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向雲遷移是大勢所趨。國內雲計算市場的蛋糕越來越誘人。
雖然阿裏、騰訊、華為等IT巨頭相繼進入,但中國企業級市場的復雜性仍然使得IaaS層面存在機會;
在SaaS層面,我們還應該重點分析具體的產品和服務是否符合國內客戶的實際市場需求。
第二,大數據
“大數據+”已經滲透到幾乎所有行業,該領域的投資策略是:
1.對於資源型大數據公司:數據資源足夠龐大完整,數據價值足夠有想象力,數據挖掘整合能力足夠強;
2.對於技術型大數據公司:技術門檻足夠高,讓公司快速形成規模效應和網絡效應,從而快速占領足夠的市場份額;
3.對於應用型大數據公司:應用市場足夠大,公司成長性好,變現能力強。
第三,虛擬現實
虛擬現實的發展前景是富有想象力的,它有著廣泛的應用空間,如遊戲、電影、教育、體育、廣告、醫療等等。
該領域的投資策略是:
1.短時間內,能夠布局虛擬現實產業鏈的廠商,從硬件設備、內容制作到平臺發行,都具有投資價值;
2.從長遠來看,虛擬現實的內容將是行業的靈魂,投資成熟的內容產業廠商將充滿機會。
第四,人工智能
根據預測,2024年人工智能的市場規模將增長到111億美元。初期的技術積累和數據積累在過去已經產生了顯著的規模效應,因此人工智能重塑各行各業的浪潮即將來襲,並將引發新壹輪的it設備投資。
在人工智能領域,主要關註的方向包括:
1,計算機視覺識別(人臉識別的典型);
2.計算機適配(以各類機器人為例);
3.細分底層技術領域(如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和知識圖譜)。
動詞 (verb的縮寫)3D技術
經過前幾年3D打印的投資熱潮,3D打印技術進入了壹個新的階段,但應用市場仍有待突破。
接下來,新壹輪3D技術的重點包括:
1,3D打印特殊材料及其技術;
2.三維建模和定制設計軟件;
3.圍繞3D打印技術(即3D打印與教育、醫療、工業4.0的結合)的行業模式創新企業。
第六,無人駕駛技術
無人駕駛技術目前主要應用在無人機和無人駕駛汽車領域。美國泰爾集團預測,全球無人機市場將從2015年的64億美元增長到2024年的115億美元,發展趨勢迅猛。無人駕駛汽車尚未亮相,但麥肯錫預測,到2025年,該領域將出現2000億美元至65438美元+0.9萬億的產值。屆時,中國無人駕駛汽車產值至少萬億,潛力無限。
本領域可長期持續關註以下標的:
1.隨著政策的逐步放開,百度、谷歌、寶馬、奧迪等巨頭紛紛加緊無人駕駛汽車的布局,重點布局汽車電子相關硬件、車聯網相關軟件、整車等多個領域的龍頭企業;
2.在無人機領域,重點是零部件制造和總體設計的細分領域,以及無人機解決方案提供商中潛力巨大的優質企業。
七、機器人
由於中國勞動力成本上升和整體經濟結構調整,機器人未來的崛起及其巨大的市場規模已經得到各大機構的認可。
1.未來的工業機器人將具有很強的自學習能力和專業化能力,向更細分的領域和結構進行創新延伸;
2.合作機器人可以與人合作,廣泛應用於生活的各個領域,是“跨界”的產物;
3.服務機器人沒有上限,遠遠超過工業機器人和合作機器人的市場規模潛力。
八。新能源
中國是最大的新能源市場。發展新能源產業是改變中國能源結構、減少對化石能源依賴、減少環境汙染的必然選擇。
1.鋰電池在國內已經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下遊動力和儲能電池需求巨大;
2.與鋰電池相比,超級電容器在快速充放電、循環壽命長、功率密度高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可廣泛應用於城市公交、軌道交通、風力發電、石油鉆井、港口機械等領域。
九、新材料
新材料是新經濟的基石,中國軍工、高鐵、核電、航空航天等尖端制造領域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基礎材料領域的突破。
X.生物技術和生命科學
隨著基因組學、分子生物學等基礎學科的發展,生物制劑和生命科學技術在治療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生物制劑中,越來越多的單克隆抗體對腫瘤、糖尿病等疑難雜癥具有突破性作用,“重磅炸彈”新藥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