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1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壹”的理念。在新形勢下,如何根據兒童成長的特點,加強學生的體育與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強健的體魄、較強的活動能力、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勇敢頑強的毅力、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團結協作的精神,使他們更加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是小學體育與健康教育迫切需要解決的新課題和新任務。因此,本著科學性、全面性、可比性、可行性的原則,特制定本方案。
壹、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縣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精神,根據小學教育特點和小學生心理發展規律,繼續通過多種渠道開展小型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和指導,幫助學生獲得初步的心理健康知識,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
通過心理健康教育,不斷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改進教育教學方法,從而提高德育的針對性、紀律性和實效性,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營造良好的心理氛圍。
二、具體目標
1,關註學生心理疏導,做好學生心理疏導工作。
2.重視心理咨詢室的常規建設,努力發揮心理咨詢室的作用,進壹步做好全校的宣傳、動員、普及和教育工作。
3、搞好班級衛生培訓。
4.不斷豐富教師的教學策略,切實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5.重視心理咨詢試點班的實踐研究工作,開展以點帶面的研究活動。
6.認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試點班的課程活動。
7.在家長學校做心理健康知識講座。
8.充分利用班會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三、主要工作
(壹)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自身素質。
1.組織教師學習心理健康教育相關信息,進壹步提高認識,充實自己,掌握基本的心理咨詢知識、方法和形式,倡導全體教師在自己的工作實踐中運用心理學知識和教育方法,不斷豐富教學策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2.繼續通過家委會、家長會等形式研究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內容,使家長逐步認識到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斷提高家長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質量。
(二)重視試點研究,增強科研意識。
1.試點班教師要善於學習,勤勤懇懇,分階段進行研究分析,在班主任例會中進行交流,幫助他們不斷提高認識,開拓思路,更新方法。
2、試點班為心理健康教育班展示。
3、試點班要註重調查分析、研究和案例分析,不斷積累資料,逐步在學校推廣。
(3)做好學生的心理咨詢和疏導工作。
1.加強心理咨詢室常規建設,做好學生心理咨詢工作,並重點跟蹤調查,建立心理檔案。
咨詢渠道:
(1)學生誌願輔導。
(2)班主任推薦
(3)與導師面談
2.開通“心連心熱線”,進行電話咨詢和輔導。
3.在學校宣傳櫥窗設立“心靈廣播”專欄。
4.給全體學生做心理咨詢知識講座。
5.在輔導活動中,將舉辦專題講座,讓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千家萬戶,使家校教育形成合力,促進親子溝通,進壹步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6、積極發揮課堂的主渠道作用,班主任應利用兩節壹課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第四,具體工作
1,制定並討論學期心理咨詢工作計劃。
2.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和氛圍建設。
3、心理咨詢室開始開放(每周三中午12: 00-12: 45)。
4、舉辦青少年心理健康講座(六年級學生),
5.做壹個心理健康教育的專題黑板報。
6、開展心理健康咨詢示範課活動,
7、建立心理檔案。
8、利用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家庭心理輔導”的相關內容。
9、做好學期總結、數據積累和案例分析、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2本學期,為使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斷發展,突出亮點,根據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以下方案:
壹,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
總體目標是建設陽光校園,營造和諧人際關系。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讓我校每壹位師生在日常的工作、學習、生活中,都有壹個傾訴困難、與人交流、宣泄壓力的地方,使我校師生在心理上成長,人格上完善,能忍受挫折,適應環境,勇於面對現實,勇於挑戰困難,以良好的心態在工作、學習、生活中快樂,真正做到快樂每壹天。
二、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領導和管理
我校心理健康工作由校長直接領導,學校教育教學管理中心全面指導和規劃;並由心理教育輔導員負責各項工作的實施,心理教育小組成員共同完成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體安排如下:
心理教育研究主管:
心理咨詢室(陽光之家)負責人:
陽光郵箱負責人:
新余網站負責人:
學生心理科學論文和心理教育日記負責人:
教師心理教育論文及案例負責人:
心理教育組成員應積極參加學校的各種心理教育活動,如開設團體輔導、班級團體輔導、班級活動班級輔導、親子教育、家長學校、個別輔導、收集各種資料、營造校園文化氛圍等。,並充分發揮夥伴效應,繼續選拔“陽光天使”,讓學生參與進來,學會自主管理。
第三,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建設
提高教師素質和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是保證心理健康教育正常開展的重要條件。
1,組織教師訂閱壹些有關心理教育的書籍、報刊,並利用業余時間進行自學,不斷充實自己,提高理論水平;
2.組織心理咨詢教師外出考察或培訓,提高心理健康咨詢教師的專業素質和品格修養;
3.聘請有經驗的老師或其他單位的專家做專題輔導報告;
4.加強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校本培訓;
5、心理健康教育小組每周例會,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理論討論;
6.每學期期末組織教師結合專題研究撰寫心理教育論文,學校在省市縣各級評選出優秀組織參加論文評比;
7.組織教師心理成長樂園活動。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學生部分
1,課程設置
(1)充分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各班班主任要利用兩節壹課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2)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
(3)心理講座或班級團體輔導;
壹年級和二年級:微笑問候-禮儀教育。
三四年級:直面挫折教育。
五六年級:《尋找妳的北極星》——目標教育。
對成功充滿信心-成功教育。
2.心理咨詢
具體方式有:
(1)個別輔導
心理輔導老師采取輪班的形式,在“陽光小屋”接受學生的個別輔導。同時向班主任提供有消極傾向學生的心理發展動態,密切關註,及時幹預,防患於未然。學校心理咨詢室開放時間:每周壹至周五中午13: 00至14: 00。
(2)電話咨詢
(3)郵箱咨詢
辦好“陽光郵箱”,指導學生學會寫“心理日記”、畫“心理漫畫”,及時收集學生的心理困惑和心理問題,及時反饋,幫助學生有效消除各種心理障礙。
3、心理咨詢室(陽光之家、心情驛站)的可選活動:
發泄,書籍療法,聊天,訴說,聽音樂,看電影,唱歌,做放松練習。
4.負責學生心理成長的班主任負責全面落實:
輔導有需要的學生,並做好輔導記錄。
5、做好心理測試,建立心理檔案,並開展心理調查。
教師科
1,在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活動課;
2.開展心理教育論文評比活動;
3、建立“教師心理成長樂園”活動。
4.定期召開班主任、思想教育老師、心理咨詢師會議,交流輔導經驗。
5、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組談話
(3)家長部分
1,講座
大三年級:“習慣決定命運”;
中年級:挫折教育,讓妳的孩子成為學習的大師;
學長:“做貼心的家長”;
2.咨詢
具體方式有:
(1)個別輔導
(2)電話咨詢
(3)信函咨詢
(4)家校聯系這種交流
3.家長教育-與學生家長的溝通。
校園文化科
1,辦心理健康教育小報《陽光之旅》;
2.做心理健康教育專題報告;
3.完善心理咨詢室的布局;
4.做好《心靈教育之聲》的播出;
5.做好校長郵箱的信息反饋,收集師生的征稿電話。
五、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研究
心理健康咨詢方法探討:脫敏療法、意向與對話、暗示、音樂療法等。
不及物動詞其他工作
根據市、縣的要求做好各項工作安排的落實。
具體工作安排
九月:
1,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計劃;
2、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專窗或黑板報;
3、利用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家庭心理指導”的相關內容,如:
大三年級:“習慣決定命運”;
中年級:挫折教育,讓妳的孩子成為學習的大師;
學長:“做貼心的家長”;
4.進行例行咨詢。
十月:
1,設置校長郵箱;
2.安排心理小報《陽光之旅》;
3.聘請專家講課;
4、繼續指導班裏的“陽光天使”開展“開心果”交心活動。
11月:
1,組織全體教師學習心理咨詢的知識和方法;
2.收集、整理和展示心理學小報手稿;
3.開展教師心理成長樂園活動(1);
4.學校心理健康網站的宣傳和開通;
十二月:
1,學校心理健康活動課;
2.開展教師心理成長樂園活動(2);
壹月:
1,心理教育論文評價;
2.學期中積累各種心理教育資料。
3.這壹時期精神衛生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