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BA必讀12》
在商界,MBA(工商管理碩士)本應為企業培養優秀人才發揮重要作用。然而,事與願違,如今的MBA越來越偏離這個主題。在管理創新、企業戰略、領導力和公司運營方面,久負盛名的MBA已經全部退學。是時候重新思考MBA教育的意義了。
MBA應該教妳什麽?MBA教育的本質是什麽?如今,商學院畢業的學生在社會上飽受詬病。壹方面,企業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多樣化;另壹方面,商科教育本身的弊端也逐漸顯現出來。要想在企業站穩腳跟,做出巨大貢獻,妳需要的是壹個尊重專業、註重實踐的超壹流MBA培養方案,比如“MBA必讀12”。
2.從優秀到卓越
《從優秀到卓越》(社會組織版)是專門為教育機構、醫療機構、藝術機構、社會服務機構、基金會、各種非營利組織、警察、政府部門甚至軍隊編寫的。在本書中,作者探討了各種社會機構的領導者需要面對的挑戰,以及如何將“從優秀到卓越”的理論和理念應用到與商業機構完全不同的社會環境中。
作者認為,真正重要的區別不在於商業機構和機構之間,而在於優秀和普通之間。我們需要拒絕將“商業語言”強加於社會機構的做法。我們應該做的是找到壹種大家都會接受的“追求卓越的語言”。
這本書的主題是建立壹個追求卓越的框架,描述那些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原則,並解釋哪些組織可以實現卓越,為什麽其他組織不能。作者通過仔細的案例研究發現了這些原則。
3.精益創業
精益創業簡介:我們正處於壹個前所未有的全球創業繁榮的時代,但無數創業公司卻以慘淡和失敗告終。精益創業代表了壹種持續創新的新方法,它源於“精益生產”的理念,倡導企業進行“驗證性學習”。他們首先向市場推出極簡原型產品,然後通過不斷的實驗和學習,驗證產品是否以最小的成本和有效的方式滿足用戶的需求,並靈活調整方向。如果產品不符合市場需求,最好是“失敗得快且便宜”,而不是“失敗得貴”;如果產品被用戶認可,就要不斷學習,挖掘用戶需求,叠代優化產品。這種模式不僅針對車庫創業者,也適用於全球最大企業內部的新業務。
創業是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對產品或服務的創新。初創企業還不知道自己的產品應該是什麽樣的,客戶在哪裏。規劃和預測只能建立在長期、穩定的經營歷史和相對靜態的環境上。這些條件對於初創企業都不具備。有時候我們覺得產品會很受歡迎,所以在各種小問題上花了很多精力打磨。結果產品投放市場後,消費者殘忍地說不需要。如果我們的業務本身不被市場所需要,那麽我們越早失敗越好,這意味著我們在錯誤的事情上花費的金錢和精力越少。
4.競爭策略
32歲時,邁克爾·E·波特)32歲被任命為哈佛商學院終身教授,他是當今世界公認的第壹位競爭戰略和競爭力方面的權威。他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並獲得哈佛商學院商業經濟學博士學位。目前,他擁有瑞典、荷蘭和法國大學的八個榮譽博士學位。5438年6月至2000年2月,邁克爾·波特被授予哈佛大學“大學教授”的最高榮譽,成為哈佛商學院第四位獲得“鎮校之寶”榮譽的教授。
作為最受尊敬的商業大師之壹,波特教授已經寫了65,438+07本書和超過65,438+000篇文章。他的“五種競爭力量模型”和“三種競爭戰略”在世界範圍內被廣泛接受和實踐,他的競爭戰略思想是哈佛商學院的必修科目之壹。波特教授的書在全世界都很受歡迎。其中《競爭戰略》壹書重印了53次,已經翻譯成這17種語言:另壹本書《競爭優勢》至今重印了32次。
5.管理實踐
管理的實踐提供了概念、原則和工具,是壹套高度系統化的管理知識。這本書不僅在美國,而且在全世界,包括歐洲、拉丁美洲,尤其是在日本,壹炮而紅。日本人認為,這本書的理念奠定了他們經濟成功和工業發展的基石。
德魯克以其深厚的人文素養,強調人的理想、價值觀和判斷力,成為組織績效的關鍵資源。所以,只有找對人,擺正位置,從旁協助,才有“對”的結果。德魯克總是用積極的方式評價人,用消極的方式評價事物,這是各類組織唯壹的最高指導原則。
《管理的實踐》壹書從管理的本質——對管理者的角色、地位、職能及其未來將面臨的挑戰的認知入手,有著精辟獨到的見解,開啟了管理的奧秘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