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城鎮新增就業4.5萬人,其中失業人員1.1.00萬人。新增農村勞動力就業654.38+0.9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1.52%。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4%。八大消費項目中,食品價格上漲4.4%,衣著價格上漲3.5%,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2.8%,居住價格上漲0.7%,家庭設備及維修價格上漲1.5%,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價格下降0.7%,交通和通信價格上漲0.9%,煙酒價格上漲5.5%。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1.3%,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增長0.3%。
全市共有市場主體166945戶,增長24.1%,其中新登記市場主體39733戶,增長69.6%。實際註冊資本2374.665438億元,增長43.9%,其中新增註冊資本573.28億元,增長234.7%。全年農業增加值5413萬元,增長1.8%;林業增加值4800萬元,增長1.9%;畜牧業增加值365438+6600萬元,增長4.3%;漁業增加值121.32億元,增長5.0%;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6.92億元,增長9.7%。
根據糧食產量抽樣調查數據,全市糧食總產量86.93萬噸,下降3.3%。其中,夏糧產量33.76萬噸,下降17.0%;秋糧產量531.7萬噸,增長8.1%。夏糧減少的主要原因是糧食播種面積減少,春季多月無有效降雨,對小麥苗情轉化和拔節期生長影響較大。
全年水果總產量99.07萬噸,增長5.4%,其中蘋果88.96萬噸,增長6.2%。
全年肉類總產量182000噸,下降1.4%,其中豬肉109500噸,增長1.0%;禽蛋總產量1415000噸,下降0.8%;牛奶總產量654.38+07.66萬噸,增長654.38+0.0%。
全年水產品總產量240.25萬噸,增長1.0%。水產養殖面積7.77萬公頃,增長4.6%;水產養殖產量654.38+60萬噸,增長2.4%。全年投入作業專業遠洋漁船306艘,遠洋捕撈產量達到201萬噸,同比增長212%。
年末農機總動力551.87萬千瓦,增長1.3%;農業排灌機械動力40938輛,增長2.8%;農用拖拉機283922輛,增長0.5%;全年完成機械化耕作654.38+05.08萬公頃,機械化播種23.25萬公頃,機械化收獲22.42萬公頃。有效灌溉面積654.38+0.20萬公頃,其中節水灌溉面積7.8萬公頃。
全市規模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到350家。其中,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10家,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44家,農業產業化市級重點龍頭企業137家。新登記農民專業合作社439個,總數2429個,成員654.38+0.4萬人,輻射帶動農戶25萬人。規模以上工業達到1517,增加值增長1.8%。其中,股份制企業增加值增長11.7%,外商投資企業和港澳臺商企業增加值增長14.1%;輕工業增加值增長10.3%,重工業增加值增長13.2%,重工業生產比輕工業快2.9個百分點。36個行業大類中,31個行業實現增長。增速較高的行業為: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增長19.8%,醫藥制造業增長15.0%。大中型工業增加值增長9.6%。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56654.38+0.43億元,增長9.7%;利稅達到561.49億元,增長1.6%;實現利潤354.44億元,同比增長65.438+02.8%。產銷銜接良好,產品銷售率達98.4%。
建築業增加值153.69億元,增長8.8%。
固定資產投資2229.37億元,增長15.9%。第壹產業投資7.26億元,下降40.4%;第二產業投資138366億元,增長104.0%,其中工業投資127094億元,增長101.9%;第三產業投資838.45億元,下降32.0%。壹、二、三產業投資結構為0.3:62.1:37.6。
房地產開發投資357.23億元,下降13.3%。從住宅建設用途看,住宅投資292.55億元,下降13.3%,占房地產開發總投資的81.9%;商業用房投資44.42億元,增長10.8%,占房地產開發總投資的12.4%。全年房屋施工面積3986.7萬平方米,增長1.7%;竣工面積7291.900平方米,下降3.1%;商品房銷售面積847.46萬平方米,下降3.6%,其中住宅銷售面積881%。國內貿易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865438+8700萬元,增長12.9%。從城鄉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986.88億元,增長13.1%;農村消費品零售額194.99億元,增長1654.38+0.8%。從行業分類來看,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1077.55億元,增長13.0%;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654.38+00.432億元,增長654.38+065.438+0.2%。從經濟構成看,非公有制經濟零售額928.09億元,增長13.3%;公有制經濟零售額253.78億元,增長11.1%。從企業規模看,規模以上企業零售額6265438+7900萬元,增長12.7%,分別比規模以下企業和個體經營者高1.8和3.3個百分點。從商品類別看,與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商品和消費升級商品全面增加。其中,家具增長32.0%,電子出版物和音像制品增長23.6%,中西藥品增長23.5%,通訊器材增長22.5%,化妝品增長18.5%,生活用品增長17.0%。
外國經濟
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6543.8+065.87億美元,下降3.3%。其中,出口總值11372億美元,增長6.3%;進口總額為5215萬美元,下降19.1%。從企業性質看,內資企業進出口額801.1億美元,下降4.6%,占全市的48.3%。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額85.7億美元,下降2.1%,占全市51.7%。從貿易方式看,壹般貿易進出口額77.25億美元,下降2.2%,占全市的46.6%;加工貿易進出口額8318萬美元,下降5.1%,占全市的50.2%。其他貿易進出口額5.39億美元,增長10.5%,占全市的3.3%。從主要貿易市場看,我市企業與200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關系。其中,對韓國貿易額52.27億美元,與上年基本持平,占全市31.5%;歐盟21.95億美元,增長4.5%,占全市1.3%;日本1835億美元,下降3.7%,占全市11.1%;654.38+0.694億美元,增長0.7%,占全市的654.38+0.2%。從出口商品看,機電產品出口45.83億美元,增長0.1%,占全市的40.3%;紡織服裝出口25.4億美元,增長15.6%,占全市的22.3%。農產品出口654.38美元+5.28億美元,增長2.8%,占全市的654.38+0.3.4%。
全市新批外資項目129個,合同外資9.34億美元,增長1.2%;實際到位外資1012億美元,增長10.0%。從實際外資來源看,主要來自15個國家(地區)。其中,香港接收外資551億美元,占全市的54.5%;韓國接收外資3.03億美元,占全市30.0%;外資8500萬美元,占全市的8.4%;外商對歐投資達853萬美元,占全市的0.8%。從實際接收外資投向看,第壹、二、三產業接收外資分別為7000萬美元、5.36億美元和4.06億美元,分別占全市接收外資的6.9%、53.0%和40.1%。
全市新批設立境外企業(機構)25家,中方投資4.2億美元,增長51.5%;對外承包工程營業額7.5億美元,增長40.1%;12312外派勞務人員,增長2.8%。
全年引進內資項目806個,內資638.08億元,增長65.438+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