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心承包妳的終身職業培訓!
喵喵和妳壹起吐槽,壹起努力,壹起成為更好的自己!
——這是充滿夢想的分割線。
自從學習心理學以來,
妳壹定會遇到的是
經常有人問我能不能壹秒鐘讀懂別人的心。
不管是催眠別人,
以及上帝是否談論誰生病了。
答案當然是:不會!
心理咨詢師作為新興職業之壹,
就是幫助人成長,幫助自己成長。
能與對方並駕齊驅的事業。
為什麽這麽說?
來聽聽他們要說什麽吧!
在我看來,心理咨詢可以分為狹義和廣義。
前者是指已經付費並在約定時間內進行的咨詢(無論是面對面、電話還是網上)。這種咨詢的特點是它的親密性和即時交流。
另壹類是廣義的咨詢,包括和有心理咨詢意義的朋友聊天,網上的心理問答(免費),甚至是寫心理專欄文章,做壹些電臺節目的心理節目嘉賓等等。這些可以被視為非正式和廣泛的磋商。
當然,其實嚴格來說,只有狹義的心理咨詢才能算是正規的心理咨詢。
網上咨詢的第壹年,遇到過幾次退款的情況(大概三次,當時在淘寶開心理咨詢網店,現在不做了)。原因如下:(1)沒幫上忙;(2)不專業。雖然這個體驗看起來很低端,但是它為我積累了最初的網上心理咨詢經驗,讓我知道了什麽是幫助別人解決心理困惑,所以我不否認,我發自內心的感謝這個體驗!
後來當我的收費標準提高到300元/次(這是電話咨詢的價格)時,說實話,我作為心理咨詢師的尊嚴感得到了加強。同時我也比較敬業。比如,在咨詢結束後,我開始為來訪者出具心理咨詢報告(壹般3000-5000字),同時不斷的自學和學習,提高心理咨詢的有效性。
作為壹名心理咨詢師,說實話,我真的為這個職業感到驕傲——從我願意告訴別人我的職業身份就可以看出來。最近我跟剛認識的幾個居民說我是心理咨詢師,他們馬上說:這個職業會越來越重要,而且比如地震和重大災害發生後,心理咨詢師對受傷的人來說很重要。
有人說,在心理咨詢行業闖出名堂的咨詢師不多,很多都死在了成長的路上。我覺得做心理咨詢師的經歷真的和名氣、聲望、成就有關。壹般來說,名氣越大,行業地位越高,影響力越大,客戶越多,當然收費也可以高壹些。
但是文字不是絕對的。心理咨詢師即使服務對象較少,處於起步階段,但如果真的有壹顆助人自助的心,超凡的洞察力和廣泛的愛心,高超的心理咨詢技巧或者在這方面展現出天賦,依然可以體會到強烈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心理咨詢師這個職業有壹點特別:它對妳的精神成長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如果妳不註意這壹點,妳可能很快就會陷入職業倦怠,很難提振精神和幫助他人。
這些年,我從讀書中成長了很多。在這裏我可以和大家分享壹點:
《家庭可以傷害》,約翰·布拉德肖著,四川大學出版社。
誰在我家?伯特·海靈格著,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太多不夠》,亨利·克勞德博士,海地出版社。
《重建生命》,海,中國航天出版社。
《斯科特·帕克少走的路》,中國商務印書館。
《聰明的心理助手》,吉拉德·伊根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新家庭如何塑造人》,弗吉尼亞·薩提亞,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今日愛妳自己》,謝麗爾·理查森,中信出版社。
@鄒根生
我在咨詢的時候,最大的壹個感受就是,每個人都是豐富多彩的個體。他們有那麽多的故事、感情、想法沒有被整理出來,然後成為自己生活的旁觀者,在敘述的過程中遇見未知的自己。
所以心理咨詢師要學的第壹課是聽,不是說。高質量傾聽傳達的信息是:我接受妳的情緒,我理解,無論是歇斯底裏的憤怒,還是心底的悲傷。
很多來訪者的反饋是,只要心理咨詢師坐在對面,認真聽他們要說的話,心情就會好壹些。為什麽這麽神奇?因為當妳在聽的時候,妳會感到與他人有聯系。
在傾聽的過程中,咨詢師要運用理性的力量,接收、整合聽到的所有信息,進而分析、判斷、選擇治療方向;另壹方面,妳要運用感性的力量,投入來訪者的情感世界,感受他的感受、期望和需求,等到結束後,再把妳在文字背後理解的感受還給他,讓他得到“被理解”的體驗,從而建立起壹種安全可信的咨詢-拜訪關系,這種關系既真實又虛幻,將成為來訪者日後改變和成長的重要基石。
先說心理咨詢師如何獲得自我成長。在學習不同的理論和背後的人性觀時,妳唯壹的參照物就是妳自己。當妳學會了“家族制度是如何塑造人的”,妳就會明白自己和出身家庭之間簡單而復雜,遙遠而密切的關系。當妳學習“依賴理論”時,妳意識到妳的憤怒、逃避或在親密關系中的不知所措,都是因為妳內心的不安;當妳學會了認知、情緒和行為之間的關系,妳就能明白妳為什麽悲傷,為什麽焦慮。妳所知道的,是妳壹生中能得到的最寶貴的財富,因為妳更了解自己,妳更接受自己,當然,妳也知道如何改變自己。如果妳對自己建立了同理心,妳就更能和別人產生同理心。
如果每個人都學點心理學,世界就真的和平了。
@匿名
-關於上元教育。
我們是壹家有思想有溫度的職業教育培訓機構。
會計、設計、IT、教師、建築工程、資格、教育和外語
關註我,幹貨、趣聞、優質內容每天都在等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