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健康教育實施方案(壹)
壹、指導思想和宗旨
主要針對轄區居民常見病、多發病,強化居民健康意識和互助健康意識,提高居民整體健康水平和疾病預防能力,教育居民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最大限度減少患病幾率,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健康保障。
應本轄區居民要求,本著六位壹體社區服務的服務宗旨,在市、區兩級的指導領導下,結合社會居民教育知識需求,特計劃每月開展壹至兩次健康教育談心活動。為保證健康教育有序開展,確保教育質量,結合我站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規劃及實施方案。
二、工作措施
1.成立了教育工作組,分工明確。成員名單如下:
旁白:_ _,_ _
主題收集和提供:_ _
註:_ _負責電腦輸入和現場安排。
2、加強宣傳,充分利用就診機會,讓廣大居民認識到病前預防和健康教育的好處。
第三,教育對象
患病率較高或不太註重個人健康的人群。
第四,具體實施
1,地點:社區活動中心
2.時間:每月1,3,5,7,9,11月。
3.主持參與者:社區醫務人員和社區居民。
4.主要內容:社區常見病、多發病的癥狀與治療,老年人保健與慢性病預防,皮膚病、傳染病講解,社區壹般保健與康復。
社區健康教育實施方案(二)1。組織管理:建立健全健康教育組織網絡,有領導分管,有專(兼)職人員負責。健康教育每年都需要有年度計劃、措施、記錄和總結;相關文件和資料應保持完整,並規範管理。
2.健康教育陣地:設立健康教育宣傳窗口和黑板報。宣傳窗口每兩個月發布壹次,每年至少6次,黑板報每月發布壹次,每年至少12次。根據當前健康熱點、疾病預防重點和職業危害,健康教育宣傳內容應經常變化,文字材料應以照片形式保存或歸檔。
3.健康教育活動: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如廣播、專題講座、組織培訓、外出參觀等。)結合小區實際情況。
4.控煙健康教育:社區制定了禁煙制度,在顯眼的地方張貼標識,定期開展“吸煙有害健康”的健康知識宣傳,積極開展無煙單位創建活動。
5.居民健康知識測試:定期在社區管轄範圍內的所有社區進行測試,每季度壹次,每年至少四次。
社區健康教育實施方案(三)壹、指導思想
我們將以黨和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緊緊圍繞轉型升級目標,深入貫徹落實省市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總體要求,結合園區街道建設實際,積極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 圍繞社區教育創新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著力提升園區街道文化教育軟實力和綜合競爭力。 創新思路,不斷拓展社區教育發展的廣度,深化社區教育發展的內涵,努力追求目標開放、項目實用、受眾廣泛、特色突出的景泰路社區教育,努力建設教育繁榮、文化特色鮮明、軟硬實力雄厚的東部新城。
二、主要工作
(1)積極開展教育培訓活動,推進學習型組織建設。
1,以社區市民學校為主陣地,以社區居民的迫切需求為出發點,自下而上開展教育培訓活動。社區市民學校和相關部門,在調查了解社區居民需求的基礎上,按照每年從業人員繼續教育培訓率不低於50%的要求,設計申報培訓項目。園區街道社區教育中心辦公室總結,並對基層培訓情況進行專項評估。
2.辦好公益大講堂,精心組織景泰公益大講堂系列講座。
3.努力推動社區教育向社會化、法制化、科學化方向發展,逐步形成社區管理、社會廣泛參與的社區教育格局。有計劃地開展各類公民教育活動,實現社區各類教育資源的統籌、銜接和溝通,基本建成公園街道區域終身教育體系;構建社區教育組織網絡,實現社區教育體系的全方位覆蓋;實現學習、精於學習、享受學習的終身學習氛圍。
(二)進壹步建立和完善社區教育管理體系。
1.完善社區教育委員會領導班子。成立“景泰路街道社區教育委員會領導小組”,由園區街道主任擔任主任,分管社區教育的副主任,社區教育學校、相關部門負責人,社區* * *建設單位負責人,所轄學校、單位主要領導及聘任教師為成員。委員會領導小組實行半年度會議制度。社區教育委員會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社區教育學院,由社區學校校長任主任,具體負責制定社區教育發展規劃和實施意見;研究社區教育的管理和運行機制;推動計劃的實施,為社區教育提供指導、聯系和服務,組織社區教育相關人員的培訓。
2.完善社區教育中心建設。利用社區教育學校資源,加強社區教育中心建設。教育培訓將在多功能、服務型、開放性,特別是提高居民素質教育發展中發揮主導作用。加強協調統籌,指導組織社區文化教育培訓,編寫教材,協助開展文明社區創建工作,落實文明市民學校(社區文化技校)的組織指導,落實基層社區教育月報制度。
(3)完善社區教育培訓網絡。
1,完善三級垂直培訓網絡。壹級是社區黨校、社區教育學校和宣傳文化中心;辦公室設在街道宣傳文化中心大樓。第二個層次是社區和企業公民學校。以“三自”(即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為方向,加強基層社區文化教育基地建設。第三個層次是社區的其他教育培訓機構。教育培訓實體要做到“五有”,即有健全的組織管理、適宜的教育場所、相適應的專兼職教師、實用的公民教材和必要的教育投入。
2.進壹步整合社區教育資源,將“農村少年宮”功能指標納入社區教育基地建設內容,購置和補充必要設施,建設符合標準的綜合性社區教育活動基地。利用暑假和雙休日,開展豐富多彩的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動,讓青少年生活得更加快樂。
(四)形成適應社區居民多樣化需求、有重點、有針對性、多內容、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開放靈活的大教育體系。
1.大力加強基層社區居民學校基地建設,對照省級居民學校建設標準,努力使基層社區教育活動基地達標或樹立示範。保證社區居民有足夠的教育和活動空間。力爭2015年成功申報1省駐地學校。
2.統籌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利用社區文化教育力量,提供各種職業文化教育培訓,激發群眾積極性和創造性,建設基層文化隊伍,提高基層文化教育自我發展能力。
3、結合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與社區中小企業合作,推動建立職工教育體系,利用社區教育資源,為企業職工提供在職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豐富企業文化。
4.積極組織青少年開展有益身心健康的社會公益活動和其他校外文化教育活動。
5.充分發揮各類教育指導小組的作用,根據特殊需要,提高早期教育、特殊教育、流動人口教育、婦女教育、醫療保健、婚姻教育、老年教育等特殊教育和特殊文化活動的水平。
(5)建立壹支高素質的專兼職社區教育工作者隊伍。
通過聘請專家、技術人員擔任社區教育兼職教師,招募老幹部、老教師、專業技術人員和社會人才擔任社區教育誌願者,形成社區學校的工作人員隊伍。加強誌願者和管理人員的培訓,提高他們服務社會的能力。
(6)進壹步加強社區教育研究,提升社區教育學校的內涵。完成省重點項目“城市化進程中新市民教育培訓研究”的結題,在研究和解決問題的同時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完善社區學校網站,做好經驗交流、理論成果推廣和咨詢服務。加快推進* * *共享文教信息資源工程,實現農村有線電視全覆蓋和互聯網大規模傳輸,積極開辟互動學習平臺,精心打造景泰路街道社區教育學校網站,積極推廣應用“學校在線”,為人民群眾提供良好的教育信息服務。
(七)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充分發揮街道、社區文體指導員作用,整合文化資源,繁榮廣場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鄉村文化。在園區街道範圍內組織開展第六屆全國終身學習周活動,繼續辦好少兒藝術節,開展“送書、送劇、送電影”進社區活動,組織參加各級文藝演出或音樂會。充分利用農家書屋平臺,實現社區居民全員參與率50%以上。為了改變農村居民的不良生活習慣,提高他們的品味和生活質量,保障社區居民的身心健康。
(八)開展社區老年教育。為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使他們感到活躍,學有所樂,並根據他們的特點開展各種文體活動,為開展活動創造條件。
(九)抓好學習型家庭和學習型組織的創建。制定“學習型組織標準”和“學習型家庭標準”,開展評選活動。召開學習型家庭(戶)、學習型組織交流會或研討會,總結經驗,及時推廣。
(10)保障措施
1.加大宣傳力度,擴大社區教育的影響。充分利用黑板報、墻報、宣傳櫥窗、內部刊物、網絡等媒體進行宣傳。圍繞終身教育、終身學習和建設學習型社會,在學習型社區開展壹次宣傳教育活動。
2.形成工作機制,規範社區教育管理。將社區教育納入公園街道社會發展規劃、納入社區建設規劃、納入文明社區創建計劃。通過定期召開會議、研討會等活動,實現* * *建設,* * *擁有,* * *享受,形成網絡化的社區教育體系,及時研究解決社區教育中的新情況、新問題。
3.保證社區文化教育的投入。根據社區文化教育的實際情況,每年安排社區教育經費,按人均不低於2元的水平撥付給社區教育學校。同時,采取單位贊助、上級補助、社區創收等方式,籌集社區教育經費,用於增加設備、改善條件、開展教育培訓和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