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城鎮化和城鄉壹體化”戰略,深化“兩核雙星”區域空間結構,整合優化區域空間結構布局、產業發展、城鄉綜合交通、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進壹步加強規劃戰略研究,強化統籌發展的規劃框架,城鄉規劃體系進壹步穩定完善,引領和統籌作用不斷提高。
牽頭編制錫山區城鄉總體規劃,積極參與城鄉總體規劃相關研究工作;加強衛星城和新城的優化發展研究,采取“規劃加城市設計”的模式,全面開展鄂鎮蕩周邊地區的城市設計;優化軌道交通線網研究,全力開展無錫天然氣電廠選址研究,積極配合發展改革部門參與項目初步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規範高效更新控規,規劃更新涉及全區域控規的14管理單元相關土地、道路,及時更新“控規壹張圖”,進壹步完善規劃管理“數字化”基礎平臺;積極推進古鎮古村落保護和農業園區詳細規劃。在錫山區現代農業(園區)總體規劃的基礎上,創新編制模式和內容,組織編制《綠羊花卉苗圃園規劃方案》(約11平方公裏),由區政府、市農委、市國土局、市規劃局共同組織方案論證會;編制黃土塘村整治規劃,加快新農村建設整治,做好無錫天然氣電廠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實施前期服務;加強對蕩口古鎮保護性修復工程的指導,全力配合國家和省有關部門做好蕩口古鎮驗收準備工作。自2001撤市建區以來,錫山經歷了夯實基礎、加快提升、謀求跨越的發展歷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西山區黨委、政府帶領全區幹部群眾,立足建設“兩個率先”新西山的目標,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奮發圖強。到2005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2006年,全區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65438+2億元,比上年增長1.5%。財政收入35.5億元,其中壹般預算收入6543.8+0.53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654.38+0.07%和654.38+0.0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1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880元。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兩位數增長,綜合實力在“2006年中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中排名11。
“十壹五”期間,西山率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基本實現現代化目標而努力奮鬥。錫山區委、區政府把努力實現“兩個確保”、建設“兩個率先”新錫山作為今後壹個時期發展的總方向、總目標、總要求,大力實施“科教興區、人才強區”、“全方位開放、整體發展”、“城鎮化、可持續發展”發展戰略,加快經濟、區域、社會“三大轉型發展”。
2010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965438+2億元,可比增長13.5%。財政總收入6543.8+00.83億元,其中壹般預算收入36654.38+00億元,增長27.5%。預計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80,654,38+0元,分別增長1%和1%。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加快培育新興產業,制定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發展六年行動計劃。預計新材料、智能傳感器等新興產業年產值達到420億元,同比增長21.7%。著力提升先進制造業水平,實施推進十大產業調整升級(發展)行動計劃,大力實施“雙百新增長工程”和“雙百新技術改造工程”,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2家。預計機械設備、電子信息等五大重點行業銷售額占全部工業的69%,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45%,技術改造投資占工業投資的45%。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積極推進主輔分離,加快宜家等城市綜合體建設。預計全年服務業增加值148.6億元,可比增長15.4%,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8%。加快現代高效農業規模化。預計新增高效農業面積6117畝,農業龍頭企業產值達到6.2億元。
園區建設紮實推進。12工業專業園區產業發展規劃和建設規劃全面完成,園區拆遷基本到位。年內新開工道路23條,竣工道路22條,預計完成園區基礎設施投資8.4億元。嚴格的園區項目準入條件和項目後評估機制的建立,顯著提高了園區的投入產出強度。服務外包園區水平提升,新增市“123”計劃企業3家,浪奇軟件等3家企業被認定為市首批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預計服務外包承包合同額3.8億美元,離岸承包合同額21萬美元。西山現代農業產業園、太創園建設加快推進,生物農業產業園開工建設,農業博覽園、農業高科技示範園、太湖水稻示範園發展內涵進壹步拓展,大德生物、嶽紅花卉新品引進中心等優質項目成功引進。
增長勢頭穩步增強。有效投資力度加大,預計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6543.8+0.69億元,其中服務業投資6543.8+0.536億元,增長36.7%。財政援助的作用得到了加強。預計全區金融機構貸款余額433億元,較年初增加72.6億元,存貸比上升4個百分點。加快消費結構升級。預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6億元,增長19%。鄉村旅遊市場活躍,舉辦“多彩農博嘉年華”等活動。預計全年實現旅遊業務收入9033萬元;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全年銷售商品房1,002,438+0,000平方米。對外貿易快速增長,結構更加優化。新增A類出口企業28家。預計全年進出口總額達到35億美元,增長42.7%,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占比22.6%。“走出去”步伐加快。預計全年海外項目投資7000萬美元,大明國際將在香港上市。錫山是近代民族工業和現代鄉鎮工業的發祥地,創造了“蘇南模式”,鍛造了“44萬”精神。原錫山市連續多年被評為全國百強縣之首,獲得“中國第壹縣”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