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福州王莊新村老王莊新村印象

福州王莊新村老王莊新村印象

王莊新村是福州四大老小區之壹,應該算是福州第壹批拆遷安置房。以前是以大排檔為主的大型居民區。王莊人口密度越來越大,自然形成了福州第壹個夜市,夜市的繁榮促進了王莊周邊的發展。沒人知道這裏住了多少人。晚上從長樂路頭排到長樂路尾,大排檔從晚上7點開到淩晨,總是人聲鼎沸。因為生活,王莊總是洋溢著壹種繁華的氣息。

隨著福州城市的發展,王莊新村的原有居民慢慢選擇新的社區。王莊的房子要麽留給老人住,要麽賣給別人,要麽租給附近的商家,剛畢業的學生,外來務工人員等等。為了生存,王莊不可避免的給人壹種骯臟的感覺。王莊是福州城市化進程中的壹個過渡。在老福州的記憶裏,這裏有各種文化和商業氣息。雖然繁華,但缺少壹些貴族氣息。隨著福州城市的擴張和升級,王莊新村、楊霞新村、上海新村等老社區正顯示出它們的老態。這些老小區的建築大多是鋼筋混凝土的,經歷了二三十年的風風雨雨,危險系數很高。尤其是5.12汶川大地震後,這些老舊小區的改造成為壹個緊迫而棘手的問題。從王莊新村桂園小區壹角望去,廣告牌和電線混雜在壹起,隨處可見。王莊新村周圍是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多少有些滄桑。

王莊新村的誕生要追溯到1981。按照福州民間假想的年齡算法,到今年,王莊新村30歲,人站之年,屋老之年。

路邊破舊的宣傳欄下放著兩輛待售的自行車,壹個小攤販正在賣水果。三十年前,王莊新村還是壹片農田。當時恰逢五壹廣場建設,水部等幾個原本住在那壹帶的村子要集體搬遷。於是就有了王莊新村。作為他們的新村,1981開始建設。那壹年,26歲的福州市民鄒增輝搬進了這裏。他結婚沒多久,祖屋墻上的大紅喜字還沒撕掉。他帶著妻子、家人和同村的其他人來到這個新村,搬進了二區的壹棟四層公寓。

在鄒增輝的想象中,所謂的新村,不過是壹個陌生而清新的居所。雖然祖屋經常漏雨,只是個木屋,但留給他的回憶太多了,他很舍不得。和他有同樣想法的老人還有很多。活了壹輩子,不能放棄。

這種不情願很快就被新鮮感取代了。王莊新村帶給他們的是壹個和他們以前的生活大不相同的村莊:每棟樓都有五層樓高,外墻都是紅漆,新村裏有21的綠地,還有壹個公園,金安河在這裏靜靜流淌。現在可以稱之為沿江豪宅了。

鄒增輝的第壹個女兒在呆了壹年後出生。每天早上7: 30,他花10分鐘騎自行車去鰲峰洲附近上班。老婆去新村四區附近的壹個早市買菜,那裏有壹排排的攤販,肉啊,海鮮啊,水果啊,什麽都有,而且價格很低。

再過幾年,女兒就可以上學了,學校就在小區裏。每天放學,女兒和同學都去小區旁邊的公園綠地玩。雖然沒有摩天輪,但石桌石凳也能增添無限童趣。

整個新村,入住的人越來越多。截止1989年底,王莊新村已建住宅292棟,總人口35937人。

鄒增輝說,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夜市的出現豐富了王莊的夜生活。起初只有幾個攤位,擺著牙刷、毛巾等生活用品。後來,它發展成了壹條街道。晚上車水馬龍,逛街的人穿梭其中。只有學生街能與好生意競爭。

到了2000年,大排檔的加盟更加熱鬧。逛完夜市,隨便壹條街坐下,兩瓶啤酒幾個菜,看著外面的人群,享受著生活。

壹個王莊已經能夠滿足居民從購物到娛樂的所有需求。從壹個村莊,發展成為壹個繁華的小城市。

時間帶來了熱鬧和繁華,也帶來了滄桑。轉眼間,女兒已經出嫁,鄒增輝55歲,年過半百。小區裏漂亮的紅墻漸漸褪去。樓下花壇的臺階開始松動。

新村裏的電線交織在壹起。從樓下看,像壹條蛇在頭頂盤旋,隨時會咬人。90年代初,為紀念女排七連冠而放置在新村的雕塑《奮鬥》也是滿身汙漬。

壹些王莊人帶著家人搬出去了。其他人搬去和家人壹起住。王莊新村四周高樓如雨後春筍,顯得有些滄桑。

如今,55歲的鄒增輝坐在新村公園感嘆自己老了。2010 165438+10月10農歷十月初五,是王莊人信奉的朱將軍的生日。這壹天,生日宴照常舉行,就在廢墟邊上的百神閣搬遷前。

這壹天,是王莊人的節日。他們中的壹些人早上5點起床去市場買菜。有人早上7點開始做飯,壹直忙到晚上8點,還有人早早趕到廟裏幫忙擺桌子。王莊新村二區的公園也因此熱鬧非凡。

晚餐後,有精彩的閩劇欣賞。舞臺設置在百神閣外的空地上,長10米。鑼鼓壹響,觀眾擠滿了舞臺。老年人經驗豐富。他們壹大早就從家裏拿把椅子,坐好,舒舒服服的看戲。小孩子只能爬上樹往下看,還有人從連江過來看戲。王莊人很有錢,請的戲班肯定是最好的。福州閩劇團是經常來的明星劇團。王莊的人對這些書都很熟悉,比如易順閣、陳世美否定妻子,還能哼上幾句。演員們在用福州話演唱,最下面的老人哭了。孩子們對小販兜售的小吃更感興趣。爺爺奶奶感動得流淚的時候,乞討的時候很容易拿到幾元零錢買菜。舞臺上的戲劇,舞臺下的生活。陳世美最終決定與妻子斷絕關系,王莊人吃了今年的年夜飯,分道揚鑣。宴席結束,王莊新村的生活也就暫時結束了。在之前的8月,機器轟鳴,建築物倒塌。只有不屬於這裏的工人才能從屋頂和窗臺進入任何曾經封閉的空間。

在壹個房間裏,有壹個大大的紅色喜字,壹角被撕破了。房間的角落裏放著壹對玩偶,窗臺上掛著的紅燈籠喜慶無比。屋外工人焚燒垃圾的味道彌漫在房間裏,還有壹對夫婦在這裏喜結連理。

另壹個房間,墻上畫著卡通圖案,淩亂的地板上放著壹圈彩色鉛筆。太美了。曾經有壹個小女孩住在這裏,20年後用鉛筆畫了壹個夢。她在王莊新村長大,幸福地依偎在壹些年邁的父母身邊。

王莊新村的時間最終停留在2010年8月的壹天。像候鳥南移壹樣,王莊人帶著家人和嘴巴離開了。

離開再回來。就像我們身邊的城市壹樣,“城中村”的歷史壹個個結束,而“城中村”的歷史壹個個開啟。王莊新村龍舟俱樂部的會長是街坊裏的“老鄭”。他的全名是鄭景星。他今年63歲,家住王莊新村二區11號樓。這兩天,他壹直在為新的龍船屋奔波。

“現在這個區域要搬遷了,龍舟俱樂部也要搬遷了。”老鄭說,端午節目前有5艘龍舟,最早的是上世紀70年代建造的。因為老龍船房面積有限,分別放在龍船會和晉安河。

跑了幾天,龍舟人的“新家”終於有了雛形:澤旭中學旁邊,面積約200平方米,比現在大壹倍左右。

老鄭松了壹口氣。他開玩笑說,龍舟兩年就可以分開了。

讓老鄭跑來跑去的龍舟,是王莊人眼中的寶貝。早在搬進王莊新村之前,葛城村的龍舟就在市裏小有名氣。1982年,結婚生子,壹個文蛤,背著五只龍舟來到王莊,在2區18號樓旁邊新建了壹個龍船房。

1982端午期間,在王莊新村舉辦了第壹屆節日。他們在新村旁邊的晉安河上舉行了龍舟比賽。

除了老鄭,還有很多鄰居在忙。女性組成了壹個後勤團隊,48歲的王贏是其中之壹。搬進來那年,她剛結婚,成了村裏的壹員。她老公壹大早就去幫忙買東西了,她挽起袖子,幫請來的廚師燒水做小吃。

隨著壹聲鑼響,壹條快速的龍沖出了河。鼓聲越密,龍舟劃得越快。站在岸邊的婦孺會追著龍舟壹路小跑到光明橋的橋頭。

看到龍舟飛起來,老鄭很高興,心想壹定要把龍舟的威風傳下去。

第二年夏天,在老鄭的組織下,新村壹群10歲左右的男孩聚集在壹起,組成了青年隊。每天早上8點,哨聲壹響,開始跑步,然後下水訓練。主教練老鄭,當教練近10年。

在他的記憶中,1999是最難忘的。那壹年,國際龍舟邀請賽在光明港舉行。美國、俄羅斯等國都派隊參賽,爪龍船隊是參賽隊伍之壹。比賽結束後,他們獲得了600米和800米冠軍。

那壹年,也是整個龍舟隊的鼎盛時期,僅龍舟就發展到了八艘之多。當時集資建的龍船房裝不下這麽多龍船,有的還得放在金岸河邊。今年8月,王莊新村搬遷。他搬到附近的荷花園和女兒壹起住,壹起劃龍舟的人也陸續搬走。搬走後,他壹直有壹個願望:兩年後,大家可以回到這裏,壹起擡著龍舟順晉安河而下。

目前新的龍船館基本選址完畢,以後叫蚌城龍船會。王莊人也知道了自己的新家以後會在哪個樓裏。他們家叫新王莊。老鄭的願望過幾年就能實現了。

到時候,老王莊人又會回到這裏,新王莊人也會加入進來。他們會和老鄭壹起扛著龍舟,順晉安河而下。

屆時,鑼鼓聲依舊,龍船齊頭並進。偶然,我在王莊新村住了三十年。林建從壹個懵懂的少年成長為壹個帥氣的小夥子,但那麽多的回憶難以忘記,記錄著逝去的美好時光,再也沒有回來。時間就是這麽殘酷,用了我30年。

曾經的王莊將在推土機的隆隆聲中漸漸消失。除了銘刻在腦海裏的《森喜朗》,我想用光影記錄下那些片段。

始建於上世紀80年代的王莊新村,據說是當時福州的第壹個新村。

30多年來,新村裏的樓房已經破舊不堪,因為都是磚砌結構,有的老房子已經破舊成危房。

此次拆遷,涉及超過壹半的樓房,王莊新村樂東、桂苑、興苑、聚源、梅園等小區還沒有納入拆遷範圍,只是時間問題。

在三角梅掩映的小區壹角,在破敗的小區裏難得有這麽美的風景。溫馨美麗的風景,午後悠閑的生活。濃蔭遮蔽,桂苑小區綠化不錯。

王莊新村南湖公園的三角梅壹年四季盛開,是老人和孩子休息的好地方。

梅園小區流動人口多。因為沒有專門的公共信息發布欄,所以經常可以在墻壁和門板上看到出租信息。綠樹成蔭,人去樓空的老王莊,但新王莊會更好。這樣親切的線和面,恍惚中又回到了農村。

杏園小區旁邊的便利蛋糕店。餓了就買壹個吃。味道不錯。

懶貓躲在雜貨箱裏曬太陽,遇到顧客也懶得下手。

政府關註民生健身器材,百姓是健身的好去處。

桂園小區壹角,綠化還是很好的,空氣清新。

很多王莊居民都搬出去住了,大部分都是租房的,老房子,老人,生活在晴空下。

王莊新村幾乎家家戶戶的陽臺上都有壹些花草。王莊的新村大多是磚砌結構,老房子太舊,經不起地震等自然災害。所以這次拆遷大部分人都搬出去了。雖然他們已經在老房子裏住了20多年,但新王莊會很漂亮,人民期待著住上新居的那壹天。

著名的王莊大排檔,下班累了就休息壹下,壹直吵到半夜。

在拆遷現場的路邊,有壹座名為“戰鬥”的少女雕像。它的起源是什麽?有市民打電話“解密”,最終得知這座雕像是1986年夏天為紀念中國女排五連冠而建。

"這個女孩正在打排球,她的右手是壹個扣球."當時我家在“王莊新村”。回想壹下雕像應該是1986“我還在上初中的時候造的。”

說起雕像的建造背景,從1982到1986,中國女排實現了‘五連冠’,全國掀起了學習女排勇戰的熱潮。“這座雕像就是在這種氛圍下,由街道辦事處牽頭建造的。當時中國有兩位福建女排隊員,侯玉珠和鄭美珠。女排的“雙珠”家喻戶曉,這座雕像就是以她們為原型的。

20多年前矗立在公園中心的雕像現在被遺棄在建築工地的邊緣。“我感覺有點不舒服!”建議對雕像進行保護,“可以放在閩江公園南園,然後我們可以把那個時代和雕像背後的故事介紹給下壹代。”

姓名:林建性別:男身份:律師

經常想起剛畢業工作時幾個同學在王莊合租壹個房間的生活,在大排檔喝啤酒,談工作,談理想。我們幾個人有了穩定發展的工作後,都結婚了。現在想起來,懷念我們住在王莊的日子。

期待新王莊的中樞生活。"

姓名:羅性別:女身份:教師

我從小在王莊長大,對它有很深的感情。這裏交通便利,我上班也很方便。現在搬到金山住,每天要早起壹個小時。我還是期待新王莊早日建成,我可以恢復在中心的生活。

人氣依舊是王。"

姓名:丁性別:男身份:夜市攤販

曾經在王莊夜市擺了兩年攤,賺了近6萬。由於王莊舊城改造,我不得不換了個位置。這段時間感覺福州其他夜市無論是規模還是人氣都不如老王莊夜市。

期待新王莊做商業航母。"

姓名:林忠良性別:男

身份:永盛城市花園業主

我住在王莊邊上的永盛城市花園。以前的王莊很熱鬧,但是檔次太低了。現在修傑楷房地產正在開發壹個新的王莊。希望能支撐起壹個比較完整的商業,在市中心做壹艘豪華的商業航母,更方便我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