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義的頻繁問候
在微信業務興起的時代,每天的“早上好”“晚安”的問候幾乎已經成為網絡營銷的壹種默認模式,很多醫美在聚客初期都會不自覺的套用。
然而久而久之,早晚頻繁的問候,和平的吃飯,都變成了無意義的網上騷擾狀態。就連平時工作比較忙的客戶也會把妳設置成勿擾,接下來就是紅色的感嘆號了。
畫
相對於平時工作繁忙的客戶,他們也會認為無意義的頻繁問候會顯示妳的“閑適”,甚至平時很少做什麽,自然會把妳歸為低價值人群,逐漸產生厭煩情緒。
應對策略
相比枯燥的早晚問候,有實際幫助的幹貨更能引起同話題;
根據客戶對美容的需求,整理手術前後必要的知識發給客戶作為提醒;
關註客戶的朋友圈,在發泄感情或者實際需求的時候多留言,多互動,會引出私密對話。
2
習慣性的聲音或電話
現在大部分互聯網用戶,在潛移默化的習慣影響下,更喜歡躲在屏幕後面,有些人甚至對語音/電話有排斥感。
咨詢師在和客戶溝通的時候,很少會通過幾秒鐘的發音來說清楚,而往往是聲音多久才會出現。同時也會受到環境的限制。妳說話方便,別人可能不方便聽,從而影響客戶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畫
相比語音,能讓人壹目十行的文字信息更適合多種場景。可以讓客戶在短時間內獲得最重要的信息,同時做出快速反應,避免打擾客戶的可能。
應對策略
安排各項術前術後需求,做好圖片收集,及時回復客戶問題;
非工作時間盡量不要發語音打擾別人,盡量發文字;
緊急情況下來不及發短信的,提前和客戶溝通,事後及時回復。
三
不分場景的辱罵顏文字
顏文字的存在不僅可以豐富簡單的文字內容,還有助於拉近客戶關系,及時傳達情感。但是!在和身邊朋友足夠熟悉的基礎上,打壹架是無傷大雅的。
在需要輸出職業形象的溝通中,如果經常用表情溝通,原本嚴肅的工作任務和必須存在的權利就會被削弱,妳的職業形象也會受到影響。
畫
如果聊天的基調是為了解決問題,認真聊的時候最好不要發表情包,更不要因為想緩和氣氛而讓對方覺得不被尊重。
應對策略
在建立壹定情感聯系的基礎上,可以在開玩笑和結束聊天時使用;
因為女性顧客多,可以適當使用寵物可愛表情包,避免過度調侃;
表情包需要配合妳的文字,豐富內容和感情。不要單獨使用,以免聊天尷尬。
四
餵?方便嗎?妳有時間嗎?
其實用這種開場白的用意並不壞,大多是為了確定與客戶溝通的最佳時機。然而,在當今快節奏的社會中,“妳在嗎”這句話很可能被大腦直接忽略或補充為各種煩惱的前兆。
正因如此,沒有實質性內容的問候習慣也無形中讓客戶產生不安全感,甚至覺得自己可能會犧牲休息時間,從而猶豫是否回復。
畫
應對策略
有話要說,開頭取個好聽的昵稱給客戶打電話,第壹時間拉近彼此的距離;
避免發長文,會讓客戶視覺疲勞,甚至誤以為是群發廣告;
提取問題的亮點,找到與客戶的契合點,激發客戶的聊天欲望。
五
語氣助詞的誤用
前不久某酒吧品牌部負責人在群裏通報事情,某員工回復OK手勢被批評“不懂規矩”,隨後被開除的消息上了熱搜,於是各種語氣詞背後反映的態度問題也被納入微信聊天禮儀。
嗯,哦,呵呵,好吧,省略號,句號等。,情感表達較弱,在普通顧客眼裏,往往代表著冷漠、敷衍、嘲笑、無語等意思。,而且很容易給火熱的聊天潑冷水。
畫
相反,增加壹個字數,壹個符號,可以瞬間安撫冷漠的暴躁客戶。同時,重疊詞的使用不僅透露了妳對客戶的積極態度,也增強了咨詢師本身的親和力。
應對策略
用疊字代替單字,如用“嗯嗯”或“mm ~”代替“mm”;
在單詞後綴上加上可愛或搞笑的表情,有助於緩解過於嚴肅的氣氛;
如果不小心念錯了語氣詞,可以再加壹句:好的,明白了/收到了/我明白了。......
六
群發廣告/祝福或者測試僵屍粉軟件。
因為咨詢師的工作性質,客戶經常需要加微信,好友數量的激增也對應著繁瑣的管理方式,所以很多咨詢師都練就了壹套群發技能,但這並不是壹件好事。
在采訪多家皇冠銷售顧問時,程瀟發現他們基本不使用群發功能,因為他們知道毫無價值的廣告營銷只會增加客戶的反感。再吸引人的廣告文案,如果不是給客戶看的,基本上可以直接上黑名單。
畫
除了無效廣告,使用軟件“您好,查僵屍粉,不要回復~ ~效果很好,點擊下面的鏈接開始查~”也會被客戶識別為垃圾廣告,甚至會覺得低賤,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