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經濟結構不合理,產業結構以農業為主,城市化水平低,城鄉差距大。65年來,中國經濟結構逐步優化。產業結構不斷升級,從落後的農業國發展成為世界制造業強國,正在向服務型經濟轉型。
改革開放後,中國的工業實力和競爭力進壹步增強。“中國制造”享譽世界,產業結構從單壹走向完整,從低端制造走向高端制造。世界銀行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球的20.8%。
服務業發展勢頭良好,工業發展呈現由工業主導向服務業主導轉變的新趨勢2013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到46.1%,首次超過第二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第壹大產業。與此同時,中國的所有制結構、收入分配結構、地區結構、城鄉結構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居民收入來源日益多元化,中西部地區發展加快,城鄉協調發展趨勢明顯,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2013年,我國城市化率達到53.73%,比1949年提高43.09個百分點。
2.商品和服務的供給能力大大提高。
新中國成立初期,商品短缺是中國的突出問題。經過65年的快速發展,門類齊全、布局合理的產業體系基本建立,商品和服務供給能力大幅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穩步提高,不僅成功解決了世界1/5人口的吃飯問題,也為世界糧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貢獻。
糧食產量達到601.94萬噸,是1.949的4.3倍。2013年,谷物、籽棉、花生、茶葉、水果產量居世界第壹。主要工業品供給實現了從嚴重依賴進口到滿足世界需求的歷史性跨越。根據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的數據,中國的工業競爭力指數在136個國家中排名第七。
制造業凈出口居世界第壹。按照國際標準產業分類,在22個大類中,中國有7個大類排名第壹,鋼鐵、水泥、汽車等220多種工業品產量居世界第壹。服務業長期滯後發展的狀況逐步改善。批發零售、交通運輸等傳統服務業日益繁榮,房地產、金融等新興服務業方興未艾。
3.基礎設施和基礎工業突飛猛進。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基礎設施和基礎工業薄弱,嚴重制約了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65年來,中國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突飛猛進,農業、能源、交通、郵電等領域的瓶頸不斷得到緩解,形成了比較優勢。農田水利建設成效顯著,防禦洪澇和自然災害的能力明顯增強。
全國有效灌溉面積從1952年的1996萬公頃擴大到2013年的6347萬公頃,農業機械總動力從180萬千瓦增加到103907萬千瓦。能源生產能力由弱變強,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國。2013年能源生產總量34億噸標準煤,比1949增長142倍,年均增長8.1%。交通建設。
鐵路營業裏程達到10310000公裏,比1949增長3.7倍,居世界第二,其中高速鐵路營業裏程超過10000公裏,居世界第壹;公路裏程(不含村道)435.6萬公裏,增長53.0倍,其中高速公路裏程1.04萬公裏,位居世界第二;沿海主要規模以上港口貨物吞吐量72.8億噸,比1985增長22.5倍。
連續多年排名世界第壹。郵電通信業快速發展,現代信息通信基礎網絡初步建立。郵電業務總量從1949年的2.58億元增加到2013年的1843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年均增長17.0%。從無到有,手機用戶數達到1,229,654,38+0,654,38+0,000。隨著多媒體通信的快速發展,互聯網的規模越來越大。
4.人民生活水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新中國成立初期,人民生活極度貧困。65年來,黨和國家始終把改善民生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人民生活從基本消除貧困到解決溫飽再到總體實現小康,正在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邁進。就業規模不斷擴大。
全國就業人員76977萬人,是1952年末的2.7倍;其中,城鎮就業38240萬人,增長14.4倍。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有序向非農產業轉移。2013年,農民工總數達到26894萬人。城鄉居民收入翻了壹番。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比1978增長1.3倍,年均增長7.4%。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8896元,比1978高出11.9倍,年均增長7.6%。居民儲蓄存款余額達到447602億元,較1978年末增長2124倍,年均增長24.5%。
居民生活質量明顯提高。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從1956年的42.6%下降到2013年的35.0%,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從1954年的68.6%下降到2013年的37.7%。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基本實現全覆蓋。
5.社會事業取得巨大進步。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社會事業薄弱,水平低,難以滿足人民的需求。經過65年的發展,社會事業取得長足進步,社會經濟發展的協調性不斷增強。教育取得長足進步,實現了由文盲大國向人力資源大國的轉變。
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34.5%,全國在校大學生達到2468萬人,比1978增長27.8倍。15歲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從1982年的5.3年增加到2013年的9.3年。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公認的科技強國。
全社會的研究和試驗發展(R & amp;d)支出11847億元,比1995高出33倍,年均增長21.6%;R & ampd支出占GDP的比重為2.08%,比1.995高出1.51個百分點。隨著載人航天和探月工程的實施,中國成為少數幾個獨立掌握先進航天技術的國家。
醫療衛生事業取得顯著成就,人民健康水平顯著提高。居民平均預期壽命由新中國成立前的35歲提高到2010年的74.8歲;2013年嬰兒死亡率由200‰下降到9.5‰。此外,文化、體育和環境保護的發展也取得了巨大進步,極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中國的國際影響力。
百度百科-中華人民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