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的時候,舍友們都找到了實習工作。他們有的實習工資800元,有的1800元,有的3500元到4500元。小猿心想自己馬上就要畢業了,應該賺點生活費,出去找工作。因為性格內向,不善表達,所以多次受挫。後來在壹家軟件外包公司面試,部門負責人問:“我可以馬上去上班嗎?”他回答:“是的。”部門負責人要求人事部門立即辦理手續。這是馬上上班的節奏嗎?小猿楞住了!
還在圈裏的猿猴跟著HR小姐到了辦公室,主管告訴他明天早上出差,7:30到機場。就這樣,我在內蒙古出差開始了我的第壹份工作,已經四個月沒回家了。
項目完成後,主管問猿猴:“妳這次出差有什麽收獲嗎?有沒有遇到什麽困難?”猿猴回答:“沒有。”主管沒有回復信息。第二天到公司,猿因為學習能力差,主動性差,收到了HR的辭退通知。小猿的第壹份工作結束了。(超過4個月)
後來小猿和朋友聊起這件事,朋友都認為項目完成後公司不需要人了,所以公司找了個借口,於是小猿決定不去外包公司工作。妳認為猿猴是因為這個原因被解雇的嗎?
猿猴問題:主要問題是猿猴的回復容易引起誤會,很不清楚。如果沒有回答,說明沒有收獲或者沒有難度。作為領導,看到這樣的回復,有人會提問,有人會直接做出判斷,不會多問。於是主管誤會他的回答沒什麽,可能主管有點疑惑,但沒等小猿進壹步解釋。
公司問題:入職倉促,沒有對新員工進行入職培訓,沒有員工與主管溝通理解的過程,出差期間沒有對員工的關心和理解,HR收到主觀反饋後沒有與員工溝通核實情況就直接辭退;也可以看出公司的進出流程不夠完善,對員工關系管理等問題不夠重視,甚至可以反映出公司的企業文化氛圍。(有限信息下的主觀分析)當然,也不排除有些外包公司做完項目就走,但壹般會按照項目時間簽合同,沒有經濟補償。
小猿的第二份工作是在壹家50人左右的中小企業。入職的時候聽hr和同事說公司老板人很好,公共辦公區門口第壹個位置就是老板的。第壹個月壹切都很好,直到壹周後公司老板出差回公司,hr叫他勸退,因為他不符合公司的企業文化。這次小猿更蠢了,不符合企業文化!
後來主管幫我發現了,因為他每天早上見老板從來不說早上好。他每天進公司都會路過老板的工位,會看到大家都會跟老板說“早上好”。他也在猶豫要不要跟老板打招呼,但他認為自己沒跟老板說過話,老板應該不認識他。再加上他性格內向,不愛主動搭訕。誰想因為錯過了這句“早安”而被解雇?(1個月)
Ape問題:不懂職場基本禮儀,不主動溝通或向別人咨詢不了解的事情,導致誤會。
公司問題:沒有結合企業文化特點和員工性格特點進行職場禮儀培訓。直接主管或向導未能指導員工,他們熟悉環境和人員。同樣,員工發現問題後也沒有改善的機會,直接辭退。很多中小企業的企業文化大多受老板的影響,也就是常說的老板文化。有的企業甚至表面上很和藹,其實平時很和藹,但是壹旦有人有什麽事情讓老板不滿意,就直接找HR讓他走。這時候HR就該放手了,或者建立完善的機制,想辦法按照流程體系做事,說服老板三思而後行,體現職業價值觀、能力和情商。
Ps:辭退和勸退是有區別的。
痛定思痛,小猿在面試的時候特意問了HR。老板會和妳壹起工作嗎?HR小姐甜甜壹笑,告訴他不會,還說很少見到老板。
小猿愉快地加入了工作。由於前兩次的經歷和教訓,內向的小猿遇到老板和領導都會打招呼。領導在群裏發消息,總會快速回復“收到”。但他和同事在工作之外基本沒有交流。慢慢的,大家開始說他愛拍馬屁,不適合單純的程序員環境,開始被排擠。
轉正的時候,小猿也和HR小姐溝通過這個問題,HR小姐告訴他“幹凈的人就是幹凈的,問心無愧就夠了。”他也這麽認為。長時間見人吧。為了和大家打成壹片,他主動嘗試和其他同事聊天。正好公司也有壹個愛八卦的同事,就和他慢慢熟了起來。用ape的話來說,有時候可能是運氣的問題。這位外向熱情的同事第壹次說他們主管的壞話時被部門主管抓住了。結果,這位八卦外向熱情的老員工被降職,他被辭退了。(3個月)
猿猴問題:因為過去踩過的坑,總結反思後想避免掉進另壹個坑,結果又掉進了另壹個坑。也是職場知識匱乏的表現。
企業問題:HR得到反饋後,要幫助員工改善在員工中的形象,無論是通過團建活動增進了解,尋找共同興趣,還是組織聚餐等。,應該用實際行動幫助別人了解員工,而不僅僅是言語。部門主管未能及時發現團隊問題,改善團隊氛圍,增強團隊理解和凝聚力。
近年來,大多數中小企業都沒有為職場新員工提供培訓。尤其是壹些科技企業,自己的企業裏理科生比較多,氛圍比較單純,很容易忽略這個問題。理科生在大部分事情上都很有邏輯,但是在溝通和情感上相對應付不過來,給人的感覺就是在待人接物方面會差壹點。其實他們只要在這上面多花點時間和心思,可能比文科生更懂所謂的“套路”和職場規則。
浙江女士發帖稱:老板通過微信解釋工作,因回了壹個“嗯”字,被老板批評:“聊天時不要回“嗯”,這是基本禮儀”,也引起了熱議。網友也分為兩類聲音:有人認為“嗯”本身沒有不禮貌的意思,只是今天網友強加的特定意思,老板有點大驚小怪;有人認為老板批評教育正確,在職場上應該註意相應的禮儀。
對於這件事,我個人看到的重點是,領導想聽到的是壹些具體的安排。只有壹個“恩”字略顯不足,後面領導的壹長串信息表明,他們已經表示不要只回復“恩”字。由此可見,他們可能不僅僅是想表達禮儀問題,更是用心對待壹份工作。更何況,商務禮儀對於銷售崗位來說非常重要。
無論是業務溝通還是自上而下的溝通,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先了解妳在交談的對象。現在我喜歡說產品思維,我覺得也很有用。首先妳要了解對方的需求,根據對方的需求對癥下藥。不同的領導喜歡不同的溝通方式,南北方的商務禮儀和生活習慣也不同。最重要的是給對方喜歡的方式。在上面提到的故事中,提到最多的詞是職場禮儀、職場規則、員工培訓、企業文化等。還提到,什麽事情都有,員工自身和企業自身都有問題。首先要做的是自省,而不是找別人的原因,哪怕是客觀原因,也要想辦法改善或者避免。
我壹直有壹個美好的願景,就是培養壹批真正具備人力資源專業價值觀的HR(或者先成為這種HR,影響和帶動更多的HR真正專業),讓企業更加關註員工的利益,讓員工為自己更加努力,這不是建立共同目標就能完成的。
記得前段時間有個熱門話題,關於“壹省頻繁跳槽會影響信用記錄”。這種單方面的做法能起什麽作用和意義?如何規範企業隨意辭退員工的現象?
可能大家也很好奇,面對頻繁的辭職,我為什麽讓小猿來面試?妳為什麽雇傭他?
因為我們當初招的是應屆畢業生,他願意以應屆畢業生的待遇和心態從零開始;然後聽他講上面的故事,也可以分析出不完全是他的問題。沒有人天生就是職場高手,也沒有人有自己的缺點。應該給努力的人更多的機會!
從企業的角度來說,用實習生的工資招聘壹個有工作經驗的人,可以算是節約了人力成本,出現的風險是員工可能不穩定;據員工反映,我相信我們公司在這些方面做得很好,在實習期也會重點關註這些問題。如果我們引導他快速轉化這些經驗,也許他會比同時期的其他實習生進步更快。這是我們公司當時給員工的真實感受。有興趣的可以點進去看看。看完之後想加入的公司。
很多時候,人生真的需要機遇和平臺。遇到好的公司也能幫助妳更快成長。兩年後,小猿已經成為壹個部門的負責人。公司想要穩定的員工,員工也想要穩定發展的公司。那麽如何在面試中篩選出適合自己發展的公司呢?不被騙應該從哪些方面了解公司的實際情況?下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