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部實物地質資料中心,三河065201)
實物地質資料是地質工作成果的重要體現,是地質工作者辛勤勞動的結晶和歷史記錄,是地質產品的重要物質體現,在今後的地質工作和國民經濟建設中具有重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科研價值。但由於社會環境、行業領域、用戶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對實物地質數據的需求也會有所不同。因此,筆者通過對實物地質數據需求的調查,得出了實物地質數據的需求,提出了實物地質數據需求中存在的問題,並進行了實物地質數據的需求分析。
物理地質數據;需求;問題;現狀;分析
實物地質數據在參與地質科學管理、解決地質重大事件、預測地質前沿科學未來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實物地質數據信息不僅為從事地質科學研究的專家學者所關註和需要,也離不開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同時也為社會公眾所關註和感興趣。因此,實物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的質量不僅影響地質科學的建設,而且關系到公眾的文化生活。
1物理地質數據需求
實物地質資料需求現狀調查1.1
從2006年9月到2006年2月,我們對實物地質資料的社會化需求進行了問卷調查和專家咨詢調查。調查涉及的內容主要包括被調查者的基本情況、被調查者需要的服務信息內容、實物地質數據的用戶結構、獲取地質數據信息的主要途徑、需要的實物地質數據的主要類型、被調查者對各類實物地質數據的需求程度、對數據信息的需求程度等。
根據調查結果,可以得出以下結論:①需要實物地質資料的主要群體是科研工作者、地礦勘查企業、礦產資源開發商、大專院校,其次是政府機關和公眾。而需要實物地質資料的工作人員,主要是地質勘探和地質方面的骨幹。②被調查者對實物地質資料有基本了解。③被調查者普遍認為實物地質資料重要、可信,但時效性和普及性較差。④壹般認為物理地質資料更真實,但有效性較低,工作嚴重依賴物理地質資料。⑤需要物理地質資料的主要類型有巖芯、巖樣、巖石薄片和巖樣。⑥目前對礦產資源、能源勘查、區域地質調查產生的實物地質資料依賴性較強,分別為70.3%(45份)、67.2%(43份),對地質災害調查、物化探及遙感調查、工程地質調查、環境與生態地質調查、科學研究產生的實物地質資料需求量約為47%。此外,地下水資源和能源勘探也有壹定比例的實物需求。這反映了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對實物地質數據資源需求的多樣化,實物地質數據資源服務領域的不斷拓展。物理地質數據的服務正在從傳統的找礦向防災減災、土地整理、環境保護、重大地質工程和環境保護等領域拓展。
1.2實物地質數據需求和服務存在問題。
與《地質資料管理條例》配套的地質調查資料相比,實物地質資料匯交管理和服務方式、相關技術標準體系和組織管理體系不健全,基礎設施不完備,存儲和服務體系幾近癱瘓,實物地質資料存儲數量不清。
實物地質資料管理和服務觀念不強,重收集輕利用,重保存輕開發,重交流輕服務;管理和服務方式單壹,技術手段落後,管理和服務人員的綜合素質有待進壹步提高,特別是適應現代信息技術服務的計算機人才短缺。
實物地質資料管理和服務的政策法規不配套,標準化進程緩慢。保密和保護方面的政策法規不健全、不完善,嚴重制約了社會化服務的發展;實物地質數據歸檔薄弱,缺乏客戶服務政策和機制;由於體制和部門單位利益的制約,我國缺乏對實物地質數據管理和服務的統壹規劃、部署和技術標準,缺乏實物地質數據信息交換和共享的政策,實物地質數據資源管理分散、壁壘嚴重。物理地質數據服務以離線為主,無法提供物理地質數據壹站式地理信息服務,無法實現全國物理地質數據信息* * *服務。
實物地質資料服務缺乏統壹合作、利益共享的客戶服務政策和機制,實物地質資料服務產品和用戶分類管理混亂,產品服務方式單壹;很少進行顧客需求調查;沒有建立客戶服務計劃和服務反饋機制。
實物地質數據產品數字化程度低,產品資源積累不足。許多社會急需的物理地質數據產品和服務尚未開發出來。實物地質數據數據庫建設進展緩慢。截止2006年6月5438+00,國家實物地質數據庫網站建立,實物地質數據資源占全部收集資料的16%。
2實物地質數據需求分析
2.1專家學者對物理地質數據的服務需求
從事地質科學研究的專家學者是實物地質數據和信息的主要使用者。他們的地質專業素質比較高,壹般都有壹定的專業技術職務,對自己的專業技術領域有較深的了解,接受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較強。他們需要的物理地質資料專業性強,專業特色突出,對物理地質資料的需求處於較高水平。對於這些問題,我們可以為地質專家學者提供相應的實物地質資料和與實物有關的各類文字資料,如文件、照片、圖表等。它們要求物理地質數據具有系統性,因此很難為物理地質數據服務。
2.2政府對實物地質數據和信息的服務需求
由於領導決策對實物地質數據信息的需求有其自身的特點,政府領導對實物地質數據信息的需求不同於從事科學研究的專家學者。首先,領導關心的不是學術研究的深層次問題,而是需要了解意識形態的發展趨勢,需要實物地質資料的管理和服務部門提供全面的、萌芽的、綜合的信息、建議、宏觀經濟形態分析和超前預測;其次,領導決策需要內容好、數量大、傳輸速度快的實物地質資料信息,要求實物地質資料信息工作能達到規範化、制度化、科學化的標準,並能保證實物地質資料信息的連續性;第三,領導決策需要本地區與歷史實物地質數據信息的縱向對比,以及全國各地質單元之間的橫向對比,可借鑒的資源信息。這些資源應該具有廣泛的信息,許多層次和廣泛的領域。我們必須能夠突出跡象和趨勢,並具有指導性。政府領導要通過這些實物資源信息,掌握改革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檢查改革方案是否正確,從而進行政策調整,促進改革的不斷深化和完善。這些信息具有理論性和針對性,收集實物地質數據產品並不難。但它必須是系統的、新穎的,這就要求我們的物理地質數據管理和服務提供者具有很高的綜合能力,以及從宏觀角度掌控物理地質數據管理和服務的能力。
2.3高校師生對實物地質數據的服務需求
大部分高校師生喜歡利用實物地質資料信息資源,拓寬和增長專業知識,全面提高素質,解決心中的各種問題。但由於自身的差異,它們在物理地質數據信息資源的利用上也存在差異。據相關調查顯示,博士生上網時間較多,30% ~ 50%的大學生喜歡利用計算機和通信網絡作為媒介工具獲取網上最新信息,通過瀏覽和閱讀網上信息提高綜合素質。處於教學和科研第壹線的高校教師對物理地質數據網的利用率最高。根據《圖書與信息》的壹項調查結果,80%的用戶使用互聯網查找信息資源,43%的用戶跟蹤地質科學領域的最新進展,並查找在其他地方難以找到的信息。因此,建立壹個高效的物理地質數據服務網絡對他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2.4地質企事業單位對實物地質資料的服務需求
市場競爭促使企業不斷提高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效率,對企事業單位的生產設備、生產技術和生產管理進行改進和創新,以獲取經濟效益。在我國大多數地礦企事業單位中,都迫切需要實物地質資料服務來擔任高級顧問。不同類型的地礦企業由於自身條件和受社會環境影響的因素,對實物地質資料的信息類型有不同的需求。但從總體上看,地礦企事業單位對實物地質資料資源服務的需求,已經從過去單壹的技術,轉變為對市場、經濟、管理、外貿、技術等全方位、多品種的服務需求,特別是對實物地質資料的品種和比例的需求。比如有的礦產勘查需要金屬礦產的物理地質資料,有的需要非金屬礦產的物理地質資料。有些需要壹些樣本的測試數據。
2.5公眾對實物地質數據的需求
由於受年齡、職業、知識背景等因素的影響,公眾對物理地質信息的需求更加多樣化、個性化,但無論如何,他們都希望隨時隨地掌握對自己有價值的物理地質信息,希望為他們提供經過篩選、整合、優化的物理地質信息產品。他們對物理地質數據產品信息的需求更有針對性和時效性,物理地質數據所需產品的類型更復雜,所需信息的範圍也更廣。
3實物地質數據服務需求對策
實物地質資料的管理目的是滿足用戶的需求,即充分利用這壹資源,發揮其作用,實現其價值。因此,為了滿足不同用戶對實物地質數據的需求,實物地質數據的管理和服務應在機制和服務方式上跟上需求的變化。
(1)加強實物地質數據資源建設,因為有了資源才有可能開展相應的服務,而資源是服務的前提。篩選、收集、入庫和保管的實物地質資料必須具有典型性、重要性、特殊性和系統性。
(2)實物地質資料的服務必須連續、系統、完整。
(3)做好用戶需求的隨機性與物理地質數據服務的持久性、用戶需求的個性化與物理地質數據服務資源的系統化的關系。
(4)面對用戶需求的復雜性和動態性,實物地質資料服務部門應及時調整其保存的實物地質資料的館藏結構和服務手段,根據館藏實物地質資料的特點和政策拓展重點服務,在滿足用戶基本需求的基礎上開展個性化、專業化服務,更好地滿足重點用戶的特殊需求,向精品化、個性化、專業化、商業化發展趨勢邁進。
(5)加強實物地質數據服務的網絡化和數字化。滿足用戶查詢瀏覽的便捷性和準確性。
(6)建立實物地質資料服務交換平臺,滿足國內外實物地質資料的合作與交流。
參考
【1】劉衛東。黑龍江省社科用戶的信息需求特征及服務策略。信息和文件服務。2006, (3): 92 ~ 95.
[2]鄭·。西部大開發中的社科文獻信息需求分析。信息與文獻服務. 2004,(4): 57 ~ 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