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工資影響大學生擇業嗎?

工資影響大學生擇業嗎?

近日,中國高校傳媒聯盟對全國1049名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84.12%的受訪者認為薪酬福利是選擇工作的重要因素,67.38%、62.37%和61.52%的受訪者認為工作環境、個人興趣、行業前景等因素會影響其選擇工作,80.11%的受訪者表示在選擇工作時關註工作地點和家鄉。

關註工資,但不是唯壹標準。

李鵬在四川的壹所大學學習。2018年7月畢業,即將就業。他非常重視工資水平。李鵬在農村長大,他想掙更多的錢來養家。"到了秋天,我收到了好幾個offer,最後選擇了薪水最高的公司."李鵬說。

“在媒體行業,我估計任何單位的工作內容都差不多,都會有加班,所以我會去任何工資高的單位。”深圳大學傳媒學院大四學生文英表示,她傾向於畢業後去薪水相對較高的網絡媒體公司。在她看來,薪資是她職業選擇的第壹要素。

文英是深圳人,明年畢業後會留在深圳。但是她真的很想盡快獨立生活,她的首要目標是經濟獨立。“雖然住在家裏會讓經濟壓力小很多,但我還是希望可以不依賴父母,很想體驗壹下花自己錢的感覺。”她說。

中國高校傳媒聯盟的調查結果顯示,84.12%的受訪者表示擇業時會重點考慮薪資福利。

今年7月,韓旭從中國傳媒大學畢業,在北京壹家傳媒公司工作。在大學期間,他積累了壹些實習經驗,所以在韓旭畢業之前,壹家公司向他伸出了橄欖枝,面對壹個又壹個的邀請,他需要做出選擇。

韓旭說,選擇工作不能只看薪水:“在壹些大公司,薪水確實不錯,但晉升機會較少。因為大公司優秀人才太多,可能沒辦法‘壹鳴驚人’。”他認為,在創業公司做壹個“壹鳴驚人”的人,總比在大公司慢慢“熬”好。然而,韓旭也表示,即使壹份工作在其他方面非常好,但如果工資低,他也不會接受。“薪酬是工作的基礎,是對員工能力的認可。”他說。

“工資待遇,公司前景,接手項目的前景,領導面試給我的感覺,都是我考慮的因素。綜合這些因素後,我對已經拿到的offer進行了排序,選擇了最好的壹個。”經過理性的考慮,韓旭對目前的工作表示滿意。

杭州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王彥霖認為,薪水是壹個非常重要的考慮因素,但並不是擇業的唯壹因素。“有些畢業生更願意選擇自身發展空間更大的工作,而不是單純看薪酬水平。其實這是壹個長遠的考慮,我覺得這個考慮是理性的。”他說。

可以跨專業,主要看興趣。

老家湖北的柴澤旭是韓旭的同學,現在在廣東珠海壹家遊戲公司做遊戲運營。對遊戲行業感興趣是他半年前選擇這份工作的最重要原因。他說:“雖然有人說興趣不應該算工作,但我還是想體驗壹下。”雖然公司加班比較多,但在他看來,如果有興趣作為精神支撐,加班也不會痛苦。

之所以選擇這家公司,柴澤旭說自己大學期間壹直在玩這家公司的遊戲,非常喜歡。後來微博通過遊戲找到招聘信息,他投了簡歷。他說:“我收到的第壹份工作邀請來自這家公司,我將很快匯報。”

程程是四川某大學高分子學院的大四學生。他在找工作,沒有考慮專業對口。他希望有機會在世界500強公司從事市場營銷或客戶關系管理工作。“從大壹開始,我就對商務感興趣,尤其是商務談判。因為壹直在學生會外聯部工作,對這方面很感興趣,也挺得心應手的。”程程說。

中國高校傳媒聯盟的調查結果顯示,62.37%的受訪者認為選擇工作應考慮個人興趣,28.33%的受訪者會重點考慮工作是否與自己專業相關。

華東師範大學大四學生楊瑩瑩也認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她的理想是當壹名大學老師,但在實現之前,她還是希望做壹些自己喜歡的事情。“我想趁著年輕多做壹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不太在乎別人。可能年紀大了就沒機會了。”楊瑩瑩說。

就在上個月,她成功成為了壹家心儀已久的工作室的實習生。她還不知道能不能拿到實習津貼。她只是想在最好的時光裏做壹些能讓她感到快樂的事情。“我很喜歡這個工作室,包括微信微信官方賬號的文章和正在進行的主題活動。現在我是壹名實習生,感覺很幸福。”

考慮到離家的距離,新壹線城市比較受歡迎。

對於喜歡的職場選擇,48.21%的受訪者選擇新壹線城市,30.04%選擇傳統壹線城市,12.3%表示選擇工作時不考慮城市類型。此外,80.11%的受訪者表示,在選擇工作時,他們會關註工作地點與家鄉的距離。

大四的呂逸飛面臨著“就業難”的問題,他感到非常頭疼。"比起冒險,我更喜歡穩定的生活。"呂逸飛覺得自己是個戀家的人。關於就業,他和父母的想法是壹樣的。他留在家鄉,獲得事業或企業編制。從進入大四開始,他就壹直在關註家鄉的招聘信息。他說:“既然有招聘信息,那我就有留在老家的可能。”但同時,陸抑非也補充道:“如果妳在畢業前遇到壹個很喜歡的女生,妳也可能會因為愛情而放下回老家就業的念頭。”

韓旭的老家是浙江嘉興,工作和家鄉的距離壹度困擾著他。“相比家鄉嘉興,北京的工作機會多很多。我的大部分大學同學,之前實習積累的資源也都在北京。”所以他表示想繼續在北京打拼。

韓旭為自己制定了壹個三年工作計劃。他說如果達到計劃目標,他就留在北京。如果達不到,就回老家發展。目前已經練了半年了。在此期間,他已經回過兩次老家。他覺得工作初期壹年回家兩次比較合適。“我的理想計劃是,等我在北京立足後,如果壹切順利,就帶父母去北京。”韓旭說。

廣西大學大四學生姜奇是湖南人。從大學開始,她就打算畢業後回湖南工作。“寒暑假在長沙找實習,以後留在那裏工作方便。我是壹個循規蹈矩的人,不喜歡流浪。離家近才有安全感。”姜奇壹度感到孤獨,因為大學離家很遠。她感到非常遺憾,她不能在湖南學習。作為家裏的獨生女,她從小就喜歡和父母在壹起,剛上大學的時候很難適應。“其實我家離長沙還是有壹段距離的,不過還是在同壹個省,每周都能回家看看父母。長沙是省會城市,機會很多。如果能在長沙落戶,也接父母。”

楊瑩瑩不重視工作地點和家鄉之間的距離。她認為“離家近最好,但如果北京廣州等壹線城市有好機會,我還是想去”。她認為,在就業初期,要給自己更多的機會和可能性。

王彥霖認為,大學畢業生選擇離家近的工作地點有三個原因。“第壹,父母的影響。壹些父母希望他們的孩子離家更近。父母的看法會在壹定程度上影響他們對職場的選擇;第二個原因可能和畢業生的獨立性有關。離家近,不管是找工作還是以後結婚買房,家裏人能提供什麽幫助就提供什麽幫助。第三,在生活和工作環境方面,他們熟悉自己的家鄉,不必適應新的環境。”他說。

浙江財經大學輔導員陳思佳表示,大多數畢業生仍有很好的工作選擇。她說:“每到招聘季,輔導員都會收到很多招聘信息,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壹直在增加。”她希望學生能積極嘗試,主動出擊,有疑問的時候,多聽聽老師和家長的建議。

我們做的壹切都是為了錢。現在找工作不是為了工資,而是為了以後的高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