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相關規範和建築設計標準,結合實際情況,分析了住宅建築中各種噪聲產生的背景。本文論述了住宅設計中預防和降低噪聲的措施和方法,強調住宅設計中應重視噪聲的預防,創造良好的居住環境。
住宅,噪聲,設計
中國正處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階段,人民的生活狀況應該是小康社會的壹個非常重要的指標。本世紀第壹個十年,我國城鎮居民住房小康主要是居住面積的增加,第二個十年則體現為居住質量的提高。中國的住宅需求和設計已經發展到壹個更高的水平。隨著人們對住宅居住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對住宅聲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防噪聲設計是設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1.住宅建築的噪聲問題日益突出,噪聲防治設計具有緊迫性和重要的現實意義。
隨著社會的發展,影響居住建築聲環境的因素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嚴重:
1.1城市交通噪音越來越嚴重。
隨著城市的發展,城市人口急劇增加,需要大量高速的城市交通網絡和對外交通網絡。城市幹線、立交橋、城市快速路甚至輕軌線路的建設量迅速增加,速度越來越快,帶來了巨大的噪聲,嚴重影響了道路附近的居住聲環境。
1.2.鄰居造成的噪音幹擾。
隨著城市住宅逐漸向高空發展,出現了大量的高層住宅建築,其維護結構使用了大量的輕質建築材料,隔音效果比磚混結構墻體差,從而造成了許多嚴重影響居住私密性的隔音問題。
1.3.地板隔音問題比較突出。
根據《民用建築設計通則》(GB 50352-2005)中的“7.5隔聲”,住宅樓層的沖擊隔聲不應超過75dB。根據清華大學建築物理實驗室多年的實測經驗,8-14cm的裸地板沖擊隔聲量約為82-84dB,均為不達標地板。目前我國99%以上的住宅地面(未經處理的混凝土地面)不符合國家標準的要求。
混凝土地板隔絕撞擊聲的能力很差。樓上的腳步聲,跑跳聲,拖家具聲等等都會影響樓下住戶的休息,所以鄰裏矛盾很多,是壹個復雜的社會問題。但裸地板隔音效果差的先天不足,值得我們設計師深思。
1.4.戶型設計不合理導致的噪音問題:對聲學環境要求最高的臥室是睡覺休息和個人私人活動的空間。在實際的套房設計中,往往存在布局不合理的問題,導致臥室受到廚房、樓梯間等噪音較大房間的影響。
1.5.施工設備產生的噪聲:電梯、電梯間、水泵房、室外空調、建築物內的供暖機組、通風機、變壓器等都會產生壹定的噪聲,幹擾和破壞人的聲環境。
1.6.小區環境噪聲問題,如附近工地夜間施工噪聲、樓下公共建築噪聲,特別是小區裙樓外立面設置的歌舞廳、酒吧等,是小區噪聲投訴的主要原因。
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住宅是人們活動時間最長的空間。除了繁重的工作,人們對休息的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他們迫切需要壹個良好的居住聲學環境。因此,房子的聲環境不好很容易引發壹系列的社會問題。而且這類問題壹旦出現,由於結構條件限制、施工難度大、造價高等諸多因素,往往難以從根本上解決。
設計作為住宅這壹特殊商品中至關重要的壹環,如果能在技術層面上處理好住宅噪聲問題,無疑是非常迫切和意義重大的。為居民提供良好的聲環境,不僅僅是簡單的解決休息問題,對居民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工作學習都有著重要的意義,還可以解決噪聲帶來的壹系列社會問題,設計師應該對此給予足夠的重視。
2.中國相關標準和規範
在住宅設計中,設計師在設計工作中主要依靠以下設計規範:
1 gbj 118-1988民用建築隔聲設計規範
室內安靜度要求
《住宅設計規範》GB50096-1999(2003年版)
隔絕聲音
住宅的臥室和起居室(廳)的允許噪聲級(A聲級)白天應小於或等於50dB,夜間應小於或等於40dB,隔墻和地板的空氣聲的加權隔聲量應大於或等於40dB,地板的加權標準化沖擊聲壓級應小於或等於75dB。
住宅的臥室和起居室(廳)宜布置在背向噪聲源的壹側。
電梯不應布置在臥室、起居室(廳)的旁邊。因條件限制必須相互靠近布置時,必須采取隔音和減振措施。
健康住宅建設技術要點(2004年修訂版)
聲學環境
(住宅噪聲)做好住宅區噪聲防治規劃,集中布置住宅區高噪聲源,利用公共區域作為緩沖區,或者利用綠化作為隔離帶,防治生活噪聲,減少機動車通過住宅組團的數量。居住區室外環境噪聲標準應符合表2.5.1的規定。
(室內噪聲)應加強室內噪聲防治和隔聲措施,制定室內外噪聲的隔聲措施,對管道、水泵、電梯等采取隔聲隔振措施。居住建築室內允許噪聲標準應符合表2.5.2的規定。
(隔聲)隔墻和樓板的材料選擇和構造處理應符合表2.5.3-1和表2.5.3-2規定的隔聲標準。
3.住宅設計中防噪聲設計的具體措施
3.1.在規劃設計階段,優化總平面設計。
充分考慮新建居住區周邊環境對居住區的影響和範圍,盡可能將對噪聲不敏感的建築物布置在居住區外靠近噪聲源的壹側,形成外圍聲屏障,將居住區布置在用地內噪聲相對較低的區域。交通幹線不應穿過社區。
如果沒有合適的建築作為聲屏障,就要盡量爭取房屋與噪聲源的距離,並在兩者之間布置綠化帶,減少小區外的噪聲汙染。
優化住宅單元的平面設計
優化住宅單元的平面設計,減少外部環境噪聲的影響。
在相當比例的住宅小區中,沒有可以作為聲屏障的建築,住宅建築直接面對鐵路、碼頭等交通要道或噪聲源。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優化住宅建築的平面設計,將對聲環境要求最高的臥室布置在背向噪聲源的壹側。
對於直接面對噪聲源的臥室,可以通過布置陽臺來降低噪聲,將陽臺設置為封閉陽臺也是不錯的。
優化住宅戶型平面設計,處理好動靜分區。
在壹個住宅的內部空間中,客廳、廚房、衛生間是主要的噪聲源,* * *部分的樓梯間、電梯間也是主要的噪聲源。
廚房是對臥室影響最大的室內空間,因為鍋碗瓢盆,做飯都很難屏蔽。所以廚房布置在離臥室較遠的地方,最好布置在套房入口附近,這樣與樓梯間、電梯間相鄰,使得噪聲源相對集中,避免了分散的噪聲源對臥室的影響。
客廳和衛生間通常與臥室相鄰,通過平面設計無法滿足防噪要求,需要從保持結構隔聲的方面考慮。
圖1是壹個理想的住宅平面圖。臥室遠離廚房、電梯間、樓梯間等主要噪聲源,每套房臥室有兩個朝向。
3.3采用隔音效果好的建築材料和施工方法。
外墻和隔墻
目前常用的隔斷材料和構件主要有五類,其隔聲情況壹般如下:
混凝土墻
厚度大於200mm的現澆實心鋼筋混凝土墻的隔聲量接近於厚度為240 mm的粘土磚墻,厚度為150 ~ 180 mm的混凝土墻的隔聲量約為47 ~ 48 dB,而面積密度為200kg/m2的鋼筋混凝土穿孔板的隔聲量在45dB以下。
磚墻
主要有粘土磚和頁巖磚,因為破壞耕地,已經不再使用。頁巖磚的密度接近粘土磚,隔音也接近。
磁疇壁
常用的砌塊主要有陶粒、粉煤灰、礦渣、砂石等空心和實心混凝土砌塊;石膏、矽酸鈣等砌塊。
砌塊墻體的隔聲量隨墻體的重量和厚度而變化。如果面密度高,則隔音性能較高,如果面密度低,則隔音性能較低。
各種輕質板墻
板材隔墻通常厚度為60 mm ~ 120 mm,壹般采用輕質材料,隔音效果較低。
目前國內廣泛使用的輕質隔墻隔音性能差,單層墻體的隔音能力達不到住宅外墻和分戶墻的最低隔音要求,只能作為室內隔斷使用。
為了獲得良好的外墻和家居墻面的隔音效果,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選擇合適的墻壁材料。
對於單層均勻致密墻體,隔聲量與構件單位面積重量成正比,面積密度每增加壹倍,隔聲量增加約4 ~ 5 dB。頁巖多孔磚是壹種新材料,密度接近粘土磚,不破壞耕地,是有關部門大力推薦的新材料。頁巖多孔磚具有良好的隔音性能,應用於房屋內的外墻和分戶墻是很好的選擇,使用效果好,施工相對簡單。
輕質隔墻采用帶空氣夾層的雙層墻體結構。
輕質隔墻采用雙層墻體結構,兩墻之間留有壹定的空氣層間隙。由於空氣層的彈性層,可以增加整個墻壁的隔音。但是構造比較復雜。
輕質隔墻采用雙壁結構,夾層采用吸聲材料。
輕質隔墻采用雙壁結構,在雙壁的空氣層中放置吸聲性能好的巖棉、玻璃棉等吸聲材料,以提高雙壁的隔聲能力,吸聲材料的厚度越大,吸聲材料的吸聲性能越好,隔聲的改善越顯著。但是構造比較復雜。
地面
目前大多數房屋采用8 ~ 10 mm的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其隔絕撞擊聲的能力很差。處理這壹問題的有效方法是“浮地”法,即在結構樓板上鋪設壹層減振地墊(壹般為4-10mm厚),然後在其上澆築混凝土保護層(壹般為40-80mm,帶鋼筋),形成“三明治”式彈性夾層結構。
根據清華大學建築物理實驗室的測試結論,帶阻尼墊的浮式地板的沖擊隔聲量相對於原混凝土地板可提高18-22dB(與墊的材質和彈性有關),實測沖擊隔聲Lpn,w可由80dB降至56-58dB,完全符合國家標準,具有非常理想的隔聲效果。
外窗
建築內窗戶的隔音效果是外墻最薄弱的環節。在設計階段,應選擇隔音良好的外窗。
目前,建築市場上有三種隔音窗:
隔熱玻璃隔音窗
中空玻璃由兩層玻璃組成,中間有6-9mm的空氣層。
真空玻璃隔音窗
真空玻璃壹般由兩層4mm厚的平板玻璃組成,中間留有1.5mm的厚度用於抽真空。生產真空玻璃時,雙層玻璃之間要襯壹些微小的支撐點或支撐物。支架將形成壹個聲橋。真空玻璃隔音窗成本高。
夾層玻璃隔音窗
夾層玻璃又稱夾層玻璃,是夾在兩片或多片玻璃之間的以聚乙烯醇縮丁醛為主要成分的PVB中間膜。
目前,中空玻璃隔聲窗是應用最廣泛、最經濟的壹種。這類產品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提高其隔音效果:
選擇厚玻璃,玻璃越厚隔音越大。
增加中空玻璃的空氣層厚度,厚度越大,隔音越大。
采用雙層中空玻璃,由於不同厚度的玻璃聲* *振頻率位於不同的區間,最好是玻璃厚度不同,可以削弱玻璃的匹配效果,消除* * *振。而且如果壹層玻璃是傾斜的,可以使上下兩層玻璃有不同的空氣層厚度,有利於防止兩層玻璃之間的* * *振動。
這裏需要說明的是,增加玻璃和空氣夾層的厚度後,中空玻璃窗的安裝尺寸會相應增加。選擇這種窗戶時,要考慮窗戶的壁厚,以保證窗戶的正常安裝。
降低施工設備的噪音影響
電梯
電梯的噪聲主要表現為低中頻振動,其傳播方式以振動型為主,通過固體傳播。在設計中要註意幾點:
科學考慮電梯間的位置和隔墻的隔音能力。平面設計中盡量不要將臥室布置在遠離電梯間的位置,利用水、電梯井、公共走道將電梯間與室內空間分隔開來。
在選擇穩定成熟的電梯型號時,應選擇嚴格的隔振設備設施,在允許範圍內選擇低速電梯;
加強電梯機房的減震隔音結構;
空調設備
我國大部分住宅采用分體式空調,所以在設計階段就要結合臥室家具的布置充分考慮室外機的位置,避免室外機布置在臥室床頭附近。並加強空調室外機外殼部件的隔音和減震結構。
供水和排水部件
排水管的合理選擇。
目前大量常見的排水塑料管壁薄,隔音性能差。在設計時,采用帶內壁的螺旋塑料管、芯發泡管或隔音空心壁管等隔音塑料排水管,可以在壹定程度上降低噪音。
利用管井或在外墻上布置排水管來降低噪音。
盡量降低水泵房的噪音
在工程設計中,可采取以下措施來降低泵房的噪聲:
將水泵房布置在遠離房屋的地方。
選擇低速水泵、屏蔽泵或其他具有消聲效果的低噪聲水泵。
泵基礎采用柔性基礎,如加減震器和橡膠墊圈。
對於與水泵連接的管道,管道吊架采用彈性吊架。在水泵的進水管和出水管上安裝柔性接頭,以防止水泵振動。
水泵出水管上裝有緩閉止回閥,以消除水錘。
4.結論
在現代生活中,人是中心。住宅是滿足人們空間需求的行為載體,創造良好的聲環境是住宅設計發展的需要,是適應社會發展和滿足人們生活需求的需要。在這方面,設計師應該對此給予足夠的重視。壹個具有良好聲環境的住宅設計項目,不僅是壹個符合技術要求的作品,更體現了設計者解決噪聲問題的社會責任感,是以人為本、尊重人、關心人、服務人的具體體現。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