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第壹次負責星澤誌願者小組的活動。接到任務後,我第壹個想法就是把這次活動做得盡可能圓滿,不辜負我的使命。前期聯系了星澤誌願者徐建國先生和鎮文教組組長賈先生,確保講座現場的條件和設備符合徐先生的要求。中午14,11點,我和誌願佛在指定地點等候,歡迎徐老師。淩晨0點30分,我和許老師驅車前往鎮看望誌願者賈。午飯後,我們去崔苗鎮初中的階梯教室查看情況,張貼橫幅。誌願者藍天縫紉和紫月蘭也趕到現場幫忙...
講座中,徐建國老師結合現代人的子女教育、夫妻關系、身心健康、工作狀態,帶領大家認識了人生的道理:天道、教道、孝道、因果;真正能激勵我們的幸福是五福:長壽、富貴、健康、道德、善終。我們要踐行傳統文化的善良、互愛、互助、大同,因為行善、孝順等不到!300多人的報告廳座無虛席,大家都被徐老師的演講內容深深吸引。他們時而微笑,時而流淚,時而低頭沈思。每個人心裏都受過壹次激烈的洗禮...“壹對夫婦嫌棄父親年齡大,長得醜,不肯上桌吃飯,用木棍給他父親做了壹雙筷子。有壹天,我發現孩子也在玩木棍,我就問孩子怎麽辦?孩子說他在練習給他做筷子。他大吃壹驚,趕緊把父親請回飯桌,再也不敢不孝了。”尊老愛老,老有所養,等不到親人就等著壹個孩子來贍養,真可悲。
“那天中午除草,我媽真辛苦。她下午睡懶覺,下午鬥地主,晚上聊微信,飯也沒人做。”雖然是小孩子的玩笑,但是我聽了還是很震驚。這樣的媽媽能教出優秀的孩子嗎?肯定不是。表面上看,孝順,什麽樣的父母,教什麽樣的孩子。反思自己,雖然沒有那麽多壞習慣,但是愛睡懶覺,愛發脾氣,愛玩手機。現在的孩子不也是這樣嗎?當我兒子反駁我時,我非常生氣。現在我終於找到了根源。原來我是做不了直男的。媽媽們都想培養壹個優秀的孩子,但是很難學好。古有“婆婆紋身,孟母擇鄰破廟,陶母封壇退”之說。雖然我們是普通人,但也要給孩子做個好榜樣。聽到“問題兒童”參加《弟子規》國學講座的故事,我迫不及待地想和兒子壹起參加培訓。壹起,我們可以擺脫壞習慣,迎接新的生活。
徐老師的話至今記憶猶新。鼓掌詞由高尚的文字和雙手組成,鼓掌的人是高尚的人。老祖宗告訴我們,造詞的時候要多鼓掌,多贊美別人。舒服的舒子舍得,付出是由付出組成的,付出給別人會讓妳覺得舒服。的確,奉獻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我感謝這位傑出的主席給了我這些活動的責任。感謝徐老師精彩的演講,讓我受益匪淺。期待對國學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
關於教育講座2的思考本周三晚上六點半,我參加了學校舉辦的第四次家長課堂教育講座,主講人是青年講師趙金平。當屏幕上出現“讓愛更聰明”幾個字時,我被這些字深深吸引。趙老師溫柔、愉悅的話語深深感染了我。
趙老師首先總結分析了現代兒童和五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並講解了針對這個年齡段兒童的問題所采取的處理方法和技巧。趙老師用身邊真實的人讓我們知道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如何進行家庭教育,如何教育孩子。給大家解釋壹下家長教育孩子應該怎麽做:調整孩子的情緒,脾氣,習慣。就在我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迷茫的時候,我恍然大悟:要想讓孩子變得優秀,我們就必須變得優秀。壹個半小時的講座結束了。走出報告廳,走在回家的路上,心裏感慨萬千。
“妳為什麽總是粗心大意?為什麽又退步了?妳為什麽這麽無知?妳怎麽這麽不自覺我給妳吃好菜,穿好衣服,手機,電腦,ipad,上下學班車,壹周壹次德克士,給妳創造了這麽好的條件。我這麽愛妳,妳怎麽這麽不爭氣?”這是我們所有的父母經常對孩子說的話。這時候,我們會訓斥,責備,抱怨,甚至罵對方。我們把所有的問題都歸咎於我們的孩子。是的,我們平時太註重結果,急於求成,沒有耐心認真陪伴孩子的成長。如果我們做錯了,我們只是責備他們,卻不會告訴孩子:“錯了可以重來”;“只要堅持,就能做到”;當孩子犯錯的時候,我們不告訴他以後該怎麽做。長此以往,就會形成惡性循環,孩子會越來越差。其實我們都有錯,壹切的根源都在父母本身。我們給孩子的愛是溺愛的,盲目的,自私的。突然想起最近微信圈流行的壹句話:我們總說無條件愛孩子,其實孩子是無條件愛我們的!他們可以忍受我們的壞脾氣,在事發後依然天真的對我們微笑,他們可以忍受我們的錯誤,在事發後依然緊緊的擁抱我們!孩子們會毫不吝惜地向我們表達他們的情感、愛和微笑。面對這樣壹個天真可愛,既往不咎的孩子,我們怎麽能不讓自己的情緒變得更加穩定平和呢?
是啊!打擾壹下。妳有多久沒問過孩子“親愛的,妳有什麽要跟媽媽說的嗎?”寶貝,妳今天在學校玩得開心嗎?“我有多久沒有給孩子壹個溫暖的擁抱了?那我們就從現在開始放下無聊黨和手機吧。先改變自己,先讓自己變得優秀,從零開始,多壹點耐心,多壹點溫柔,多和我們的孩子溝通,多壹點細心,給孩子創造壹個良好的成長環境,給孩子正確的引導。為什麽我們的孩子要擔心學習成績不好,不能好好學習,無知,不能成才?當他在以後的成長道路上跌倒了,他還能重新爬起來,笑著說“我可以重來壹遍”;當他豐衣足食,衣食無憂的時候,他依然可以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當傷害過他的人還在包容和原諒的時候,那麽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就成功了。
“愛”是壹個如此溫暖的詞。讓我們都成為智慧的父母,重新認識自己的孩子,用我們的智慧給予他們“大愛”,讓他們成為優秀的人。
不知不覺,我已經到了我家門口。孩子看到我就撲到我懷裏說:“媽媽,作業寫完了,等妳來檢查。”這時候我換了個方法,說:“寶貝,妳先自己仔細檢查壹下,看看有沒有問題,然後我媽再檢查壹遍。如果妳能檢查出來,那妳又進步了。”孩子聽了我的話,很開心的接受了我的建議,自己檢查出了幾道錯題。看著孩子們開心的睡覺,我的心情也很舒服。我相信明天會是壹個新的開始!
關於教育的思考第三講。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著感恩的樂章,這是樹對滋養它的大地的感恩;白雲在藍天上飄蕩,畫出動人的畫面,這是白雲對養育它的藍天的感恩。因為感恩,才會有這個多姿多彩的社會,因為感恩,才會有真摯的友情,因為感恩,才會明白人生的真諦!-題字
今天上午,伴隨著溫暖的陽光和清脆的鳥鳴,我們壹家四口收看了北師大教授於丹在威海電視臺公共頻道播出的《中小學生感恩教育》。讓我受益匪淺,讓我完善了自身素質,提高了自身修養,完善了人生!
節目主要講了四個方面:壹、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二、如何培養孩子的愛心?三、如何讓我們的孩子自立、自強、自信?四、如何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於丹教授的演講很有感染力,他的話振聾發聵,催人奮進。她簡潔的語言和高度的概括能力令人驚嘆。
於丹教授的每壹句話都引起了我的無限思考:孝道是壹個溫暖的詞,摩擦著父母疲憊的心;是壹種嘮叨,分擔父母的痛苦;是壹首溫暖的小曲,詮釋了父母的情懷。還是做個孝順的人吧!愛是在困難的時候給予壹切幫助,在錯誤的道路上給予嚴厲的忠告,在痛苦的時候擦去眼淚。讓我們做壹個有愛的人吧!自尊、自立、自強、抗挫折是完美人生的四大必備,也是成功的必經之路。讓我們在面對生活的荊棘時,揚起自尊、自強、抗挫折的風帆,更加從容地行走在人生的海洋中!
感恩是壹個永恒的話題,總能引起人們的遐想。今天,我對它有了更深的理解。讓我們做壹個感恩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