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了解信息數字化的過程;掌握簡單的信息(文本、圖像、聲音、
視頻等。);通過前沿的信息數字化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過程和方法:通過教學和演示相結合,讓學生理解學習內容,自己動手。
實踐,進而掌握信息數字化的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學習,了解信息數字化的優勢,在信息數字化技術之前。
沿著知識,從而激發學生對課程的興趣;提高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
二、內容分析
本節主要教學生如何將獲取的信息數字化,學生重點學習文本、圖像、聲音、視頻的數字化方法。可以數字化不同類型的信息。計劃授課1課時。
第三,學生分析
高中生在初中學習了基本的信息技術,掌握了基本的計算機操作方法。第壹章還介紹了信息的相關知識。在本節中,教師將演示和學生練習學習使用簡單的信息數字化軟件,使學生掌握新的操作技能。
第四,教學方法
教學法,示範法。
五、教學重點和難點。
學生不僅需要了解信息數字化的過程,更重要的是,他們可以通過分析信息的類型,選擇合適的設備和軟件來數字化信息。
第六,教具和儀器
教科書、多媒體儀器、教學課件。
七。教學過程
流程圖:
1.復習舊課:
信息的獲取主要包括1。確定信息的需求和來源;2.獲取信息的壹方
類型和渠道。
2.導入新課:
通過觀看水滴足球場比賽的場景模擬,提出問題:什麽會傳播信息?
怎麽開車?
答案引出的信息之所以能通過電子設備傳播,是因為信息是被計數的。
字處理,然後開始了信息數字化的新歷程。
3.在課堂上解釋:
壹、信息數字化的定義
(通過分析收集到的信息的異同,得出數字信息的定義)
1.數字信息:可以被計算機直接處理的信息,我們稱之為數字信息。
2.數字化過程:是利用壹些必要的儀器設備,將各種非數字數據采集成聲、光、電等物理信號,然後通過采樣、量化、數字編碼,轉換成用二進制數表示的數字信息,最後進入計算機進行存儲。
二、信息數字化的優勢
(通過實例:u盤保存信息、word文檔搜索、信息發布等。總結信息數字化的優勢。)
1.易於表示和存儲
2.易於處理和檢索
3.易於傳播和整合
第三,非數字信息的類型
圖片,文字,視頻,聲音。
四、各種信息數字化方法
1.圖片信息的數字化
(1)數字化模式:首先將影像資料(照片、雜誌封面等)數字化。)用掃描儀。
存儲為數字圖像。
二、數碼設備(數碼相機、手機、平板電腦等。)都是通過拍照獲得的。
數字圖像。
(2)數字圖像類型:位圖、放大失真、離散像素表示;矢量圖,放大不會失真,
由線連接的壹系列點由數學公式計算。
位圖:1。RGB(紅綠藍的加色原理)和CMYK(青色、品紅、黃色的減色原理)。
顏色表示介紹。
2.顏色深度:每個像素的顏色信息(2位、4位、8位、16位、24位)
等等)。
3.分辨率:水平像素*垂直像素
4.大小計算:水平像素數*垂直像素數*色深/8(單位字節)
(3)圖像格式:bmp、jpg、png、gif等。
(以課後作業的形式,讓學生查閱資料,了解每種圖像格式的特點)
(4)知識的小拓展:二值圖像和灰度圖像的介紹。
(5)操作演示:通過簡單的軟件操作,對圖像進行簡單的編輯,改變格式。
(以制作1寸和2寸照片為例,演示實際操作,讓學生學會簡單的照片大小調整和格式轉換。)
2.文本信息的數字化
(1)數字化模式:壹、鍵盤輸入。
第二,手寫輸入,OCR光學字符識別和語音識別。
(用簡單的手機手寫輸入法、語音識別軟件和OCR軟件演示)
(2)知識拓展:手寫板、掃描儀、模式識別技術介紹。
(本文重點介紹模式識別技術,包括文字、聲音和圖像,激發學生的興趣。)
(3)學生練習:使用OCR軟件將準備好的材料轉換成文字。
3.語音信息的數字化
(1)語音數字化模式:首先通過聲卡輸入將模擬音源發送到電腦,使用聲音
頻率處理軟件被轉換成數字音頻文件。
其次,使用數字錄音筆直接錄制現場聲音,生成數字音頻格式文件。
(2)壓縮格式:MP3、WMA、RA等。
(3)知識拓展:聲道介紹。單聲道,多聲道。
(4)教師示範:通過對準備好的音樂素材進行混音和剪切,將處理後的音樂展示給學生。
4.視頻信息的數字化
(圖像、文本和語音的結合導致了視頻信息的數字化)
(1)視頻信息的數字化:首先,視頻采集卡將視頻信號源獲得的模擬視頻輸入到。
線路捕獲和轉換位數字信號;
第二,數碼相機等設備直接產生數字視頻。
(2)視頻格式:AVI、MPEG、FLV、WMV。
(以課後作業的方式,讓學生查閱資料,找出每種格式的特點)
(3)老師演示:通過演示格式工廠軟件將視頻素材轉換成格式。
動詞 (verb的縮寫)自由執業
學生練習將老師準備的材料數字化,老師在電腦上給出相應的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