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韓山師範學院的新生在哪個校區,什麽時候報到上學?

韓山師範學院的新生在哪個校區,什麽時候報到上學?

2022年韓山師範大學新生在哪個校區,什麽時候開學?

韓山師範學院,簡稱“韓山師專、韓書”,是廣東省本科師範院校,廣東省與潮州市共建高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創業教育聯盟理事單位,位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潮州市。接下來我給大家整理壹下2022年韓山師範大學的新生在哪個校區,什麽時候開學。僅供參考,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壹、大壹新生報到入學的時間和地點。

報名時間:9月15周六。

(壹)校本總部

報到地點:東區理科樓壹樓,東裏A區文科樓壹樓。

地址:潮州市橋東東山路(沈海高速潮州出口約10分鐘車程)

(2)韓棟校區

報到地點:韓棟校區(原陶瓷學院校區)教學樓。

地址:潮州市官塘工業園(總部東校門至鐵鋪約10公裏,距離沈海高速潮州出口僅1分鐘車程)

二、新生入學註冊須知

(1)根據省招生委員會規定,2015起,錄取通知書由校長簽發並加蓋學校公章,不再加蓋省招生辦印章。

(二)新生憑《錄取通知書》和《身份證》按規定時間到學校報到。因故不能按時到校報到者,必須在9月15日前以書面或電話向所在學院辦公室請假,但請假時間不得超過兩周。擅離職守或請假後遲到者,取消其資格。

新生入學後,學校會在三個月內按照招生規定進行審核。復審合格者,予以註冊並取得學籍;復審不合格者,由學校視情況處理,直至取消入學資格。凡弄虛作假或徇私舞弊者,壹經查實(含三個月後),取消錄取資格並退回。情節惡劣的,移交有關部門查處。

新生體檢後發現有疾病,不符合招生體檢標準的,取消入學資格並退回;經學校指定的醫療單位證明,短期治療能達到健康標準的,經本人申請,學校批準,可保留入學資格。

保留入學資格的學生應回家治療,不享受在校生和已退學學生的待遇。應在入學資格期滿前持二級以上醫院的健康證明向學校申請入學,經學校醫務科復試合格後,方可重新申請入學,並被錄取到當年新生相應的專業和班級。因其他原因需要保留入學資格的新生,須提供相應的證明材料。經本人申請,學校批準,可保留其入學資格。復試不合格或逾期未辦理入學手續者,取消其入學資格。

新生申請保留入學資格,須從學校招生辦網站下載申請表,按申請表規定的程序辦理手續。

(3)如新生錄取通知書因故遺失,請考生於入學註冊當日持本人身份證、準考證、學籍檔案原件到各學院接待點核對身份。核實後可以先辦理入學註冊手續,再安排時間到學校招生辦開具準考證。準考證作為錄取通知書時,必須載入學生檔案。招生辦電話:0768-2525449。

(四)大壹新生憑《錄取通知書》到縣(區)招生辦公室領取高級中等教育紙質檔案。紙質檔案由縣(區)招生辦封存,考生不得自行拆封。新生紙質檔案要在9月28日前按班上交班主任。

(五)黨員組織關系的轉移。黨員,廣東省大壹新生,按有關規定在廣東省網上黨務管理信息系統完成組織關系轉移(基層黨委請選擇“中國韓山師範學院委員會”,註意會轉到具體學院),黨員,省外大壹新生,請持介紹信到所在學院報到, 由各學院匯總後於9月20日上報學校黨委組織部,並於當日隨其黨籍上報上交所。 請填寫黨員組織關系介紹信,省外新生:“潮州市委組織部”,具體去向請填寫“韓山師範學院XXX學院”。黨委組織部電話:0768-2525902。(6)團員需自備組織關系材料,於9月28日前交班主任,由學院統壹收集,統壹到學校團委辦理組織關系轉移手續。如果不能自帶,請告知原學校必須在10前通過機器要求將團員材料發送至學校團委,並註明新生姓名和錄取專業。郵寄地址:廣東省潮州市橋東韓山師範學院團委,郵政編碼:521041)。聯系電話:0768-2318679。

(七)新生入學後,體檢和入學資格審查合格者,經註冊後可獲得正式學籍。教務處電話(報名):0768-2522632;學校門診部(體檢及疾病急診)電話:0768-6305122(韓棟校區),0768-2318293(本部東校區)。

(八)學校不統壹配置宿舍被褥。

(9)新生註冊時,必須繳納全部學費、住宿費和各種代理費。為方便新生繳費,建設銀行潮州分行為每位新生發放了壹張建行儲蓄卡,作為在校學習期間的繳費卡,隨錄取通知書壹起發給每位新生。新生應於9月7日前在中國建設銀行任壹網點將不少於收費標準表(詳見第5點)所列費用總額存入繳費卡,以便銀行辦理代扣手續。財務部的電話是0768-2525742。

(十)新生入學後應當接受入學教育和軍事訓練。軍訓要求統壹服裝,學生入學後自願購買。

三、新生入學註冊程序

(壹)到各學院接待點報到。

需要收集的材料:入學註冊轉學單、信息卡(校園卡)、宿舍鑰匙。

錄取通知書、兵役登記證、身份證、戶口本復印件等材料,錄取後由二級學院領取。

註:根據相關規定,廣東省18至24周歲的男學生必須持有《廣東省兵役登記證》。各二級學院負責檢查。未按規定持證者,指導其在第壹學期到戶籍所在地兵役機關進行兵役登記。(武裝部:0768-2523331)

(2)辦理支付手續。

1.9月7日前按要求將費用總額存入繳費卡的新生,無需到財務部辦理繳費手續。財務部和銀行核對後,他們會把費用收據發給每個班級。

2.當天需要現場支付的校本部學生,可攜帶各銀行發行的印有“銀聯”字樣的儲蓄卡(或信用卡)到東信息科技樓306室刷卡支付;韓棟校區的學生在財務部的接待點用信用卡支付。

(3)必要時,到保衛處辦理戶口遷移。

第四,戶籍說明

(壹)根據戶籍管理相關文件精神,新生入學時可自願選擇是否遷入戶口。

遷出戶口時,新生憑錄取通知書和本人戶口簿、居民身份證辦理《戶籍證明》。選擇不遷移戶口的學生,在校期間由學校向當地公安機關申請居住登記。選擇遷入戶口的學生,戶口將改為“非農業”;選擇不遷移戶口的農業戶口性質學生,可根據本人意願就地辦理“農轉非”手續。

(2)建議廣東省大壹新生不要遷戶口。

(3)由於學校位於湘橋區,湘橋區的學生不允許遷入戶口。

(4)學生戶籍證明的遷入地址為:廣東省潮州市橋東韓山師範學院。戶籍證明的內容必須填寫清楚(“出生地”和“籍貫”壹欄要具體到“xx省xx市”或“xx省xx縣”,不能只填“xx省”或空缺),並加蓋當地派出所或市、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戶籍專用章。“戶籍證明”上的姓名必須與“新生入學通知書”上的姓名完全壹致。《戶籍證明》的內容必須壹次性書寫或打印,不得有改動的痕跡。新生到派出所辦好《戶口遷移證》後,要認真校對內容,發現錯誤,必須重新辦理。入學時未遷入戶口的新生,在校期間不得遷入戶口。

(5)新生要遷戶口,報到後另安排時間到保衛處辦理戶口登記手續。需要提交的材料有:戶籍證明原件、身份證復印件(二代身份證正反面復印在A4紙上,不要剪)、錄取通知書復印件(復印在A4紙上,不要剪)。

轉賬咨詢電話:0768-2526553。

發展:韓山師範學院簡介

韓山師範專科學校創建於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原名回朝嘉師範專科學校。其前身可追溯到宋元五年(1090)潮人為紀念唐代大文豪韓愈而建立的“寒山書院”,1921年更名為“寒山書院”。1949更名為韓山師範學校,1958升格為高等師範專科學校,1993升格為本科師範專科學校。

截至2022年6月,學校校園占地面積98.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5.2萬平方米,紙質圖書216.62萬冊,電子圖書16.5438+04.32萬冊。有17二級學院和廣東陶瓷職業技術學校,開設64個本科招生專業(含大類);教職工1500余人,全日制學生22329人。

大學專業

截至2022年6月,共有17所二級學院和廣東陶瓷職業技術學校,設置64個本科招生專業(含大類),涵蓋經濟、法律、教育、文學、歷史、科學、工程、管理、藝術9個學科門類。

能力

截止2017年9月底,教職工1128人,其中專任教師826人。在教師中,分別有75.4%和40.2%的教師具有碩士學位、博士學位和高級職稱。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人,31省、高校級“千百工程”學員,高校名師26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7人。40名教師先後獲得“全國優秀教師”、“南粵優秀教師”、“南粵優秀工作者”、“廣東省高等教育名師”、“廣東省先進德育工作者”等稱號。

此外,學校還聘請了國際漢學大師、傑出校友饒宗頤,中國科學院楊、王子坤,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美國耶魯大學幹細胞研究中心主任林等壹批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擔任顧問教授、客座教授、兼職教授和學科帶頭人。

著名校友

陳偉南,1936畢業於省立韓山師範學校,1937赴港謀生,做過店員、攤販。香港淪陷後,他回到家鄉務農。1946年再次赴港,先後創辦香港星洲橡膠工業有限公司、香港星洲貿易有限公司、香港屏山企業有限公司。

攝影家陳復禮是當今國際攝影圈為數不多的風雲人物之壹,也被稱為中國電影圈的“三老人”。《戰鬥》是陳復禮先生的代表作之壹。

詹安泰,古典文學學者、文學史家、書法藝術家。NLD的成員。

饒宗頤,中國研究碩士,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名譽教授。他的知識幾乎涵蓋了國學的方方面面,成就斐然,精通梵文。香港大學建了“崇壹饒學術博物館”;潮州市政府還在其家鄉修建了“宗白饒學術博物館”;香港中文大學和南京大學名譽教授。2011 65438+2月13、國學大師饒宗頤當選西陵印社第七任社長。2013年3月23日上午,第五屆世界中國學論壇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饒宗頤被授予“世界中國研究貢獻獎”。

陳其全,字啟川。歷任臺灣省“中國書法學會”理事長,臺灣省省、全國美展書法鑒定委員會委員,文學大獎書法鑒定委員會委員。曾多次應邀在國立歷史博物館、臺灣省美術館、國父紀念館、北市中國美術館舉辦書法個人展,並在韓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澳大利亞、歐洲、美國展出書法作品。曾獲臺灣省“文學藝術作品高級貢獻獎”、中國書法學會首屆“工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