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構建和諧社區的過程中,我社區黨支部在聯系群眾、服務群眾和“雙帶”中發揮了先鋒模範作用。
(1)加強制度建設。社區黨支部先後制定了組織生活、黨員管理、聯系群眾等各項工作制度。包括健全的黨支部組織生活制度、社區流動黨員管理制度、民主生活會制度。社區還建立了“六到戶”工作制度,即家庭糾紛調解到戶、患者住院家訪、新居民家訪、“兩工”人員幫教到戶、生活保障發放到戶、下崗職工安置到戶。黨員崗位職責明確,支部每月學習壹次,學習氛圍濃厚。幾年來,我們壹直把豐富多彩的活動作為團結黨員、教育黨員的重要途徑。在黨員方面,我們開展了“倡導文明新風,* *建設美好家園”、“壹個黨員壹面旗,壹片真情為社區”等主題活動,組織黨員參觀英雄紀念碑、“金色攀枝花”,重溫黨史,參觀反腐圖片展等。,不僅豐富了組織生活,教育了廣大黨員,也為社區做出了巨大貢獻。
(2)加強團隊建設。社區黨支部堅持優中選優、建設壹流支部班子的思路,提出了“創先爭優”的工作目標和“讓黨員先做好班子成員該做的事”的具體要求,並在班子成員中提出了“四個必須”:班子成員必須在思想、言行上率先垂範;我們要團結壹致,齊心協力在齊新;在工作的關鍵時刻必須到位,在黨員群眾最需要的時候要及時給予幫助;團隊成員必須通過溝通和協調創造和諧的氛圍。我們黨支部現有6個建設黨小組,其中黨員54人,黨員6人。2005年以來,社區新培訓黨員3名,將49名退休人員、下崗職工、流動人員轉為黨員,轉正率100%。
(3)積極發揮引領作用。社區黨支部以“民心工程”為載體,確立了“核心是組織、集中黨員、熱心辦實事、真誠換民心”的工作思路,把黨的工作投入到溫暖、穩定、贏得民心之中。2005年以來,我社區黨支部以先進性教育活動為載體,開展了“找困難黨員”服務活動,為社區居民解決了60多項工作生活問題,為困難黨員送去了價值800多元的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用品,把黨組織的溫暖送回家。同時,社區根據黨員身體狀況、興趣愛好和特長,組建了義務巡邏隊、家庭糾紛調解隊、文明勸導隊等誌願者隊伍,受到了社區居民的廣泛好評。在黨員示範引導下,社區群眾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很高。
第二,關註* * *和促進民主自治
在認真遵循《居委會組織法》的基礎上,不斷完善新型社區管理體制,進壹步加強社區組織建設,探索社區建設新模式,全面推進社區建設。
1.建立規章制度,夯實自治基礎。在社區黨支部的領導下,成立了居民代表大會,成立了居民自治小組,制定了居民公約、社區自治章程、誌願服務管理制度、社區事務聽證制度、居民代表提案制度、社區家事公示制度、社區專職工作者述職和民主評議制度等,,增強社區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的功能。
2.整合資源,挖掘* * *潛力。社區充分挖掘和發揮轄區內的各類資源,積極搭建社區建設實踐平臺,與* * *建設單位簽訂《在* * *建設協議書》,邀請* *建設單位共同探討和解決社區建設中的熱點難點問題,與* * *建設單位舉辦各種文化活動,營造全方位參與社區建設的良好氛圍。三年來,我所在的社區在* * *建設單位區人大黨支部的支持下,實現了社區辦公自動化;在攀鋼集團的全力支持下,對原籃球場進行了改擴建,建成了1萬平方米和5000平方米兩個大型休閑廣場,廣場內的活動室、健身場所等設施全部向居民開放。2006年6月5日至10月,攀枝花鋼鐵集團公司組織部派出的質量技術部幹部劉文斌同誌在我社區掛職擔任社區黨支部副書記,參與社區管理,開創了社區和企業建設的新局面。社區還將與攀鋼物業管理處的工作協調納入社區管理體系,加強社區居委會對物業管理企業的指導、協調和監督。在“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創先爭優”等重大節日和重大活動中,我社區與攀鋼第壹幼兒園、第二幼兒園等* * *建設單位共同舉辦演出30余場,豐富了居民的業余文化生活。社區建設活動的蓬勃開展,使“社區是我家,建設靠大家”成為自覺行為,形成了政府主導、企業支持、群眾參與的強大社區建設合力,促進了社區資源在* * * *共享共建。
通過以上措施,社區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意識得到加強,社區自治的功能得到完善,社區資源* * *在* * * *享有和建設的效果顯著,促進了社區民主自治,形成了全民* * *管理和創造的新局面。
3、實行內務自治,接受各級監督。自創建活動以來,我們社區建立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成立了居民代表大會和協商理事會,定期召開會議,聽取居民對社區建設的意見和建議。三年來,社區居民代表提出了30多項合理化建議,涉及社區安全、衛生、老年活動和社區管理等方面。對於那些能及時解決的建議,我們將立即給予答復。對於重大決議,我們社區先擬定實施方案,征求居民代表意見,代表投票後積極實施。三年來,我社區代表提出的主要問題有:與攀鋼集團、攀鋼房管所協調,清香坪十村綠化工作已完成;拆除了第三居民區原籃球場違章建築,在區委、區政府和攀鋼集團公司的大力協助下,在原址上建設了10000平方米和5000平方米兩個大型休閑廣場,解決了居民反映強烈的無活動場所問題。成立了老年協會,舉辦露天舞會,重陽節看望80歲以上老人,組織各種老年文化活動,讓轄區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管、老有所樂”;轄區建立治安強制巡邏,加強了民間糾紛調解和日常治安巡邏,有效控制了轄區刑事案件發案。通過居民代表提案的解決,加強了居民對社區居委會工作的認同,提高了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的意識。同時,社區要充分發揮居民代表大會和協商會議的議事作用,社區活動的通過必須經過居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三年來,居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了我社區辦公室二樓改造工程、社區辦公壹體機打印機復印機購置、社區居民管理辦法等。為了更好地接受居民的監督,我社區嚴格執行“村務公開制度”,設立“村務公開欄”,定期公布黨組織、勞動保障、計劃生育、社區財務收支、社區幹部考評結果及各項程序等村務,真誠接受居民的監督,加強居民對社區事務的了解,贏得了居民的壹致好評,從而更好地實現了居委會的“自我管理、自我監督”。
三、以人為本,強化社區服務功能,提高服務質量。
以人為本,強化社區服務功能壹直是我們不懈的努力之壹。居民的需求是全方位、多方面、多學科的,我們社區提供的服務在項目、內容、深度、廣度上都達到了較高的水平。
(1)完善就業服務網絡。為了解決社區失業人員的就業問題,我所在的社區針對失業需求,耐心細致地做“紅娘”。壹是千方百計聯系各方就業信息,積極為失業人員尋找就業機會,孜孜不倦地介紹合適的工作崗位,幫助他們從根本上改善生活。二是辦好信息專欄,及時提供就業信息。社區專門設立了招聘信息欄。自2005年以來,已發布各種招聘信息400多條,30多名失業人員通過我們的招聘信息找到了工作。三是建立幫扶網絡,互通信息,共享資源。社區居委會知難而進,堅持“以人為本,不靠平等,* * *建在* * *,敢為人先”的原則,以“多花精力,多想辦法,為民辦好事,辦實事”為指導思想,建立社區失業人員救助組織網絡、信息溝通網絡和援助服務網絡,進壹步拓寬就業安置渠道,真正做到了為下崗職工、為人民。近年來,* * *安置了80多名下崗職工,通過服務提高了居民的歸屬感,增強了社區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完善服務設施。創建活動開展以來,我社區不斷完善服務設施,設立衛生服務站、消防服務站、勞動保障工作站、計劃生育服務站等工作站,成立領導小組,配備專門人員,建立各項規章制度,使各項工作有序開展,為強化社區服務功能搭建平臺。
(三)開展便民服務活動。社區根據居民需求,拓展了服務領域,豐富了服務內容,構建了社區服務體系,制定了關愛群眾生活的工作目標和計劃,形成了社區居委會、物業管理處、所轄單位、社區誌願者四級社區服務平臺,開通了便民熱線,發放了便民服務卡,為社區居民開展了三項便民惠民服務工程。在社區中心設立了警務室、再就業服務站、退休人員管理服務站、衛生計生服務站、老年活動健身室、市民學校、閱覽室等,以及家政服務、郵購義務送、法律咨詢等便民利民服務網點,成立了由40多名黨員、居民誌願者組成的社區誌願服務隊,定期為社區居民提供免費、低償服務。
(四)社區環境衛生之美
為有效完成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和改善環境衛生的任務,提高居民的文明衛生素質。我的社區廣泛宣傳,深入開展。動員轄區各單位和居民小組利用各種宣傳形式,采取各種積極措施,大力宣傳創建衛生城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僅今年以來,就發放宣傳資料14000余份,張貼宣傳標語300余條,出版黑板報12期,廣泛動員廣大居民關心、支持、參與衛生整治工作;二是明確目標,落實責任。采取責任到組、責任到單位的目標管理辦法,年初與居民小組、轄區各單位簽訂了衛生檢查、健康教育、除“四害”目標責任書;三是開展“四害”、“門前三包”和衛生保潔等環境整治工作。定期開展除“四害”藥物消毒,各居民小組專兼職人員以高度的責任感和政治責任感,及時將藥物發放到居民家中,並按規定和要求進行檢查,確保了除“四害”任務的落實;“門前三包”要定期檢查,限期整改;衛生清潔制度,人員到位。並配合各包,* * *施工單位對衛生死角進行不定期清理。在2005年攀枝花創建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和今年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的活動中,我們小區被列為強制檢查小區,環境整潔優美,在檢查中受到了上級領導的好評。
(5)社會保障覆蓋面廣。建立健全動態扶貧救助機制,全面掌握下崗職工、困難家庭和社區困難群眾的生活和工作情況,時刻關心他們的生活和工作情況,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2005年以來,對低保、助殘、貧困等各類弱勢群體的補助達到8.6萬元。社區工作者始終關註弱勢群體的生活,組織社區誌願者利用節假日為社區的失能孤寡老人服務。比如我所在小區的居民鄧,因眼疾失明,愛人離異,生活不能自理。針對這種情況,近年來,我所在的社區每月定期組織工作人員、物業管理處、社區誌願者為他打掃衛生,解決他的生活困難,並多次與他的前妻聯系、談話。今年8月,鄧離婚近十年的妻子回到了他的身邊,鄧的臉上終於露出了舒心的笑容。在重陽節、中秋節、春節等傳統節日,社區工作人員與* * *建設單位壹起,為社區的困難家庭送去節日慰問品,讓他們感受到了社區的關懷和溫暖。
(六)社區衛生服務。社區衛生服務站設施完善,功能齊全,基本能滿足轄區居民的醫療需求,讓居民小病不出社區。作為市級健康教育示範社區,我社區居委會成立了健康教育領導小組,設立了健康教育知識專欄,開展了發放傳單(小冊子)、健康知識講座等壹系列健康教育宣傳,依托社區衛生服務站開展健康檢查和健康咨詢,開展居民健康教育問答,在社區服務站為60歲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檔案,建檔率達95%。在計劃生育服務方面,社區壹直把育齡婦女的生殖保健放在工作的首位,為她們免費體檢,發放避孕藥具,得到了群眾和上級部門的認可。通過社區衛生服務,廣大居民的健康意識大大提高,健康習慣和生活方式開始由溫飽型向品質型轉變;
(七)綜合治理成績突出,突出平安特色。創建活動開展以來,我社區經過幾年的探索,建立了壹套以社區警務室為龍頭,公安局為依托,社區治安聯防隊為基礎的治安管理、治安防範和巡邏檢查體系,顯著改善了社區治安狀況。
1,安全系統健全。2005年以來,我區楊家坪社區根據自身條件,在上級的正確領導和相關部門的積極配合下,建立了以社區警務室為龍頭,以園區大門、治安隊、社區巡邏隊為依托的治安巡防壹體化體系,貫徹“打防結合”的方針,建立了高效的“群防群治”網絡。組織居民上法律課、制作宣傳欄等宣傳教育活動,提高了居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律水平。在平安家庭和平安花園小區評比中,我小區9個花園全部評為“平安花園小區”,3148個家庭評為“平安家庭”。
2.加強流動人口管理。社區經常配合公安警務室,按照“公平對待、合理引導、加強管理、完善服務”的原則,對出租屋和流動人口進行清理、登記、辦證、建帳,掌握基本情況。房屋租賃行為規範,* * *登記租房人數142人,流動人口登記率達到98%,管理全覆蓋,全面合理實施流動人口管理。
3.幫教成績顯著。我們社區成立了壹個由社區工作者、電影警察和社區居民組成的幫教小組。三年來,采取“定目標、定任務、定責任”的“三定”方法,對轄區“兩勞”解困人員進行幫教,每月定期走訪,及時了解他們的生活和思想情況,積極安排就業,鼓勵他們自謀職業。通過努力,5名社區釋放人員已全部找到工作。
4.積極消除安全隱患。為有效消除安全隱患,在此基礎上,社區還定期組織專職安保人員對轄區內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排查,每月定期對消防栓、點單位進行巡查,積極號召和組織誌願者進行維護,對不能積極消除的安全隱患及時上報,不讓這些隱患威脅社區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安全。工作開展以來,由於社區治安工作成績突出,榮獲市級“平安社區”、2006年“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等榮譽。
5.人民調解成效顯著。為有效維護社區安全穩定,我社區加強矛盾糾紛排查,做到早發現、早解決,把不穩定因素有效化解在萌芽狀態。三年來* * *調解糾紛51起,其中鄰裏糾紛12起,家庭糾紛34起,其他糾紛5起,成功47起,成功率92%。矛盾糾紛的及時排查對轄區的穩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社區調解委員會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基本上使普通的民事調解無法離開社區。
(八)活躍文化,弘揚文明之風。為了聚集更多的居民參與社區建設,我們采取在社區搭建舞臺,居民唱戲的方式,積極創新載體,服務居民,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1,發展特色文藝團隊。建立和發展了社區健身隊、腰鼓隊、太(拳)隊、舞蹈隊等四支文藝隊,每支隊伍的成員現已發展到20多人。圍繞社區工作,結合重大節日慶典,社區廣泛開展文藝演出、體育比賽、朗誦、知識競賽、書畫展、老年健身表演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大型特色文化活動。全年開展活動不少於5次,居民參與率達到80%以上。通過各種文藝宣傳活動,形成了以社區居民為主,所轄單位廣泛參與,* * *的濃厚社區文化氛圍。
2.開展“四進”社區活動。充分利用社區宣傳欄、文化活動站、圖書館、市民文明學校、科普課堂等載體,與科協、醫養、文化、司法壹起,大力開展科技、文化、法律、衛生四步走社區活動,廣泛宣傳計劃生育、科普知識、黨建、衛生知識、法制宣傳知識、環境保護、“八榮八恥”等內容。
3.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未成年人是祖國的花朵。為了加強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我們社區成立了關心下壹代領導小組,由社區黨支部書記任組長,老幹部、老黨員為成員。在工作中,我們加強了對轄區未成年人基本情況的了解,為貧困家庭的孩子提供了幫助,並在六壹兒童節與轄區幼兒園壹起舉辦了慶祝六壹的大型文化活動。為困難家庭、殘疾人、留守兒童購買節日禮物,舉辦兒童書畫展,寒暑假開展青少年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同時,社區閱覽室還專門準備了多本兒童讀物,免費為未成年人提供閱讀。為確保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我們聘請了網吧義務監督員,對轄區網吧進行日常巡查,防止未成年人沈迷網吧。同時,加強法制宣傳,預防青少年犯罪。
4、辦好各類教育學校。有社區公民學校、家長學校、法律學校、女子學校等。緊密結合當前形勢和居民思想生活的實際問題,每半個月開展壹次公民素質教育活動,把國家大政方針、國內外重大事件、省市最新動態、公民道德規範、與創造有關的各種常識作為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廣泛發放公民教育書籍,使社區居民的政治素質和思想素質得到全面提高。並建立專門的圖書館免費向居民開放,社區現在有300多本書。
5.開展文明評比活動。在街道相關部門的指導下,制定了文明建築、文明家庭的評比辦法,每年開展1文明家庭評比活動,在各居民小組張貼、宣傳“五好家庭”、“文明家庭”等評比標準。社區所有居民都參加了評比活動,現在社區有3841個文明家庭,創意評比率達87%。
三年來,通過創建活動,我們社區的建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社區辦公室從2003年的120平米發展到現在的400平米,辦公設備從壹桌壹筆發展到現在的辦公自動化,社區功能室越來越完善。社區幹部的素質有了很大提高。現在,我們社區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很強,社區組織健全,服務功能完善。是壹個治安秩序穩定、人際關系和諧、生活方式健康、居住環境舒適優雅、社區管理規範有序、社區治安功能完善、生活服務方便快捷的文明社區。
在創作過程中,我們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在服務中感受真誠。我深深體會到,基層工作離不開上級的關心和重視,離不開廣大居民的積極參與,離不開社區壹群人的辛勤勞動。只要堅持以人為本,以民為本,就壹定會得到居民的理解和信任,得到人民的支持和參與。在今後的工作中,要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建設和諧社區的工作部署,真正直面社區工作中的瑣碎問題,真誠幫助解決居民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為全面推進和諧社區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的戰略決策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