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三農”攜手互聯網的經濟意義

“三農”攜手互聯網的經濟意義

農民觸網:先驅者的煩惱

在全國幾十萬個行政村中,具有特色產業和資源優勢的不在少數,但能發展成為全國知名的“淘寶村”的農村卻不在少數。其中壹個重要原因是農民網商領袖的存在。這些領導人在啟發和促進網上商業團體的形成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善於學習,敢於嘗試新事物,樂於分享,能起到先富起來再富起來的作用。然而,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過程中,農民網商領袖不可避免地遇到了許多麻煩和問題。

缺技術,缺人才,同質化競爭壓力大。

淘寶上“山裏王農家店”店主、山西臨縣農民網商王談到了目前的困難和需求,呼籲缺技術缺人才,尤其是懂網店運營的人才。“由於起步晚、基礎差,山西很難形成電子商務方面的人才聚集。我現在相當於壹個全能人才。我要出去買農產品,還要維護網店,搞網絡營銷。幾乎每件事我都得自己做。如果能雇壹個專門的人來幫我做網絡營銷和管理,我就可以解放出來,專門做市場開發。”

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王向東認為,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中人才短缺是制約“三農”發展的關鍵因素。農民和企業家自身要有人才意識,政府也要努力改善當地的人才環境。就農民網商而言,要突破傳統農村家族企業的束縛,將家族企業轉變為現代企業制度,吸引和留住人才是關鍵。

被稱為“沙集網商三劍客”之壹的孫翰,是江蘇徐州市睢寧縣沙集鎮東風村第壹個開網店的年輕人。他認為,目前農村電商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網商自主開發能力不足,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薄弱。由於開發能力不足,技術含量低,產品同質化嚴重,抗市場風險能力很弱。

阿裏研究中心資深專家張瑞東表示,淘寶村之所以能迅速成長起來,在全國各地異軍突起,重要原因是相互模仿,快速的細胞裂變復制。很多網店沒有設計能力和生產能力,圖片主要是抄襲別人,產品主要是獲取,自身運營能力和創新能力相對較弱。同質化競爭必然導致價格戰,惡性價格戰必然影響產品質量,進而威脅產品在本地區的網絡口碑。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部研究員秦忠春表示,推動農村電商轉型升級,壹方面政府要做好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另壹方面,企業要進壹步深化和細化產業,向高端延伸,合理分工,避免惡性競爭;最重要的是誠信,長期的品牌經營,將文化內涵嵌入行業。

空間小,缺乏組織,標準化和集約化程度低

在浙江省縉雲縣北村,全村淘寶賣家超過100人,其中不乏皇冠級賣家和天貓商家。賣家壹般都是把客廳當辦公室,備用臥室當倉庫,但遠遠不能滿足需求。壹些大賣家租用村裏的閑置房屋作為倉庫。因為他們分散,所以出現了壹個網商在村裏租多個倉庫的情況,不利於管理和發貨。

阿裏研究中心高級專家陳亮表示,空間約束是農民網商發展的瓶頸之壹。由於淘寶村網商的快速增長,對辦公室和倉庫的需求也迅速擴大,但農村的生存空間有限,嚴重制約了網商的發展。同時,大型網商需要擴大經營,自建工廠,但由於農村土地政策的限制,通常很難實現。

王告訴記者,目前政府組織的培訓交流會很少,即使有組織,也很少讓這些個體小規模的網商參加。“去年我聯合幾個剛起步的網商組織了壹個電商俱樂部,想請壹些行業專家來講課。結果沒人願意掏錢。我準備退出這個組織。”

“農民網商的組織、協會覆蓋不足,管理能力薄弱,服務體系集聚優勢有待挖掘,成為觸網農民反映最多的問題。”陳亮等專家表示,問題涉及的這些方面,也是網商發展中最能產生集聚和規模效應的方面。

上海財經大學電子商務系助理教授崔麗麗認為,滿足觸網農民的新需求需要政府、市場和協會的努力。首先,要進壹步強化農民網商現有組織體系的作用,引導網商規範化、集約化發展;其次,從農村商戶的角度,註重以鄰裏示範、社會示範的方式解決自身電商運營面臨的問題;第三,積極加入各種協會和組織,充分利用協會的資源和平臺進行自主學習和群體創新。這樣可以幫助商家提高自己的互聯網應用知識和信息使用能力,幫助商家快速準確的篩選出可以相互交流合作的商家和社交網絡。

融資困難,服務缺乏,需要跨越多重門檻。

“我們的網商發展到壹定程度,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才能做大做強,而金融機構存在貸款難、金額小、周期短、流程復雜等問題。”浙江麗水的農民網商呂告訴記者,雖然壹些地方成立了小型擔保公司,但仍難以滿足農民網商的發展需求。

針對陸提出的問題,多位專家表示,與傳統農民不同,“農民網商”需要大量資金,僅靠自身積累難以滿足需求。而農民網商的主要“資產”是生鮮農產品、網店、網上好評等。,而且現在的政策下很難做按揭貸款。這就要求有關部門創新金融制度,盡快實施農民網商投融資服務試點,推廣成功做法,為農民網商發展壯大提供充足的金融支持。

記者通過大量采訪和調研了解到,除了比較成功的農民網商,絕大多數農民對互聯網還相當陌生,城鄉信息差距巨大。農村的壹些遠程教育系統大多處於“休眠”狀態,真正使用的很少,農民從中受益的也很少。壹些基層幹部表示,政府主導的互聯網信息服務是三農的邊緣工作,有限的鄉鎮幹部把更多精力放在發展經濟和維護穩定上,信息服務流於形式。

另外,農民自身對互聯網的認知還處於初級階段,很多農民還沒有接觸到互聯網,更談不上互聯網可能帶來的巨大變化和機遇。湖北恩施巴東縣清泰坪鎮白沙坪村村民田發平告訴記者,村裏的農民對網購非常不信任,壹直擔心被騙。“因為他們沒有互聯網知識,更不清楚現在的互聯網交易有沒有相對穩定成熟的信用體系。如果有更多的農民能夠理解和接受互聯網,那麽這個變量會給農村帶來看得見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