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智能工廠咨詢與招標信息網

智能工廠咨詢與招標信息網

在每壹個投資選擇中,壹夜暴富的蛋糕都是如此誘人,幾乎沒有人能夠拒絕。站在風口上的投資,只要及時退出,總能帶來回報。從融資金額來看,早期AGV市場不乏“大款”,但何時能達到營收平衡點還是未知數。

文、主編、於新亭采訪/於新亭。

國產新型AGV的這條賽道曾經站在最前沿。

受益於新技術、新場景的出現,國產AGV機器人在2016-2018期間呈現爆發式增長。電商倉儲和智慧物流是其全新的應用立足點,不僅賽道上誕生了壹大批選手,而且壹波“熱錢”接踵而至。

不過,風波過後,行業整體趨於平靜。各大頭部企業完成自有倉庫整改後,市場熱度已今非昔比。無論從融資金額和金額還是AGV整體出貨量來看,物流電商倉庫的自動化改造在經歷了壹段時間的高速發展後,似乎已經達到了“飽和值”。

2016,王飛成立AGV公司,產品主要面向電商、物流智能倉儲領域。去年年底,公司整體出貨量只有幾十臺。扣除人力、水電、材料、運輸等成本,基本無利可圖。

雖然壹個企業的情況並不能反映所有從業者的水平,但在AGV出貨量整體增速趨於平緩的當下,無論是老牌AGV企業還是初創AGV企業都在尋找更多的增長點,而制造工廠將成為新的突破口。

為此,億歐信制造采訪了八位與這個行業發展息息相關的“道人”。他們來自雇主,來自泛AGV行業,或者來自制造業。筆者試圖通過這次交流,引起更多人對行業未來發展的思考。

和歷史上經歷過“三起兩落”的人工智能壹樣,中國的AGV行業也有壹個沈寂期和甜蜜的爆發期。

上世紀90年代,國內能生產AGV的企業不到5家,用戶主要在煙草和汽車行業。2014年亞馬遜收購Kiva並要求Kiva只為其供貨後,沈重的開倉壓力迫使國內電商在全球範圍內尋找替代品。

大勢所趨,JD.COM、淘寶、蘇寧等頭部電商開始在倉儲、分揀領域布局搬運機器人。新型AGV企業也如雨後春筍般迅速成長,受到資本的熱捧。

隨後幾年,電商和快遞行業成為AGV市場快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巨頭領先”的效應更加明顯。“這主要是因為倉儲管理在整個電商運營體系中非常重要,也是比較昂貴的部分。”青桐資本投資總監王壹洋指出。

從表中可以看出,從2014到2018,AGV的銷量從3150增長到29600,與2017 93.72%的增長率相比,2018只增長了35.22%。

這讓筆者認為,增速放緩是否意味著行業的天花板已經到來?

在談到增速時,億歐新制造的受訪者都表示看好無合同AGV市場,現階段的差距是正常的。“在大規模的試點倉建設中,可能會有壹些飽和,但真正的市場還沒有成熟。”海柔創新創始人陳玉琪指出。

在這個階段,電商巨頭為了實現前期的戰略目標,行為難免有些激進。下壹階段的倉庫擴建或升級,勢必要考慮投資的性價比。陳達財智基金合夥人任認為,這項投資的波動性和經濟的不景氣對AGV行業造成了壹定的影響。

這可能意味著短期內,無論是汽車制造還是電商物流,未來AGV出貨量都很難出現爆發式增長。

“別人貪婪時恐懼,別人恐懼時貪婪。”巴菲特的名言被封為投資人圈的金科玉律。

在每壹個投資選擇中,壹夜暴富的蛋糕都是如此誘人,幾乎沒有人能夠拒絕。站在風口上的投資,只要及時退出,總能帶來回報。如前所述,早期AGV市場確實有很多“虛火”。

梳理近三年的數據可以看出,投資AGV企業的資本實力主要可以分為幾種:壹種是純投資機構;二是JD.COM、菜鳥、百世等電商物流企業;三是海康、曠視等科技創新型企業。

都說天使看人,A看產品,B看數據,C看收入,上市看利潤。放眼國內市場,除了壹些幾乎壟斷汽車、煙草、醫藥等行業的傳統AGV強勢企業,大部分新興企業還在B輪之前。

雖然從融資金額上看,不乏“大款”,但硬件開發叠代和軟件技術開發都是長期的、沈重的資金投入。什麽時候能達到收入平衡的節點?這個還是未知數。

從技術上看,無論是二維碼導航、視覺導航,還是激光導航,AGV行業無論是技術還是產品形態都在不斷變化。但最近兩年以來,企業主要在原有基礎上叠代,導致AGV的技術門檻下降。

“原因可能是現有的產品已經能夠滿足現在的場景需求,現在更多的是市場能力。”燈光資本投資總監蘇誌斌告訴億歐。

隨著資本的湧入和技術門檻的降低,更多的玩家湧向市場。價格戰壹開始,劣幣驅逐良幣的遊戲就開始了嗎?

400多年前,英國經濟學家格雷欣發現了壹個有趣的現象:當兩種實際價值不同但名義價值相同的貨幣同時流通時,實際價值較高的貨幣,即良幣,必然會退出流通——它們被收藏、融化或出口到國外;實際價值較低的貨幣,即劣幣,充斥市場。

人們稱之為格雷欣定律,也叫劣幣驅逐良幣定律。

“業界稱AGV已經是壹個紅海市場。劣幣的進入壓低了優質企業的利潤空間,容易給其後續發展資金造成問題。”知金資本合夥人張伯鈞指出。

“花錢越來越有吸引力”,即使是有壹雙慧眼的投資人,在選擇項目時也是挑剔的。張伯駒坦言,團隊壹直很糾結。去年看了很多這方面的項目,沒有出手。

有人青睞激光導航,有人看好視覺導航,最終哪個玩家能被市場認可還是個未知數。按照目前行業的發展,技術壁壘已經不是取勝的關鍵,市場的PK能力已經被很多投資人掛了。

“現在更多說的是,妳得和集成商或者上下遊廠商合作,包裝壹個整體的解決方案。那麽誰能有這種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誰就更有競爭力。”蘇誌斌說。

市場同質化嚴重,技術壁壘降低,價格戰效應明顯,原有服務業增長乏力。下壹場在哪裏?

傳統行業迎來機遇。

事實上,AGV在工業制造領域的應用由來已久,但主要采用磁條導航的技術。億歐新制造在走訪華南多家企業的工廠時發現,人力仍然是搬運主力,傳統叉車也需要經歷壹輪叠代升級。

2018以來,AGV的靈活應用越來越受到重視。如果政策引導下的數字化工廠建設能夠大規模實施,必然會帶來AGV的使用浪潮。

“數字化工廠意味著從生產過程到整個倉儲物流都要信息打通。不打通,就沒辦法知道成品的狀態,也就是說信息流和物流要同步。物質流動的過程必須由自動化的東西來承擔,這個承擔就是AGV。”任說道。

根據億歐新制造的觀察,目前大部分AGV廠商專註於電商物流的“倉儲”,對工廠端的需求並不是特別“感冒”。

壹方面,現階段大部分廠商對AGV的需求只是少數,這條“飛腿”對企業營收來說未必是“吃飽飯”。除非妳拿到壹些企業的大訂單,雖然服務周期比較長,但至少還有壹個等待價格戰下“另壹個村子”的喘息空間。

此外,與相對平坦的倉儲場景不同,不同類型的制造企業生產條件不同。這就需要廠商提供個性化的服務能力。對於沒有積累制造經驗和相關行業知識的廠商來說,切入廠端其實是壹個很大的問題。

更重要的是,現在的AGV廠商大多解決的是“點”的問題。如果要在工廠大規模鋪設AGV,這些廠商更希望找到整體解決方案,而不是簡單的“壹錘子買賣”。

對於壹些具有豐富制造經驗的大型制造商來說,他們完全有能力研究或尋找合作夥伴來制造符合他們要求的AGV。

2016年,富士康啟動了浩浩蕩蕩的“機器換人”計劃,AGV是其中的重要壹環。“富士康用AGV已經好幾年了,它滲透到了生產線的各個環節。”富士康技術部王宇說。

為了降低成本和風險,大多數大型制造商通過招標選擇供應商。目前,富士康工廠內運行著多種不同類型的AGV。由於不同廠商的產品標準和規格不同,在協同使用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

日前,在富士康工業富聯上市周年高峰論壇上,工業富聯發布了AGV微雲,主要解決了AGV用戶“看不見”、“用不好”、“管理不好”等幾大痛點。富士康技術部許指出:“過去單點發貨的方式無法滿足生產的需求,所以如何控制小車合理送料也很重要。”

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問題,大部分能在市場上排上號的AGV廠商都能提供AGV調度系統。

以道路創新為例,奇瑞捷豹路虎通過其集群調度機器人和系統,實現了生產線的自動升級改造。壹方面采用貨對人的模式,實現人機分離,大大提高現場選品效率。二是進壹步實現精益生產,提高線路邊倉面積利用率20-30%,使用AGV近300輛。

回過頭來看,中國整體的AGV發展時間只有三四年。相信這些頭部企業所做的案例會在未來逐漸帶動更多同行業對AGV的需求。

“每個項目從最初的工廠需求到最終的項目落地,壹般需要半年到兩年的時間。工廠場景對機器穩定性的要求非常高,所以需要壹段時間測試。”路創新聯合創始人曹舒陽指出,由於制造業的產業特性,市場達到大規模普及還需要3-5年的時間。

服務而不是生產能力,這才是工業企業獲取更多利潤的途徑。

畢竟每個行業都有兩面性。陰是不變的,而陽是變化的。客戶的需求是多變的,但客戶想要的最終結果是不變的。任何商業活動說到底,無非就是“利”字。

不像互聯網行業,產業圈其實並不大,樹立自己的口碑是業內人士的“* * *知識”。

在采訪的最後,陳玉琪反復強調,做好客戶服務是他公司的第壹宗旨,公司規模的擴大和訂單的增加只是附加的結果。

產品的價值等於用戶數量的平方,在產業端也有壹定的“網絡效應”。壹個產品擁有的用戶越多,對用戶的價值就越大,反過來也能吸引更多的用戶使用。“當妳攻擊壹個關鍵客戶的時候,妳的上下遊甚至同行都會來找妳。”蘇誌斌說。

現在的數字化工廠還處於“概念”階段,工業制造端對AGV的需求無法像電商行業那樣在短期內呈現爆發式增長。對於AGV廠商來說,在這個時期,除了繼續培養用戶的認知,還需要不斷提高產品的穩定性和實用性。

在僵持中,AGV行業正在經歷壹個漫長的“洗牌”過程。“滄海桑田,方能顯出英雄本色,浪淘沙,方能見真金。”最後能留下的都是真正的實力。

註:本文中王飛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