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雲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系專業

雲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系專業

公共行政部

公共管理系成立於1999,在教學、科學研究、學科學位建設和社會服務四個方面努力將教學與科學研究有機結合,以學科發展引領和支撐學科發展,以校內外人才培養、幹部教育和社會服務相結合,成績顯著。其中,公共管理系行政管理專業成立於1984,招收行政管理類民族幹部,為雲南省培養了大批民族幹部。從1998開始,該專業開始招收全日制本科生。65438-0999,作為教育部試點的兩所高校之壹,開始招收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本科生。

公共管理系行政管理類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公共* * *管理壹級學科碩士授權點,包括4個科學學位碩士授權點(行政管理、教育經濟與教育管理、社會保障、社會醫學與醫療衛生事業管理),1個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MPA公共* * *管理碩士)。目前有兩個本科專業,分別是行政管理和公共企業管理。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是教育部首批試點專業,是國家壹級特色重點建設專業,雲南省重點專業。行政管理專業是省部級重點專業。全系形成了本科、研究生、博士壹體化的人才培養體系。現有本科生292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205人,MPA學生467人。近500名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已經畢業。

公共管理系首任系主任為崔教授(博士,行政管理專業博士生導師)。現任管理學院院長,國家級教學名師(2006),教育部管理專業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國家電子政務委員會常務理事,雲南省學位委員會管理學科評議組成員,雲南省優秀教師(2007)。曾獲教育部第三屆優秀青年教師獎(2002年)、寶鋼優秀教師獎(2003年)、雲南省優秀教師獎。

公共管理系第二任主任為方聖舉教授(法學博士,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博士後)。現任管理學院副院長,中國政治學會理事,雲南大學首屆十佳教學名師,吳大關優秀教師獎(2008)。

鄧松教授(管理學博士,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博士後),現任系主任,著名電子政務專家,國家電子政務委員會主任,雲南省政府信息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

政治科學系

政治學系創建於1924,是雲南大學建校最早的院系之壹。它是公立管理學院的前身,已經走過了80多年的辦學歷史。政治系正式招收本科生1925。20世紀三四十年代,著名學者林同濟、朱毓鷗、李德嘉先後擔任系主任,、錢、王贛榆、潘大奎、龔祥瑞、陳等著名教授都曾在此任教。20世紀50年代,院系調整後,政治學系並入西南政法大學。1961雲南政治學院並入雲南大學,恢復政治學系,設置哲學、政治學、政治經濟學3個本科專業,* * *培養11本科學生和4名工農兵。65438-0977年,我國高考制度恢復,政治學系開設哲學和政治經濟學兩個本科專業,同年開始招生。雲南大學分別在1979和1980設立了經濟系和法律系。有的老師是從政治系分離出來的,政治系只有1本科專業。1984政治系開設了行政管理專業,開始招收行政管理專業民族幹部專班,為雲南省培養了壹大批優秀的民族幹部。1998,專業由專科升本科。1989期間,政治學系更名為政治科學與行政管理系,專業為公共關系、行政管理、工商管理、房地產管理。1998根據教育部專業調整方案,設立政治學與行政學、國際政治兩個本科專業。

回顧政治系80年的歷史,是全體師生的成長、發展、奮鬥史。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政治科學系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政治學綜合實力在全國高校中排名13,無疑成為中國重要的政治學研究中心之壹,確立了民族政治、邊疆治理等研究的鮮明特色,可謂成就斐然。

政治學系主任周平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政治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政治學學科組評審專家,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04年),第四屆國家級教學名師,政治學國家級教學團隊帶頭人。

社會學和社會工作系

社會學系創建於1939,吳文藻任首任院長,費孝通等壹批著名社會學家曾在該系任教。1941,費孝通接任系主任,第三任系主任是楊健。50年代部門調整後,1954關閉。在這15年間,我們的先輩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推動了雲南民族問題的研究,開啟了我國社會學、民族學的學科建設。社會學系恢復1995,設立社會學本科專業。社會工作系成立於1992,1993開始招生。2003年,社會學系並入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2005年6月5438-2月,雲南大學作為省級改革試點單位進行內部機構調整,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設置的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專業並入管理學院社會學系,新設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現任系主任為錢寧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在教學建設和科學研究方面成績斐然。錢寧博士領導的社會福利理論研究處於國內領先水平。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的科研項目多年來成績斐然。

信息和檔案部

雲南大學信息與檔案系檔案學專業(本科)創建於1984,當時隸屬於雲南大學歷史系。在此基礎上,1987設立圖書館學本科專業,1988單獨設立雲南大學檔案系。1993檔案系新增情報學本科專業(後更名為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65438-0997,雲南大學檔案系並入雲南大學人文學院。2000年由檔案系更名為信息管理系,設有檔案學、圖書館學、信息管理、信息系統三個本科專業。2004年,雲南大學人文學院信息管理系從人文學院分離出來,獨立組建為雲南大學信息與檔案學院,下設文秘與檔案系(設有檔案學本科專業)、信息管理系(設有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本科專業)、文獻信息管理系(設有圖書館學本科專業)。2006年,信息與檔案學院與原管理學院、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國際關系學院合並,組建新的管理學院。信息和檔案部是其四個下屬部門之壹。該本科專業目前僅開設檔案學與信息管理、信息系統專業,同時招收檔案學、圖書館學、情報學研究生和檔案學博士研究生。公共* * *職業管理專業

培養掌握現代管理知識和方法,具有較強社會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學制四年,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主要課程:公共企業管理概論、公共政策、公共經濟學、公共企業管理法律法規、公共部門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社會保障與社會保障企業管理、教育企業管理概論、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管理、城市公用事業管理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在各類企事業單位、黨政機關、非政府組織從事行政、機關事務、公共事務、人事、黨務等工作。

行政管理專業(電子政務方向)

培養具有現代電子政務系統開發和使用能力、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高級行政管理人才。學制四年,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主要課程:公共管理、公共政策、政府經濟學、領導學、比較公共管理、行政法、政府部門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管理信息系統、電子政務理論與實驗、電子政務系統設計、電子政務系統安全管理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在企事業單位、黨政機關、非政府組織從事行政、人事、公共事務、黨務等管理工作或教學科研工作。

政治學和行政管理

培養具有良好知識素養、能力素養和全面素質的政法行政復合型人才。學制四年,授予法學學士學位。

主要課程:政治學理論、公共管理、社會學、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地方政府、行政學、國際政治、信息技術基礎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在黨委、政府部門、社會團體、民間組織、財務管理機構、企事業單位工作,從事黨政管理、行政管理、政策分析、電子政務、教學科研、內外宣傳、辦公室文秘、公共關系等工作。

國際政治專業

培養專業基礎紮實、創新能力強、適應面廣的復合型人才,熟練掌握壹門外語。學制四年,授予法學學士學位。

主要課程:政治學概論、政治學基礎理論、西方政治思想史、國際關系史、中國外交史、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比較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比較政治制度、國際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比較外交政策、國際政治經濟學、國際公法、信息技術基礎、基礎英語和專業英語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在黨政機關、社會團體、學校、企事業單位工作。

社會學專業

培養具有全面社會學理論知識和熟練社會調查技能的復合型人才。學制四年,授予法學學士學位。

主要課程:社會學概論、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社會文化人類學、西方社會學理論、社會統計學、社會心理學、社會分層與流動、發展社會學、組織社會學、社會問題、中國社會學史、經濟社會學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在民政、勞動、社會保障和衛生部門,工會、青年、婦女等社會組織及其他社會福利、服務和公益機構從事社會研究、社會保障、政策研究、行政管理、社區發展與管理、社會服務、評估與運營等工作。

社會工作專業

培養具有全面的社會科學基礎知識和紮實的社會工作理論知識,能夠運用社會工作的專業技能和方法解決各種社會問題的專業人才。學制四年,授予法學學士學位。

主要課程:社會工作概論、社會學概論、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社會心理學、社會福利思想、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區工作、社會管理、社會政策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在高校或行政部門、非政府組織從事專業教學和學生工作或社區開發、管理和服務工作。

檔案學專業

培養具有現代管理的理論基礎和系統的檔案知識、文化知識,掌握信息技術基本技能的復合型專業人才。學制四年,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主要課程:檔案管理學、檔案文獻編研、檔案保護技術、檔案計算機管理、信息技術基礎、秘書工作實務、政府信息管理、檔案管理系統設計與開發、電子政務與電子檔案管理、人事檔案與人力資源管理、檔案信息網絡建設、縮微與數字技術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從事檔案管理與信息服務、文獻信息資源管理、行政管理、電子政務、人力資源管理、文秘工作、辦公自動化、史誌編纂等工作。在黨政機關、社會團體、檔案部門(信息中心)、辦公廳(室)、圖書館、情報機構和史誌部門。

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統

本專業由信息管理和圖書館學組成,學制四年,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信息管理方向:培養具有現代管理理論基礎、信息管理基礎知識、經濟學、計算機及網絡知識和應用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主要課程:信息管理、信息資源建設、信息組織、信息檢索、信息服務與用戶、數字圖書館、數據庫原理、數據庫系統開發與設計、管理信息系統、計算機網絡技術、網頁制作與網站建設、信息分析與研究、信息安全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在黨政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信息機構、IT行業從事信息管理、信息咨詢、信息服務、信息系統建設及網站建設、數據庫建設、辦公自動化等工作。

圖書館學方向:培養具有圖書館學理論基礎和系統基礎知識,能夠熟練運用現代技術手段收集、整理和開發利用文獻信息的復合型專業人才。

主要課程:圖書館學基礎、信息管理、信息服務與用戶、信息組織、信息檢索、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數據庫原理、數字資源處理系統、計算機網絡技術、文獻研究基礎、書目出版與編輯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在各類圖書情報機構和企事業單位信息機構從事圖書管理與技術、信息服務、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決策咨詢、檔案管理、辦公室管理、文秘工作及相關教學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