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250萬炒房和買香港保險的收益對比

250萬炒房和買香港保險的收益對比

首先要明確壹點,我們之所以要討論“買房還是美元儲蓄”這個話題,是因為我們想通過自己的資金獲得盡可能高的收益,也就是說,我們討論的“買房”是壹種投資行為,而不是消費行為,自然不屬於“生活必需品”的行列。

所以,是因為如果妳正在考慮購買妳的第壹套房子,也就是妳自己的房子,我會建議妳考慮持有這筆資金,在住房市場穩定後開始購買自己的房子,因為這是剛需,它與純粹的投資美元儲蓄不屬於同壹資產類型,因為它不能相提並論。所以,我從壹開始就不認同“買房賺錢還是存美元賺錢”的想法。畢竟,我們在明確了買房的目的之後,再來討論“如何抉擇”這個問題會更好。

那麽,如果單純從投資的角度考慮“買房劃算還是存美元劃算”的問題,我也希望根據不同的情況做出理性客觀的分析。

首先,我們知道有兩種方法可以通過購買房地產來獲利。壹個原因是它在中國大陸很常見。大家都希望通過短期或者短期賣掉這套房子,賺取房子升值帶來的差價,從而獲利。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妳把“買房”和“美元儲蓄”相比較,沒有辦法保證妳哪個更劃算。只能說,如果妳趕上了買房的好時機,比如妳在三四年前甚至更早就買了房,那麽現在自然是賣房的最佳時機。在這種情況下,相比香港的美元儲蓄,買房自然更有利可圖。如果妳開始以歷史高價買房,那麽由於未來市場的發展和國家政策的不確定性,買房的收益是無法估量的。簡單來說,如果妳用美元儲蓄,它的回報就是前八年歸還本金,之後每八年翻壹倍,因為這是復利的計算方法。

第二種通過買房獲利的方式,我比較喜歡,就是投資房產,然後長期持有,通過每個月收房租來賺取回報。這樣有很多好處。首先房租的穩定性會更好,前提是房子的空置率不要太高。通常的方法是適當降低租金。這對妳買房的城市要求很高。城市要足夠發達,人流要足夠豐富。最好的例子是香港。在香港,有句話叫“三房壹生”。簡單來說,人壹輩子要買三套房,壹套房自己住,壹套房送孩子,壹套房收房租。因此,大部分香港本地人都想成為租金經紀。畢竟香港的住宅樓永遠不夠用,隨時可以租出去。

這個時候我們就簡單算壹下在香港買房的回報率,然後和美元儲蓄對比壹下。目前香港房子回報率最高的是禦景灣,房子買的便宜,租的貴。“買便宜”是因為香港本地人普遍不喜歡禦景灣,因為在離島上,那裏的交通要半個小時才能到市中心,所以對於追求速度和效率的香港人來說,那裏的房子不容易受到青睞,所以房價漲不起來。但是租房很貴,因為禦景灣的離島環境很受外地人歡迎,香港有大量外地人居住在郊區或離島。因為那裏的環境和空氣更好,購物其實也挺方便的,無意在香港生活的外地人自然不會考慮在禦景灣買房,而會考慮在禦景灣租房。這就是禦景灣的房子買的便宜,租的貴的原因。

因為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數學系,對數字比較敏感。我們簡單算壹下。壹套40平米的禦景灣洋房,售價約360萬港幣,月租654.38港幣+2000。在香港買房,條件好的話可以首付20%,貸款利率2.0%左右。如果妳貸款30年,每月供樓9000港幣,每月凈收入3000港幣,年收入36000港幣。妳的總投資大概是90萬港幣,加上律師費和各種稅。那麽簡單來說,我們投資90萬港幣,每年拿回3.6萬港幣,年化收益4%。如果用美元存,短期年化5個點,長期(20年以上)7個點以上。這樣用美元存會更劃算。

更何況我們對房子的分析還是假設了很多樂觀的情況。比如我們假設房子的空置率為0(這在香港是很容易做到的,但在內地,即使是大城市的核心區也很少有這麽低的空置率);其次,在香港買房首付比例相對內地較低,房貸利率也比內地低很多。這些優勢有利於我們在投資房地產時獲得更高的回報率。

我剛才舉的例子是香港的情況。事實上,從2005年6月65438日+7月,由於美聯儲加息的威脅,香港的房價壹直處於下降趨勢。直到7月65438+2006年7月,房市才慢慢回暖。與內地房市相比,香港房地產市場的優勢在於通過收取租金獲得相對穩定的回報。另外,由於內地房地產市場像今年上半年壹樣持續增長,短期內買房自然比存美元快,但風險也是相當大的!

所以我們發現,如果妳把房地產作為壹種短期套利的手段,是沒有辦法和美元儲蓄相比的。畢竟,美元儲蓄實際上是壹種長期投資,以滿足教育和養老的燃眉之急。所以,穩定是這類投資的首要考慮因素。

如果妳把房產作為長期投資項目,那麽我會建議妳選擇大城市的核心區域。但由於中國城市房屋空置率高達22.4%,壹線城市的地攤房屋空置率在8%左右,所以在內地買房收房租也需要慎重考慮。在最理想的情況下,比如香港,買房收租回報率可能達到4、5個百分點。但相對於美元儲蓄,因為復利計算方式,第十五年收益率已經超過5%。所以長期來看,美元儲蓄的收益率會更高。

作者:小萌理財說。

鏈接:

來源:雪球

版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延伸閱讀:如何買保險,哪個好,教妳如何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