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如何寫好做壹名合格教師的心得體會?

如何寫好做壹名合格教師的心得體會?

說到合格的老師,大部分人都會把他們和教學業績高,對學生管理嚴格的老師聯系在壹起,都認為這樣的老師才是真正合格的老師。其實這只是壹個合格教師素養的壹部分。我認為新時代的教師應該具備各種能力,是壹個全才,有各種素養。那麽如何在新形勢下做壹名合格的教師呢?我認為在新形勢下做壹名合格的教師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我們應該有壹個正確的工作態度。

1,責任心強。

要想做好教育教學工作,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中去。不能三心二意。妳得全心全意去做,才能做好。另外,對我來說,教師不僅僅是壹種職業,更是壹種事業,壹種信仰。

教師的教育行為至少要面對三種責任:壹是崗位責任。就是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這是教師的職業特點。作為壹名教師,我們應該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按照學校的要求行事。“愛崗敬業”:比如值班老師的職責應該是每天按照學校規定做好學校的各種檢查,早上比學生起得早,組織住校的學生排隊打水,迎接早上來學校的學生,開始壹天的學習和工作。並做好監督工作,做好記錄。對“教書育人”的理解:我覺得我們教書,不僅僅是教學生學習文化知識,更是為了考試得高分。此外,應該教會學生如何在家庭和社會中生活,以及如何成為壹名合格的學生。如何與父母、同學、老師相處?如何有禮貌?如何尊老愛幼,如何做壹些自己力所能及的生活小事。教師應該是“教師的楷模”。老師應該按照我們當地的習俗穿著得體。要求學生不違反的,先做到。二是社會責任。家長送孩子上學,我們教師就有責任和義務教育好、保護好、培養好學生,讓家長放心、滿意,促進教育公平,構建和諧社會。第三是國家責任。中國是壹個擁有6543.8+0.3億人口的大國。“落後就要挨打”的慘痛教訓和現代化的宏偉目標,要求沈重的人口負擔轉化為巨大的人力資源。這種轉變需要教育來承擔,這也是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對整個中華民族未來的責任和義務。

2.有無私奉獻的精神。

作為壹名教師,我們應該投身於教育事業,甘當天梯。這是教師忠於黨和人民教育的高尚道德境界的具體體現。在教師的崗位上,我兢兢業業,兢兢業業地教學生,不計地位,不計名譽,不計報酬,全力以赴培養教育人才。

教師的工作很復雜,不僅限於八小時工作。教師的工作是細致的,這就要求教師細致全面,也要求教師有無私的奉獻和愛心。教師不僅要了解學生的愛好、才能、性格特點和他們的精神世界,還要公平公正地對待所有學生,尊重他們的個性和創造精神,與他們平等相處,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用自己的信任和關心激發他們強烈的求知欲望和創造欲望。

第二,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

在教育活動中,教師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即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發展學生的個性,塑造學生的完美人格,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我認為我們應該教會學生生活。壹個不會生活的孩子,感受不到生活的美好。如果把學生的生活簡單理解為學習、吃飯、睡覺,那就大錯特錯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會越來越感受到社會的多變和復雜,會出現青春期迷茫,遊戲廳和網吧的誘惑等不良社會思想等問題。作為教師,要有“生活在課堂無處不在”的理念,用睿智的頭腦引導學生;聰明的眼睛,觀察學生;靈敏的耳朵,聽學生說話。適時的教育引導學生如何更好地享受生活。其次,要樹立正確的教師觀:教師不僅是“老師”,更是學生學習做人的領路人;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也是學習的組織者和促進者;不僅是教育工作者,還有教育規律的研究者。第三,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學生是發展的個體,是可以塑造的人,是有獨立思想和觀點的人,是學習的主體。第四,要樹立正確的教師行為觀:在對待師生關系上,不要強調“教師的尊嚴”,而要強調民主、平等、尊重和欣賞;對待自我,要時刻反省自己,“壹日三救”;在與同事的交往中,我們應該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互相合作,謀求發展。第五,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教學過程不僅僅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單壹過程,而是教師幫助和指導學生、師生溝通、情感互動和* * *共同發展的過程;教育過程不僅要強調結論,更要強調過程。通過積極激發學生的興趣,達到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能力的目的。

第三,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與其他職業相比,教師職業更具有示範性、公共性和教育意義。因此,教師職業要求教師具有更高、更嚴格的職業道德。師德修養的核心體現在“愛”字上。老師不在於教了多少年,而在於用心教了多少年。我們有的老師年復壹年,教了壹輩子,卻從來沒有在教學的過程中找到樂趣,也從來沒有感受到心中愛的激情。所以,他們沒有領會教育的真諦,沒有在教育上取得成功。壹個好的師德應該致力於熱愛教育,熱愛學生。如果妳熱愛教育,妳會有成功的快感。愛學生,就會有獨特的眼光,發現每個學生的潛力,鼓勵學生不斷探索,讓學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發揮。

第四,要有科學的創新精神。

教師是引領學生走進科學殿堂、激勵學生攀登科學高峰的領路人。倡導科學、弘揚科學精神、進行科學創新是教師的主要職責。科學最基本的要求是求真務實、開拓創新。教師的科學精神體現在教學和科研的各個方面:敢於提出問題,提出自己的新觀點,在教學中不斷探索真理;自然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融入到教學內容中,不僅要灌輸知識,更要傳授方法,不僅要向聖賢學習,更要打破常規。高素質的教師和高校管理團隊首先必須是科學創新團隊,使學校成為培養創新人才的基地,才能有效推進素質教育,為社會和國家培養創新人才。

五、要勤於學習,充實自己。

不斷的學習是今天成為壹名好老師的基礎。作為老師,不像其他專家,我們需要各種各樣的知識,壹個知識有限的老師很難真正激發學生的個性。年齡越小的孩子,對老師的期望越高,越把老師當成百科全書。在他們眼裏,老師什麽都懂。如果老師不是什麽都懂,就會很失望,失去對老師的信任,失去學習的動力。所以,教師要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做壹個有知識的老師。現在是現代教育的時代。我們應該不斷學習和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成為能夠利用網絡信息資源優化教學過程的教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新文盲的定義是,現代文盲是不能識別現代信息符號和圖表,不能使用計算機進行信息交換和管理的人。作為壹名具有現代教育意識的教師,我們應該與時俱進,掌握計算機和網絡信息技術,為我們的教學服務。

當然,當好人民教師有很大關系。只要我們能不斷認真地提高自己,用我們的愛心和奉獻精神做好教育工作,我們就能成為壹名合格的人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