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印染廢水減排方案及減排措施生產廢水減排措施

印染廢水減排方案及減排措施生產廢水減排措施

通過對常州地區印染企業生產現狀和廢水排放情況的調查,從工程減排、結構減排和管理減排三個方面探索可行的印染廢水減排方案和措施,積極推進清潔生產技術在工業企業的應用。

通過對常州地區印染企業現狀及廢水排放的調查,從工程減排、結構減排和管理減排三個方面進行了探討。探討了切實可行的印染廢水削減方案和減排措施。大力推進企業清潔生產技術的應用。

印染廢水長期困擾著企業和政府,制約著行業的發展。《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將節能減排取得顯著成效列為行業近三年要實現的重要目標之壹,並強調到2011,全行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年均降低5%,用水量年均降低7%,廢水排放量年均降低7%。要實現這壹目標,任務艱巨。

以常州地區印染企業廢水排放調查數據為基礎,對20余家不同類型印染廠的生產工藝、設備、管理和廢水排放情況進行調查分析,研究實現印染廢水減排的有效途徑,以促進印染企業清潔生產和節能減排技術的推廣應用。

1項目減排是關鍵,重在應用、推廣、改革、創新。

常州紡織印染業發達,產業集群優勢突出。紡織印染園區7個,園區模式為分散管理的印染廢水集中處理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然而,統計數據顯示,約有30%的中小企業沒有進入園區,大部分企業設備陳舊,工藝傳統,技術改造和創新步伐緩慢,在工藝優化、過程控制、生產管理和資源循環利用等方面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間。

1.1加大現有設備的更新改造。

1.1.1選擇高效節水設備,浴比小,流程短。

目前,國內外先進的染整設備在自動控制、在線檢測、節能降耗裝置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精確控制各項技術參數,保證材料消耗的最優化。淘汰高能耗、高耗水的設備,選擇節能減排的新設備,已成為企業的必然選擇。值得關註的設備如下。

(1)小浴比設備。針織、化纖等間歇生產企業用小浴比溢流機代替舊溢流機可節水50%以上;用鼓風機代替耗水量大的溢流機,可節水50%,節約蒸汽50%,節約添加劑30%。例如,德國便新壹代常溫SYN系列氣流染色機。

(2)效率高,工藝設備短。高效短流程是染整行業可持續發展中采用的最早、最有效、最基本的方法,潛力巨大,但目前重視和投入還不夠。推廣應用高進液裝置和高效水洗裝置是緩解占印染廢水總量60%以上的前處理廢水汙染的明智之舉。比如德國Küsters(科斯特)公司的Flex?德國MenZel公司的NiP、Optimax高送液裝置,瑞士貝寧格(Berninge)公司的BEN系列高效洗衣機等。

(3)低軋制余量、高效節能軋機。在連續加工設備的適當位置安裝高效節能的軋機,可使殘軋率比普通軋機降低20%左右。進入下壹個洗滌工序時,取不到20%的殘液,可以大大減輕洗滌的負擔。該方案可用於絲光、染色、印花等前洗工序。

1.1.2加強現有設備和生產環節的改造。

由於金融危機,印染企業面臨困境,實現大量設備更新不現實。因此,加強現有設備的技術改造是大多數印染企業節能減排的有效途徑。某印染公司的成功案例如下。

(1)平墊圈由直排改為逐格逆流。壹般每個臥式洗滌槽每小時直接排入下水道的水量約為1.5 t,按每個連續臥式洗滌槽平均5格計算,每小時排水量約為7.5 t。改造後的練漂染平洗機每小時可節水4.5 t,每年可節水2萬t以上。

(2)烘幹機的水蒸氣直接進入附近的平洗槽。通過管道改造,幹衣機內的冷凝水和蒸汽直接排入平洗機末端的平洗槽,實現了幹衣機蒸汽和高溫冷凝水的充分利用,省去了幹衣機的蒸汽疏水閥,避免了蒸汽泄漏,降低了生化處理汙水的溫度,操作簡單安全。

(3)修改連續軋染機旁熱交換器中噴淋設備的隨機開關。這樣在完成換熱器常規節能效果的同時,可以減少停車時擋車器忘記逐個關閉噴淋設備造成的浪費。

1.2大力推廣成熟的清潔生產技術

通過調查發現,常州市約80%的印染企業仍采用傳統工藝,生產流程長,耗水耗能高。因此,經過合理篩選、科學優化和創新的清潔生產技術的推廣應用是實現印染廢水減排目標的關鍵。

1.2.1預處理清潔生產技術

(1)多功能精練劑?雙氧水浸浴壹步法工藝。該工藝適用於棉筒子紗和針織物的前處理。它集堿劑、穩定劑、螯合劑、滲透劑、乳化劑和洗滌劑於壹體,簡化了加料程序,煮漂壹步完成,經脫氧酶洗滌後可直接染色,無需瀝水。每噸布至少節水10 t,廢液pH值降低0.5,CODcr也降低。某色織廠棉包紗練漂參考工藝:裝紗→進工作液(多功能精練劑2 ~ 3 g/L,30%雙氧水4 ~ 6 g/L,浴比1: 7 ~ 1: 8) →練漂(100℃40min)→熱水。10 min)→酸洗(HAC 1 g/L,50℃,15 min) →脫氧酶洗(0.5 ~ 1 g/L,35℃,15 min) →不排水直接染色。

(2)復合酶?低堿蒸煮技術。目前棉梭織物的生物酶前處理尚未實現,但可以通過“帶酶冷軋堆”低堿汽蒸來實現?氧漂工藝”取代了傳統的三步法。這種工藝適用於大多數棉織物,包括紗線梳理。處理後織物的白度、毛效、強力完全滿足質量要求,廢水的CODcr值可降低20%左右,大大提高了可生化性。某企業純棉梳棉機參考流程:燒毛→軋酶液(復合酶5 g/L,JFC2G/L,50 ~ 60℃,pH 8 ~ 9) →保濕堆置10 h →熱水洗2遍→軋稀堿液(燒堿10 ~ 15 g/。

1.2.2印染清潔生產技術

(1)塗料軋染新工藝。塗料染色技術是壹項創新技術,能從根本上、從源頭上建立良好的生態環境,同時能充分考慮清潔生產、節能降耗,還能產生特殊風格的染色。染色過程可以認為是“零汙染排放”或很少排放。該技術首先對纖維進行陽離子改性,然後選擇陰離子塗層進行染色,實現塗層在纖維上的局部吸附,產品具有較高的染色牢度和K/S值。常州高東印染是該染色技術的先行者,推薦工藝為:半成品→陽離子改性(增深劑3 ~ 5 g/L,常溫二浸二軋)→烘幹→塗料軋染(加入濕牢度提升劑20 ~ 40 g/L,常溫二浸二軋)→烘幹→拉幅。

(2)活性染料無鹽染色技術。這種技術和常規軋制?烘焙?滾?與汽蒸工藝相比,從根本上消除了印染廢水中鹽難去除的問題,浮色不易回染,提高了染色牢度,改善了染色織物的水洗性能,降低了廢水色度,減少了30%以上的廢水排放,實現了50%的廢水回用率。某企業推薦工藝:半成品→軋染液(專用固色堿劑10 ~ 20g/L,浸軋兩遍,軋液率60% ~ 65%,室溫)→汽蒸(100 ~ 102℃,1.5 ~)。

1.3重視染色材料的回收利用。

在抽樣調查中發現,只有不到10%的印染企業實施生產廢水回用技術,大多數中小企業沒有輕堿回收裝置,回收染料的企業更少。因此,從減輕印染廢水處理負擔的角度出發,應該更加重視染料助劑的回收和利用。

1.3.1染料的回收和再利用

還原染料和硫化染料的染色殘渣可分別用超濾法和酸沈法處理,回收的染料可按常規工藝使用。活性染料染色殘渣中的水解染料可以凝聚沈澱,回收的染料可以按照酸性染料工藝用於羊毛染色。

1.3.2絲光堿液的回收利用

在絲光軋堿槽邊緣增加1自動配堿儀,將噴堿吸收前段的濃堿過濾,返回配堿槽,將噴堿吸收後段的堿用於精練,並安裝儲液槽,將停工時留在工作槽的濃堿重新利用,既提高了工藝穩定性,又節約了堿耗,降低了廢水pH值。

2 .結構減排是突破口,重在優化調整

針對常州印染行業的現狀和節能減排的艱巨任務,以節能減排、降耗和清潔生產為主題,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產品結構勢在必行。

2.1調整產業結構,突出技術研發優勢。

根據國家關於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規定精神要求,要加快常州現有印染企業的資源重組,加大關停規模小、汙染嚴重企業的力度,適度控制常規印染產品加工企業的生產規模,以常州宏達電器、洪鈞印染、 以高東染整為龍頭企業,培育壹批科技含量高、競爭力強的新型紡織印染企業,變規模優勢為技術優勢,變加工優勢為研發優勢。

2.2優化產品結構,開發高附加值品種。

常州印染企業的產品以棉機織物為主,包括牛仔布、色織布、燈芯絨等。近年來,針織印染的規模日益擴大。但整體產品結構簡單,花色品種單壹,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品種不多。建議從生態紡織、節能減排等角度進行改進。

(1)開發綠色纖維產品。以常州徐戎針織印染有限公司為例,對彩棉和天絲進行了探討。、甲殼素、聚乳酸等符合生態要求、綜合利用資源的新型纖維混紡或交織面料,開發新品種,開拓新市場。

(2)開發新的印刷產品。如噴墨印花、無紙轉移印花、仿蠟染、仿牛仔產品等。,並適度控制高汙染印染產品,如牛仔布、燈芯絨等。

(3)開發各種功能性織物。如超柔抗皺、防水透濕、阻燃、防汙、抗靜電、防紫外線、抗菌、防輻射和電磁波屏蔽等。,包括塗層和復合整理,以提高產品的功能化和差異化程度。

(4)發展家用紡織品和產業用紡織品。常州目前還沒有形成生產鏈,離把世界分成服裝、家用、產業用紡織品三塊的目標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3減排管理是保障,提高執行力很重要。

3.1采用先進的科學方法進行實時監控和有效管理。

常州科研機構與高校聯合開發了BP神經網絡水質水量預測及GIS支持系統,為地方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及時了解印染行業生產和排汙狀況,準確掌握相關信息提供參考,以便科學決策和有效指導。具體如下。

(1)將人工神經網絡引入紡織印染行業的水質模擬和預測中,以提高預測精度。實踐表明,利用神經網絡模型預測印染行業汙染發展趨勢是可行的。預測2010年後常州紡織印染行業廢水排放量將超過9925萬t/a。

(2)開發了常州印染行業汙染控制決策GIS支持子系統。該系統可以整合各地區的水環境信息、地理信息和印染汙染源信息。它以其直觀、形象、交互的特點,可以幫助環境管理和技術部門方便、快捷地了解該區域的環境地理信息,實現汙染源的精確定位、實時查詢和汙染統計。

3.2加強精細化管理,使節能減排措施落到實處。

精細化管理是印染企業清潔生產技術的助推器。是企業超越競爭對手和自身的需要,是企業適應激烈競爭環境的必然選擇,是企業求基業長青的必然選擇。壹些企業的管理模式值得借鑒。

(1)優化現有流程,細化操作環節。加強對現有工藝路線、工藝處方和條件的優化,避免因吸收不足而增加廢水處理負擔。制定各工序的操作規則,遵循規則,達到工藝路線最短、物料能耗最低、產品質量最佳的目標。

(2)完善管理制度,落實環保責任制。制定清潔生產、節能減排管理制度,配套獎罰措施,細化停水停汽崗位責任制,落實個人、班組、部門環保責任制,不定期檢查執行情況,通過過程監控實現高效管理。

(3)加強生產管理,提高產品壹次合格率。生產部應及時對染整設備進行維護,以保證良好的運轉,降低產品返修率。除了對擋車器的生產過程進行自檢外,專業人員定期檢查設備的運行狀況,並及時清理、維護、整改,防止跑、冒、滴、漏。

(4)加強教育培訓,提高全體員工減排意識和技能水平。對員工進行崗位技術培訓和清潔生產、節能減排教育,提高操作人員的技能水平,減少抄樣和操作失誤,取得壹次成功。通過培訓增強員工的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4展望

2007-2009年,中國印染工業協會發布了91項節能減排先進技術推薦,主要涉及染整新技術與設備、新型纖維加工技術、廢水循環利用技術、印染廢棄物回收利用技術、產品在線檢測與控制技術、新型高效染料助劑技術等,為企業實現節能減排提供了示範工程。可見,目前的印染企業不僅缺乏技術,更缺乏新技術推廣應用的技術準備和保障措施。內涵與外延並重,從原材料、技術、設備源頭入手,大膽挖掘改造潛力。同時,通過產品結構調整、生產過程控制、精細化管理和綜合治理,有效落實節能減排措施。使低浴比染色、無水印染、零汙染等技術盡快在企業落戶,改變高能耗、高汙染、濕加工的傳統印染生產模式,突破行業內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

參考

[1]紡織產業調整振興規劃[EB/OL]。https://www.ellipsis/zwgk/2009-04/24/content _ 1294877 . htm,2009?04 ?24.

[2]王繼勇。當前印染行業節能減排的主要措施[R]。2009浙江紡織染整行業專家論壇。

【3】變性顏料連續印染創新突破【EB/OL】。https://www.ellipsis/tech/16756 _ 1 . html,2009?09 ?21.

[4]範愛民。精細化管理[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5。

[5]中國印染工業協會發布第壹批節能減排先進技術推薦目錄[EB/OL]。https://www.ellipsis/BBS/default.as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