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麽要成為心理咨詢師?
我願意努力做壹名心理咨詢師,而不是選擇工作謀生。第壹,心理學的理論具有深遠的繼承性。心理學作為壹門獨立的學科,從19世紀中葉實證被引入實驗之後,終於從哲學中分離出來。正如德國著名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所說,“心理學有悠久的過去,但只有短暫的歷史。”(1)作為壹個21世紀對心理學或心理咨詢感興趣的後來者,歷史會賦予他壹個責任,那就是如何理解、融化、落實古代聖賢的深刻論述到心理咨詢實踐中,使之變成壹種心理咨詢技術方法,從而將經過實證實驗的心理咨詢的各種理論技術更有效地應用於臨床,解除患者的痛苦,帶來快樂和健康。這是壹項偉大的現代心理學和心理咨詢技術。自五四運動和文化大革命以來,許多中國人忽視和忘記了祖國的傳統文化。幸運的是,今天的中國人民,包括世界各國,正在逐漸認識到中國古老傳統文化的價值。有些國家建立了孔子學院,還有專門研究中國《易經》、《道德經》、《孫子兵法》的團體。外國人正在向中國人和中國人的祖先學習。可喜的是,中國人也開始研究弟子規,開辦國學講堂,這為中國人利用古代先賢的思想豐富和發展心理學、心理咨詢理論和技術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環境。更重要的是,它為中國心理學找到了根和脈。《陰符經》②:“天道有五賊,見之者昌。五賊於心,落實於天。”清朝嘉慶年間,吳之子劉先生評價說:“五賊在身,真在心。但心和心是有區別的:人用物時,五賊是情誌五物;如果用心用神,五賊就會變成仁、義、禮、智、信五德。”(3)《陰符經》也說:“心生於物,死於物,機在目。”劉先生評論說:“心是看不見的,但它是因物而見的。當妳看到事物時,妳會看到心靈。若無,心不在。”④這些話道出了用在身心上的善惡之別,可以為現代心理學中無形之心的妙用提供更廣闊的視野和依據。《禮記·大學》:“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吃而不知其味。這叫正心修身。”⑤以前對這段話的所有評論都是指註意力不集中,但實際上古代聖賢的這壹課指的是培養心境的理論,應該是現代人心理建設的壹大指南。現在人的煩惱,抑郁,精神疾病,都是因為被外界對塵埃的渴望所迷惑,執著於自己的思想,執著於自己。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心不在焉”的境界克服自己持續的偏執,那就沒有辦法在心裏得病了。學習這位聖人的教導,讓我們找到心理建設的最高境界。我們來看看老子的《道德經》。他說:“要空,要靜,什麽都同時做,我就回頭。壹切都要追根溯源。說到底,是靜,是靜,是生活。知常則明。”⑥老子好像在這裏傳道。其實他說的是修心。如果妳很平靜,妳會很清楚,如果妳沒有生病,妳會很平靜和快樂。然後老子就說出了自己心裏有病的原因:“不知平常,行事魯莽。”⑦心理疾病是由心中的妄想和執拗引起的。學習老子的這段話,可以指導我們在心理咨詢中挖掘病根,到達問題的根源。在親密關系的作用方面,學習釋迦牟尼寫的《華嚴經》,壹目了然,意義深遠。佛經中有四句話:“人欲知,三界諸佛皆觀法性,以心造萬物。”據此我們知道了心靈的健康與美麗,疾病的醜惡,心理學的理論體系,心理咨詢的技術方法等。都是由壹顆心制造的。《易經》曰:“如此,我洗心歸隱,幸與民共;上帝知道,他知道他隱藏了它。”⑧強調清心垢的妙用,不僅使人明智,頭腦清晰,而且分析觀察事物有明確的未來,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能與民同甘共苦。這也向後人展示了心理建設的偉大而崇高的境界。中國古代聖人的思想寶庫為現代心理學和心理咨詢技術提供了取之不盡的寶藏。以上只是在浩瀚的智慧海洋中挑了幾個浪。古代聖賢聖賢為後人指明了心性的原則和方向。致力於心理學研究的科學家也在實驗和實踐中總結和探索了壹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弗洛伊德、韋伯、馮特、馬斯洛等。,從不同的角度、側面、層次,以及生理、心理現象的外在表現或規律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和驗證,為心理學的發展和心理咨詢技術的實踐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在此基礎上,如何將古代先賢的智慧進壹步理解、融化、貫徹、發展、完善、融入到前人(近代壹些心理學家)的技術方法中,是歷史賦予現代心理學家的重要使命。我願意在心理學和心理咨詢的事業上做壹個善解人意、勤奮努力的新人,和導師壹起不懈努力。二、心理咨詢師是壹個美好而高尚的職業生命,大師是靈魂。心理咨詢師是保護靈魂的人,所以她有著深刻而嚴肅的人生意義。(壹)是靈魂空間的清潔工。人的心靈和身體壹樣,需要經常清理灰塵和垃圾。心理咨詢的第壹使命是幫助別人發現自己的精神汙染和爛攤子;二是可以幫助別人清除心中的垃圾;第三,可以幫助別人學會如何保持心靈的清潔;第四,可以幫助他人消除精神垃圾的堆積和阻礙所帶來的人生煩惱和痛苦。所以心理咨詢是壹個能給生活帶來幹凈和新鮮感的職業。(2)做精神空間的建築師。心理咨詢師通過溝通、交談、學習、訓練、強化,與來訪者共同構建壹個全新的心智模型,建立相應的心智結構,形成壹個具有開放、博大、真誠、慈善、冷漠、智慧等良好品質的精神大廈,讓來訪者的心靈在廢墟上重建成壹個嶄新而美麗的城市,在壹個美麗的新環境中開始壹個全新的自己。(3)做精神空間的美容師。心理咨詢師在工作過程中,做著“心靈的美”,向尋求者傳遞真善美智慧的真諦。幫助別人找到世界上真正美好的事物和精神,讓自己內心的美好得到提升。對於生活、事業、財富、名利、愛情、家庭、朋友、疾病乃至死亡,他們都能樹立正確的、現實的、美好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找到人生的真諦所在,讓每個人都過上美好幸福的生活。(4)是精神國土的守望者。心理咨詢師還應該有更廣泛更深遠的使命,那就是觀察了解,調查研究,密切關註社會群體乃至人類的精神狀態,關註外界汙染和刺激的“門檻”,關註在道德滑坡、物欲橫流、競爭激烈、生活失意的惡劣環境中,人類內心已經發生的變化的方向和傷害的程度, 並及時提出警示和建議,告訴他們自己的心靈發生了什麽,以及以後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麽。 毫無疑問,守衛精神國土的鋼鐵長城,應該是千千萬萬的心理咨詢師。基於以上的分析和理解,得出結論:心理咨詢師是壹個美好而高尚的職業!第三,人的需求,尤其是當今社會和未來世界的需求。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生存環境的惡化,世界各地頻繁發生地震、海嘯、洪水、礦難、森林火災、南北極冰山融化;以及企業用工、利潤最大化等競爭壓力的劇增,人們的心理壓力和刺激越來越強烈,產生越來越多的心理問題和精神疾病。根據《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教材上的數據,有心理障礙的人的比例是13.47%(按1993 65438+計算)現在17年過去了,有心理障礙的人的比例肯定還會增加。因此可以斷言,未來人們對心理咨詢和心理安慰的需求將會逐年增加,心理咨詢的服務市場將會形成巨大的、不斷增長的空間。這必將促進心理咨詢的快速發展,也是心理咨詢的歷史性機遇,但絕不是可喜的現象,而是人類心靈巨大危機的紅色預警。作為心理咨詢師,未來發展的機會會很多,社會地位和價值也會越來越高。但是,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們面臨的歷史使命、壓力和挑戰也是極其嚴峻和艱巨的。(1)愈演愈烈、不斷升級的災害給人們帶來了心理恐慌和精神壓力。繼2008年汶川地震後,甘肅舟曲暴雨引發的泥石流今年再次發生,洪水也襲擊了吉林省、陜西省和部分地區。長江三峽、武漢、哈爾濱等城市水位也居高不下,接近或超過警戒線。國際上,俄羅斯的森林大火、巴基斯坦的特大洪水、英國發現具有強抗生素的細菌,都表明全人類面臨的災難在逐年增加。現在是國際社會和全人類正視和反思的時候了。任何壹個真正安靜理性的人,都能清晰地看到這種令人擔憂的趨勢。這些災難都來自人們被汙染的貪婪的內心。選擇心理咨詢師這個職業,壹定會為此做好充分的準備,以滿足社會和人們對精神解脫、慰藉、減壓、消除恐懼的需求。(2)生存和競爭的壓力和殘酷,嚴重扭曲了壹些人的心智。最典型的案例是富士康集團10多名員工短時間內自殺。其實這種現象是普遍存在的,近年來自殺案件頻頻發生;煤礦事故也相繼發生,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雖然各級政府加大了對安全生產的行政幹預,但卻屢禁不止。這些都反映了當前人類社會的競爭和生存所帶來的嚴重問題。特別是這樣的生存壓力已經蔓延到中小學生身上,有時年輕學生會因為學習壓力過大而自殺。所以我意識到,心理咨詢師的職責不僅僅是幫助那些已經有心理障礙的人;它還有預防心理問題的使命,幫助和改變那些控制社會資源和權力的貪婪之心,幫助廣大社會群體形成預防心理疾病入侵的內在機制,形成社會事業發展的和諧科學環境,從根本上緩解人們的心理壓力,保障公眾的身心健康。(3)道德底線的突破導致犯罪的心理根源。性開放導致性道德崩塌,許多中小學生早戀、未婚先孕、墮胎,嚴重損害了女孩的身心健康;壹些無望、孤獨、懼怕生活的人,長期抑郁,突然變得不正常,變成瘋狂的罪犯,把矛頭指向學生,接連殺了幾個人。學生和家長缺乏安全感,擔心社會安全感的心理成長;為利忘義的市場現象相當嚴重。三鹿奶粉事件令人擔憂,最近又被聖元奶粉熱炒。社會的公信與人的誠信缺失。這些現象的頻繁出現,會導致相應的心理問題,需要心理幫助。這是對心理咨詢師的召喚和嚴峻考驗。和人心打交道的專業人士,在復雜的人心環境中,我常常感到慚愧和失職。作為壹名心理咨詢師,在社會如此令人不安的情況下,妳有責任嗎?這件事往往是個謎。但有壹點是明確的,那就是保證面對復雜困難的心理工作環境,我們會努力履行好自己的神聖職責。(4)信仰的危機和無邊的貪婪是人們心理變形的另壹個原因。沒有信仰,很少有人談理想、談精神、談境界,物質、金錢才是“硬道理”。人對物質和金錢的追求是無止境的,身心都沈浸在物欲中。更何況前段時間還有壹篇《狼性教育》的文章。主張把孩子教育成和狼壹樣的品質。讓人類向動物學習,退到低級動物的行列。最終,我們人類社會就像非洲大草原壹樣,是弱肉強食,充滿陷阱和恐怖。心理咨詢師有責任從心理層面分析和觀察其長期的嚴重後果,為維護社會穩定和諧盡壹份綿薄之力。本題目簡單列舉了以上四個方面的內容,不難得出結論:選擇心理咨詢師作為職業,面對的是未來社會的巨大需求,而我們要承擔的是如何維護人的心理健康,擔負起等待靈魂和家園安全的使命。4.我的興趣和因緣幫助我記起,當我還是壹名中學生時,我經常試圖弄清楚老師和同學在想什麽。有時候我做完壹件事,說完壹句話,也會用邏輯和關心他人的方法來推測和分析事件的效果。這可能是我和心理學最初的因緣吧。特別是在我走上教練崗位後的幾年裏,對學生的壹些心理問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體會到了“壹把鑰匙開壹把鎖”方法的有效性,在教學和訓練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績。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閱歷的豐富,各種書籍的廣泛閱讀,我對人性、人的心理、情感心態、憤怒、仇恨、煩惱、嫉妒、諂媚、嫉妒、卑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為自己與對象理性對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正是在多年走訪養老院老人的過程中,我真正產生了做心理咨詢師的強烈想法。壹般進入養老院的老人或病人都有壹定的心理問題或障礙,比如因為孤獨而長期沈默;比如因為子女不孝,對人間的溫暖失去信心,變得冷漠;比如因身體疾病害怕死亡,每天哭鬧,大吵大鬧等。,老年人這些棘手的現實心理問題,不是壹個激情和多年積累的壹點經驗就能解決的,必須要有專業系統的知識和業務能力。環境和形勢迫使我學習和掌握科學的心理咨詢方法和技巧,以適應當前的慈善工作,同時為心理咨詢的專業化、市場化做好條件準備,打好基礎,在更廣闊的空間裏成就事業、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