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年前,古希臘哲學家就提出了“泛生論”的觀點。
1600年,壹個叫布魯諾的意大利思想家被燒死,因為他認為其他世界有無數個太陽,無數個地球圍繞著自己的太陽轉,這些世界裏生活著各種各樣的生物。從此,人類開始了漫長而充滿期待的外星文明探索時期。
20世紀美國著名哲學家洛夫喬伊認為,凡是能在地球上存在的東西,在其他壹些地方也壹定存在。
1960年,美國實施了天文學家德雷克領導的“Ozma計劃”。在此之前,德雷克提出了著名的“德雷克公式”,計算銀河系與人類交流的技術和文明程度。他估計我們銀河系可能有104顆有通信文明的行星,而美國哲學家拉羅估計銀河系可能有100億個生物圈。為了驗證他們的結論,德雷克設計了壹份電報,包含65,438+0,679個二進制符號的信號,涵蓋了數學、生理學、天文學和人類概況,並於65,438+0,964+0,654,38+0年6月發送到銀河系球狀星團,但遺憾的是,至今沒有收到回復。1972年,天文學家開展了搜尋外星人的“Ozma二號計劃”,在1977年收到了“哇”的信號。然而,這個信號再也沒有出現過。上世紀80年代,68位傑出科學家聯名簽署公開信,呼籲使用所有射電望遠鏡探測地外文明發出的無線電信號。
然而,以美國蒂普拉為代表的另壹批科學家反對這壹計劃,認為銀河系除了地球之外沒有文明,這樣的探索計劃必將以失敗告終。他們有兩個原因:
第壹,智慧不是生物進化的必然屬性,自然選擇極其復雜,像我們這樣的生命再次出現的幾率微乎其微;
第二,銀河系的年齡是654.38+000億年。如果真的有地外文明,他們的探測器應該早就收到了,但實際上沒有,所以不存在地外文明。
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收到外星文明社會的信號。是否意味著不會有地外文明?近年來,我國學者提出了宇宙全息理論,使人們從壹個全新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他們發現全息是宇宙中的普遍現象,即整體存在時,整體的壹部分可以包含全部信息。根據宇宙全息定律,外星人及其文明的存在是合理的,因為地球是宇宙中全息水平很高的宇宙全息元素,包含了太陽系、銀河系乃至整個宇宙的所有信息,是整個宇宙的縮影。從全息攝影的角度來看,地外文明和地球文明沒有本質的區別,只有形式上的區別,所以它們在宇宙中相互交流和溝通是完全可能的。
然而,迄今為止,人類還沒有真正接待過“外星人”的正式造訪,也沒有找到外星文明存在的令人信服的確鑿證據。
如今,有少數天文學家不怕譏諷和失敗,多年來孜孜不倦地探索外星文明。
保羅·霍洛維茨就是其中之壹。在哈佛大學萊曼物理實驗室地下的工作室裏,擺滿了稀奇古怪的電子元件的桌子之間,矗立著壹個高高的電路板支架,這是壹個可以同時監聽2.4億個不同頻率的無線電接收器,就像桌子上有2.4億個收音機壹樣。
霍洛維茨在7歲時成為世界上最年輕的業余無線電愛好者。他說他最大的快樂就是“可以用真空管、變壓器等器件做壹些玩物,這樣就可以和別人說話了。”現在,霍洛維茨正在進行壹項beta (654.38+0億通道外星人實驗)計劃。他將制造尖端電子產品,傾聽來自太陽系外的文明聲音。
霍洛維茨為他的BETA項目獲得了壹些私人資金,包括卡爾·薩根的行星協會和熱衷於外星文明的偉大導演史蒂文·艾倫·斯皮爾伯格。他曾經拍過《異形》。錢已經不是問題,問題是射電望遠鏡要指向哪裏,聽什麽頻率。
有人用兩種方法:壹種是用巨大的天線同時對準壹顆恒星;另壹種是用低功率拋物面天線掃描天空,希望能撞上好運。霍洛維茨認為,如果有信號,壹定是很強的,並且占據很窄的頻段,這樣才能和噪音分開。他推測,這個信號將是壹個指示目標的信號,可能包含如何調諧它以獲得實際信息的指令。
人們懷疑有人收到了來自外星文明的信號,但他們想保密。其實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很小,因為壹旦發現,這就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現。誰會試圖保守這個秘密呢?而且在發現之後,還要經過其他天文學家的確認,才能知道妳發現的結果。
到目前為止,對外星文明的探索還沒有取得任何成果。
哇信號的突然到來
最後壹次著名的通話發生在俄亥俄州立大學,那裏探測地外智慧生命的工作壹直在進行。1977年,他們收到壹個信號,壹個天文學家寫道“哇!”把數據打出來後。1分鐘後,信號中斷,沒有聽到新的信號。“哇!”事件中的信號具有智能信號的所有特征,但科學家不確定它是來自我們自己的智慧還是來自其他星球。
雖然從事外星文明探索的天文學家很清楚,這可能只是他們壹生等待的壹種等待,但他們還是願意等待。為什麽?弗蘭克·德裏克說:“推動這些人前進的是,壹旦他們成功了,那就是巨大的成功。”65歲的德雷克是探索外星智慧生命的非營利機構的主任。在他看來,來自外星智慧生命的信號將是“最偉大的發現,它將改變我們的生活和未來。這是壹個迷人的目標。”
地外文明與不明飛行物有關。
很多人認為探索地外文明的研究與不明飛行物有關。民意調查顯示,60%的美國人認為不明飛行物來自其他星球,外星人已經登陸地球。每當弗蘭克·德裏克出現在公眾面前,他總是被狂熱的UFO迷包圍。當他試圖否認他們的觀點時,這些UFO粉絲指責他“向政府掩蓋事實”也有人在網上聲稱德雷克的工作是收集和解剖外星人屍體。
天文學家吉爾·塔特也是探索外星文明計劃的堅定參與者。她推動了探索地外智能研究所的“鳳凰計劃”,該計劃旨在幾年內監測65,438+0,000顆附近恒星。在泰特看來,如果知道有先進的外星文明社會存在,會讓人類科技青春煥發。然而,泰特懷疑她是否能活得足夠長,以在探索之外的智慧生命中取得成功。她565,438+0歲。她說:“這可能是我孫女的成功項目。”泰特認為,對外來文明的探索預示著人類文明,他們願意從事這項工作,並不是因為要“建造壹座紀念碑”,而是出於好奇。
1995 65438+10月,泰特來到澳大利亞的帕克斯天文臺,進行鳳凰計劃的第壹次探索。這次探索經歷了許多困難,如牧場上成群的蒼蠅,日夜觀察和故障排除。到7月份,她已經觀察了大約200顆恒星。期間雖然有很多假信號,但泰特還是很興奮,但她還是沒有捕捉到外星人的信號。
不僅如此,探索外星文明的計劃也面臨資金限制。雖然公眾和其他科學家認為這是值得做的,但在資金問題上他們是務實的。壹些勘探項目面臨倒閉的危險,斯圖·鮑耶用母親給的錢維持著Serenelip項目。我曾經發現“哇!”俄亥俄州立大學的望遠鏡也有被拆除的危險,因為他們沒錢給望遠鏡上漆,也沒人願意出錢,望遠鏡所在土地的地主想把他們趕走。
德雷克說:“探索地外智慧生命是壹條坎坷的道路。”但是壹旦走上這條路,就不想離開了。”霍洛維茨同意這壹觀點。他說:“妳正在建造壹座跨越40億年進化的巨大橋梁。我們地球文化的孤立即將結束,這是多麽令人著迷。"
人類探索
1960年,美國做了壹個“Ozma”計劃,即利用射電天文臺監測宇宙中兩個星座的無線電波,但沒有取得任何結果。
1972年,天文學家開展了搜尋外星人的“Ozma二號計劃”,在1977年收到了“哇”的信號。然而,這個信號再也沒有出現過。同年,美國相繼發射了“先鋒10”和“先鋒11”探測器。這兩個探測器各攜帶壹張地球人的“名片”。
1974 165438+10月,美國利用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望遠鏡向外星人發了壹封電報,電報采用二進制編碼,傳達了地球人類的信息,但至今仍沒有“知音”。
1977年8月20日和9月5日,美國發射了雙探測器旅行者2號和1號。他們帶著壹張鍍金的銅唱片。
1985年實施“塔米”工程,用840個射電頻道掃描宇宙天體,相當於1分鐘完成1萬個“Ozma”工程。
1992年,美國實施了搜尋外太空智慧生命的“鳳凰”計劃,利用當時最大的天文望遠鏡和射電望遠鏡,搜尋宇宙中各種天體發出的不同波長的無線電信號。
2004年,俄羅斯在發射的Glonass-M12L衛星上安裝了6個鋁制“信息盤”,上面有發送給地外文明的文本和圖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