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上海樓市新政後:今年的小陽春很難期待。

上海樓市新政後:今年的小陽春很難期待。

3月3日晚,上海市住建委、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上海市房管局聯合發布《關於促進本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意見》(簡稱“新滬七條”),其中壹條“按購房優惠政策購買的新建商品住房,購房合同網簽已備案滿五年方可轉讓”引發市場關註。這也是上海首次明確提出新房限售。

上海目前只有無房戶購房積分制被稱為“優先政策”,但具體細節還得等官方後續解釋。

“五年定期銷售”是“新滬七條”最受關註的政策,與杭州春節前出臺的調控政策類似。65438年10月27日,杭州發布調控政策,其中壹條是“全市限購範圍內新建商品住房項目公開銷售中簽率小於等於10%的,自取得不動產權證書之日起五年內不得轉讓”。與杭州壹樣,上海也在壹手房市場過熱後祭出“限售”,以抑制投資和投機者資金湧入樓市。

結合近期部分大城市密集出臺政策來看,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今年全面解決大城市住房問題的調控大幕已經正式拉開。包括顧問、中介在內的很多人都認同嚴躍進的觀點,認為上海目前的調控是為了穩定房價,防止市場過熱。

嚴躍進指出,“優先購房五年銷售”實際上是前期購房政策的陷阱;同時也參考了其他城市的做法,設置了優先認購的限售條件,把那些想通過優先購買獲得房源的炒房者擋在了門外。同樣,此舉也可以降低那些客戶較多的樓盤的市場預期。

房企高溢價面試。

另有業內人士認為,上海在牛年開局後再次加大樓市調控力度。導火索可能是土地市場先升溫,高溢價地塊出現,擔心土地市場溫度或轉嫁到銷售端口。這主要是為了穩定房價,抑制市場過熱。

2月20日,融創建發聯合體以64.52億元總價競得普陀區純宅地,樓面價8.43萬元/㎡,溢價率36.15%。該地塊屬於鐵路道口,總建築面積不到8萬平方米。沒有自持要求,可以說是真正的稀缺地塊。但在這塊地塊的東側,是大華集團在5438年6月+去年2月拿下的總價30.6億元的宅地,當時樓面價僅為4.74萬元/平方米。地價兩個月翻了近壹倍,周邊二手房單價接近6萬元/平方米。“面粉比面包貴”,雖然不能完全指向土地市場火爆,但肯定是區域板塊過熱。

不久後,“上海普陀”微信微信官方賬號發布消息。鑒於該地塊高溢價成交,普陀區政府立即約談融創上海及項目公司相關負責人,約談由區規劃和資源局、區房管局相關負責人主持。采訪中,區政府重申了國家和本市對房地產調控的要求,表示將堅定不移地貫徹“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決心,以實現“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目標。明確提出,要求受讓方充分認識到政策的嚴肅性,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合理調整預期。

但在有“限價”的城市,普遍存在壹個現象:壹個新盤往往價格倒掛,有炒作空間。政府可以鎖定持有期,提高炒房成本,可以震懾投機需求。為了降低市場預期,“新滬七條”還提出了土地限價招標。業內人士認為,樓面價決定未來售價,尤其是面粉和面包價格接近,市場預期上漲,買家願意入市。土地限價有助於穩定預期。隨後會制定相應的拿地辦法,明確達到限價後誰能拿下土地。

此外,租賃地塊單獨提供供應計劃,與適銷商品地塊分開。此前兩者被並入供應計劃,但租賃土地無法形成有效供應。此舉可以充分保證銷售地塊的足夠穩定性,同時充足的供應也有助於平移地價。

傳統的小陽春銷售旺季即將到來,市場走勢備受關註。與杭州樓市的情況類似,雖然杭州在1年底實施了炒房資金“大禁令”,但依然難以阻擋年前壹波紅盤不到10%的中簽率。上海“121”政策後,壹手樓盤也出現了多人搖號的現象。

為防止樓市過熱,上海繼續彌補調控政策中的短板,並借鑒其他熱點城市的做法,強調先嚴格執行,再看效果。不排除會有壹系列調控措施繼續擠壓投機需求。

同策研究院高級分析師李瀟瀟指出,“新滬七條”關註的是第二條和第七條,其他幾條關於整頓市場秩序、加強市場管理的政策此前也有過。在這個文件中,只強調嚴格執行政策。

第二條其他城市已實行限價招標。目前,上海壹些熱門板塊面臨價格倒掛,政府面臨巨大的市場壓力,要求嚴格執行限價政策。在土地出讓環節提前設定房價,由房地產企業自主競價地價,有助於控制前期地價,達到穩定房價的目的。

第七條住房限售範圍僅包括“按照購房優惠政策購買的新建商品住房”。目前上海只有三個樓盤在試點優先購買政策,參觀認購情況壹般,目前對市場預期影響不大。

加強中介管理和控制

在“新滬七條”中,將進壹步加強中介管理,控制中介市場的規範行為。上海已進入股票市場,中介機構在交易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控制和規範中介企業的行為,抑制投機意圖。可見,今年的樓市主要是為了防止過熱。如果達不到預期效果,不排除繼續漲價的可能。

房地產市場的成因很復雜,過冷或過熱,並不是壹句話“供需失衡”。在上海的二手房市場,近幾個月的成交量壹直保持在3.9萬套,中介被認為有提振作用。

調控前,房價漲幅最高的是上海市中心內環核心區。相比之下,中部地區處於補償性增長階段。去年年底,浦東中環某小區壹套90平米的房子掛牌價600多萬元。春節後已漲到900萬,但壹直沒賣出去。據中介業務員反饋,雖然房價漲到了8萬元/平方米,但最近想買房的人很多,沒有合適的房源上市。

265438+20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走訪了壹些門店,采訪了壹些買賣雙方,發現由於壹些中介以獨家VIP的方式壟斷房源,高昂的成交價給了業主信心,讓他們認為通過壹些中介可以把房子賣出更好的價格,導致壹些中介堅持平衡業主和買家利益,使價格回歸理性的政策,但居住環境堪憂。

中介聞到了敏感的味道。春節前後,僅寶山大華板塊就新開了5家中介門店。這些中介店處於擴張周期。據了解,紅星美凱龍旗下的紅星美凱龍艾嘉,以及房多多控股的崔瑗旗下的加盟品牌幾畝地產,從去年底開始逐漸從外環向市區擴張,大規模開店。

壹些中介門店為了搶房源,不惜承諾業主高價出售,壹定程度上助推了房價上漲。另有中介業務員指出,“獨享房源”是壹種壟斷行為,導致房子不壹定能在短時間內賣出去,客戶的議價空間也較少。

成交下跌,小陽春不再?

中介機構指出,新政的出臺,說明二手房交易價格以平穩為主,後期趨於理性。但目前需要考慮價格走勢;交易量下降了很多。

“最近市場成交量大幅下滑,成交周期和看房周期都很長。”前述中介業務員反映,新政策以來,二手房交易周期和速度都慢了不少,但大部分房東心態都不錯。部分業主近期下調價格約0.05%-0.07%。

事實上,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上海二手房的房源量每個月都保持在較高水平,已經減少了很多。目前成交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庫存本身不算太多,能看到的範圍和數量也少;“121”新政實施後,二手房增值稅由“2改5”免征,稅費的變化也加大了賣房的難度;另外,有些中介做的是專屬房源,客戶看房也是有限制的。

幾家中介門店的業務員反饋,小陽春能否如期出現,要看3月份的市場成交量和客戶反應。由於2月份二手房數據尚未公開,從壹手房成交數據來看,小陽春可能難以出現。

第三方數據顯示,3月1,滬市所有121板塊尚未達到整體上漲,板塊間分歧依然明顯。從2月1到2月21的數據來看,壹手房成交套數同比已經減半。

誠然,無論後續市場走勢如何,上海從各方面封殺房地產資金的態度已經很明顯。同日,杭州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關於進壹步規範房地產市場秩序的通知》,提出限制購買合法拍賣行,嚴查經營性貸款和消費貸款要求。

上海和杭州的最新調控距離上壹輪調控只有1個月,政策同日發布。壹個宏觀背景是,今年1年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倪虹在上海、深圳帶隊指出,城市政府要充分認識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性,毫不動搖地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不要把房地產作為刺激經濟的短期手段。近日,倪虹還帶隊赴浙江杭州、江蘇無錫調研,督促落實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重申“房不是炒的”,不把房地產作為刺激經濟的短期手段,切實落實城市主體責任,確保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