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劉·(2/3),2002,《國際商務概論》,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3.劉(編審),2001,國際經濟與貿易管理,南京大學出版社。
4.劉(1/2),1996,《國際商務英語》,中國青年出版社。
5.劉(1/2),1993,外貿文學作品,河海大學出版社1。劉·(主編),2007,《西方經濟學經典命題》,江西人民出版社。
2.劉,,2003,國際貿易的新發展——理論、政策與實踐,科學出版社。
3.劉·(主編),2003,《WTO與中國教育》,江蘇人民出版社。
4.劉(主編),2002,南京城市綜合競爭力研究,東南大學出版社。
5.劉(主編),2001,南京市技術創新與高技術產業發展研究,南京出版社。
6.和劉合編。),2000年,世界貿易組織與中國經濟——過去、現在和未來,江蘇人民出版社。
7.劉(獨著),1994,《中西貿易》,南京大學出版社。
8.劉(主編),1993,國際經濟與貿易實務,大眾雜誌出版社。
9.劉(講話),1992,:& gt(180分鐘錄像帶),南京音像出版1。袁誌田,劉,,2011,創造性資本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創造性死亡,《經濟學人》,第4期
2.劉,王丹麗,2011,勞動力成本上升對中國國際競爭比較優勢的影響,《世界經濟研究》,第3期
3.劉,柴忠東,2010,從矛盾沖突到互利合作——基於不同利益相關者討價還價能力波動的分析,《南京大學學報》第3期
4.袁誌田,劉,2010,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我國宏觀調控的若幹問題,《經濟研究參考》第22期
5.、劉,2010,發展服務業對促進就業和結構調整的關鍵作用——基於美國產品生產和服務兩大部門的比較研究,《南京社會科學》第5期
6.袁誌田,劉,,2009,開放條件下外部因素對我國城鄉收入差距影響的實證研究,《當代經濟研究》,第2期
7.袁誌田,劉,,2009,對美國次貸危機的再認識,經濟縱橫,第11期。
8.劉,,2009,國際直接投資比較研究述評,《產業經濟研究》,第5期
9.劉,,2009,堅持“貿易立國”要內外兼顧,《環球時報》,6月65438+10月19。
10.袁誌田,劉,,2009,中國宏觀調控的新困境,《經濟學家》,第12期。
11.陳正如,,劉,,2008,張家港建設內陸保稅港區的優勢與發展定位,《南京社會科學》,第9期
12.陳,,劉,,2008,國際資本流動盧卡斯之謎研究的新進展,載《經濟動態》第3期
13.,劉,,2007,中國知識產權保護中的企業與政府行為分析,金融研究,第5期
14.陳,,劉,,2007,人民幣實際匯率波動風險對我國各類企業出口的影響,《數量經濟、技術與經濟研究》第7期。
15.陳,劉,2007,人民幣匯率的價格傳遞效應,《金融研究》,第4期
16.袁誌田,劉,,2007,兩種非均衡分析方法及其在中國的應用,《當代經濟研究》,第9期
17.劉,袁誌田,2006,借鑒西方國際貿易理論發展開放型經濟,江蘇省社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
18.劉,,馬樹生,2006,從非生產貿易看東亞合作,《亞太經濟》,第4期
19.,劉,,2006,再論中國的貿易條件與貿易利益,《國際貿易問題》,第8期
20.和劉,,2006,產品內分工下西方貿易理論的新發展,《經濟趨勢》,第5期
21.劉,,袁誌田,2006,《開放型經濟與蘇南競爭力》,江蘇人民出版社。
22.劉,袁誌田,2006,馬克思國際貿易理論與西方國際貿易理論的比較,當代經濟研究,第1期。
23.袁誌田,劉,,2006,馬克思國際貿易理論的時代性和實踐性——兼論中國的開放型經濟,《馬克思主義研究》第2期
24.劉,劉,2006,人力資本門檻與吸收FDI效應,《經濟科學》,第5期
25.劉,劉,2005,新巴塞爾協議下的操作風險與中國銀行業改革,財政理論與實踐,第1期。
26.和劉,,2005,SA8000標準的貿易壁壘特征及其對中國的影響,生產力研究,第8期
27.劉,,2005,評“產業集聚理論”,《世界經濟》第5期
28.和劉,2004,1。入世後中國貿易政策與外國利益集團的沖突及對策分析,全文轉載於《外貿經濟與國際貿易》,南京社會科學2004年第3期第5期;《新華文摘》2004年第4期轉載。
29.和劉,,2004,發展中國家發展戰略的再思考,當代財經,第11期。
30.劉,劉,2004,“新貿易保護主義的政策調整與中國對外貿易發展”,《現代經濟探討》,第7期
31.馬樹生,劉,,2004,“新地區主義與中國的世界競爭戰略”,《亞太經濟》,第2期。
32.劉與馬樹生,2003,廣義與狹義共同推進江蘇沿江開發,新華日報“思想界”專欄9月14。
33.和劉,,2003,新型工業化、城市化與南京城市發展,南京社會科學第11期。
34.吳自民,劉,,2003,阿根廷貨幣局制度對其宏觀經濟的影響,《現代管理科學》,第4期
35.曾向東、劉等。,2003,不同國家技術創新的制度安排比較研究,科技與經濟,第1期。
36.劉,,孫穎,2003,開發區的理論基礎與戰略選擇,科技與經濟,第1期,轉載於《人大資料》2003年第5期,全文轉載。
37.王曉存,劉,,2003,1,國外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最新實踐及其對我國的啟示,南京社會科學,第5期
38.劉,,,2002,經濟全球化與非均衡發展,《南京社會科學》,第5期
39.和劉,,2002,空間經濟學的起源與發展,《江蘇社會科學》,第6期
40.劉,2001,論美國的技術創新,轉載於《南京社會科學》第5期。
41.劉,2001,中國加入WTO的前景分析與對策,《求是》雜誌內部稿件,第1期。
42.劉,2000,“20世紀美國經濟發展模式:理論、政策與實踐”,《南京大學學報》,第5期
43.劉,2000,美國經濟現代化的世紀回顧及其啟示,載《南京社會科學》第7期。
44.劉,1999,發展中國家和開放小國的國際收支模型,金融研究,第5期
45.劉,1998,東亞金融危機對中國利用外資的影響及對策,《南京社會科學》,第7期
46.劉,1998,當前美國經濟增長的特點、原因及啟示,全文轉載於《外國社會科學》第二期。
47.劉,1997,日中直接投資,韓中日國際學術會議特刊,韓國全羅南道大學。
48.劉,1997,中國加入WTO的若幹問題,《社會科學信息》,第7期
49.劉,1996,國際經濟學中匯率效應理論的新發展,經濟動態,第11期,人大轉載。
50.劉,1995,烏拉圭回合對世界和中國經濟的影響,《江蘇社會科學》,第2期
51.劉,1994,不同國家技術引進的類型及啟示,《國外社會科學》,第5期
52.劉,陸明紅,1994,論江蘇的投資環境及其對策,《國際貿易》,第5期
53.劉,1994,我國外資企業技術引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全文轉載於《國際貿易》第八期。
54.劉,1993,怎麽入關這麽麻煩?社會科學信息,第4期。
55.劉,1993,新加坡利用外資分析,經濟發展與管理文集,南京大學出版社。
56.劉,1992,關貿總協定對我們的挑戰,南京日報,7月29日,第三版。
57.劉,1992,系統研究凱恩斯主義的巨著——評劉教授對凱恩斯壹般就業理論的評論《社會科學信息》第6期
58.劉,1992,論中國復關的戰略準備,全文轉載於人大學報第五期。
59.劉,1991,印度科技立國及其對我們的啟示,《社會科學信息》第8期,1。劉,2010,江蘇省政府決策咨詢研究重點項目優化外資結構與打造開放型經濟新優勢研究,5萬元。
2.劉,,2008,創新與升級:南京經濟發展新思路,南京市政府項目,3萬元。
3.劉,2007年省外經貿廳子課題“國際市場結構研究”5000元。
4.劉,,2007,現代服務業與南京經濟發展,南京市政府項目,3萬元。
5.劉,,2007,張家港保稅區發展前景與戰略,江蘇省政府項目,7萬元。
6.劉,,2007,江蘇省服務外包基地建設研究,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萬元。
7.劉,,2006,南京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研究,南京市政府項目,3萬元。
8.劉,,2005,提升蘇南地區綜合競爭力研究,江蘇省政府項目,2萬元。
9.劉,,2005,南京市民營經濟發展研究,南京市政府項目,3萬元。
10.劉,,2004,南京市優化創業環境研究,南京市政府項目,3萬元。
11.劉,,2004,技術性貿易壁壘與江蘇的對策,江蘇省政府項目,2萬元。
12.劉,,2004,南京市技術創新制度安排研究,南京市政府項目,4萬元。
13.劉,,2003,新型工業化與南京城市發展,南京市政府項目,4萬元。
14.劉,,2002,江蘇省入世對策研究,江蘇省政府項目,2萬元。
15.劉,2001,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南京開發區研究室,5萬元。
16.劉,2001,經濟全球化與推進南京經濟國際化研究,南京市政府項目,4萬元。
17.劉,,2000,中國加入WTO與南京開放型經濟發展研究,南京市政府項目,4萬元。
18.劉,1999,南京市投資環境研究,南京市政府項目,4萬元。
19.劉,1997,教育部國際貿易新發展,18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