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專家指定深入。開始承擔深入臨床工作的藥師選擇1或2個臨床專科作為指定科室,堅持在本科室參加每周主任查房、院內外會診、病歷分析討論、教學等專業活動6個月至1年;閱讀病歷,書寫典型病例用藥日歷,查閱用藥、治療醫囑記錄;調查分析專科用藥情況,收集和反饋相關用藥信息,了解專科疾病的特點和用藥規律,協助專科合理用藥。
1.2壹般定期徹底明確非指定責任科室,除在科室需要臨床藥師參與工作時及時到位外,每周定期徹底調查,查閱藥物治療記錄和醫囑,閱讀重點病歷,了解危重患者用藥情況,征求意見,協調處置。
1.3專註於節假日前深入各部門。臨床藥師應計劃在節假日前重點深入科室,檢查監護患者使用的治療藥物,必要時調整治療方案,協調應急藥物的準備。
1.4參加臨床搶救會診的臨床藥師接到醫務科或專科的會診通知後,醫院會診準時到位(通知),10分鐘內急救會診到位,當天完成普通會診。邀請臨床藥師進行院外會診,經本院醫務科批準並通知後,應於當日或次日完成。藥師的職責是提供搶救用藥方案,經會診組討論通過後方可實施。
1.5制定個體化給藥方案。通過參與查房、會診、體內藥物濃度監測等,參與制定典型病例的個體化給藥方案,並協助方案的實施、修改和評估。根據病情、病理生理、藥理藥效、病因學和生化檢驗資料。
1.6重點病例藥學監護對於藥師參與會診搶救或提供個體化用藥方案的重點病例,必須根據病例每天或隔天到病房,直接監護患者,觀察其病情變化、藥物療效、不良反應等。,認真閱讀病歷和治療記錄,評價療效,必要時提出修改用藥方案的建議,然後結束重點藥學監護,直至病情穩定,完成個體化治療方案並轉入專科常規治療。
1.7治療性藥物體內監測結果的解釋與利用(TDM)臨床藥師壹般應於當日在實驗室報告治療性藥物體內監測結果,緊急情況下監測並達到毒性藥物濃度者應在獲得結果後10分鐘內通知相關部門。重點病例的藥師要進行深入的臨床資料解讀,用藥方案需要調整的病例要仔細查閱病歷並觀察病情,配合主治醫生修改用藥方案。
1.8不良反應監測是藥師深入臨床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分工主要負責藥師每周至少1次深入臨床了解和收集ADR,協助臨床預防ADR病例,並應全面參與治療和處置。對收集到的ADR報告進行因果關系分析、整理和統計後,由全軍ADR監測中心按時上報,並將ADR相關信息及時反饋給臨床。
1.9新藥臨床觀察藥師應深入臨床,觀察我院使用和正在進行臨床觀察的新藥的療效和不良反應,確保臨床用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並將收集的數據反饋給相關部門。
1.10藥學咨詢藥師深入臨床,承擔醫生、護士、患者提供的用藥咨詢服務。急救藥物咨詢應立即或盡快回復,壹般藥物咨詢1 ~ 3天回復。有計劃地組織有關藥物使用的研討會或講座,以提高臨床合理用藥的水平。
2藥師深入臨床實踐的效果和意義
2.1有利於臨床診斷和對疾病的正確診斷,是有效治療的前提。我院藥師多年的深入臨床實踐證明,曾出現過許多疑難重癥病例,因為藥師的參與而得到正確的診斷,如腦外傷後穿透性癲癇1例,藥物療效不佳的腦X線刀手術,術後常規服用苯妥英鈉等。術後7天,他出現精神癥狀,不能坐起和行走。經院內外專家會診,癲癇x光刀手術後診斷為精神錯亂,擬讓患者出院繼續服藥。藥師在臨床中深入發現這壹情況,建議在診斷此病例時排除苯妥英中毒的因素。經血樣監測,苯妥英血藥濃度為77.1μg/ml(正常值為10 ~ 20 μ g/ml),證明苯妥英為急性中毒。減少劑量後,血藥逐漸降至正常範圍,中毒癥狀緩解。患者癲癇X線刀手術後診斷為苯妥英中毒,出院時行走正常。
2.2個體化用藥方案的制定與實踐提高療效的關鍵是根據受藥者的機體生理病理狀況、個體藥代動力學參數等客觀因素進行用藥。藥師根據體內冶煉藥物監測結果或模擬群體藥代動力學參數公式,對部分藥物安全指數低、個體差異大的藥物,以及肝腎功能狀況,提供針對性用藥方案。比如1多處骨折、創傷性休克並發肺部感染的危重病人,體溫都在39℃以上。臨床檢測結果為WBC20×109/L,BUN36.3mmol/L,Cr 610 μ mol/L..抗感染是治療該病例的重要措施之壹,但腎功能受損嚴重,用藥困難。藥師根據病情觀察及相關生化檢查結果分析,根據腎功能計算藥物劑量,提供頭孢他啶0.75g,1次/12 h靜脈滴註給藥方案,並隨腎功能檢查結果變化調整劑量。感染得到控制,腎功能恢復正常,患者治愈出院。
2.3有助於危重患者的成功救治。臨床藥師堅持隨叫隨到,在搶救現場參與和協助治療,主要職責是提供相關治療措施,在治療中合理用藥。如1 74歲男性壹次性誤服地高辛30余片(0.25mg/片),血藥濃度高達20.51ng/ml(正常0.5 ~ 2ng/ml)。臨床常規治療24小時後,血藥濃度仍高達19.49ng/ml,影響不大。盡快清除體內毒物是藥師治療心電圖ⅱ 0房室傳導阻滯的重要原則,地高辛的半衰期為32 ~ 48小時。提出了治療藥物監測下的血液灌流(TDM-HP ),經協商後被采納。經過2.5h的碳腎灌註後,TDM驗血藥物由19.49ng/ml降至10.88ng/ml,證明HP-TDM方案的時間僅為常規方法的1/10,療效有所提高。
2.4藥品不良反應監測預防和減少藥品不良反應發生的最終目的是保證人民群眾用藥的有效性、安全性、方便性和經濟性。藥師深入臨床,可以及時發現、判斷和收集ADR病例。同時,他們重視協助臨床預防ADR,壹旦發生嚴重ADR,及時妥善處理,以減少ADR的發生,降低ADR癥狀的嚴重程度。在1例雙上肢罕見多菌協同壞疽的治療中,藥師不僅協助提供合理有效的用藥方案,還與醫護共同制定了預防和減少ADR的具體措施。在幾個月的間歇抗感染治療中,患者的肝腎功能始終保持正常,未發生明顯的ADR,保護了患者的健康,保證了治療方案。預防藥品不良反應的措施切實有效,保證了該病例的罕見。
2.5藥師深入臨床,與醫生、護士、患者保持密切關系,增加相互理解和支持。* * *以病人為中心的配合,有利於治療質量和整體醫療水平的提高。
2.6提高醫院藥品供應、管理和使用的科學合理性。藥師深入臨床,經過調研和充分咨詢,提出專科基本藥物,參與制定我院基本藥物目錄,分(1,2,3)供,分類(A,B,C)管理和微機系統控制,使醫院藥品供應、管理和使用進入科學軌道。
2.7節約醫療衛生費用藥師深入臨床,直接面對患者服務,加強了用藥的針對性,提高了治療的成功率,減少了不良反應的發生,這不僅體現在醫療質量的提高上,也節約和降低了醫療衛生費用。例如,在1例膿毒性敗血癥、急性化膿性骨髓炎、中毒性休克患者的會診中,藥師提供的去甲萬古黴素-磷黴素的病情被采用後迅速緩解,與原方案相比,日藥費節省611.73元。
2.8促進藥學專業人才的培養和提高,促進醫院藥學的發展。開展臨床藥學。藥師深入臨床和藥學服務,將促進醫院藥師職能和工作範圍的轉變,提高藥學和藥師的素質和服務需求。醫院藥學必將加強臨床藥學專業建設,加快專業人才素質培養,以適應現代醫院發展對藥學專業和藥師水平的要求。
3.堅持藥師深入臨床,推動臨床藥學的進步和深化。
臨床藥學和藥學服務是醫院藥學的發展方向。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臨床藥學還遠遠落後,發展不平衡,存在普及和提高兩個問題。合理用藥是壹項社會衛生和醫療系統工程。目前臨床藥學工作開展比較困難,尤其是藥師深入臨床的問題。除了重視和加強現有在職藥師的繼續教育外,還應努力加快培養高素質藥學專業人才和高級臨床藥師,並給予必要的工作條件。國家有關部門要加強領導,制定國內臨床藥學和臨床藥師工作規範,明確職責、權利和義務。強調藥師必須深入臨床,參與藥物決策,為患者提供藥學服務,以促進我國臨床藥學的快速普及和不斷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