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私泄露報警有用嗎?
泄露個人隱私造成壹些不良後果,且有確鑿證據向警方報案的,公安機關將立案;而如果只是泄露,但沒有造成不良後果,壹般公安機關是不會立案的。但如果是大規模泄露,雖然沒有造成不良後果,公安機關也會立案。
侵犯隱私可以向當地公安機關舉報,侵犯隱私會受到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處罰。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壹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壹)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開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證人及其近親屬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幹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
隱私泄露報警有用嗎?
第二,
隱私權的內容包括
1,人身安寧權。權利主體可以從事或不從事某些與社會利益無關的活動,不受他人的幹涉、破壞或支配。
2.對個人生活信息保密的權利。權利主體有權禁止他人非法使用個人生活信息。如身體缺陷、健康狀況、生活經歷、財產狀況、婚姻、社會關系、信仰、心理特征等等。
3.個人通信保密。權利主體有權對私人信件、電報、電話等的內容和方式保密。,並禁止他人非法竊聽或竊取。
民法第110條
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和婚姻自主權。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和榮譽權。
《民法典》第111條
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獲取並保證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處理、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泄露他人個人信息。
第三,
個人信息泄露的解決方案?
(1)更改賬號。
個人信息泄露後,應盡快更換賬戶。因為現在網絡很發達,信息泄露後如果不更換賬號,這個賬號下登錄的各種信息就會源源不斷的流出。因此,壹旦發現泄露源頭,就要立即停止使用該賬號,從源頭上切斷泄露源頭。
(2)更改重要密碼。
現在,人們離不開互聯網。個人信息壹旦泄露,涉及範圍很廣。尤其是對於喜歡網購的人來說,個人信息往往與銀行賬號、密碼等重要信息聯系在壹起。因此,壹旦個人信息泄露,重要密碼應立即更改,以免造成經濟損失。
(3)報案。
個人信息壹旦泄露,要報警。報案的目的壹是保護自己的權益,二是可以立案。壹旦有更多的人遇到和妳類似的情況,可以壹起應對。這樣既能保護自己的隱私,又能避免更多的經濟損失。
(4)律師起訴。
如果個人重要信息丟失,並且知道如何丟失或者有很多線索,可以向專業律師咨詢相關法律法規。如果律師給出肯定的答案,可以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
(5)收集證據。
信息泄露後,很容易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各種郵件和電話。這時候妳就要註意了,記下對方的電話或者郵箱等有用的信息。也許這些信息很瑣碎,但是壹旦收集起來,不僅能幫妳維權,還能幫助更多的人。
(6)提醒身邊的親朋好友,防止被騙。
個人信息泄露後,不僅可以用這些信息盜取妳的賬號,還可以欺騙妳的親朋好友。所以壹旦妳的信息泄露或者聯系工具賬號丟失,壹定要第壹時間通知妳的親朋好友,請他們額外采取防範措施,以免上當受騙。
(七)無關信息可以忽略。
現在信息泄露非常嚴重,防不勝防。如果什麽都調查,可能就沒有那麽多精力和時間了。所以,妳可以選擇忽略無關的,不涉及自己利益的信息。
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和婚姻自主權。隱私泄露時報警是有用的。如果大面積泄露,即使沒有造成不良後果,公安機關也會立案。以上是昭發編輯說的相關內容。com為妳發現隱私泄露,報警有用。如有其他問題,歡迎隨時咨詢法網律師。
法律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壹百壹十條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壹百壹十壹條。
[3]《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