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度,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2005級本科生,現任北京大學第三十屆學生會主席、北大團委委員。在校期間被授予“北京大學優秀團員”、“北京大學優秀學生幹部”、“首都大學生奧林匹克工作優秀學生幹部”、“北京大學社會工作獎”等榮譽稱號。參加共青團中央西部大學生誌願服務計劃,在北京大學擔任11研究生教育組黨支部書記。2009年5月4日,他作為全國青年學生代表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紀念五四運動90周年大會上發表講話。
摘自《北大青年》
在未名湖畔,他心懷感激,感受到了燕園的博大精深。在鮑亞塔的領導下,他充滿了理想,散發著年輕人的激情和英雄主義。作為北大青年,他導航目標明確,序言起點紮實,大氣、從容、激情。作為學生幹部,他用心觀察,用心傾聽,用心思考,熱情行動,用赤誠之心為學生會鋪路。他就是張度,國際關系學院2005級本科生。
從壹個沒有文字的地方閱讀
2005年9月,張度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系。壹入學,他就選擇加入北大學生會,開始了他在燕園不平凡的學生工作之旅。作為壹名普通的辦公室職員,他從最細小的事情做起。從借用教室、印刷資料、張貼海報、組織策劃活動、爭取贊助、編寫北大學生會會刊...這些平凡的工作不僅開闊了張度的視野,教會了他如何以大局為重,從小事做起,也讓他對學生會的工作和大局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和深刻的體會。
憑借出色的表現,張度充分贏得了前輩的信任和同學們的支持。大壹上半學期被任命為權益部副主任,大二初成為新學生會外聯部部長,開始獨立負責整個部門的工作。談起那段難忘的時光,張度感觸良多:“在中聯部的日子很忙,但很充實。我和我可愛的成員們沒有沮喪或敷衍。這種感覺就像當我們走出燕園,步入社會,選擇的職業能夠與自己的興趣相壹致,那麽他就會帶著激情和自主去處理這份工作,而不是被動的應付。有的人工作努力,生活安逸;有些人活得舒服又辛苦。對於前者來說,這種舒適的生活不是物化的標準,而是來自於我們內心的滿足。”優秀的個人能力、出色的工作表現和對這份事業的真摯熱愛,讓張度得到了老師們的高度認可和廣大學生的信任與支持。2007年5月,在學生會第29次中期調整會議上,張度被選為學生會副主席。2008年5月,在北京大學第三十屆學生代表大會上,張高以高票當選為北京大學第三十屆學生會主席,這標誌著他的人生邁上了壹個新的臺階。
學生會主席的光環不僅意味著榮耀,也代表著壓力和挑戰,但張度總是笑著說:“這是我的責任。”壹年來,張度按照競選時提出的“以人為本、科學高效”的工作方案,全面協調學生會工作。今年的學生會在財務管理、規章制度、執委會、部門設置、幹部培訓等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和探索。,並大膽拓展創新了十佳歌手、北大戲劇之星、北大前線等傳統品牌活動,受到學員們的壹致好評。學生會每壹項活動順利開展的背後,都離不開他忙碌的身影。張度告訴記者,壹邊接電話壹邊趕往學生會活動現場,這是他在校園裏最常見的狀態。
回顧四年來的點點滴滴,張度對學生會充滿了感激:“四年來,學生會給了我太多。在這裏,我學會了奉獻與責任,理解與信任,冷靜與平和。”現在,張度即將圓滿完成在北大學生會的使命和自己的本科學業,離開鹽源,奔赴新疆,投身為期壹年的支教誌願服務。然而對他來說,卸任學生會主席並不是壹段責任期的結束,而是壹個全新挑戰和奮鬥的開始。人生在奮鬥中燦爛,青春在汗水中綻放。張度用行動詮釋了責任和堅持的意義。
和有勇氣的人在壹起。
張度總是熱情、細心地待人。學生會裏的同學都誇他說:“杜大哥不僅對工作很用心,對人也很好。他沒有當主席的架子。每次我們遇到困難,他都會熱情地幫我們想辦法、想辦法。”陽光、友善的人格魅力,總是讓他身邊有壹群互相關心的好朋友。壹個籬笆,三個樁,壹個英雄,三個幫派。在張度眼裏,學生會是他友誼的源泉。這種多元化、開放性的組織吸引了大批北大的年輕人,他們有理想主義情懷,有奉獻精神。他們在校園裏默默無聞地承擔起了服務同學的任務,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搭建起了學校與同學之間的溝通橋梁。張度說:“我和這支球隊壹起成長。我們目標壹致,並為之奮鬥。同行經歷的每壹次經歷,也是妳學習和成長的機會。
張度向他人學習和團體成長的理念也深深影響了他周圍的學生。和他壹起工作過的師弟師妹們說,從張度哥哥身上,我們看到了仰望星空的理想追求和腳踏實地的拼搏精神。於是,他們也學會了想象天空和天空,學會了堅定地堅持。在張度牽手的師弟師妹中,湧現出許多後來的學校學生會骨幹、大學學生會主席、十大學生會負責人。例子壹,群體成長。張度在無怨無悔地踐行自己信念的同時,也點燃了弟弟妹妹們的青春理想。
“做好這些工作真的沒什麽特別的。任何壹個敬業負責的北大學生都壹定會做好。”別人認為的“優秀”,在張度自己看來,就是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別人可以說妳有多好,但妳壹定要永遠記住那些關心妳、幫助妳、和妳壹起努力、壹起付出的老師和朋友。壹切只是因為妳在北大。是妳們母校的偉大,是妳們優秀的組織,是妳們同伴的共同努力,成就了我們。”張度壹直覺得自己是壹個非常幸運的人。在北大,他能遇到那麽多關心愛護他的老師和誌同道合的兄弟姐妹。“每當我來到壹個新的群體,或者做出艱難的選擇,總會有很多學長、同學、朋友信任我,鼓勵我,鞭策我。無論是大二轉到國際關系學院,還是後來參加學生會主席選舉,這種感受都特別深。”這份友情不僅是他最珍藏的感動,也是張度傳遞的:“希望哥哥姐姐們能夠珍惜身邊的每壹位導師,用充實、陽光、嚴謹的大學生活托起人生的理想。”
向偉大的目標前進
作為北京大學的學生,張度對五四運動有著天然的感情。2009年5月4日,張度榮幸地作為全國青年學生代表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紀念五四運動90周年大會上發言。他在講話中激情澎湃地說:“愛國主義不是抽象的,它總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有新的內涵。90年前,五四運動的先行者和我們壹樣年輕,正處於讀書的好時候。但當時深重的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使他們無法安心讀書,憤然投入反帝反封建鬥爭。今天,我們已經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時代。“五四”以來壹代又壹代青年夢寐以求的民族復興夢,必將通過我們的不斷奮鬥而實現。在這樣壹個偉大的時代,每壹個有誌青年都在認真思考這樣壹個問題:我們應該如何正確把握愛國主義的時代要求?”張度慷慨激昂的演講贏得了觀眾的熱烈掌聲。
在我們的采訪中,張度提到最多的是“有理想、有思考、有擔當”。這既是他對北大學生會骨幹的要求,也是他為人處事的原則。張度熟悉語言的力量,但他知道只有腳踏實地才能前進。本科期間,先後赴日本、韓國、法國、意大利、美國等十個國家進行學習考察和訪問,每年堅持參加學校組織的假期社會實踐活動,多次帶隊外出社會實踐訪問。其中,2007年,北京大學學生骨幹訓練營武漢分營被共青團北京市委授予“北京市優秀社會實踐團隊”。2008年,為紀念北京大學110周年校慶和老校長蔡元培誕辰140周年,張度率12名北大學生代表赴港,圓滿完成了為老校長蔡元培掃墓和組織紀念活動的任務。
作為壹名即將畢業的優秀學生幹部,張度毅然選擇到西部支教。他告訴我們,選擇教書不僅是壹種實踐,也是壹種學習,是機遇和挑戰,是經歷和責任。他說:“我覺得教學的意義不僅僅是教給孩子知識,更重要的是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理想,把握自己的人生坐標,拓展自己的視野和思想。只要我們的努力能讓他們中的壹部分人走上人生的道路,少走彎路,那麽我們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作為壹名青年學生,只有把自己在象牙塔裏的理想抱負與社會的實際需求結合起來,才能真正提高個人素質,踐行愛國主義的時代內涵。既然選擇了遠方,就只在乎艱辛。
在北大這個民主與自由、浪漫與嚴謹並存的大學裏,他腳踏實地走出了自己的成長之路。這種踏實的背後,是壹種平和感恩的生活態度,壹種不畏浮雲遮望眼的瀟灑大氣。收斂謹慎,張揚豪邁;在心裏,危險地說話是危險的。發音:wēi yán wēi xíng釋義:危險:正直。說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來源:《論語》:“國之有道,危之有危。國家沒有辦法,危險說給孫子聽。”例:《論語》:“國之有道,言之有危。國家沒有辦法,還有更危險的行動> & gt
,胸襟豁達不拘。放松有度,可謂顧名思義。讓我們衷心祝願張度在他的理想道路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