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有抽煙鬥的女人。無論是工作還是閑暇,他們都會掏出煙鬥,抽上幾口。在翁丁,男耕女織的傳統壹直保持至今。壹般寨子裏的女人都會在家門口拉起紗線,閑暇時就地織布。
翁丁村
中國最後壹個原始部落
阿瓦人淳樸好客,見到客人就打招呼。佤族婦女很聰明。他們自己織布,自己做衣服。所用材料均為原裝,無汙染。
佤族牛圖騰懸掛,幹欄茅草屋層層疊疊,濃煙滾滾籠罩整個村落,搖曳的樹木散落在屋頂和地面...村樁、沙拉屋、歌田、木鼓屋等。,無不散發著濃厚的原始部落氣息。
芒黑小寨
在閨房中長大的佤族古村落
這是壹個比翁丁更原始更古老的村莊。彎彎曲曲的石板路兩旁,是壹棟棟挨著壹棟的木屋。木屋略顯簡陋,家家戶戶曬著玉米,金黃的,旁邊還有幹柴,正好有壹種世外桃源的氣息。寨子裏還藏著壹座簡陋的緬甸寺廟,小沙彌不時探出頭來...
夢卡傣寨
寂靜的世外桃源
在壹體的瓦寨中,這個傣寨尤為特別。天真無邪在這裏得到了充分的展現,而村莊的背後是壹片神聖的森林,巨大的榕樹孤零零地矗立在林中,郁郁蔥蔥,像蒙卡背後的守護者,默默守護著這片土地。
班勞鎮
中國的異國風情
這是最後壹批回歸祖國的村鎮,所以也隱約流露出異國風情。在班的家鄉山頂上,矗立著壹座白塔。主塔巍然聳立,周圍有七座小塔,塔前有壹間茅屋供奉佛教神靈。
瓦山雲
不可預知的魔法
早晨,霧茫茫,像壹條淺銀色的帶子蜿蜒在山腰;太陽是半曬的,曬太陽的方式有很多種。低矮的山丘漸漸露出,山腳下的村落時隱時現。日出後,霧告別了青山,層層疊疊的古村落清晰地出現在我們面前,靜靜地呆在山腳下像壹個遙遠的世外桃源,仿佛置身仙境。
南滾滾河
北回歸線上最後的綠洲
這是除海南之外為數不多的熱帶森林和季風森林,也是北回歸線上最後壹片綠洲。有普洱松、雲南松組成的針葉林,形成多種原始森林植被景觀。它是壹個保存完好的天然植物園。
天坑集團
耳語者的腳印。
滄源的天坑其實是天坑群。這個天坑深235米,周長720米,直徑200米。它是雲南省最大的天坑,周圍有六個大小不壹的天坑。天坑裏形成了壹個小生態系統,但是妳不能下去看。只能站在側面的觀景臺上。
崗位分工
奇形怪狀的洞穴。
“四港”是崖洞的意思,“裏”是出來的意思。佤族認為古代的人被囚禁在懸崖洞穴裏,後來被神靈和各種小動物解救出來,人類才從洞穴中走出來,在各地生活和工作。洞內景色奇幻,鐘乳石形態各異,潔白晶瑩。在洞穴深處,河水源源不斷,穿過懸崖,奔向遠方...
古代巖畫
巖壁上的古代痕跡
滄源巖畫是目前中國發現的最古老的巖畫之壹,產生於3000多年前。它是用手指或羽毛蘸上紅色顏料畫出來的。顏料可能是由動物血與赤鐵礦粉混合制成的。滄源巖畫會隨著日照時間、晴天、潮濕、冷暖條件等因素不斷變色。當地佤族、傣族人說是“壹日三變,早紅午淡,晚紫。”
廣運面寺
世界上的獨立繼承
廣雲緬寺建於清道光八年。它就是阿呆寺,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壹進廟門,便見亭前盤龍柱,梁柱上多有木雕祥雲;大殿墻壁上掛著各種壁畫,色彩豐富,也蘊含著各種佛教故事和風俗文化。
溫馨提示:男女均可進入正廳,但女性進入正廳前需脫鞋。
食物推薦
到了滄源,怎麽能不嘗嘗當地的美食!
雞爛飯、燒烤、牛肉幹、幹飯都是當地的特色菜。另外還有可怕的昆蟲,竹蟲和蜂蛹富含蛋白質,壹口壹口,滿滿的都是妳不敢嘗試的美味~
哇王燕
當然,不可或缺的是當地的瓦王宴,向賓客致敬。竹葉鋪了桌子,壹長排擺滿了當地特色飯菜。我們邊喝邊聊,和滄源的佤族壹起喝酒,感受佤族的熱情好客。
滄源,壹個幽靜而不被打擾的小鎮,安靜而低調,卻也散發著無限的光芒!如果妳厭倦了麗江大理的喧囂,不妨去雲南的這個邊陲小城,去這個地方走壹趟。
★
地圖是壹站式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