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原文】“媽媽,妳是壹頭大笨豬”

【原文】“媽媽,妳是壹頭大笨豬”

【其他人生,萬裏路,萬卷書】2018 65438+10月23日,1000連續幾天閱讀第272期日誌。

幾天前的壹個晚上。像往常壹樣,我拿著壹本《武姐姐講歷史故事》,邊走邊去接寶寶。65438+十月中旬是壹年中最冷的季節。心和手壹樣,似乎常常冷得蜷縮起來。不過值得稱贊的是,這幾天冬日的陽光很溫暖。這冬日的陽光融化了我冰封的心,讓我的心溫柔如水。

壹到接待室門口,就看到孩子同學的媽媽抱著自己可愛的七八個月的小寶寶在門口等著接大寶寶。我趕緊放下書,跟她打招呼。

天下所有的母親都是朋友。況且我們的孩子還在壹個班。於是,談話逐漸升溫。

在這種熱情中,我把可愛的小寶寶抱在媽媽懷裏也是合情合理的。

伊娃終於畢業了。我看見孩子們像小火車壹樣奔向他們的父母。我也趕緊熱情地打招呼:“雅貝,媽媽來了。”

然而,孩子沒有像往常壹樣飛奔過來,熱情擁抱,而是跑過來,沒有問候,沒有愉悅,半私下的微笑,面無表情,還說了壹句讓我覺得莫名其妙的話:“媽媽,妳是個大傻逼,大笨豬。”這句罵人的話讓我感到震驚,完全把二和尚張搞糊塗了:“這姑娘今天怎麽了?”

要知道,平日裏,她幾乎不說什麽臟話。

於是我趕緊拉住她問:“丫丫,妳今天怎麽了?”如何胡說八道。"

她不理我,連看都不看我壹眼,跑向她爬雙杠的地方。嘴皮子依舊強硬:“妳是個大傻逼,妳是個大笨豬,事實就是如此。”

孩子同學的媽媽都在身邊。伊娃的行為讓我感到羞愧:我是學心理學的,我的育兒講座已經有上千人聽過了。現在,我已經被自己的寶貝當眾用臟話攻擊了。我的臉是什麽?

等壹下,我告訴自己,媽媽的臉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出孩子罵人的原因。因為,最近剛看了壹本關於語言心理學的書,美國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世界頂級語言學家、認知心理學家史蒂芬·平克在《語言本能——人類語言進化之謎》中說:“人類創造語言是為了訴說內心的不滿。”他在《思想的本質——語言是洞察人性的窗口》中也說:“罵人是發泄極端情緒的常用方式”。罵人的雅貝貝壹定是遇到了什麽極端的情緒,然後用這樣極端的話來表達內心的強烈不滿!

於是,寶寶回到媽媽懷裏後,我努力讓自己保持冷靜,跟在沈默的寶寶後面走回家。

走到小超市門口。孩子開始問:“我今天心情不好。我想買點吃的。”我默許了孩子的行為,跟著孩子,跟著她進了超市。

買了她想要的山楂片和壹盒餅幹後,她開始津津有味地吃起來,還遞給我壹些餅幹。

冰已經破了。母子倆似乎都平靜下來了,該交心了。

我拉著她的小手,停下來先表白:“我不想吃。”因為媽媽今天很難過,妳知道嗎?"

“人心相通,心有靈犀”。況且我們親如母女,怎麽就不懂寶寶的心呢?她點點頭,卻沒有“懺悔”的意思。他反而言辭激烈:“作為母親,妳不知道我為什麽罵妳嗎?”

我盡可能平靜地說:“如果妳不告訴我,媽媽怎麽會知道?”?妳的感覺是妳的,我的感覺是我的。直到妳用語言告訴我,我才知道。"

最後,她滿腹委屈,聲音很高地說:“媽媽,妳為什麽沒有經過我的允許就抱那個孩子?”

我明顯很驚訝:“啊?妳為此生氣嗎?”

她的眼裏有委屈,有淚水:“對,就是這個。我覺得妳不尊重我。”也似是而非:“壹個孩子也需要被尊重。妳不經我同意就抱別人的孩子,就是不尊重我,好像我不存在壹樣。”

哦,我在腦子裏想想。我真的沒有做任何讓伊娃生氣的事。原來是為了這個。

雖然感覺伊娃的表現有點讓人失望,但首要目標始終是安撫孩子的情緒。

我輕聲說:“原來如此,媽媽理解。”媽媽抱著小弟弟的時候,妳怕媽媽把愛給了小弟弟,然後就不愛妳了嗎?"

“就是這樣。”伊娃沈重地點點頭。顯然,我的話打動了她的心:“那個小哥哥真可愛,妳抱著他的時候笑得那麽開心,好像我不在妳眼裏壹樣。”

出於壹個心理咨詢師的職業本能,我開始喜歡她:“媽媽理解妳的感受。”

當我真正站在孩子的立場,寶寶看到我溫柔地抱著小哥哥時的心情,就像我在壹本心理學書上看到的比喻:當我們愛著我們的小哥哥小姐姐時,孩子感覺自己就像是壹個突然被夫妻帶回來的年輕漂亮的姑娘,他還宣布要讓這個第三者和他們朝夕相處。

我問自己,如果是這樣,作為妻子的我們會怎麽做?我們的反應可能不是罵人那麽簡單!

理解帶來包容。我的聲音變軟了,開始壹邊吃山楂壹邊和她說話。

我們之前談過幾次戀愛和嫉妒。每壹段對話都是讓當時的孩子們破涕為笑。但是,孩子畢竟不是機器。壹旦植入壹個方程式,她就會用它來壹勞永逸地處理不同的情況。如果真是這樣,我這個媽媽就沒必要了!

解決孩子精神世界的危機,共同面對她成長中的各種問題,永遠是我們父母的責任。就像網上流行的壹句話:家長不要和問題聯合,打敗孩子;就是團結孩子,戰勝問題。

我們牽著手,壹路竊竊私語。

首先讓她知道她今天的情緒叫什麽:“丫,今天妳看到妳媽抱著她小弟弟,忍不住破口大罵。這是壹種怎樣的情感?”

“這大概是嫉妒吧?”她不好意思地說。

“嗯,是嫉妒。雅越來越懂情緒了。”我表揚了她。

其實,讓孩子認識情緒,學會命名,是很有意義的。壹個東西,壹旦知道了它的本質,就沒那麽可怕了!

我繼續說:“我們以前談過這個問題,妳還記得嗎?那次妳拒絕去農場是因為叔叔家的小妹妹出生了。妳害怕小妹妹出生後,叔叔阿姨不再愛妳。”我曾為此寫過壹篇文章:“我再也不去農場了——關於孩子的嫉妒”。

伊娃點點頭:“媽媽,我記得。那次妳給我講了很多故事。像龐涓和孫臏,包舒雅和管仲,還有格林童話裏的故事。”

說到那些故事,丫丫是開心的。笑容又回到了她天真無邪的小臉上。

我也樂了:“媽媽今天再給妳講壹遍張儀和蘇秦的故事!”

說完,娃表示懷疑:“媽,妳說的包和管仲,還有蘇姨的事,是真的嗎?”

我斬釘截鐵地回答:“呀,這是歷史上真實的故事,不是神話,也不是童話。”

伊娃無限羨慕:“要是我能像包舒雅和蘇秦壹樣就好了。”

我鼓勵她:“慢慢來,妳還年輕。也許有壹天妳真的能做到。”

講完故事,我又回到了我們的“事故現場”——心理事故!

“丫,妳知道我為什麽要抱小弟弟嗎?”

伊娃:“我不知道。”

我:“媽媽和小哥哥的媽媽今天在等妳,可能等了二十分鐘,甚至半個小時。”“這麽長時間,小哥哥的媽媽壹直抱著小哥哥和我說話。”

我停下來,面對孩子:“妳說我小弟弟的媽媽抱了這麽久會有什麽感受?”

雅微微沈思了壹下:“我應該覺得累了。因為背書包時間長了,有時候會累。”

我贊許地點點頭:“嗯,賈比爾用自己的感受去想象別人的感受,進步了。”

我接著說:“阿姨累了。我需要幫助嗎?”

伊娃無言以對。別說話了。

我繼續說:“這個時候,如果我不幫忙抱抱我的小弟弟,我看起來就像壹個冷血動物。就像如果妳的書包太重背不動,媽媽不幫妳,妳會覺得媽媽好狠心。”

伊娃終於點了點頭:這種經歷對她來說是常見的。

但是今天我不想重復同樣的事情。今天我就站在她的立場來討論壹下。

“丫的,除了那樣的話,我還得抱抱我的小弟弟。還有壹點就是我真的很喜歡我的小弟弟,也很愛我的小弟弟。”

聽到妳媽媽承認她愛其他孩子是很不舒服的。伊娃的臉色又由晴朗轉為陰沈。

“丫的,妳知道嗎?我必須愛我的小弟弟。”

“為什麽?”優雅的基調明顯增加。作為獨生女,她習慣了自己是媽媽生命中的獨生女,獨享媽媽的愛:媽媽只在每晚給她講故事,每天早上給她讀詩,每天和獨生女壹起吃飯,做她唯壹愛吃的菜,只帶她去旅遊...

我慢吞吞地繼續說:“因為我的小哥哥真的很可愛。面對這麽可愛的寶寶,媽媽沒有感情不是壹件好事。”

“為什麽?”伊娃又不能理解我了。

“因為,如果壹個人對這麽可愛的小生命無動於衷,那麽這個人壹定是沒有感情的動物。”“如果妳媽媽是沒有感情的動物,那她當然不會愛妳。”

“我不想有壹個沒有感情的媽媽。”伊娃嘀咕道。

“是啊,所以我媽看到我弟弟就忍不住抱他親他。因為我媽是有感情有血肉的正常人。”“同時,媽媽抱著小弟弟的時候,會把妳當成壹個嬰兒。那種溫暖、幸福、甜蜜的感覺又回來了。媽媽的心會變得很軟,很軟。”"抱著嬰兒的陰莖就像抱著嬰兒壹樣。"

此時,寶寶面露喜色:“媽媽,我知道妳已經告訴我壹萬遍了。妳小時候抱過我,老是親我,把我的臉都弄壞了。”

我笑了:“是啊,所以如果媽媽想抱小弟弟,她隨時可以回到抱妳的那個童年。”媽媽會是壹個心慈手軟的媽媽。"

伊娃又高興了:“我喜歡這樣的媽媽。”

“好吧,如果我不愛世界上最可愛的東西和人,我就不會愛妳。因為妳不是母親本人,而只是她的女兒。妳和媽媽畢竟不是壹個人。”

伊娃似乎明白了。

我繼續說:“妳知道媽媽愛小哥哥還有壹個原因。”“我怎麽認識我的小弟弟和他媽媽?”

伊娃不假思索地回答:“因為弟弟是劉瑞超的弟弟!”

我接過寶寶的話:“對,是因為劉瑞超是妳同學,也因為妳和劉瑞超有關系,我媽認識劉瑞超的媽媽。”如果母親沒有妳的女兒,她就不會認識小哥哥和他的母親,所以不存在抱小哥哥這壹說。"

伊娃靜靜地站了壹會兒,顯然她在思考。

我:“妳看,世界上有幾百萬個嬰兒,壹個母親不可能把他們都抱起來。那為什麽要抱這個小哥哥?因為,妳和他們有關系。”“因為妳,我認識並處理他們。”

再舉壹個例子:“上次周在我們家住了壹個星期,在我們家住了壹個晚上。她媽媽是怎麽對待他們的?”

寶寶搶著回答:“很好,比我好。”哈哈,嫉妒又翻了。

我認真的回答:“媽媽為什麽對他們好?為什麽不在街上給不認識的孩子做飯,給他們買禮物,給他們讀故事?晚上他們哭的時候不抱他們安慰他們就那樣對周和嗎?”

伊娃,看著我。這個理論我跟她分享過很多次,我覺得她都懂。

“事實是壹樣的。因為他們是妳的同學,和妳有血緣關系,妳的成長離不開他們。”“如果他們來我們家,我媽不理他們,他們會不會很傷心,再也不和妳玩了,也不會做妳的好朋友了?”

“嗯,可能是吧。”伊娃似乎已經想通了。

“是的,我對他們好是因為我愛他們。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我愛妳。我愛妳,也希望妳有更多的朋友分享妳的喜怒哀樂。友誼對壹個人的成長是不可或缺的。”

“妳有沒有想過,如果工作日總是壹個人在家,妳會是什麽感受?”“如果這輩子只有媽媽,夠不夠?”

“那肯定不行。”伊娃開始真正明白了。因為,作為獨生女,她經歷了太多。從小,她就是壹個很受歡迎的孩子,所有的同學都喜歡和她玩。她最喜歡的書也是關於如何交朋友的。

“是的,我不能。因為我們在關系中很快樂。”(這個哲學理論我和她分享過很多次,她都背得滾瓜爛熟。)“所以,善待每壹個和妳有關系的人,媽媽是在用行動表達對妳的愛。因為我愛妳,所以我也愛妳所有的朋友。”

又問:“陳媽媽對妳好嗎?我的學生對妳好嗎?”

提到這個,寶寶有話要說,她很開心:“當然。每次見面陳媽媽都給我買我最愛吃的巧克力。鐘子君姐姐和唐鑫姐姐每周都來接我,羅昌姐姐每次接我都給我買零食。的哥哥讓我和周隨便用粉筆在他身上寫字,不要生氣。蘭姐經常給我買糖果陪我玩……”

天啊,這真的是“書太多了”。說到這裏,她小小的心裏充滿了幸福和甜蜜:被別人喜歡和愛的感覺彌漫在寶寶身上。

我適時停了下來,把她拉到了我們談話的主題上,否則這次談話可能不會終止。

“妳知道為什麽我的姐姐、哥哥、阿姨都對妳這麽好嗎?”

因為我很可愛。哈哈,這小子真會吹牛。

我停下來:“除了這個還有別的原因嗎?”

伊娃:“那我就不知道了。”

我:“中子縣的唐鑫姐姐,他們怎麽不接其他孩子?為什麽羅昌修女不給其他孩子買糖果?”“世界上有很多和妳壹樣可愛、壹樣大的孩子。光中國就有幾千所小學,世界上也有幾千所小學。但是為什麽他們只是來接妳?就給妳買糖果?”

我:“陳媽媽和費媽媽是誰的朋友?姐姐鐘子君和哥哥李誌偉...他們是誰的學生?蘭姐姐是誰的孩子?”

伊娃開導道:“妳常說蘭姐姐是妳同父異母的女兒,陳媽媽和費媽媽是妳的朋友,鐘姐姐都是妳的學生!”"

我:“對,是因為我媽跟他們有關系。我媽媽愛他們,給他們愛。因為妳是妳媽媽的女兒,他們愛妳,寵妳。如果媽媽不愛他們,不善待他們,他們可能連妳都不認識,也不會高興的來接妳,給妳買糖果。”

伊娃沈默不語。我繼續說:“那麽,媽媽應該繼續愛他們嗎?”

伊娃不言不語,只點點頭。

我提醒她我們的談話。說到為什麽母親應該愛他們的學生,他們的訪客,他們的親戚和朋友。我再壹次表達壹個想法:媽媽不僅僅是她的媽媽,還是學生的老師,訪客的輔導員,上千個書店團隊的管理者,朋友的朋友,情人的情人,同事的同事,我父母的女兒,蘭的姑姑,她同學的媽媽,她老師的父母...

我說,不僅我做她媽媽要有深深的愛和責任,我還要做顧問,做老師,做書店的媽媽顧問,做同事,做朋友,做女兒,做阿姨,做家長,做同學的媽媽,等等,都是有感情,有愛,有責任的。

回到家,我又給她上了壹堂毫無感情的課:我停下來,看著寒冷的天,臉上沒有表情,沒有任何感情交流。這就像是對著空氣講課,嘴裏在講課上的內容,但嘴上不上不下,既不慷慨激昂,也不氣勢磅礴...

伊娃笑得暈頭轉向:“如果王老師這樣講課,我再也不聽她的課了。”

我:“丫,什麽學生都沒有老師,還當老師?”沒有任何來訪者的咨詢師還是咨詢師?"

伊娃:“當然不是。”

我:“如果媽媽不是老師,不是咨詢師,不是書店的媽媽咨詢師,除了妳媽媽什麽都不是呢?”

伊娃:“那妳沒有工資,我們也沒錢買書。”

我笑了:“我不僅沒錢買書,更可怕的是沒錢吃飯,只好上街乞討食物。”(我模仿乞丐,蹲下來壹瘸壹拐,把手裏的書當乞討盒,嘴裏嘟囔著什麽,可憐巴巴地說:“給我壹毛錢,我沒錢吃飯。”)

寶寶笑噴。

我停止了表演:“所以,每個人,在與人交往的時候,都有感情,也必須有感情,有愛,有責任。沒有愛和責任,人就無法活在這個世界上。”“人與人之間,我們付出愛,我們可以收獲愛。妳付出越多,收獲越多。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獲。”“所以,當我是妳的母親時,我有愛和責任。當我是老師,顧問,女兒,阿姨,朋友...,這壹切都是基於愛。”

最後付諸實踐:“所以在這個世界上,母親是不可能只愛妳壹個人的。”

經過這麽長時間的推心置腹的談話,伊娃終於放心了。最後,她對我說:“媽媽,如果這個寒假我們的同學來我們家玩,如果妳再愛他們,我會很開心的!”"

好吧,雖然大教育家盧梭說過,講道理不是親子溝通的最好渠道。但如果孩子確實有這種需求,面對不同的情況,及時引導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

這就是證明!

Ps:

好多天沒寫文章了。這篇文章構思了很久,從那晚發生的事情開始就壹直想記錄下來。但是,我最近真的很忙。還好今天四點起床,終於做了壹個完整的記錄。多年後,當伊娃讀到它時,她可能會笑著淚流滿面。曾經有壹個人那麽愛她,那麽細心,那麽努力,理解她,引導她。希望她80歲的時候依然有人愛,有人愛。在生活的過程中,我總是感到快樂!

當然希望對朋友的育兒有壹點幫助,尤其是二胎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