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孩子喜歡看手機不喜歡看書怎麽辦?

孩子喜歡看手機不喜歡看書怎麽辦?

要求

孩子喜歡看手機不喜歡看書怎麽辦?

回答

現在幾乎所有的家長都“談手機色變”,到處在追堵截孩子玩手機的事,到處打擊防範。父母的原因有很多。我們找壹個有代表性的來說說吧。

“妳知道手機的藍光,對眼睛不好,影響視力。年紀輕輕眼睛就破了。年紀大了怎麽辦?”

“玩手機是玩物。哪裏來的心思去學習?這個年齡是學習的年齡。如果妳大壹點,就讓他玩吧。現在不行。

“妳不知道,我家孩子玩手機玩到淩晨,很困就睡覺,不管了。”

“我不會把手機給孩子。手機裏有各種信息。我學得不好怎麽辦?”

“我不擔心任何信息。我家孩子玩遊戲上癮,急著要手機。”

……

總之,玩手機有害無益。手機是洪水猛獸,是引發家庭矛盾的導火索。

我童年時沈迷於電視。

不知道手機有沒有這麽大的危害。我來說說我小時候的癮。

我是壹個80後媽媽,從事教育工作十幾年了。接下來我要喚起80後的集體記憶。

我們小的時候還沒有手機,但是電視正在興起,我是個不折不扣的電視迷。寒冷的早晨,我在溫暖的被窩裏睜開眼睛,第壹句話:“媽媽,把電視打開。”這是我的起床儀式。當時電視壹播完10 pm,播完就換臺,然後換臺,所有臺都播了,然後就睡覺了。我媽常說:“電視不睡,妳就不睡。”

另外,為了多看電視,我還是我們班的“牌王”。小時候我們都是自己上學,不管接送。我記得我上小學的時候,下午兩點上課,壹點五十分按門鈴。我會精確計算從家裏跑到學校的時間是1:53,到學校的時間是1:59。我剛坐下,鈴響,老師進來,早到壹分鐘我就輸了。我真的配得上“卡點之王”的稱號。

如果妳有我這種類型的孩子,妳會瘋嗎?反正我媽沒瘋。我可以隨時去學校。我不去也沒關系。我最多能問壹句“妳老師去開會了,沒課?”

妳壹定認為我學習不好。我壹定是個人渣。我可以負責任地邀請我的小學同學為我作證。成績壹點都不差,還是班裏第壹。特別是我每篇作文都得滿分。作為壹個80年代出生的農村孩子,我可以想象讀書的貧窮,簡直就是鹽堿地,但是我十幾分鐘寫壹篇作文。別人苦苦思索寫作文,我偷著玩。長大後從事教育工作,很榮幸成為壹名語文老師。我的課很幽默,全班像故事壹樣串聯起來。每次孩子都意猶未盡,這要歸功於我小時候愛看電視。

每天早上七點半,田連元的《貓王》、《石公案》、《小八壹》在山東電視臺連續播出...這些講故事的故事極大地豐富了我的精神世界。老人的故事妙趣橫生,人物栩栩如生,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勝。

《小八壹》裏的三爺唐鐵牛,滿腦子餿主意,搞笑,足智多謀。說唐三爺的老婆長得醜,大大咧咧,有點客氣,但她叫楊賽華。七爺華相貌英俊,武功高強。我壹遍又壹遍地想象他的帥氣。故事壹波三折,讓人覺得很可笑,有愛恨交織。為他們歡笑,為他們哭泣。當故事到了高潮階段,清醒過來,預測下壹步會發生什麽。我整天都要擔心故事裏的男主角。急切地期待著第二天的到來。

我聽過的和的張。但是我最喜歡的是小八壹。

電視不僅僅是早上7: 30播出的講故事。播的最多的就是廣告,幾乎每壹條廣告我都會背。

“壹個好的廣告不如壹個新的會飛的冰箱。”“姐姐,嫁給新東方的廚師。”

肥皂,我壹直在刻卡片,......

我也會模仿新聞聯播的播音腔,模仿趙忠祥的《人與自然》。長大後普通話還可以,穿上媽媽的大圍裙做飯會扭著步子。

雪山飛狐,楚留香,俠客的故事我都爛熟於心。我每天都很早就看。只要老師不在,老師壹般都不在。我充分利用這段時間把昨晚看的電視故事講給同桌、後桌和鄰桌聽,進壹步加深了記憶,鍛煉了口語表達能力。而且,我還得津津有味地說壹說。這是否為我將來從事教育事業鋪平了道路?我媽不知道,我媽也不管我,而且我學習成績好,老師也不怎麽管我。只有在我沈迷電視,成績下降的時候,老師才會告訴我爸,我爸才會問我最近學習怎麽樣,不會采取任何措施阻止我,這樣我最後的成績就有保障了。小時候好奇心得到了滿足。初中的時候,我很少看電視。現在我幾乎不看電視。

我的電視被我的孩子們承包了。請叫他導演,電視臺的導演,看不看哪個電視臺他說了算。

我理解並接受孩子看電視玩手機。

現在很多公司都在招聘新媒體運營,Tik Tok直播和動畫設計。壹個孩子沒接觸過手機,要進入這些新興行業還需要壹定的努力。

家長要冷靜對待孩子玩手機,也許孩子未來的生活就藏在手機裏。

我家孩子壹年級寫完作業就可以看電視了。看久了,提醒他們休息眼睛。如果他回家後不想做作業,他只想看電視。他定好鬧鐘,早起做作業。偶爾有壹天作業沒寫完,也很淡定。他的班主任劉老師肯定不會叫我站出來罰站。懲罰也是對我兒子的懲罰。站出來受罰是對自己的事負責,挺好的。

把生活的控制權交給孩子,讓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掌控他的生活。

我覺得在家庭教育中,作為父母,我們要明確,要管好那些事;我們不應該關心的。堅決不去管不該管的事,該管的事壹定要管。

比如他有能力對閱讀負責,就壹定要賦予他責任,而不是家長提醒孩子快讀快讀。如果馬不喝水就壓腦袋,那是沒有效果的。

父母的催促和提醒,往往是在束縛孩子,給孩子制造各種絆腳石,給孩子植入各種禁制令。很多父母都是完美主義者。孩子學任何東西,包括讀書,都希望自己做到極致,做到最好,最後可能適得其反。

如果剝奪了孩子控制自己的機會,孩子就沒有了自我,沒有了自我他怎麽對自己負責?

教育第壹靠環境,第二靠榜樣,第三靠自我負責。

妳家裏的閱讀環境怎麽樣?

我家的書壹應俱全,壹年級的孩子識字不多。目前,我仍然閱讀和聽他們。

誰是妳孩子閱讀的榜樣?

我每年的閱讀量是70-80本紙質書,還不包括晨跑和上下班路上聽書。

他能承擔閱讀的責任嗎?

我的家庭還不能對自己負責。如果我今天累了,不想讀書給他聽,他不容易哭或者出軌。

他能負責的是今晚讀哪本書。

妳的孩子讀自己選擇的書還是大人指定的書?妳什麽時候讀它?閱讀姿勢有規律嗎?小時候我是趴著看書,躺著看書,靠著看書,但是我沒有坐著不動看書。父親會提醒我看壹會兒書要註意眼睛,休息壹下,我就充耳不聞了。)

《中庸》寫道“天命為性,率性為道,修養為教。”

手機不是洪水猛獸。我的孩子經常給我講奧特曼打怪獸的故事。作為壹個忠實的聽眾,我經常詢問細節。讓孩子自己決定讀書的事,順其自然,做正確的事,我們要做好孩子的領導者而不是引導者。

從個人經歷出發,也希望大家在評論裏留下自己的評論,說我們壹起來探討和實踐這個教育的“道”。感激遇見每壹個可愛的妳。

圖片/來自網絡(入侵)

文/暖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