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城裏的房子不能住。孩子上幼兒園後為什麽選擇在小縣城生活?

城裏的房子不能住。孩子上幼兒園後為什麽選擇在小縣城生活?

車曉輝是我表妹。

今年春天,她和丈夫帶著上幼兒園的女兒,把家從東南沿海的二線城市搬到壹個小縣城,開始新的生活。

工作地點比較偏僻。開車到二線城市已經買的房子要壹個半小時,到我現在住的小縣城大概半個小時。

和很多普通工薪家庭壹樣,夫妻倆沒有多少積蓄。在壹線城市或二線城市買房時,考慮到經濟狀況和工作地點,只能在二線城市的偏遠地方買房。

“前幾年房價還沒飆升的時候,我們買了房,想和大家壹樣在二線城市定居,讓孩子以後能在這裏學習生活。”

女兒出生後,還沒到上幼兒園的年齡,小慧和老公就在單位旁邊租了好幾年的房子,基本上只有周末才回自己買的房子。

雖然公司直接通勤到買的小區需要很長時間,但夫妻倆只有周末回去還是可以接受的。

直到去年女兒上了幼兒園,在小區附近的幼兒園上學,退了租房,小惠和丈夫才開始了真正的魔鬼通勤生活。

“我每天早上6: 55出門坐樓下的班車,8: 30左右到單位,每天下午4: 30下班,但是晚上路上車比較多,到家壹般都是6點多。加班趕不上公交車,就沒辦法回家了。”

“不用租房子的日子就更難了。”

按照夫妻倆的計劃,女兒上幼兒園就搬回小區,小區裏有幼兒園,老師也不錯。在他們開始通勤之前,他們的想法是完美的。

本來我以為通勤時間變長的那壹天,就意味著我有了更多的私人時間,花在路上的時間長了,就意味著我有了自己的獨立時間。她可以有充足的時間看書、看電影,甚至寫作。

但現實是殘酷的。

每天早上6點起床趕6點半的公交車,她就困了。基本上她早上壹路都是半睡半醒。她起床後會抓緊時間補覺。看書看電影是不可能的。

雖然下班後不困,但也不敢長時間看手機,因為長途旅行會暈車,所以壹路上基本都很耐心。

權衡之下,每天回家太辛苦,孩子必須壹個人照看,所以做了以下決定。

“我和老公家裏也不能有特別的辭職,還房貸吃飯上幼兒園都要花錢....我們開始約定周壹周三回家,周二周四回家。”

小惠的老公是技術員,小惠是文職,所以經常是小惠的老公加班,經常不能按約定回去帶孩子。

所以這半年來,小輝基本上是兩邊跑。

每天都是和時間賽跑的生活,夫妻矛盾上升,經常因為瑣事開始吵架。

“我很佩服兩種同事。壹種是每天回家,尤其是買了學區房住在市中心的。每天通勤時間將近4個小時。但是,為了孩子,他們風雨無阻。

壹個每天工作忙,壹周中間才回家壹次或者壹次。孩子基本都是老人和另壹半照顧。"

壹開始他們也想過讓壹個老人過來照顧女兒,最後還是放棄了。

打電話給鄉下的老人。老人在這個城市沒有朋友,也不會說普通話,生活並不幸福。

“我們不知道這是不是孩子們想要的生活。女兒只是說,希望爸媽能天天陪我回家。”

毫無疑問,大城市有很好的教育資源、醫療資源和人文環境,更好的興趣班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我可能不是壹個優秀的母親,下半輩子只會為孩子而活,所以我以後不能忍受這樣三個小時的通勤。”

“我可能也不是壹個優秀的妻子。為了給老公留個房子,我全身心的教老公,接受和老公在壹起的生活。”小惠這麽說的。

大多數人留在大城市是為了讓他們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甚至有人認為留在小縣城的老師素質低,同學家長素質也低,受教育的孩子也是。

女兒出生後,小惠和老公也有了壹個完美的計劃,把女兒從小到18歲要學的東西都計劃好了。

但是,其實很多事情都不是夫妻倆說了算的,所以這個計劃壹次又壹次的改變,不斷的向生活妥協。

現在的矛盾是,他們不確定自己的孩子到底需要什麽。

是陪伴愛情還是學業有成?是甘於平凡,還是欣欣向榮?

父母能給孩子的,只能是他們認為最好的。而且孩子可能也不認為現在的體驗是好的。

比如現在小惠的女兒就不能理解為什麽爸爸媽媽不能壹直陪她吃飯。

在這樣不安的心情下,小女孩比其他有孩子經常陪伴的家長更敏感懂事,她開始擔心很多。

這不是小輝夫婦希望女兒長的樣子。

天真無邪,無拘無束,偶爾撒嬌,愛嘲笑女兒。這是以前沒上幼兒園的女兒。

孩子的命運是由大城市還是溫暖的家庭決定的?這是壹個問題。

小惠回憶說,她和老公也是從壹個小縣城打拼過來的,開始思考現在的小縣城是不是這麽有可比性。

僅僅經過壹周的仔細考察和思考,小惠和丈夫把二線城市的房子租了出去,湊錢在小縣城的新城市中心選了壹套90平方的新房。

方圓壹公裏範圍內有幼兒園、小學、各種輔導班、遊樂場、超市、各種餐廳、小公園、健身房、影劇院、自助圖書館甚至還有壹家星巴克,但是電影院有點遠。

最重要的是從家開車去上班,慢的半小時,快的20多分鐘。終於結束了壹家人聚少離多的生活。

孩子們的未來不可預知,但日常的陪伴,壹家人每天能坐在壹起吃飯,親密依賴的溫暖真的是可管理的。他們不想錯過孩子的成長。

“我們不希望孩子很小的時候,每天都在期待父母今天會不會回家。”

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父母的陪伴和家庭教育的影響要高於老師和同學。

人生短暫,活在當下,把握看得見的家庭溫暖也是壹種生活方式。

到了新幼兒園,女兒更開心了,說這裏的老師比大城市的老師溫柔,這裏的學生比大城市的好玩。

在很多人眼裏,他們認為小輝夫婦是短視無知的父母,不考慮孩子的未來。

“我想成為我女兒的李煥英。我只希望她能平安幸福。”

他們可能達不到父母評價的標準。但在孩子心中,他們絕對是完美的。妳可以問她女兒。

現在是2021,不是所有小縣城都沒那麽慘。畢竟,在小城鎮裏也能找到安寧、快樂和幸福。

最後留下壹個問題:作為父母,當愛和環境不能兼得時,妳會給孩子什麽?

關註@小粽子老師,在快節奏的生活中說慢節奏的話。

最後求壹波,多評論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