秦王坐在臺上。秦朝的宮殿布局還沒有形成宮城、皇城、三大殿的布局。秦鹹陽市橫跨渭河南北。
漢族
首都是長安。漢代長安是在秦鹹陽遺址的基礎上建立的。史書記載:“漢長安亦秦鹹陽之址”,張衡《西京賦》說:西漢長安“為探秦制而跨周法”,《黃圖三賦序》也說:“武曌,治鹹陽,以漢為都”。《舊唐書·地理》說:“都城為秦鹹陽,漢長安。“秦惠文王以後,鹹陽繼續向南擴張,在渭河以南修建了章臺、興樂宮、甘泉宮、辛宮、阿房宮、七殿等建築。劉邦得天下後,在婁敬和張亮的勸說下,建都長安。修復秦代興樂宮改為長樂宮,在秦章臺基礎上修建未央宮。也就是說漢代長安城是在秦都鹹陽的基礎上建立的,說明都城的位置是漢朝和秦朝定的。漢代的Ques宮位於北二環以北的Xi安漢城保護區,漢文帝景帝的陵墓位於鹹陽。
學院教師
首都是長安。宮城與今天的Xi安完全重合,宮殿與今天的Xi安明城墻重合。唐代的皇陵,如昭陵乾陵,大多位於今天的鹹陽城。唐代十八陵都在京兆府所轄的縣內,甘陵為京兆府奉天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
Xi和鹹陽同屬壹個城市,在1950年代被分為兩個城市:Xi和鹹陽。Xi是副省級,鹹陽是地級。
地理調查
位置
Xi安位於中國大陸腹地黃河流域中部的關中盆地,東經107° 40′~ 109° 49′之間,北緯33° 39′~ 34° 45′之間。東部以零河和元秋山為界,與滑縣、渭南市、商州市、洛南縣相連。西部以太白山和青海黃土高原為界,與眉縣、太白縣接壤。南至北秦嶺主脊,與佛坪縣、寧陜縣、柞水縣接壤;北至渭河,東北跨渭河,與鹹陽市及楊淩區、三原、涇陽、興平、武功及扶風縣、阜平縣相鄰。管轄東西204公裏,南北116公裏;面積9983平方公裏,其中市區1066平方公裏。它占地9983平方公裏。Xi安位於陜西省關中平原南部,北部為沖積平原,南部為剝蝕山地。總體地勢東南高,西北和西南低,呈簸箕狀。秦嶺位於Xi南部,海拔2000-2800米,是中國南北重要的地理分界線。
中國大地原點和國家授時中心在Xi安。
地形要素
Xi安以北,陜甘黃土高原邊緣,由涼山、黃龍、王耀、龍山組成的北山山系,與秦嶺山脈遙相呼應,共同* * *構成了環繞關中平原的天然屏障。黃河最大的支流渭河橫貫關中平原。關中平原是由渭河及其眾多支流沖積而成,故又稱渭河平原。西起寶雞,東至黃河,故有“八百裏秦川”之稱。
氣候
Xi屬於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雨量適中,四季分明。平均無霜期為219~233天。65438+10月最冷,平均氣溫-0.5℃~ 1.3℃;7月最熱,平均氣溫26.4℃ ~ 26.9℃。年平均氣溫為65438±03.3℃。年平均降水量為507.7毫米~719.8毫米..年平均濕度為69.6%。年平均降雪量為13.8天。
*礦產資源
Xi安地質發展史復雜,構造類型多樣。秦嶺渭河盆地大面積的火成巖、變質巖和厚厚的新生界沈積物為各種金屬、非金屬和能源的聚集奠定了基礎。已鑒定出47種礦物,其中金屬礦物21種,非金屬礦物22種,能源礦物2種,其他礦物2種。主要金屬礦產有:鐵、錳、鉻、鈦、銅、鉛、鋅、鋅銅、鉬、金、鎢、鈾和高鋁礦物原料。非金屬礦產主要有:大理石、長石、白雲石、水泥石灰石、石墨、建築礫石、脈應時、“藍田玉”、砂巖、硫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