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信息工程大學是壹所民辦本科院校。
官方網站:
官方地址:陜西省Xi市
官方電話:029-85610683,029-85610685,029-85610689。
電子郵件:549827609@qq.com
Xi信息職業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的全日制本科高校,是全國首批本科教育改革試點院校,具有獨立發放國家承認的統招生和專科學歷教育資格。學校成立於1992。學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以德育人的根本任務,堅持“質量立校、特色興校、人才強校”的發展戰略,逐步形成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走內涵式、特色化發展之路,以把學校建設成為特色鮮明、人民滿意的本科大學為目標。張明同誌任校長,吳同誌任黨委書記。學校位於Xi市長安區大學城,占地600多畝,校園建築面積21.24萬平方米。有11工程訓練中心、計算機訓練中心、電子實驗訓練中心、城市軌道交通訓練中心等二級學院和教學機構,包括人工智能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計算機工程學院、大數據與雲計算學院、軟件學院、經濟管理學院、交通工程學院、建築學院、理工學院、創新創業學院。學校秉承“尊德自強、創新奉獻”的校訓和“誌存高遠、求真向善”的校風,形成了“以人為本、德育為主、重視理論、強化實踐”的辦學理念,弘揚了“勇於創新、自強不息”的校風,積極營造“朝氣蓬勃、科學素養、無悔奉獻、和諧自然”的教育氛圍。學校先後被評為“全國十大最具發展潛力學院”、“全國十大特色學院”。2014年,學校榮獲全國優質傳媒教育聯盟陜西榜單“就業最具競爭力”稱號。在第二屆(2011)感動陜西教育人物(機構)推介活動中被評為“最具特色專業學院”,在第四屆(2015)感動陜西教育人物(機構)推介活動中被評為“最具就業力學院”,明被評為“推動陜西教育發展傑出貢獻者”,學校學科專業特色鮮明。學校根據“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人工智能”、“雲計算技術”、“大數據”等國家戰略,積極適應區域經濟發展、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的需要,以陜西產業、技術、職業最新變化為導向,根據陜西電子信息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方向,規劃優化學校專業體系。陜西急需的本科專業10,高職專業36個,包括軟件工程、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物聯網工程、計算機應用工程、網絡工程、大數據技術及應用、智能制造工程、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電子商務等。學校與產業鏈對接,形成了以智能制造工程、軟件工程、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應用工程、電子商務、交通運輸為重點的六大專業群。構建以工科為主、信息專業為特色、專業和行業高水平專業技術的專業體系。以電子信息工程技術、軟件技術、通信技術、應用電子技術、電子商務等省級重點專業、壹流專業和骨幹專業為引領,以微電子技術、信息安全與管理、工業機器人、無人機應用技術等校級重點專業和特色專業為抓手,輻射帶動學校其他專業同步發展。學校裏到處都是名師英才。學校樹立了以人為本、教師是學校核心競爭力的理念,擁有壹支師德高尚、數量合理、素質優良、結構優化的教師隊伍。專任教師421人。按照《高層次人才引進辦法》,我校引進了壹批具有副高級職稱以上的教師。大力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支持企業人員參與學校職稱評審。教師在科研項目、專利申請、論文發表等方面成績突出。教學實力強,教學水平高。學校大力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辦學模式,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長期致力於創新構建“按社會需求設置專業、按學科打基礎、按就業設置模塊,讓學生橫向轉移、縱向提升”的人才培養體系,不斷完善“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校政合作”的教育機制,努力實現專業與行業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企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的全過程:由教師和企業人員共同制定培養計劃;課程體系根據企業生產實際進行調整和改革,並根據產業技術進步隨時進行改革;實驗、實訓、實習等實踐教學環節由特邀企業“雙師型”教師指導。如Xi安比亞迪電子有限公司、Xi安中興通訊有限公司等企業將部分生產流程融入學校教學,與學校共同開發教材,讓學生更好更快地適應工作環境和崗位。學校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斷加大教學投入,加強校內外實驗室和實訓基地建設、教材基本建設,教學質量和水平穩步提升。2013通過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評估。2014年,專家組在陜西省開展檢查診斷工作期間,對學校的辦學條件和水平給予了充分肯定。學校不僅加強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還大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畢業生能紮根三秦,熱愛本職工作,“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幹得好”。跟蹤調查問卷顯示,我校畢業生專業關聯性高,就業競爭力強。據Xi高新區人才交流中心統計,近五年來,我校為該地區輸送了5000多名技能人才。他們中的許多人已經成為企業的骨幹和中高級管理幹部。畢業生“思想素質高、專業技能強、合作精神好、適應快”,受到用人單位的高度評價。近三年來,我校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6%以上,為陜西及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大批應用型、技術型人才。學校基礎設施完善,教學條件優越。2005年,學校遷至新校區。經過十年的努力,已經建成了集教學、科研、辦公、體育、生活於壹體的功能建築多樣、設施齊全、環境優美的現代化校園。教學樓2棟,16學生公寓樓2棟,實驗實訓樓2棟,工程訓練中心樓3棟,1圖書館樓,1體育館樓,1學生食堂和洗浴中心樓,各類運動場3個。藏書豐富。2015工程訓練中心大樓建成,建築面積36000平方米。2013年,先後被高新區、西鹹新區認定為“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各類教學和生活設施配備齊全,功能完善,滿足內涵建設協調發展的需要。學校校園文化豐富。把校園文化建設作為壹項系統工程,秉承“誌存高遠、求真向善”的校風,以“朝氣蓬勃、科學素養、無怨無悔、和諧自然”的文化為核心,按照“優質大型活動;中型活動的特點;小型活動的正規化可以提高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容和水平。學校團委、體育部、學生會和各種學生社團定期舉辦健康多彩的活動,為學生的個性和特長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整個校園呈現出壹派生機勃勃、充滿活力的景象,讓學生在實踐了自己的專業文化知識和職業技能後,盡可能地展示自己的個性和特長,使他們充分發展,成長為人才。我校校園文化生活陽光、青春,社團豐富多彩,其中玄英電子信息協會、互聯網+協會、創新創業協會、中興社、華為社、IBM社、耿雲文學社等38個學生社團相互競爭。2012年,學校被陜西省教育廳授予“陜西省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三等獎”。學校投資1億多元建設了1個體育館,為體育課教學和體育競賽的開展提供了條件。近年來,學校的足球、籃球、田徑、輪滑等運動隊參加省內各類比賽,取得了多項優異成績。學校獎勵優秀學生、扶貧濟困的制度很完善。學校積極落實高校獎學金、助學金和助學貸款政策。有國家獎學金8000元/年;國家勵誌獎學金5000元/年;貧困學生助學金3500元/年;普通生助學金2500元/年;為貧困家庭學生提供8000元/年的無息助學貸款。學校建立健全了“獎、貸、助、減、免”五位壹體的助學體系,校內外設有勤工儉學崗位,鼓勵學生獨立工作、自強不息,鼓勵和幫助學生成長成才。站在新時代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在不忘初心中會繼續前行。擔負起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改革試點的光榮使命,以立德庶人為己任,為中國四化培養壹批又壹批大國工匠和能工巧匠。學校始終保持職業教育的屬性和特色,堅持產教融合的校企合作模式,完善德技結合、工學結合的教育機制,走“內涵、特色、規範”的發展道路,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陜西離不開、行業認同、國際交流有可能”的特色鮮明的本科大學,推動職業教育向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發展。為陜西經濟社會和信息產業發展、建設陜西高等教育強省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為實現“兩個100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
其他信息:
Xi信息職業學院是專科學校,不是本科。Xi安信息職業大學,創建於1992,是壹所經陜西省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的全新、現代化、規範化的全日制電子科學與技術高等民辦高校。Xi安信息職業大學專業為建築工程技術、建築電氣工程技術、建築經濟管理、機電壹體化技術、計算機控制技術、網絡系統管理、信息安全技術、計算機通信、城市軌道交通機電技術、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技術、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電子信息工程技術、應用電子技術;微電子技術、電子技術與管理、物聯網應用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計算機信息管理、軟件技術、動畫制作技術、通信技術、移動通信技術、通信系統運營管理、會計電算化、財務管理、電子商務、物流管理、多媒體設計與制作。Xi安信息職業大學簡介Xi安信息職業大學是教育部批準的全日制本科高校。是全國首批本科教育改革試點院校,具有獨立發放國家承認的統壹招生和專科學歷資格。學校成立於1992。學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以德育人的根本任務,堅持“質量立校、特色興校、人才強校”的發展戰略,逐步形成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走內涵式、特色化發展之路,以把學校建設成為特色鮮明、人民滿意的本科大學為目標。張明同誌任董事長兼校長,鄭誌標同誌任黨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