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博物館是中國第壹個專門的湖泊博物館。它坐落在美麗的西子湖畔,占地22480平方米。整個建築大部分延伸到地下,與周圍的湖光山色融為壹體,不留痕跡。博物館具有展覽、西湖研究、西湖文學和旅遊服務四大功能。於2005年6月65438+10月65438+10月正式對外開放。
為配合西湖申報世界文化景觀遺產,西湖博物館於2009年2月閉館,對展覽內容進行豐富和調整,並於2009年6月65438+10月1日重新開放。調整後的西湖博物館建築面積大幅擴大,從7920平方米擴大到8500平方米。展覽內容緊扣西湖申遺,充分展示了西湖作為人類文化景觀遺產的完整性和真實性,以豐富的史料和實物印證了西湖的普遍價值。2010年9月,西湖博物館接待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的專家,對西湖申請世界文化景觀遺產進行了實地評估驗收,得到了世界遺產專家的充分肯定。為西湖成功獲得世界文化景觀遺產做出強有力的貢獻。
開放時間為8:00-17:00,全年開放。
顯示顯示器
西湖博物館展廳包括序廳、西湖概況、歷代西湖治理與景觀形成、西湖題景、西湖文化與精神家園六個章節。走進西湖博物館,妳不僅可以看到西湖原始的景觀組合和豐富的歷史文化遺跡,還能以全新的視角感受景觀背後深厚豐富的文化積澱,與世界分享西湖的審美情趣。
序廳:通過西湖全景沙盤,直觀地呈現出三面雲山壹面城的西湖整體格局,西湖巨大的雨幕營造出西湖壹派煙波浩渺、美不勝收的意境。
壹號展廳:畫中天堂——西湖縱覽
簡要介紹了西湖的地理位置,從西湖的山、水、生態、整體格局等方面展示了西湖文化景觀的物質基礎。
顯示亮點:
1.西湖水樣的顯微觀察
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菌群的種類和活性。同時將畫面傳輸到相關視頻,讓觀察者周圍的人也能壹目了然。
2.用水晶球觀察西湖巖石標本
我館在國內博物館中首次嘗試這種展示技術:參觀者通過水晶球欣賞巖石的歷史變遷圖像,仿佛魔術師在借助神奇的水晶球探索過去。
第二展廳:治理的功績——歷代西湖的治理與景觀形成
描述了杭州市民為了生存和發展,不斷對西湖進行疏浚、維護和人工改造的歷史,展現了杭州城與西湖密不可分的關系,生動地展現了人與湖的不斷互動。
展覽亮點:與道具書聯動的電子屏幕
在翻看疏浚歷史道具書的同時,掃描儀掃描書角的條形碼,電子屏幕收到信號後開始播放相應的疏浚視頻,用生動的畫面和聲音再現歷史。
第三展廳:詩情畫意——西湖風景
形象地展示了中國古代景區景觀設計手法“名景”的代表作“西湖十景”的由來和傳承,為西湖景觀的這壹精髓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壹筆。
展覽亮點:多重觸摸西湖景觀
通過互動問詢臺觀看西湖十景介紹,開創了這項技術在國內博物館使用的先河。不僅把受眾從“客”變成了“主”,還可以讓多人同時操作。熱鬧有趣,西湖靈動的景色可以同時和很多遊客分享。
第四展廳:人文洞穴——西湖文化古跡
從宗教、忠孝、隱逸、藏書、文學藝術等方面闡述了西湖景觀的人文內涵,體現了其在“精神家園”作用中的重要作用。
顯示亮點:
1.多場景設置
通過蘇軾與辯手喝茶場景、婆婆紋身場景、文蘭閣模型等幾個場景模型,將西湖文化的壹些代表性載體展現的淋漓盡致。
2.白蛇傳夢幻影院
自從《白蛇傳》被講述後,劇場以水墨畫的形式演繹了這個經典的故事,也能體現出中國的元素,讓這個流傳千古的傳說通過現代科技重現,大放異彩。
第五展廳(二樓):精神家園——詩畫西湖
千百年來,西湖壹直是人們獲得審美體驗和精神棲息的聖地。二樓展廳充分證明,西湖景觀自古以來就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文化階層的“精神家園”,也是社會各界人士世世代代向往的“人間天堂”。
顯示亮點:
1.西湖文學電子版
使用電子互動翻書,就像閱讀壹本真正的書壹樣,隨著手的揮動,投影出來的書頁壹頁壹頁地翻著,觀者可以在西湖詩詞的浩瀚海洋中自得其樂。
2.西湖雕版印刷
選取西湖十個景點和重要歷史文化遺跡,制作成版畫,讓遊客自己參與印刷,把紀念品帶回家。這是歷史上著名的西湖刻書技藝的生動再現。
3.手繪西湖
看完展覽,西博館給觀眾留下了創作空間。在這裏,妳可以用手指潑墨,畫出有特色的西湖。
精品收藏
西湖博物館壹直致力於收集與西湖密切相關的文化歷史資料和珍貴文物。眾多的文物史料都顯示了西湖文化的博大精深。此次展覽展出了西湖水下出土的古銅錢、五代吳越鎏金的青銅龍、明代西湖竹枝、清代康熙五彩“雷峰趙茜”碟、清代康熙西湖青花觀音瓶、清代乾隆西湖宮廷圖冊等眾多文史資料和文物。
社會教育
西湖博物館是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青少年教育為基礎,九年級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教育活動,與浙大多所高校、中小學、區教育局、青少年活動中心建立了合作關系。錫伯博物館的展覽充分考慮了青年學生的參觀需求,展覽手法註重參與性和互動性。結合我館特色,先後開展了“尋寶”、“影視教育基地”、“走近西湖”、“西湖山水木刻版畫”、“錫伯博物館快樂大本營”等系列活動,是深受青少年喜愛的第二課堂活動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