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有的學校直接有校內調劑系統,考生註冊登錄後填寫信息即可。
二是部分學校需要考生下載填寫轉學申請表,在規定時間內通過郵寄、郵寄、傳真、現場遞交等方式發送申請。
擴展數據:
按照教育部規定,考生符合復試條件,不能在第壹誌願院校參加復試的,考生檔案要送到第二誌願院校或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調劑。在研究生招生中,由於招生計劃的限制,部分考生無法被安排復試或復試後無法被錄取。對於這些考生,招生單位會負責將他們的所有材料及時轉到第二誌願單位,這就是所謂的研究生調劑。初試分數不是唯壹的考慮指標,初試分數好只是證明考生應試能力強,所以初試分數只是調劑學生選擇時要考慮的壹個方面。
對教育、歷史、醫學、農學學科(限參加統考或聯考的考生),考試科目要求可適當放寬。
首先,在知道自己的成績達到了上線之後,要經常聯系自己所報考的招生單位的研招辦,盡快了解自己是否能被錄取的信息;如果不能錄取,盡快聯系開設類似專業的院校,看哪個單位能錄取妳;如果妳有心儀的接收單位,要及時表明妳的調動意向,請本單位招辦及時發函與妳的申請材料所在單位取得聯系,索要妳的申請材料。在材料轉發過程中,考生要經常與兩個招生單位聯系,了解材料的收發情況。
此外,教育部確定的復試分數線降低了對考生報考8個偏遠省區和部分特殊學科的要求。如果達到了八個偏遠省區的復試分數線,考生本人可以及時通過電話或郵政快遞聯系本專業當地招生單位,看是否錄取。如果同意錄取,他們會立即與原申請人聯系,按規定程序將申請材料轉到接收妳的招生單位研招辦,然後按照接收單位研招辦要求的時間參加復試。
通過國家指定的初試成績,有復試資格但在第壹誌願學校沒有復試機會的考生,可以向相關專業生源不足的院校傳達自己的相關信息和簡要介紹。學校經審查後,向符合條件的考生發出面試通知,並向考生第壹誌願學校發出《檔案調劑通知》。考生復試合格後入學。
考研和高考不壹樣。考生的專業課題由學校提出,考生檔案也放在分校,學校的分數線和復試的時間也不壹樣。第二誌願學校還有壹個生源問題。如果等第壹誌願學校調劑,可能會耽誤機會,所以調劑還是以考生個人為主。同時也提醒想調劑的考生,壹定要有主觀意識,主動參與。
在接收轉校生的過程中,研招辦主要負責接收考生的轉校申請,轉校到相關學院,由相關學院進行考核並發出復試通知,合格的考生由學院上報研招辦。考生如果知道學院或專業的空缺信息和聯系方式,也可以直接聯系學院。
可調劑考生獲得全國復試資格,在錄取過程中與普通考生享受同等待遇,不收取任何費用。是計劃內配額還是計劃外配額,主要看當年配額的分配和使用情況。不是所有的轉學生都是自費的。
各校接收轉學生的具體標準各不相同。壹般來說,由於考研每個學校的考題都不壹樣,除了要求考生具備國家規定的復試資格外,壹般還要求聯考統考中有兩門科目與調劑專業完全相同,兩門專業考試科目相同或相近。壹般來說,轉校是從壹個專業轉到另壹個專業。如果滿足以上條件,有可能實現,但概率不大。
壹般先考慮第壹誌願候選人。這關系到考生的研究取向,學校的考試科目,以及考生未來的學習和研究。如果第壹誌願人選不足,考慮調劑。
考生在發布調劑申請時要減少盲目性。寫轉學申請的時候要註意簡潔明了,可以介紹壹下自己的專業背景或者學術成就。有些考生的調劑申請非常復雜,甚至寫下了後悔自己考研時狀態不佳的字樣。
如果某些專業出現大的空缺,高校會通過壹些媒體發布相關信息,查詢考生的調劑需求。有些高校在某些專業常年生源不足的情況下,可能會與其他高校形成固定的調劑關系。這主要是因為專業設置相似,考試難度相似,但個別考生的調劑申請並未被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