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醫療費用減免。
貧困供養人員、最低生活保障人員、生活困難補助人員可享受基本手術費%的減免、CT、核磁共振設備檢查費%的減免、普通病床費%的減免。
2.門診援助。
未享受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城鄉低保和低收入人群發生的門診費用,經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或新農合報銷後,個人負擔部分由民政部門按照7%的比例給予醫療救助,年度救助封頂。
3.重大疾病的搶救。
社會救助對象患重大疾病引起的門診或住院醫療費用。經醫保或新農合報銷後,個人負擔部分由民政部門按7%的比例給予,全年累計救助最高限額為8萬元。
4.搶救性疾病有幾種類型。
惡性腫瘤、終末期腎病、嚴重精神疾病、ⅰ型糖尿病、先天性心臟病、白血病、血友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器官移植(心、肺、肝、腎);多藥肺結核、急性心肌梗死、腦梗塞、甲亢、唇腭裂、艾滋病機會性感染(新增)。
5.產婦援助。
享受社會救助並持有本市衛生計生部門出具的生育服務證的貧困孕產婦,經醫保、新農合等報銷後,,將由民政部門按照孕期檢查救助不超過人民幣、正常分娩住院救助不超過人民幣、剖宮產住院救助不超過人民幣的標準給予生育救助。
6、住院押金減免及即時結算。
城鄉低保和低收入人群確實需要住院的。在定點醫療機構,可享受住院押金減免7%。其中,城鎮“三無”人員、農村五保供養人員和民政部門管理人員可享受減免住院押金。對經醫保或新農合報銷後的個人負擔部分,由定點醫療機構按比例支付,城鄉低保、低收入人員只需按實際負擔部分支付即可辦理出院手續。
最低生活保障醫療救助對象
凡具有本縣常住戶口,基本生活受到醫療影響,符合下列條件之壹的,均可申請醫療救助。
1,城市低保;
2、農村居民、五保對象;
3、其他特殊困難需要醫療救助的。無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贍養(扶養、撫養)人的城鎮居民(以下簡稱城鎮“三無”對象)、農村五保對象、重點優撫對象、殘疾人在同等條件下優先享受醫療救助。
生活醫療救助報銷比例
低保戶住院報銷比例:低保戶和低收入群體按照“先保後助”的原則,根據其參加的醫療保險險種進行報銷,其余可申請醫療救助,即報銷60%。這部分人大多參加了“壹老”或無業居民醫保,原住院報銷額度為60%;這樣這些人就報銷了84%。
低保醫療救助壹般多少錢?
1.低收入居民住院、普通門診、特定門診發生的醫療費用,在享受社保醫療保險待遇(不含住院起付線)後屬於個人負擔的,扣除因違反醫保規定、純自費項目降低報銷比例的部分後,由低收入醫療救助基金支付;
2、基本醫療保險住院起付標準由市醫療救助全額支付;按規定享受社保生育醫療待遇後,最低醫療救助基金按社保生育醫療待遇標準的50%給予壹次性補助。
3、低保對象每人每年享受醫療救助最高限額為8萬元(不含繳納社會基本醫療保險費用)。
如何申請低收入醫療救助
可以簡單概括為:個人申請,鄉鎮(街道辦事處)審核,縣級民政部門審批。
1,申請手續。凡持有當地常住戶口,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於當地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且家庭財產狀況符合當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城鄉居民,有權直接向戶籍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申請最低生活保障;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受理。受最低生活保障申請人委托,村(居)民委員會可以代為提交申請。申請最低生活保障,需要以家庭為單位,按規定提交相關材料,書面陳述家庭收入和財產狀況,並由申請人簽字確認。
有下列情形之壹的,申請人可以單獨申請:
(1)生活困難、喪失勞動能力的成年重度殘疾人。
(二)與家庭分離,在宗教場所獨立生活三年以上(含三年),生活有困難的宗教教職人員。
2.審計程序。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是負責審核最低生活保障申請的主體。在村(居)委會的協助下,組織村幹部、社區低保專幹等工作人員,采用信息核對、實地走訪、鄰裏訪問等方式,對申請人的家庭經濟狀況和實際生活情況逐壹進行調查核實,詳細核實申請材料和各項陳述的真實性和完整性。調查結束後,調查人員應當填寫家庭經濟狀況。
3.民主評議。入戶調查後,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在村(居)委會的協助下,以村(社區)為單位對申請人家庭經濟狀況調查結果的客觀性和真實性進行民主評議。
4.批準程序。縣級民政部門是最低生活保障審批的責任主體。在作出審批決定前,要對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上報的調查材料和審核意見(含民主評議結果)進行全面審核,並按照不低於30%的比例進行入戶抽查;在申請人授權下,也可以通過同級或上級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構,對鄉(鎮)(街道辦事處)上報的低保申請家庭的經濟狀況進行核對。嚴禁未經審批程序直接將任何群體或個人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範圍。
5.公示程序。在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審批過程中,要嚴格執行最低生活保障審批公示制度,規範公示內容、形式和時限。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在駐地和村(社區)設立固定公示欄,公示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和審批流程,以及縣鄉咨詢熱線,公示入戶調查、民主評議和審核結果。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應當通過鄉(鎮、街道)、村(社區)永久性公示板或者電子顯示屏等有效形式,向社會公布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的家庭成員、收入和保障金額。在宣傳中要註意保護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的個人隱私,嚴禁透露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無關的信息。
6.分配程序。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實行專款專用、封閉運行,並通過銀行社會化發放的形式發放。最低生活保障資金應當按照財政國庫管理制度直接支付到家庭賬戶,確保最低生活保障資金及時足額發放。
低保醫療救助多久能下來?
醫療民事救助每年在規定時間內申請。從申報到審批結束,沒有具體規定,也沒有承諾三個月左右的期限。救助金額根據醫療費用和家庭困難情況確定,沒有固定標準。
如何申請重疾醫療救助
申請大病醫療救助,對象須先提出書面申請,填寫城鄉醫療救助申請表,並提供以下證明材料,具體如下:
1.身份證、戶口本原件及復印件;
2、醫療機構診斷名稱、有效醫療發票原件;
3、優撫、低保、助殘對象提供相關證件原件及復印件,其中,離退休和在職職工需提供單位的工資證明,下崗職工需提供失業證。
攜帶上述材料到村委會進行初審,並將材料和審核意見提交鎮民政所審核。經過層層審批,符合救助條件的,可由民政局統壹發放《城鄉困難居民大病醫療救助證》。
內容擴展
1.低保戶享受哪些政策?
低保戶享受的待遇:低保資金、低保戶就醫補貼、就學補貼、住房和取暖補貼、臨時救助。
1,低溢價。
2.醫療:低保戶在申請低保的同時,會領到壹張醫療卡,住院就享受相關救助,大病也享受大病醫療救助或二級醫療救助。
3.上學:也就是說,阿伯丁家庭的學生要享受部分學費減免。
4.住房:目前只有無房低保戶在外租房才會享受壹定的租房補貼。
5.供暖:享受部分減免采暖費。
6.臨時救濟:國家統壹發放的臨時補貼。比如菜價上漲,國家會統壹發放菜錢補貼。然後就是天災人禍等地方民政部門發放的臨時個人補助。
低保戶是指人均月收入低於本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享受國家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家庭。
第二,貧困戶和低保戶在醫院看病有區別嗎?
貧困戶和低保戶在醫院看病沒有區別。
扶貧中貧困戶的認定條件:
1,重大災害,喪失生活保障;
2、發生重大疾病,喪失勞動能力,因病致貧的;
3、身體殘疾,無勞動能力;
4.很多孩子都在讀高中或者全日制大專、本科等院校;
5.未成年孤兒;
6.兩戶困難家庭被捆綁;
7.烈士家屬來自困難家庭,老黨員,老村幹部。
確定低收入家庭的條件:
1,無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無贍養人或撫養人的居民(村)。
2.已領取失業救濟金或失業救濟金期滿後未重新就業,且家庭人均收入低於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居民。
3.在職職工和下崗職工領取工資或最低工資、基本生活費和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後,家庭收入仍低於保障標準的居民。根據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優撫待遇的,其撫恤金、定額補充不計入家庭收入。
3.低保戶可以提前透支多少醫療費?
低收入和低收入群體擬按照“先保險,後救助”的原則,根據其參加的醫療保險險種進行報銷,其余可申請醫療救助,即報銷%。據了解,這部分人大多參加“壹老”或無業居民醫保,原住院報銷額度為%;這樣這些人就報銷了8%。此外,門診費用可按住院費用計算:惡性腫瘤放化療、腎透析、腎移植(含肝腎聯合移植)後服用抗排異藥物的門診醫療費用;急診搶救觀察和住院治療,住院前7天內發生的醫療費用;觀察死亡的急診搶救病人死亡前7天內的醫療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