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項目的初衷是貫徹中央關於西部地區科教優先發展的戰略,落實教育部關於大力發展我國遠程教育的精神,應用現代遠程教育技術開展信息技術培訓,滿足學校和社會對實用和新興信息技術培訓的需求,培養應用型信息技術人才。
5438年6月+2000年10月,“中國現代遠程教育衛星寬帶多媒體傳輸平臺”正式開通,首批ITAT培訓課件通過該平臺在全國播出。時任教育部部長陳至立出席會議,並親自按下按鈕啟動講臺。時任教育部副部長禹衛在會上講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任冼麗婷致賀詞。我國現代遠程教育已經從以廣播電視為主要接收媒體的時代,走向以計算機為接收媒體,電視與計算機相結合的新時代。中國現代遠程教育技術已經發展到壹個新的水平。
2002年6月,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中國計算機教育報社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分別在Xi和成都聯合舉辦了“信息化校園與現代IT培訓”研討會。會議邀請了兩地教育主管部門領導、高校主管信息技術的校級領導和部門領導,吸收了部分關註信息化培養的大學生。會議就開放網絡教育、教育信息化發展趨勢、信息技術人才培養、校園網建設等進行了討論。通過會上的介紹和課件演示,ITAT教育項目得到了更大範圍的宣傳和認可,受到了普遍歡迎。
2002年7月,全國ITAT教育項目2002年工作會議在廈成功召開。薛主任、於紅副主任分別就2001項目的開展情況、與其他部分及知名IT企業的合作情況、工程教學和科研情況等做了詳細的匯報。截至本次會議,該項目已在全國設立了500多個培訓基地和資源用戶。500多個授權培訓基地* * *統壹形象、統壹培訓標準、統壹技術證書,正在讓ITAT教育工程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2002年8月,ITAT網絡版培訓課件正式上線,全國各地的培訓基地可以通過CERnet下載和傳輸課件,提高了課件的更新速度,得到了各基地的熱烈響應。
2001至2002年,為了更好地實施國家ITAT教育項目的鮮明培訓特色,即自主自助學習與專業教師的輔導咨詢相結合,使教師能夠運用現代教育手段適應教學,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從而提高ITAT教育項目的培訓效果,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成功舉辦了三期教師培訓,受到了參加培訓教師的歡迎和認可。此次教師培訓活動已成為ITAT教育工程提高教師水平、交流教學經驗的重要常規活動。
2003年6月5438-10月,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辦,教育部科技司、職業教育司支持的主題為“第三屆中國數字教育高峰論壇”,各大中專學校領導、教育(科研)研究所、校長、教師、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信息管理部門負責人等300余名代表參加。本次論壇期間,同時組織了多媒體課件大賽和獲獎課件交流會。獲獎者獲得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頒發的證書,獲獎課件通過ITAT教育項目得到有效推廣。
2004年6月5日至10月,ITAT教育項目在武漢、太原等地的高校舉辦了多次校園講座。講座分別是“學習實際操作提高就業能力”和“振興民族信息產業的工程和幫助妳實現未來理想的機會!”作為主題,工科領導、專家與大學生近距離接觸,讓更多的學生第壹次了解工科,走進工科,學習工科,應用工科。
2005年5月至7月,為了檢驗ITAT教育工程的教學效果,檢驗學生的實踐能力,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舉辦了首屆全國ITAT教育工程就業技能大賽。大賽* * *收到有效參賽作品3000余件,***248人獲得各級獎項,其中9人獲得特等獎,* * * 1358人通過考試,全國近百所高校參與了本次大賽的組織工作。本次大賽的成功舉辦,既是對ITAT教育工程五年來成果的總結,也進壹步明確了項目的發展目標:樹立全國IT職業技能培訓第壹品牌,為國家培養合格的技能型IT人才。
2005年8月和6月165438+10月,項目分別在紹興和北京召開工作會議。在會議內容中,特別增加了監考人員培訓和監考人員考核。本次監考人員培訓主要包括ITAT教育項目全面介紹、最新培訓計劃講解、考試管理辦法介紹、監考人員協議解讀、納入教學計劃模式課程介紹、最新認證數據庫及即將推出的考試系統演示。工程工作組在完成監考老師的培訓學習後,還對參加監考老師培訓的老師進行了考核,達標的老師最終被聘為ITAT教育工程監考老師。
2006年5月26日,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在北大國際樓舉行了ITAT教育項目獨家遠程學習平臺——ITAT教育網的開通儀式。ITAT教育網得到了中國十大品牌教育集團、中國遠程教育領導者和領跑者包拯教育集團的大力支持。是信息化浪潮新形勢下開展網絡環境下信息技術及應用技能培訓的積極探索,是實現ITAT教育工程重大技術突破、全面提升社會影響力的有益嘗試,將ITAT教育工程推向了壹個新的發展階段。隨著ITAT教育網的開通,“名師全視頻授課,專家24小時在線答疑”的培養模式受到了廣大學習者的熱烈歡迎,從而達到“快速培養實用型信息技術人才,全面提高全民綜合素質,特別是應用信息技術的素質”的目的!
2006年6月5日至2月5日,第二屆全國ITAT教育工程就業技能大賽圓滿落幕。比賽在北京、天津、上海、武漢、南京、杭州、廣州、Xi、青島、哈爾濱和烏魯木齊等11個城市舉行。
主要面向大中專院校和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本次大賽產生了5個特等獎、20個壹等獎、53個二等獎,得到了參賽高校、首都IT界、教育戰線媒體的高度關註和高度評價。
2007年6月5日至10月,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和包拯遠程教育聯合舉辦的第三屆全國ITAT教育工程就業技能大賽結束。大賽在20個城市舉辦,並在部分城市開展了系列校園活動,* * *獲得壹、二、三等獎* * *共計1756。
本次大賽增加了壹項特別活動——瑞薩超級MCU模型車大賽,由瑞薩科技有限公司全程贊助並給予技術指導..* * *吸引清華、華中科技大學等全國高校71團隊。每隊由3名學生和1名指導老師組成。比賽分為初賽和決賽兩部分。競賽內容不僅考核了學生在嵌入式系統開發、自動控制、機械等方面的專業水平,還強調了參賽團隊的團隊合作。此外,比賽賽道的構成也是主辦方臨時決定的,這也使得整個比賽懸念叠起,氣氛火爆,競爭激烈。
從2007年6月5438日到2007年2月,截止到2007年底,ITAT教育工程已開發出94種教材、73種課件,建成了國內課程覆蓋面最廣、資源量最大的課件資源庫。
2008年8月,旨在培養專業IT人才的ITAT-PRO正式上線。ITAT-PRO是ITAT教育工程專業級認證培訓的簡稱。是以ITAT教育工程為基礎,以培養專業IT人才為目標的高端認證培訓項目。它是ITAT教育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2008年9月,ITAT教育項目第壹個培訓基地——北京包拯培訓學校開始正式接收來自全國各地的實用型學生。
2008年6月5日至2月5日,包拯教育杯第四屆ITAT就業技能大賽圓滿落幕。首次成立指導委員會,對大賽各環節進行指導和監督,並邀請教育部原副部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周教授擔任指導委員會主任,各參賽地區省級教育部門相關領導擔任指導委員會成員。
大賽在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舉辦,665、438+08高校8萬余名學生參賽。最終產生優秀獎2719名,三等獎1552名,二等獎182名,壹等獎42名。同時,為鼓勵四川地震災區大學生,我中心決定對獲得四川省特等獎的學生額外獎勵5000元,獲得壹等獎的學生額外獎勵2000元。如此大規模的旨在提高學生信息技術素養和實踐能力的就業技能競賽,在國內尚無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