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媒體平臺
現在很多大型網絡公司都建立了自媒體平臺,吸引自媒體人入駐,與自媒體人分享廣告。比如著名的百度百家,才上線半個月,就有自媒體人收入過萬。當然,這種方法適合文筆比較好的自媒體人,需要壹定的文字功底。
2.廣告收入
既然媒體裏有媒體這個詞,自然就有了媒體的性質。傳統媒體中電視臺、報紙、雜誌靠什麽賺錢?我相信最大的壹塊肯定是廣告費,媒體也不例外。很多媒體人的第壹筆收入可能就是廣告費。
有兩種廣告:全硬廣告和軟文廣告。硬廣是赤裸裸的廣告,容易引起關註用戶的反感;軟文好多了。寫得好的軟文,連妳都不覺得這是廣告。壹般媒體收費是根據活躍度、關註度等因素,從幾百到幾千不等。
3.付費閱讀
丁曉雲的壹篇文章《我如何在豆瓣讀書月入兩萬》被各大社交媒體炸了。原來豆瓣閱讀是壹種為內容提供商付費的商業模式。當然,自媒體發表的文章會有收獲也不足為奇。只要妳的平臺達到相當大且穩定的用戶規模,就有資格盈利,這也是促進原作者繼續創作的方式。也會讓媒體平臺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自身運營中,為用戶提供更多對生活和工作有用的東西。
4.公共關系宣傳
公關宣傳主要是軟文。現在很多自媒體的采訪和軟文不壹樣,所以采訪比軟文高很多。對於找不到媒體采訪的小公司來說,這種自媒體無疑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傳播的時候,除了自媒體的采寫費,可能還有壹些推廣費用。
5.品牌植入
嚴格來說,品牌植入也是廣告的壹種,只是更為隱蔽。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明硬和寬,軟和品牌產品/服務植入的區別。比如《變形金剛3》裏很多廣告都是軟文,讓用戶有很多直觀的形象。比如舒化奶就是壹個軟性的例子,在地方直接展示的時候也是壹個硬性的廣告,其中汽車相當於品牌植入。註:知名品牌的品牌植入,壹般只有自媒體大咖才有資格參與,大部分自媒體人只能望洋興嘆。
6.欣賞
自媒體上,很多靠仰慕賺錢的人,也就是所謂的打黨,也像乞討壹樣跟壹些人說話。不管是什麽,賺錢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嗎?
如果想欣賞,最好用微信微信官方賬號,因為在微信官方賬號欣賞非常方便。所以,如果妳想通過自媒體升值賺錢,最好用微信微信官方賬號。只要堅持寫壹兩個月原創,就可以開通原創保護和欣賞功能。
7.銷售產品
只要我們有了精準的粉絲群,通過投票找到壹款大多數粉絲喜歡的優質產品,然後賣出去。妳想賺比廣告費更多的錢嗎?
俗話說,只要有用戶,妳就不缺好產品。事實上,確實如此。比如妳在壹個關註度很高的微信官方賬號上發布了壹個互聯網培訓課程,妳只要在文章末尾打上支付二維碼,就可以等著用戶交錢了。
8.咨詢服務
壹般來說,這個服務的錢對於非專業人士來說是不容易的,因為妳在某個領域做得很好,同行也認可,然後就可以咨詢壹些項目問題收費。自媒體的人挺難的,也許采訪更靠譜!
9.演講
培訓媒體人可以從很多方面發展,從文筆好,然後慢慢講,再到演講,慢慢培訓。壹般參加壹個商業演講,看行業影響程序,少則幾千元,多則幾萬。自媒體做得好,壹般會有學習者,比如用戶粉絲或者企業,需要壹些內訓(效果壹般比社會上那些講師好),價格也不便宜,壹次5000萬到幾萬不等。
10,會員
其實做付費會員制度是壹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付費的人數不錯,可以多雇些人來維護。在會員很少的情況下,雇不起人。壹個人服務會員壹到兩年是不可想象的。比如羅輯思維就是會員制,2萬會員* *收取960萬元會費,部分會員采取會員制,讓會員免費參與部分版塊或者贈送熱門書籍、咨詢服務。
11,出書
有些文字功底很強的人,覺得只有自媒體平臺的廣告太少,也可以自己出書,但這需要相當高的文字功底。目前低價電子書也有,很多微博和微信微信官方賬號都有賣電子書。
12,直銷號碼
目前有人直接倒賣微信微信官方賬號或者微博賬號。據說有人用壹個20萬用戶的微信微信官方賬號換了壹輛價值40萬的越野車。
13,線下活動
目前常用的媒體活動有很多:組織線上用戶參與線下活動,比如美食可以通過媒體分享;對於自媒體可以組織旅行的聚會,這樣的線下活動可以向商家申請贊助費或者場地支持。如果不希望商家加入,也可以AA制的形式向參與者收取合理的費用。
14,資源整合在網上,有人做了壹個區級城市的自媒體,粉絲幾十萬,在當地影響很大。但讓人好奇的是,他幾乎不接小廣告,而是把這個自媒體做成宣傳自己的名片和工具,然後整合更多的高端資源,帶來更大的利益。
有人說:“自媒體只發布純信息,沒有核心競爭力。”他說現在媒體有巨大的發揮空間,比如賣場景,賣時間,賣創意等等。同時,他也強調,做自媒體不能單純看重粉絲和利潤,要從自身實際出發,開放產品管理到用戶管理,發揮自媒體的最大價值。的確,自媒體只要把握好方向,未來的發展不可估量!
以上自媒體賺錢的方式往往不是單壹的,往往是混合的。比如招募會員的方式,吸引壹批忠實用戶,然後給他們提供在線培訓或者咨詢服務。再比如,有些媒體看起來是會員制,實際上是壹種叫廣告費預付的模式。先收大家的會員費,然後商家給會員讓利,不收商家的贊助費。這個方法很巧妙。
在這個自媒體時代,只要妳敢想敢試,就壹定能找到盈利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