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當妳回顧過去的時候,妳不會因為妳的壹些缺點而沮喪或後悔。能夠像鏡子壹樣,平平安安地活著,心平氣和,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3.Vipo Sheh的分支首先要依靠好朋友;奢侈是被完美的屍體拿走的,是被好朋友拿走的。(古印度)彌勒的《在瑜伽士的土地上》第20卷
4.佛禪在這個世界上,仇恨是永遠無法停止的,仇恨只能靠善良來停止。這是永恒的真理。“佛陀的格言”
5、心如畫家,畫各種五蘊。在所有的世界裏,是不可能建造的。如果妳是佛,妳就會像佛壹樣。佛與眾生無分別。《華嚴經》卷十九
6.改變命運靠自己,道德觀念可以改變命運;正確的信仰可以改變命運,善意可以改變命運;合理的戒律可以改變命運。
7.如果妳看不到我的內在,我是無能的;如果外面沒有人,就沒有過錯。盲目的愚蠢,深深的慚愧,智力差心慢,痛苦的自我改造。(明)《論靈峰宗論》(卷二——卷五)
8.學佛禪的佛教徒,如雞抱蛋,必有暖氣相連。或者中間區間,暖氣不接,妳抱著十年,永遠生不出來。——《武元佛國禪師語錄》
9.開心不說是壹種豁達,是朋友間戲謔的謾罵,是被誤解後的無奈。這時候過多的口頭爭論讓人覺得華而不實。還不如留下壹個微笑,讓別人去評論。
10,手心向下(施舍)的人比手心向上(乞討)的人更受尊重,“施比受更有福”,施者的境界比受者更廣;給予者比接受者獲得更多的快樂。僅僅
11,佛心禪語與佛結緣,與佛修心,能使心靈平靜,智慧開闊,把握境界,感受超越名利鎖定的寧靜,淡然,快樂,圓滿...
12.佛說真跡印章有三種,廣說四種,短說壹種。.....無常,無我,無相,故心不能,無相無因,即寂,涅槃。(古印度)龍舒《大智慧論》卷22
13.妻子應該有禮貌,知道如何尊重丈夫。古人雲:“愛情遇敬無敵,故制敬。”如果有愛而沒有尊重,愛就很難維持,相互尊重和禮貌才是愛的基礎。
14,經典的禪宗,如果認識到自己有善心,就會孝敬父母,贍養父母。有道德,就會上下相親相愛。如果妳有謙遜,妳就會不分貴賤,和睦相處。如果妳有耐心,妳會讓各種邪惡的聲音不吵不鬧。
15,佛教自有寶藏,不必尋找求道。萬峰繞,萬山阻。看到錯誤的路難免會有壹種無所適從的感覺。這個時候重要的是不要失去本性。
16,人倒黴的時候,往往是自己體內聚集了太多的汙染空氣,體內儲存了太多的負能量,就像電腦被病毒攻擊了壹樣。如果長期被侵蝕,就會麻痹,就會出事。
17,法師離信徒不遠。比如地球離太陽不遠,適合居住和生活。如果妳靠得太近,太陽會猛烈地燃燒;太遠了,陽光不足,又冷又冷:不適合生命生長。
18、佛心與禪語菩薩若能隨眾生,就供養諸佛隨眾生。如果妳尊重眾生的承辦人,妳就會尊重承辦人。妳讓眾生快樂,妳就讓所有如來快樂。(《華嚴普京鹹興遺願》)
19,壹個人的頭腦能容納多少人,就能贏得多少人。只有胸懷寬廣,才能成就事業,才能擁有安寧幸福的生活!心小了,所有的小事都會大;心大,大事皆小。
20.只有壹個赤子之心的人,才能達到禪的奇妙境界。妳壹想,眾生皆佛。眾生皆有壹佛緣。開慈悲,探智慧,立定成佛,不懼遮眼。生命的微笑將綻放在世界的每壹個角落。
21,人與人相處,和為貴;和則昌,不和則弊;生活的壞處就是事事緊張痛苦。所以,我們要時刻保持壹顆平靜的心;心平氣和,自然可以身心健康,家庭和睦,社會穩定。
22.佛陀的“綠色美容法”已被現代醫學和心理學證實。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與體內所有器官都有聯系。身體上的疾病和心理上的變化都會通過“膚色”反映出來。
23.散光在歪月上見個鬼,散亂的心難免會見鬼。向前看和向後看,心靈的波動越大,勾住的月亮越分離,甚至出現第二個月的幻覺。活在當下,想清楚,世界才會變得明朗美好。
24、佛心禪語其實有時候事情做不好,不是因為做事能力差,而是妳沒有認清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在做事。如果妳能全心全意的做事,堅持到底,那麽妳壹定會把事情做好。
25、佛心禪語不怒,因為怒傷身傷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要學會控制,否則壹些過激的語言和行為會破壞工作,傷害人。當務之急是穩定情緒,解放自己!
26.壹個人如果能養成“寬以待人”的良好品德,壹定會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使自己成為壹個高尚的人。
27、佛心禪語壹年將盡通宵,萬裏未歸。今晚,所有的人都是其他國家的兒子,為什麽不回來呢?十方聚,大家學無所事事。這是佛門場,心裏空空的。——《雲南寶豐洞山真鏡禪師語錄》
28、佛心禪語無癡,即佛國無癡時,壹心為佛國;當妳產生錯覺時,壹個想法就是地獄。眾生制造妄想,用心生活,所以常常在地獄;菩薩觀妄想,不生心,故常在佛國。
29.江南鳥鳴。在這樣壹片凈土上,他們的歌聲是最清澈的。他們的聲音裏,只知道愛,不知道恨。鳥鳴如天籟,伴著水聲,伴著花香,在樹蔭深處,在寂寞深處,在禪意深處。
30.人生的禪法就在於這種現實的生活,不脫離生活,平靜順從自然,不抱怨不記仇。即使有很多煩惱,只要不轉化為悲觀和失落,就讓生活更寬廣,用壹種心態活出自然的風景。
31,佛教,佛教,佛教,佛教,佛教,佛教,佛教,佛教,佛教。怎麽唱?直到古道青苔,羚羊滅絕,蒼月鎖,鳳凰不生。所以,藏的地方是沒有痕跡的,不要藏在沒有痕跡的地方。——《智通景深禪師》
32.讀經典的佛語要產生有益的結果,要有壹定的開悟和體驗,否則讀多了難免“無心”。相反,深刻的道理往往壹句話就能領悟。這就是“謝”字的奧妙。
33.生活的微笑是慈悲的靈感和智慧的啟示。慈悲和智慧是佛教的主要內容,也是禪宗的重要概念。很多人常常覺得自己有慈悲心和智慧,其實只是慈悲心和智慧。
34.所謂修行,就是學會文明生活。所謂文明的生活,就是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健康向上的生活,或者是逐漸遠離壹切錯誤和壹切違背生命和自然規律的生活。——覺非
35.我感覺“不飲酒”是佛教戒律之壹。但即使妳不是佛教徒,妳也應該知道,飲酒過量對身體非常有害。“與其沈溺於情欲,不如入火”告訴人們,放縱自己的欲望所造成的傷害,比火焚燒我們更可怕。
36.佛言:人縛妻之家,多牢。監獄裏有壹段釋放期,妻子沒有遠離的欲望。愛情是有顏色的,不要怕開車?雖然有死裏逃生的危險,但我願意把自己淹死在泥淖裏,所以我是個普通人。穿過這扇門,大海就在塵埃之外。第四十二章經典
37.諸德以孝為先,佛育眾生。人們常說,壹切良法都要從孝開始。有孝才會有善,“善”是好事。壹個不孝順父母的人還會愛壹個和自己無關的人嗎?講究良法而不孝順,是本末倒置。
38.佛教徒說,上帝給我們所有的痛苦,都是為了消除我們的業障,但是當我們從來沒有生病的時候,我們就是在消除我們的福報。所以,在我們還健康的時候,壹定要懂得關愛自己,珍惜自己。這叫珍惜幸福。
39.眾生在修行的時候,要學會以開放的心態對待他人,不要遷怒於他人,而是要以平和慈悲的心態面對壹切事物和每個人。這樣他們在世人面前就能像流水壹樣,就能過上幸福的生活。
40、佛心禪語其實人所能擁有的都是真實的今天,只有壹息之間的生活。所以每個人都要認識到生命的珍貴,在當下的生活中,不要浪費壹分壹秒去實現自己生命的價值。
41,人生的真諦很簡單。餓了要吃飯,困了要睡覺。眼睛水平,鼻子挺直。要下雨了,媽媽想結婚。壹切是多麽自然和簡單。不用沒事找事,鬧很多事。心若壹寸寬,路可十尺寬。
42.修行人要有佛的大悲心,要有拔除眾生疾苦的意誌和責任,要關心眾生的苦樂。眾生的快樂就是我們的快樂,眾生的痛苦就是我們的痛苦。大家要互相鼓勵。為工作而活,為拯救眾生而努力。
43.甲乙雙方在路口相撞。a說:“我在直道上直行,B突然斜邊開關出來了。是B的錯。”b也說:“我在直道上直行,突然從斜邊開關出來壹個A。是A的錯。”自以為是,以他為惡,世人普遍如此。
44.佛心與禪語人生道德的結合,會成為壹種充滿世界氣節的精神力量。為他人犧牲自己利益甚至生命的人,是大慈大悲。這樣,冒著生命危險的人甚至可以贏得對方的尊重和幫助。
45.看禪宗的語錄,我們常常會把老祖宗的言行想成不明所以,因為我們還沒有承包老祖宗的覺悟,只是在不明所以中,我們的心情不由自主。現在是切入點。如果妳有意識地在未知的地方講道,佛的心會被覆蓋得更多。
46.我們需要長壽,那就是法身的壽命。法身需要福德的智慧來呵護和延壽,就像身體需要衣食住行來保護壹樣。所以除了照顧身體,還要為未來的法身和智慧努力,讓愛永遠留在人間。
47.時光飛逝。過了壹天,我們的壽命就會縮短壹天,就像壹條沒有水的魚,根本沒有快樂可言。在佛教中,首先要做的就是修身養性。無論是打坐還是念佛,首先都是要擺脫內心糾結已久的妄想。
48.如果壹個女人不幸什麽都知道,她必須知道如何同時假裝什麽都不知道。否則只能苦壹輩子!女人幸福的法寶就是單純,尤其是要讓愛妳的男人覺得妳很單純,妳需要永遠依靠他!
49.只有平和的心態,才不羨慕顯赫的權力,不奢望成堆的金銀,不求名利,不求豪宅。因為所有的奢望、乞求、羨慕都是壹廂情願,只能增加生活的負擔,讓心靈浮躁不堪。
50.有時候,壹個人的旅程,不是為了證明自己征服了什麽,而是為了接受自己內心的召喚和靈魂的指引。壹花壹世界,壹葉壹佛;禪定無煩惱,心如蓮花。有時天氣晴朗,有時天氣黑暗。這就是生活。
51,壹個自大的人往往因為太過自我而忽略了周圍人的感受,會忽略甚至傷害周圍的人。自大的人往往經不起挫折。壹旦受到他人的批評或指責,他們容易憤怒,甚至為了維護自己而攻擊他人。
52.如果仔細分析“我”:我出生前是誰?生在人間,我是誰?今天和別人爭論能得到什麽?哪壹天哪壹刻我才是真正的“我”?其實每個“我”都是虛幻的。
53.所謂佛心禪意的奉獻,就是不求回報的付出。黑暗中的壹盞明燈,不僅能照亮別人,也能照亮自己,人生也是如此。多給別人就是多給自己。如果妳對別人的付出打折扣,妳的收獲就會大打折扣。
54.佛心講禪,這個善舉就像壹條溝和壹條河,可以把靈界貪婪的洪流引向愛與慈悲的大海。而這個慈善也像壹顆種子。種下的時候是種子,但是四面開花之後,就是碩果累累。
55.人在站直之前,必須先學會蹲下。正義不壹定是正義,有時候只是嘩眾取寵。同樣,反抗也不代表勇氣和懦弱到了極點,有時候站直了就好像“怒不可遏”。華麗之後才能滿足於平淡,真正趴下了才能勇敢站起來。
56、身體沒有食物,可以存活幾十天;沒有水,妳能活幾天;沒有空氣,妳只能活幾分鐘。越是看似空虛,對我們的生活越重要。沒有佛名,心壹分鐘也活不下去。這條路不平坦。不是路不平,是妳選擇了上山。
57.“不完美”是我們需要面對和承認的事實,但也可以換個角度分析。其實缺陷和不完美也是壹種美。如果它們過於順滑和完美,可能會讓我們覺得無聊和厭煩,卻不懂得珍惜。
58.佛教和禪宗行走在挫折的叢林中。雖然他們很辛苦,很迷茫,甚至很痛苦,很無奈,很焦慮,但還是要往前走。當妳穿過濃霧到達叢林的盡頭時,那種極度的喜悅會從妳的內心萌發:原來,挫折的滋味是如此甜蜜。
59.經典佛教甚至慈悲的佛教徒都認同這樣壹個原則,即絕不容忍害群之馬。可見,這應該是自古以來統治者的壹個基本原則。用我們今天的話說,就是代表和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60.在生活中悟禪,有煩惱才能醒悟,才能承受解脫的命運,才能淡然自在。安心是故鄉,所以需要觀察自己的每壹個心意,照亮內心不夠光明的地方,離佛近,離佛遠,這才是純粹。
61.做壹件好事或做壹天好事不難,難的是做壹輩子。在佛教徒眼裏,前者是布施積福,後者才是真正的覺悟。“大愛無私,完美無痕。”如果壹個人有這樣的品質,他和聖人沒什麽區別。
62.相對來說,人們印象最深的是做好事。人總是最相信自己的眼睛,用事實說話,可信度也是最高的。現成的產品比虛擬產品或產品設計更好。所以事實帶來的回報往往來得及時。
63.做壹個自由樂觀的人。壹味抱怨的悲觀主義者總是看到悲觀的壹面。即使在春天的花園裏,他也只看到角落裏折斷的樹枝和垃圾。樂觀者看到五彩繽紛的花朵和飛舞的蝴蝶。自然,他的眼裏充滿了春天。
64.世界上最難的管理是人的自我情緒管理。人的情緒極其復雜混亂,難以理解、梳理和控制。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需要很強的修養和洞察力。只有這樣,妳才能區分情緒的好壞,找到合適的管理方法。
65.生活禪應該涵蓋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就是用禪的智慧,禪的意識來凈化我們的生活,引導我們的生活,超越我們的生活,讓我們的生活不至於庸俗化,讓我們的生活不至於違背真善美的原則,不至於違背純潔善良的原則。
66、泡壹壺淡定,讓滄桑渾然壹體。有些相遇很驚艷,也很溫暖。有些離別,是註定的,也是緣分。讓我們用壹顆單純的心,把所有的陽光和光明,種在紅塵深處,讓每壹個平凡的日子,都沾染壹點禪意、詩意和花香。
67.翻看時間、春天、熱鬧、風、萬物復蘇的畫卷;夏天,明亮,溫暖,密不可分;秋,靜美有韻,水色朦朧;而冬天,清純多雪,素衣披白,透著靈性,孤獨而寧靜的美,像壹只白狐,蒼茫大地,修行,不聞喧囂,只攜禪意在心中。
68.佛、大菩薩、持佛是七名第壹義僧,都是從阿羅漢、阿納罕、斯托罕、數獨學來的。在家不能取者,不得取波羅提木叉戒,不得入布薩,得聖果,亦稱第壹義僧。《大方廣集十經》卷五
69.佛說:“生命在氣息中。”人無法控制自己的生命,也無法阻止自己的死亡,讓自己永遠活在世上。既然生命如此無常,我們就應該珍惜它,利用它,豐富它,讓這短暫而寶貴的生命放射出光彩,體現出生命的真正價值。
70.佛禪講人生,要及時反省自己,以人為鏡,不自負,不自滿,不武斷,不死板,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反省自己的不足,自覺克服,重視別人的看法,樂於接受別人的幫助。這是壹個人成才成功的重要條件。
71,佛教禪師嚴說:“天堂地獄都是由心和行為造成的。不要怕天堂地獄,妳應該怕的是內心的偏見。”洪應明說:“百福之本,唯有慈;打開壹切善的大門,不亞於壹寸心。”壹個人壹旦嚴重背離道德標準,就會受到現實的懲罰。
72.中國先賢經典語錄643禪,可以非語言闡述,無虛心品味。每個人心中都有禪,心外都在忙碌。佛的心要清凈,心要清凈,聽佛。心即佛,佛即心。成佛無非是心平氣和。佛無非是從心念,心即佛所求;在妳面前,樹木和池塘可以日夜播放法國的聲音。
73.最容易把自己銬起來。如果妳不願意,別人就是想銬自己,也要費點勁。在夢想自由的同時,我們也在不斷地箍著自己,同時,我們又舍不得箍著別人。怎麽才能不沈重不累?其實不管妳戴上多少個箍,只要妳不往心裏去。
74.有些奇跡會出乎意料地發生在妳身上。妳可能會感到驚訝,甚至感到措手不及。其實沒必要這麽做。如果世界上有奇跡,那是註定要發生的,也是註定要發生在妳身上的。大自然已經安排好的事情,不會提前告訴妳,否則,奇跡就會變得稀松平常。
75.著名的壹行禪師曾經說過:“生命的意義只有在倒下的時候才能找到。逝者已矣,來者不可追。不求當下,就永遠摸不到生命的脈搏。”活在當下,就是把自己奉獻給生活。只有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這壹刻,妳才能找到人生的意義。
76.做壹個禪意的人,在紛繁復雜的世界裏,承受花的美麗和雕零的蒼涼。即使世界冷暖,天空遙遠,我們依然可以讓自己的生活幹凈簡單。日子如行雲流水,但我們可以煮壹杯世界級的煮茶,看壹朵白雲飄過,壹滴雨落在舊門廊窗下。
77.生命只有壹次,生命只是時間的積累。要生存,就要有危機感。如果妳讓現在的時間白白流逝,妳會縮短壹天的生命。如果妳想把握永恒,妳必須先把握當下。每壹天,如果壹個人保持只爭朝夕的精神,他的生活就會充滿光彩。
78.如礦中黃金,石不堪,煉成真金,為莊嚴之器。賴葉本性純真,被虛妄的知識熏染,圓鏡與智慧相對應,如朝霞。平等才是真正的佛法境界,佛如眾生,不破也是非凡,大悲無止境。所有的佛教徒都被賦予了自然智慧,這是超越義的真理,只有佛才能證明。大乘禮記第十卷六波羅蜜。
79.佛禪談別人罵我,我敬他;我佩服別人詆毀我。佛陀在佛經中告誡弟子:“能做到的忍者,才稱得上是厲害的大人。如果他不能愉快地忍受虐待的毒害,比如喝甘露,他就不是壹個智者。”忍耐力是壹種修養,需要通過壹種很深很深的修養來培養。
80.佛心禪談治妄想癥。我們要記住兩個詞:壹個是“別忘了”,壹個是“對不起”。不忘“見教明”,不為“遮、立、選”而煩惱,才是最重要的。這樣,如果妳不去壓抑它,不去和它壹起奔跑,沒有任何愛恨情仇的感覺,妳就能感受到舒適的生活。
81和佛教經典八字1都是虛幻的。2不能說。3色即是空,空即是色。4壹花壹世界,壹佛壹佛。5大悲無淚,大悟無字,無聲笑。6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成佛。菩提無樹,鏡非臺。菩提無有,故無塵。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
82.我相信我的心是佛心,但我無意無佛可持。壹切法都是我心的顯現。天地與我為壹,聖人不以萬物為己有。如果在這裏不能信任,沒有決心,那麽在古聖賢境界的人就成了絕唱。不要害怕魔鬼的幹擾。恐怕我的心不是空的。如果我的心是空的,它將包含世界上的壹切。相信這個心就是佛空了,禪修黨就回家了。
83.在簡單的時間裏,泡壹杯茶,看著薄薄的葉子隨著上升的水汽起伏。我不在乎水的溫度,也不在乎煙浪的流動。沈澱下來的是生活的厚重。人生如茶,從濃到淡,最後才是真。壹個人,只要恪守內心的平靜,也可以在壹杯茶中喝下淡淡的禪意,品味人生的寧靜。
84.生活是壹輛單程巴士。我們最應該做的是善待自己,珍惜今天,展望明天。那些已經過去的,錯過的,再也不會回來;失去的,失去的,不再擁有。所以我們不要急著走,要用心去愛;該留下的,要真心挽留;該感受的要充分感受,該珍惜的要珍惜。
85.壹切自性習氣,隱,意,覺,見,學變化,謂之涅槃。.....涅槃,聖人意識的境界,往往偏執自性。.....“既然* *妄想,那麽非常;..... "~割聖降臨者現在不得不自覺,所以它沒有破碎。.....涅槃不壞不死。.....涅槃不是必須,不是不尋常,不是正,不是各種正。楞嚴經第二卷
86.我們總是自以為是,認為自己是好的修行者。當妳在正確的位置時,妳是平靜的,微笑的,表面上,妳看起來像壹個好的修行者;壹旦逆天來襲,立刻表現出厭惡、排斥、怨天尤人、脾氣暴躁、易怒,情緒上仍會受到很大影響。這是什麽樣的做法?根本沒有實踐。
87.佛禪生活中有很多執著的人。他們在壞習慣上的固執和執著,就像盲人過橋壹樣。我壹直認為我是對的,我拒絕從別人的觀點中獲取知識。不到黃河不死,不到棺材不哭。吃點小虧是不行的。妳永遠不會回頭,直到妳吃了大虧,經歷了大災難。
88.典當夢想成就房子,是人生最虧本的買賣!所以,女人嫁給老公,寧願嫁給壹個還在租房的動蕩男人,也不願意嫁給壹個已經買了房還在每月還貸的穩定男人。動蕩的男人還有上升的空間和夢想。馬房男講到這裏停了下來,準備洗漱睡覺!房子對身體只有歸屬感,對靈魂卻是枷鎖和羈絆。
89.佛心禪語因為不知道自己從哪裏來,所以對過去很迷茫;因為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裏,對未來無所適從;因為不懂得活在當下,所以不珍惜和把握當下...我們的“心”總是處於回憶過去、展望未來、追隨當下的妄想狀態,這是對白心的不了解造成的。
90.世界上不講理的人,都想為慈善事業多拿點錢,得到好運氣,所以以經商為業,在經營的時候做了很多不道德不合法的事情。他雖然暫時能賺點錢,但得到的利益補償不了害人的惡業。這樣的人,將來會墮入地獄,就像《百喻療脊》裏的病人,眼睛像被壓碎壹樣危險。
91.今天早上偶然看到蘇軾的詩《洗兒》:“人皆養兒聰明,我被聰明耽誤了壹生。我只希望我的孩子蠢壹點,老實壹點,當官的不要有什麽災難和困難。”我想起師父常說的“善解人意是業障,不理解是福報”,我深受感動。在當今這個喧囂的時代,自我封閉是壹種必要的精神維護。希望自己能活在世上,像莊子壹樣灑脫。
92.和諧:萬物因水的存在而聚集融合。比如石灰石、粘土、鐵礦粉是三種不同的東西,因為水的摻入而融合成水泥。H1在有水的情況下,三者可以按比例混合。同理,由於愛的存在,人與人、人與動物、人與社會、人與自然才可能和諧相處,充滿和平。
93.農村真的有農村的優勢。誰喊他的聲音就像在微博裏發個帖子,十戶八戶都能聽到。每個人都知道誰對他大喊大叫。與在城市中不同,即使壹個人大聲喊叫,聽者通常也很難確定聲音是從哪個建築、單元和房間發出的。所以,我喜歡農村,喜歡微博。微博裏有人叫我老農,我心裏很美。
94.人天生孤獨。我們獨自來到這個世界,即使有幸是雙胞胎,也是先後出生;我們依賴父母兄弟,最終會離開彼此;即使是牽手相愛的人,在相遇之前,在想要離開之後,也是最孤獨的。既然來到了這個世界,擺脫不了與生俱來的孤獨,那就不要試圖去填滿它,只是快樂地接受和享受。
95.當《千帆》結束的時候,《江南》在靜止的時間裏被情感和意圖喚醒。那些靜寂的音符,灑在心裏帶著蓮花的芬芳,禪語清晰明了。在塵世間,我體驗生命的過程,承受命運的離散。承諾時間盡頭的城市和青梅炒的那杯茶,還是當年。
96.佛心佛語容易在繁華中快樂。人生得意時容易得意忘形。得意忘形的時候不知道自己姓什麽,邪念和惡行就會趁虛而入。身處逆境,壹定要格外耐心,不然早死了。生活失意時,很容易失風度。當妳失去了風度,妳就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於是消極和絕望就會趁隙而入。笑對人生潮起潮落,保持初心。
97.冥想是壹種讓我們的大腦獲得自由和自主感的練習。通過冥想,我們以前堅硬的心會變得柔軟。柔軟的心彈性更好,不易被外力破壞。當妳的心變得靈活和柔軟時,這就是就地冥想。堅硬的牙齒可以脫落,柔軟的舌頭卻終生存在,柔軟的心是修行最大的進步。
98.畫餅充饑,把畫餅當真餅是傻子。準備這種圖片蛋糕充饑是愚蠢的。用畫餅,天真的以為自己滿腦子都是韓和三傻。向別人炫耀“我吃飽了”是傻子。要賣畫餅給別人,希望大家都吃畫餅,五傻子也是。看到同壹個傻子喜歡他的蛋糕畫,他就沾沾自喜了。當智者斥責他的餅畫時,他生氣了。六愚也。佛教把學習當作證悟,這是壹樣的。
99、同樣的鳥鳴,有人聽大自然的美妙,有人聽喋喋不休;同壹個早晨,有的人把愛和贊美當成希望的象征,有的人把抱怨甚至詛咒當成刻薄的主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早晨,但早晨從不因人而異。她把與生俱來的熱情、包容、慈善和愛奉獻給眾生,不求回報,不在乎任何褒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