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的全盛時期是98年至117年圖拉真皇帝統治時期。其疆域橫跨歐、亞、非三洲,地中海成為其內湖,人口超過4000萬,並不斷向外擴張。圖拉真是唯壹到達波斯灣的羅馬皇帝,也是東征中最遠的皇帝。
羅馬軍團VS大漢軍
漢朝的全盛時期是從東漢漢明帝統治時期到公元28-88年的張寒,與羅馬的全盛時期只有幾十年的距離。漢朝全盛時期,整個東亞都是勢力範圍,人口6000多萬,控制面積和人口與羅馬帝國相差不大。
羅馬帝國不斷擴張的原因之壹是羅馬軍團的強大。羅馬軍團是羅馬軍隊的名稱。以軍團為單位,壹個軍團從4500到6000不等。軍團的主力是重裝步兵,輔以部分騎兵、弓箭手、標槍兵和輔助兵。
羅馬軍團
馬略改革後,羅馬軍團成為職業軍隊,以戰鬥為唯壹職業,戰鬥力和武器裝備都有所提高。羅馬軍團的特點是:單兵作戰和整體編隊作戰能力超強,以重裝步兵為主,主要作戰策略是以絕對的實力和無休止的戰鬥擊敗對手。缺點是:羅馬軍隊缺乏靈活性和謀略,作戰方式比較單壹。
漢朝的軍隊不是職業軍隊,但大部分人都是農民。有戰爭的時候,他們拿起武器,沒有戰爭的時候,他們拿起鋤頭去種地。漢朝軍隊數量龐大,最高峰時有壹百多萬軍隊。與羅馬人不同,漢朝的軍隊不把軍隊分為軍團,而是分為中央軍、郡兵和邊防軍,而且不是絕對固定的。
達汗軍隊
漢軍的特點是靈活多變,戰略多樣,軍種配合良好,武器先進。漢軍的主要作戰策略是:用各種戰略,用各種戰術,用任何方式消滅對手。沒有固定的模式才是最大的策略。與羅馬軍隊相比,漢軍的劣勢在於單兵作戰能力不如羅馬人。
漢軍相對於羅馬軍的優勢也是非常突出的,那就是漢軍的戰略天下無敵,打法靈活多變,兵種多樣,武器性能比羅馬人先進很多,不會像羅馬人那樣亂陣腳。中華民族拼陣硬拼。那是幾百年前的春秋時期。
如果巔峰時期的漢軍遇上巔峰時期的羅馬軍,誰強誰弱?
結果很明顯,當然是漢軍強大,漢軍會掛羅馬軍。
羅馬軍團
羅馬人以為打仗就是在戰場上打仗,但是華夏民族幾千年的先進思想告訴我們,就算大人物打敗了羅馬,羅馬也不壹定知道敵人是誰。在中國,每壹場戰爭都要根據地形、環境和各種條件采取對自己最有利的策略。比如漢武帝當初想打匈奴,就策劃了壹個馬伊琍計劃,引誘匈奴進入包圍圈,大規模殲滅。雖然最後沒有成功,但是把匈奴嚇出壹身汗。如果成功了,匈奴早就被打退了。
羅馬人是強大的對手,個人實力很強,但漢朝也不弱。西漢名將尚晨曾說,壹個漢兵要抵五個匈奴兵。如果武器壹樣,漢兵要達到三個匈奴兵。除了武器,漢人和匈奴人壹樣血腥。李陵率領5000步軍時,用弩射死了數萬塔爾坎人。如果箭沒有用完,李陵也不會輸給匈奴,說明漢軍有弓箭。
韓軍
當然羅馬人也有防禦弓箭的武器,就是組成鐵桶陣來防禦弓箭。公元前53年,羅馬三巨頭之壹的克拉蘇去東方安息時,安息人只用弓箭手和騎兵就勒死了數萬羅馬軍團。其余人的策略是用弓箭壓制羅馬重步兵,然後用騎兵包圍整個羅馬軍團,不斷用大量弓箭射傷羅馬人。雖然羅馬人有防禦,但他們不能防止沒有傷亡。40,000人的羅馬軍團幾乎被2
漢朝的弓箭和騎兵比其余帝國強多了。匈奴,曾經的草原霸主,騎射非常強。漢朝用騎兵和弓箭打敗匈奴,漢朝能夠組織壹支5萬多人的騎兵部隊。這在羅馬帝國是不可能的。壹個羅馬軍團的騎兵數量只有800人左右,而且還是輕騎兵。騎兵力量很弱。如果漢軍用弓箭手壓制羅馬步兵,
東漢班超經營西域時,貴爽帝國曾派兵七萬攻打班超。班超的兵力很少,但他向西方國家借兵還不到壹個月。為了守住城池,切斷桂雙人的糧道,被七萬大軍擊潰。貴爽帝國是安息帝國東邊的壹個鄰居,類似於安息人的風格。漢朝在西域兵力極少的情況下,數次被西域軍或匈奴軍擊敗。
羅馬帝國和漢帝國
就算是漢朝的敗兵,匈奴吊死羅馬帝國。匈奴是最強的遊牧民族,其余民族也是。安息曾經打敗過羅馬軍隊,匈奴也打敗過阿拉提時期的羅馬軍隊,但那是幾百年後的事了。阿拉提以騎射擊敗羅馬軍隊,主要靠騎兵和弓箭。羅馬人看起來很強壯,但實際上無法與靈活的阿拉提相比。
漢朝之所以能夠打敗遊牧民族,除了實力,還有各種各樣的原因。策略是最重要的。此外,漢朝的技術、武器、戰略戰術都優於羅馬軍隊。如果真的打起來,羅馬軍隊毫無還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