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我媽說我表姐剛從香港回來,我就去她家找她聊天。我遇到她時,她只是冷冷地問了壹句:“妳怎麽來了?”我壹聽就心壹沈。這種態度顯然不歡迎我!
氣氛真的很尷尬。我坐了壹會兒,試圖找出我對她做了什麽。
表姐根本沒怎麽理我,壹直低頭刷手機,婆婆卻拉著我問問題。我沒覺得表哥有和我聊天的意思,就找了個借口。
回家的路上,我很難過。我和表哥從小關系就很好。我們倆都是單身女生的時候,經常聊天聊到天亮。
記得有壹天下午,微風吹過,陽光透過窗戶照進房間。我和表哥光著腳躺在沙發上,臉上帶著口罩。我們聽著樸樹,吃著木瓜,笑著笑著。我們總是那麽放蕩和美麗。
想到這,我的眼淚又湧了出來。我們之間肯定有什麽誤會,我得找到她微信才知道。
當我打開我們的對話框時,我驚呆了。最近壹個月,她給我發了近10條信息,我都沒回。
第壹篇文章說女兒多多發燒四天了,還是不發燒。她要去市裏檢查,問我有沒有時間陪她去醫院。我依稀記得這條微信。當我看到它的時候,已經是午夜了。本來想著白天打電話,後來電話打不通,就忘了。
第二,她問我公司有什麽好的理財產品。她想學習財務管理知識。記得當時很忙,沒有回復她。
……
直到最後壹個,她說:“妳真的太忙了,我就不打擾妳了。”
說實話,最後幾個我沒聽,因為那段時間單位競賽活動很忙,晚上還要寫稿子。我很少被其他事情分心,也很少打開微信。
聽了下面幾條微信,我不想有罪惡感。我能感覺到她渴望和我說話,但是我這邊沒有消息。
今天表姐這樣對我,我接受了,因為她需要我的時候我的冷漠和不解釋傷了她的心。
同時,我心裏有壹個清晰的認識:妳對我的態度,隱藏著我對妳的態度。
02
妳的態度就像壹面鏡子,折射出妳對待它的方式。如果妳對它微笑,它會回應妳的微笑。如果妳忽略它,它會回應妳的冷漠。千真萬確。
記得畢業實習剛開始的時候,我和Juan有幸在同壹個單位實習。因為是校友,所以平時都在壹起吃飯,但只是晚餐。
就於娟而言,只要涉及到有興趣的人,她就會忙碌而專註,看起來就像壹只蒼蠅。沒有了利益,她傲慢冷漠,讓同事們很反感,在背後大聲說話。
有壹次,單位組織戶外燒烤,只有平時聊得來的人聚在壹起開玩笑。此時的胡安孤身壹人,看上去有些淒涼。
畢竟我是壹個學校出來的,我想請她加入我們。同事攔住我說:“不是我們的錯,老兄,別活得太市儈了。妳對別人的態度決定了別人對妳的態度!"
妳待人不真誠。有些人雖然不抗議妳的態度,但通常離妳很遠。聯系不上,就不聯系。這也是別人對妳態度的回應。
03
偉大的文學作品總是取材於生活。
錢鐘書的《圍城》裏,方鴻漸和蘇小姐的關系有些復雜。其實方鴻漸並不喜歡蘇小姐,只是為了自己的虛榮心和私心,繼續曖昧,甚至在月夜親吻蘇小姐。
然後他又怕蘇小姐糾纏,誤會他真正喜歡的唐小姐,所以急於離開蘇小姐。
這壹舉動立刻惹惱了蘇小姐。她說了許多方鴻漸心上人唐小姐的壞話,方鴻漸想念他喜歡的人。
依我看,這件事是因為方鴻漸的態度,這就是蘇小姐報復的原因。
婚姻中的男女也是如此。
好朋友悄悄閃婚,感覺有點“老套”。感覺自己各方面都比老公優越,婚禮當天還在對老公頤指氣使。我們都認為這段婚姻不會長久。
然而6年過去了,他們不僅沒有離婚,而且和老公悄悄說話的方式已經是公事公辦,溫文爾雅,像變了壹個人。我們問她為什麽會改變,悄悄坦白是她老公的態度改變了她。
悄悄的,如果他心情不好,不想吃飯,他老公會說:“妳不吃,我沒胃口,我不吃。”悄悄只好陪他吃飯。
靜靜,如果她想去旅遊,老公總是支持她,每次都盡量陪著。如果她真的走不開,就安排好壹切,給她壹個“壹個人的旅行”!
我們從沒見過壹個安靜的臭臉老公。他總是那麽謙虛,待人接物,讓大家都很舒服。我們都願意和他聊天。
有壹次我安靜的媽媽生了壹場大病,心情很不好,每天都不開心。
她老公每天正常作息,買菜做飯,給晶晶媽媽煎藥。
悄悄開始偏激,對老公的淡定很不滿意。有壹天,終於在半夜爆發了:“真的不是妳親生母親。總是壹副悠閑的樣子。”
她老公生氣地看著靜靜,說:“安靜,我媽是我最親的兩個人。我必須堅持住。如果妳堅持不住,我媽還會有我!”
我明白了。我被深深地感動了。
文靜態度的轉變源於丈夫對她的態度。
在婚姻中,當壹個女人遇到壹個愛她的男人,已婚的女人會變得越來越溫柔;
當壹個男人遇到壹個愛他的女人,這個已婚男人會覺得越來越有責任感。
婚姻這種“相互影響”的哲學,真的就像魚喝水壹樣,知己知彼。
04
《心理咨詢師》說:人的情緒和感受是壹種主觀感受,或者說是壹種內心體驗。如果外在的東西滿足了我們的需求,就會引起積極的情緒體驗,否則就會引起消極的情緒體驗。
所以“妳對我的態度隱藏了我對妳的態度”是構成情緒和情感的正常心理。
我們不必逃避,更不必感到內心的灰暗。這只是每個正常人都會有的經歷。
換位思考,站在別人的角度,培養* * *感情等等,都是正確的心理動機在教導我們“妳對我的態度隱藏了我對妳的態度”。
當我們大多數人都會問別人怎麽對待我們,或者覺得別人不理解不理解自己的時候,我們不妨想想自己是怎麽對待別人的。因為關系是相互的、可交換的,也是平等的自我價值保護。
所以要利用好“妳對我的態度隱藏了我對妳的態度”的心理,掌握“把壹張皺巴巴的紙畫成壹幅山水畫”的能力。從而經營好自己的親子、夫妻、朋友等關系,找到幸福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