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高管離職對公司的影響比普通員工大很多倍。高管離職後,要對媒體或坊間報道中的謠言進行回復,迅速清理人心,調兵遣將,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各種不良影響和不穩定因素,從高管離職或老板決定辭退的那壹刻起就尋求接替者。
如果雙方交好,公司與離任者之間還有壹個過渡期或交接期,以便業務平穩過渡,盡快找到新人,幫助其上位。如果妳憤然離職,除非妳帶著壹顆善良的心離職,否則很難有壹個平穩而認真的交接。此時三方利益受損,公司措手不及,部門群龍無首,壹片混亂,尤其是離職者所在公司或部門的員工,往往是最後知道的,士氣最受影響。除此之外,公司還有壹個最讓人心疼的人——HR負責人,如果這個退出者是他們親自招募的,那就更讓人心疼了。如果真的無法挽回,HR們壹定要趕緊擦幹眼淚,盡快給別人彌補。
其實高管辭職就像壹部劇,從“初次見面——談戀愛——矛盾——糾結——離開”,有壹系列人才美女,有壹系列悲歡離合、愛恨情仇的故事。
1,求才(初次相識):獵頭或HR向老板推薦新人時,雙方第壹次相識。經過多輪不見對手的PK,雙方對彼此都有好感。公司就像求婚的兒子,擺出家庭背景,拿出詩詞文章,開出豐厚的彩禮,來贏得姑娘的認可。有的老板還四處看,多次與應聘者溝通,以高官厚祿吸引應聘者。
2.招聘(談戀愛):每個高管入職的時候,都好像“當年小喬是在公瑾結的婚,很氣派”。都想為新東家貢獻自己的才華,開疆拓土,建功立業,開啟新的事業篇章。
3.融合(談戀愛):高管入職後,雙方感情深厚,有過壹段戀愛期。“第三天,代替我做飯,洗手做新娘湯。我決定,不是我的嶽母,而是我丈夫的妹妹應該有菲亞特味道”。入職3到6個月後,新高管就像新婚的新娘,竭盡全力伺候公婆,做家務,希望自己做的湯能符合公婆的口味。這是壹個心理調整期,雙方對執政理念、工作作風、氣質都有深入了解,才能盡快融入公司。有的高管符合公司三觀,和上級同事相處融洽,自然壹路唱壹首歌,事業順利,堅強快樂。
4.矛盾:隨著工作的深入,高管在工作中遲早會遇到問題,有的是事出有因,有的是人出有因。有些是新煩惱,有些是慢性病,連老板都解決不了。希望新人能帶路破敵。有的人涉水涉險,有的人過河或遭受重大損失。雙方開始因為壹些事情產生分歧,或者因為壹些事情,或者有意無意觸犯了壹些看不見的紅線。這時候就產生了懷疑和爭執,老板開始對高管評價不好,雙方產生了芥蒂。
5.糾結:當工作中的矛盾或對立越來越多,越來越直接,入門級高管的工作處境越來越艱難,有些是人為制造的,有些是難以付出的。在我的腦海裏,我常常懷疑自己當初的選擇是否正確,是否應該再堅持壹次,有些已經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是不是真的無能。這個時候,高管的心理是脆弱的。只要這個時候有人幫他,或者拉他壹把,就有可能活下來。
6.離開:壓垮駱駝的往往是最後壹根稻草。這根稻草終於在壹方終結了最後壹絲希望。真的就像“花底滑,喉泉冰下難流。”冰泉冰涼澀澀,凝水永不止。" .歌曲結束,雙方決定離開。他們有的可以像於迅和曹操那樣徹底的相互告白,有的連面都不看,就這樣毫無意義的離開了。
壹個公司生命周期中的任何壹個高管,都呈現出心理能量由低到高,達到頂峰後再由高到低的拋物線,但每個階段發展並不均衡,時間軸可以很長,長達數年,也有的很短,短至數月;有的曲線陡峭有的曲線平滑,有時候心理能量不會直接降到谷底,中間有幾個波峰波谷。
HR負責人作為老板的幕僚,通常會非常重視高管的心態,識別他們的心理能量水平,幫助他們消除工作障礙和心理壓力,有時還會充當高管和老板之間的橋梁,讓公司少壹些意外離職,讓高管即使離職也不會討厭公司。
員工離職的原因,借用馬雲的話,無非是給的錢少了,或者受了委屈。新高管辭職和薪酬關系不大,大部分原因和直接上司(老板)有關。不同管理成熟度的企業,對外籍高管的理解是不同的。對於管理規範,專業化程度高,輔導期詳細,績效目標明確的企業,本文暫不列舉。只會把壹些老板心態對外企高管的不好影響傳達給大家,可能還有其他原因。請讀者補充壹下。
1、?驕傲,老子是最強的。
有些老板入職前很佩服人才,但外企高管入職後心態就變了。當新高管有不同的工作思路時,他們總是憑借以往的成功經驗或商業套路,多次否決或阻礙新高管的提議和做法,有的甚至超越權限直接指揮新高管自己的工作。導致新高管信心受挫,工作受挫。怎麽才能幫助他們安心呢?殊不知,正是因為不聽勸,導致老板在公司壹言堂,內部高管不敢反對老板的所有意見,從而形成了土豪心態。“如果妳原來的那套管用,為什麽還要請新人來做?”最後公司高管走馬燈似的來了又走,老板自己也郁悶了:“我工資不低,為什麽這些人留不住?”明眼人都知道原因,就是老板自己不明白問題出在自己身上。
2、?起亂棄之。如果不行,就換壹個
“這些知道自己有多少天賦的人,讓他們進來先試試。反正定最長試用期,不行就換。”
這些老板大多把新來的高管當成工具,所以在入職前不會對新高管進行仔細的考察和選拔。他們只是想通過試用期來鑒定人才,卻不知道這樣的用人心態是最讓人無法接受的,也是最害人的。壹方面,公司更換成本過高,公司高管更換頻繁,經營戰略和管理模式不穩定,業績會受到影響。久而久之,品牌形象會受損,很難招到人。另壹方面是對外籍高管的極度不尊重。大多數人跳槽都是帶著壹顆紅心來找妳的。妳在開玩笑嗎?就像經營婚姻壹樣,兩口子不在壹起工作,隨時想著離婚,怎麽過日子?如果我知道這些,我會跳槽的。
與其入職後發現不合格就辭退,不如在人才選拔階段仔細考察評估應聘者的人格動機、價值觀、工作能力。
3、?授權不足
有些老板控制欲很強。他們怕下屬比他能力強,以後管不了,或者怕別人從他口袋裏偷錢,所以把權限管得很緊,讓新來的高管匯報壹切,大事小事都要親自過問。這種管理直接把自己降格為中層,把高管降格為基層員工。每天累得跟孫子壹樣,壹天都不敢休。辦公室門口每天都排著長隊,找老板匯報或者簽字。不在公司壹段時間,催我簽批的電話就壹直響。在這樣的公司裏,老板不是老板,高管也不是高管。
還有的老板把權限都收了,自己處理不了,就把權限交給秘書,秘書把高管發來的信息和文件處理、過濾、選擇性的告訴老板。此時,書記辦公室門前排起了長隊,高管們正在書記辦公室被要求面對人生。不知道這是老板的命還是秘書的命。如果有反抗或者不尊重,我就給妳小鞋穿。在這樣的公司裏,老板不是老板,秘書不是秘書,高管也不是高管。
4、?當心,不信任,內部約束無處不在。
有些老板努力把企業做大。他們在用人和花錢方面都很謹慎,不願意輕易相信別人。如果是家族企業,有幾個外人當高管就更難了。表面上他對外企高管很尊重,但實際上他在外企高管附近安插了幾條眼線。大事小事都是從眼線那裏聽來的,國外的高管都在顯微鏡下觀察和限制。任何與自己擔憂不同的事情,都會被立刻制止。有的制衡工作安排,有的老員工或親信為了私利結成小集團,就是為了防止新人幹涉自己的利益。外企高管內部做事吃力,上級不信任,下屬有眼光,同行被排擠。這樣的公司怎麽生存?這幾天在朋友圈刷屏的壹份簡歷顯示,這樣的企業主還有很多。
5、?肆無忌憚的交流
有的老板心太軟,偏聽偏信,聽風就是雨。有時候聽了壹方的故事,另壹方在沒有溝通和確認的情況下被缺席審判。有些人迷信中國的帝王思想,害怕和高管走得太近,讓別人知道自己的脾氣,所以最熱衷於讓下屬猜測自己的心事。事情做好了就領導好了,做不好就是下屬的責任。有些老板對下屬的看法不明確,對事情的態度不明朗。他們得背著A說B,背著B說C。何必呢?
通過正式的溝通,上下級可以明確目標,統壹知識,明確需求,糾正行為,交流感情。為什麽不呢?
如果老板沒有和新來的高管很好的溝通,不能通過正式的面談和績效反饋來傳達自己的意見或建議,這種互相猜疑,態度不明朗的狀態會讓雙方的心越走越遠,最後走到岔路口。
無論妳是老板本人還是HR,面對高管頻繁離職,妳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反思,並采取行動改變。
1.?改變心態,用制度管理人,用文化激勵人。
當老板決定用職業經理人來管理公司的時候,他應該意識到角色轉變和管理升級的時刻到了,從原來的親力親為到團隊建設、戰略制定等更高層次的事情。
松下幸之助說:當有100名員工時,我必須站在員工面前,身先士卒,發號施令;當員工人數增加到1000時,我必須站在員工中間,求他們幫助我。當員工人數達到10000的時候,我只能站在員工背後感恩;如果員工人數增加到5萬到65438+萬,光感恩是不夠的。我們要雙手合十,用拜佛的虔誠來引領他們。
企業規模的變化需要相應的管理模式與之相適應。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老板的工作重心是不同的。企業越大,老板越應該把精力放在人和戰略上,其他的事情盡量授權。摒棄人盯人的策略,要設計制度和機制來管理人,用制度和工具來提高效率,用文化和價值觀來團結和激勵人。讓所有員工更專註於工作本身和外部市場,而不是內部的爭鬥和爭寵。
2.?改進招聘流程,加強面試選拔。
在面試和選拔階段,對候選人進行全面評估。妳在這個階段越小心,人事決策的失誤就越低。雖然需要壹定的時間和成本,但與高管入職後離職的成本相比,這筆投入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豐田公司面試壹個新員工,要經過4-5個環節,除了筆試和面試,還有實際操作和企業參觀。HR花了1-2天和他們壹起觀察選拔人才。高管的選拔需要更多的思考,錯誤的人才決策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
除了常用的非結構化面試、文件籃、角色扮演和無領導小組,還可以使用以下工具和方法來選擇人才:
l?心理測評:重點關註價值觀、動機、性格,匹配企業現階段需要的人才特征。筆者知道壹家化妝品公司的老板很信任心理測評的客觀性和科學性,規定每個員工入職都要進行測試。他們HR告訴我,評價效度真的很高,他們公司員工流失率很低,遠低於同行。
l?行為訪談/無領導小組討論:記得幾年前,日產汽車公司在CCTV 2播出了壹個節目《挑戰百萬年薪》。招聘小組的CMO由心理學家、企業高管和媒體人組成,並設計了幾個環節。候選人需要在資源稀缺的情況下完成壹項營銷活動。由多個候選人組成的無領導小組不得不經歷幾道難關。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候選人的團隊精神、判斷力、領導力、決策型、* * * *情感、激勵能力、創新精神等等在鏡頭下壹目了然。完成任務後,勝出者還要經過面試小組的壓力面試,最終壹人勝出。筆者曾經問過壹個朋友,關於最後加入公司的CMO。聽完講座,他表現得相當好,不負使命。
l?主題演講:可以提前1-2天給候選人壹個題目,要求候選人在規定時間內用PPT給企業做壹個演講。通過這個活動,可以從多個角度考察考生的思維方式、解決方案的合理性、說話能力、即興能力、情商。
我在總部組建第壹個高管團隊的時候,對部門第壹批外部高管和中層管理人員采用了針對性的筆試、面試、無領導小組討論、主題演講等方式。這些高層和中層管理人員入職後不負眾望,日後都成為了總部的中堅力量,忠誠度極高。
普通企業不具備做心理測評和行為面試的實力,但市場上有很多知名公司可以提供測評中心技術,對應聘者進行包括心理測試、面試和多項情景模擬測試在內的壹系列測評,幫助企業選拔高級管理人員。
3.?整合咨詢
經過幾輪選拔和薪資溝通,新高管終於入職了!如何幫助他們快速融入公司?人力資源可以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通常需要和老板本人壹起為新人制定至少壹個月的入職計劃。老板會向他介紹企業願景,他的使命,價值觀,公司未來三年的戰略和當年的目標,HR會向他介紹組織架構,公司文化,業務/管理/業務流程,他所在崗位的職責,當年的績效目標,他的下屬等。幫助他安排壹系列有利於了解公司經營管理的會議、會議和培訓活動,督促老板和新高管形成“試用期工作目標和計劃”,並在新高管入職後每個月與他們進行壹次正式溝通,了解他們的感受,征求他們對培訓和輔導的意見和建議,以做出調整。
4.?老板支持
老板的支持是指老板要預見到新高管的困難和困境,所以要盡可能給新高管的工作開綠燈,創造便利條件,幫助新高管盡快熟悉工作,了解員工,維護自己的威信。此外,當新高管進行觸及部分部門或員工利益的變動時,老板們也要頂住壓力,幫新高管擋刀,以免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
5.?公司的內部支持環境
在公司內部倡導團隊合作精神。當壹個部門遇到困難,或者公司遇到問題,不要群起而攻之,也要讓其他部門主動想辦法,出主意。要解決問題,我們不應該停留在指責和問責上,而是要想出解決方案,並立即采取行動來克服它們。
6.績效輔導和評估
沒有目標-績效管理機制的企業HR,應該向老板建議在公司進行績效管理循環,同時設立績效反饋機制,讓公司嘗到績效管理的甜頭。高管輔導的責任也要落實到老板身上,讓老板與新高管保持壹對壹的正式溝通和績效反饋,與新高管坦誠溝通自己的期望、工作中的表現和同事的看法。至少,雙方可以交換意見,目標壹致,知識統壹。這種直接坦誠的溝通是創造高績效、增強凝聚力的法寶。在新高管的試用期內,這種反饋或輔導的頻率更高,轉正後可以和其他高管保持壹致。
《大學》說,“古欲明明優於天下,先要治國。如果妳想治理妳的國家,妳應該首先把妳的家庭團結起來。要想家人團聚,先修身體。”強調修身是治人的前提,修身的目的是治國平天下。紅塵中,每天的工作,永遠都是修身養性,道德修養。在高管和老板之間,保持謙遜的態度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