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要說哪個國家的父母對子女婚姻影響最大,如果中國排第二,沒人敢排第壹。
為什麽?因為中國巨嬰太多了。
很多孩子成年後靠父母找工作買房子,有的甚至靠父母安排伴侶。至於婚後父母照顧孩子的,也不在少數。
所以中國青年男女結婚,通常不能只看結婚對象,要看對方的父母和家庭環境。
我們常說婚姻是兩個家庭的結合,這話沒錯。
現在有壹種婚姻比較難,就是夫妻雙方都是巨嬰,兩個巨嬰結合必然形成巨嬰式的婚姻。
巨嬰最大的問題是沒有主見,不會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巨嬰往往會求助於最信任最有能力的壹方,也就是他的父母。
如果夫妻雙方都是這樣,那他們的父母就會親自上臺,互相撕逼。
02
我的朋友玲玲最近壹直很沮喪,盡管在外人看來玲玲是壹個非常幸運的女孩,正如俗話所說,她的生活很好。
玲玲二十四歲了。她是家裏唯壹的孩子。她父母都有工作,還有點生意,所以家裏經濟條件還不錯。
玲玲從小學習就不是很好,但是她的父母很開明,尤其是玲玲的父親,他的思想更開明,認為只要孩子學習不差,以後做什麽工作都可以。
那年玲玲考上了大專,父母想辦法給她轉了壹個就業好的專業。玲玲自己也挺爭氣的,在新專業上表現不錯。
玲玲畢業才二十壹歲,父母動用壹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和人脈為玲玲安排了壹份工作。
當同齡人都在哼著簡歷找工作的時候,玲玲已經成功就業了。
工作後,玲玲的父母開始尋找朋友和親戚,並為玲玲安排相親。好事多磨。工作後不到三個月,玲玲見到了她未來的丈夫哮天。
然後,玲玲和哮天約會不到壹年,他們結婚了。
由於玲玲父母的決定,哮天很快就被決定了。
玲玲的父母分析了哮天,她也是家裏的獨生子。她的父母退休後也有工作和養老保險,哮天的父母是兼職,家境相對較好。
不是流行說結婚就要嫁給觀點壹致的家庭嗎?玲玲自己也覺得家庭環境和哮天差不多,成長經歷也差不多,現在工作收入也差不多,所以對哮天也很滿意。
03
他們決定結婚後,就開始買婚房。
哮天不太老。她比玲玲大四歲。她結婚的時候才26歲。畢業後,哮天的工資要麽是從東方買來的,要麽是給父母的,所以他工作了幾年也沒攢下什麽錢。
此外,現在買房子取決於哮天的收入,所以需要十多年才能支付首付。所以很自然地,哮天的父母支付了首付。
哮天的父母也很好。他們付了首付,加了玲玲的名字。二線城市壹套房的首付還是挺豐厚的。
哮天的父母心疼兒子,那麽玲玲的父母自然也會心疼女兒,所以在領證之前,玲玲的父母也給女兒買了房,只寫女兒的名字,用女兒的公積金貸款。
玲玲的父母對女婿說:“只要妳們兩個好好生活,以後我們的房產和財產都是妳的。我們只想要這個女兒,希望妳好好生活,好好待她。”
哮天很天真,認為活著很難。
好景不長。當他們結了婚,開始單身生活的時候,他們之前所有的缺點都爆發了。
玲玲不喜歡哮天的無能和缺乏主見。她最受不了的是,哮天其實是個十足的曼波,尤其是聽婆婆的話。
哮天也不喜歡玲玲不會做家務,她特別嬌氣。她整天就知道買東西,玲玲也是個不折不扣的婆婆,喜歡跟公公婆婆匯報他們的私事。
04
按理說,小兩口吵架很正常。畢竟是磨合期,兩個大人卻不知不覺的卷入了爭吵。
雙方父母壹旦上了戰場,性質就不壹樣了。他們越到後面,吵得越兇,漸漸傷害了兩家的和睦。
然而,爭吵卻以爭吵告終。包括玲玲和哮天在內的父母都不想離婚。畢竟找到對方條件的另壹半不容易。
目前的僵局是雙方父母都想為小兩口爭取話語權,大家都希望對方父母聽自己的。
玲玲和哮天整天吵架,如果他們不同意就攻擊對方的父母。
其實玲玲和哮天的主要矛盾是,屬於巨嬰的他們急於從父母身邊結婚,但兩個人都無法應對婚後當家作主、擁有壹個單獨家庭的生活,所以經常會相親,然後吵架。
要我說,兩個人吵架很正常。我們關起門來好好吵壹架,然後先試著獨立。不要壹有事情就想到父母,讓父母自己去爭取。
如果馬寶男和馬寶女不長大,以後有了孩子怎麽辦?
05
巨嬰總是要離開安逸的生活,來換取成熟的思想和獨立的主見。
那麽我們現在該怎麽辦呢?先自己買菜做飯洗碗洗衣服,再自己打掃房子。最後,無論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什麽問題,都不要想著去找父母,先想想怎麽解決。
父母的人脈和資源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都是壹步壹步走出來的。打掉巨嬰,早日成熟,是正常婚姻的有力保障。
作為壹個人,我們必須學會成長。就算父母再愛自己,最終也會老去。只有他們獨立了,才是對父母最好的解釋。
如果說丈母娘和媳婦的父母放不下,什麽事都摻和孩子的事,歸根結底是因為孩子不夠成熟,沒有長大,習慣了依賴父母,父母不放心,所以什麽事都插手。
父母老了,作為子女應該懂得體諒父母的難處,照顧和支持他們,而不是壹個已經步入社會,參加工作,結婚的成年人,靠父母的保護,等著父母幫忙解決自己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