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評論1 1,
(1)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電視片段,讓學生“身臨其境”,打開學習和理解課文的“方便之門”;
(2)可以用例子來引起學生的思考,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但要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思考時間,激發討論,鼓勵學生主動發言,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3)教學設計的理念是可以接受的。在教學實施過程中,要註意通過把握過渡語、控制教學節奏、促進師生互動來展示教學設計,以達到更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4)註意板書,教學生如何記筆記,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
(1)教學設計思路清晰,課堂教學實施良好,基本達到教學目的;
(2)本課最大的特點是以實例貫穿整個課堂教學,培養學生思維,註重過程體驗,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培養良好的討論氛圍,體現合作、探究、互動、評價的課堂模式,達到“三維目標”的要求;
(3)如果我們更好地把握語言的節奏和情感,鼓勵更多的學生參與課堂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互動性,這將是壹堂非常成功的課;
(4)板書。
3、
(1)能創設案例情景,激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促進師生互動,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通過物理學史的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3)研究物理規律的方法可以自然引入,直接應用於課堂教學;
(4)利用小組實驗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學態度、團結協作精神以及分析數據的能力;
(5)建議:註意語速、節奏和過渡語(數理邏輯);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表達自己的觀點;
(6)教室容量大;
(7)註意板書;
(8)小遊戲→親身體驗(結合實際)→調查研究→研究性學習課題。
4、
(1)要教會學生如何輕松處理數據,如何從數據中發現結論(規律);
(2)其實這門課不需要使用網絡教學,只需要引用多媒體課件即可;
(3)要留點時間給學生思考和討論(新老師的缺點),註意控制課堂節奏和語言)
(4)課堂教學方式比較傳統,希望青年教師大膽探索改革。
5、
(1)可以通過創設案例情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2)利用課件解決教學中的“難點”;
(3)通過聽、說、讀、寫訓練學生學習外語的基本技能;
(4)教學思路清晰,教學效果尚可,但應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特別是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和討論,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5)能夠合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錄制→視頻剪輯)→數據庫
6、
(1)可以利用課前演講和課文資源,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等基本技能;
(2)可以用例題、習題來激發學生的思考和發言,促進師生互動,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3)大膽引導學生討論,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4)基本教學技能和教學藝術(表現力等。)需要培養和提高;
(5)教學設計的思路基本合理,但應從實現“三維目標”出發進行改進和補充,並註意現代教育技術的合理運用。
7、
(1)基本教學技能尚可,利用對話、播放錄音、觀看視頻片段和圖片等方式訓練學生的基本技能(聽、說、讀、寫)。
(2)教學方法較為傳統,尤其是課堂語言氛圍有待改善(教師漢語較多),師生互動有待加強(要讓學生主動思考討論),內容過早回歸考點;
(3)該班采用了先進的教學手段(網絡教學),但效果並不比其他教學手段(多媒體、語音室)更明顯。能不能算是壹個綜合班?
8、
(1)按照常規教學思路訓練聽說讀寫能力;
(2)充分利用多媒體展示相關材料,讓學生直觀感受學習內容;
(3)可以利用網絡培養學生收集數據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以及分享成果的感受和態度,獲得成功的喜悅,促進師生互動,提高課堂效率;
(4)建議:在現代教學中,還要註意發揮教師的語言、肢體動作等情感藝術,加強師生交流,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9、
(1)教學設計思路清晰,知識由淺入深:灌輸,創設情景:激發學生思維,促進師生互動,活躍課堂氣氛;引導學生總結,體現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分析例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好地體現新課程的“三維目標”;
(2)教學過程邏輯嚴密,教學思路嚴謹。作為新教師,教學基本功紮實;
(3)建議:①可以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討論,適當控制教學節奏;②創設的例子可以增加壹些難度,更好地訓練學生的思維;③備課要考慮很多因素,上課要靈活(學生可以討論案例)。
10、
(1)教學設計思路總體清晰,通過創設案例情景、學生的探索性實驗和“活動”,促進師生互動,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分析討論數據處理,培養學生分析案例的能力等。實現“三維教學目標”;
(2)教學語言有待進壹步提煉,節奏感有待進壹步增強,課堂上的把握和組織能力有待進壹步提煉。
教師聽課評語匯總2張永紅聽課心得
薛輝老師的語文課給我的印象是準備充分,精辟,重點突出,善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方平老師的英語課思路清晰,語言流暢,安排合理,效果良好。
林炎和陳紅梅的班級有所進步,但他們仍需努力。要加強教師基本功訓練,虛心學習,不斷提高,努力成為學校的骨幹教師。
楊增貴:
3月1,聽了王娟的《夢想家園》,認為林炎的教學組織能力有了很大的進步,知識點講解清晰,所選習題講解準確,教學各個環節都能有效銜接,課堂容量充足。但根據壹年級學生的情況,可以增加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口語練習,如果能使用多媒體設備輔助教學,對知識點的講解和鞏固會更有效。
3月6日,我聽了孫立新老師的《我對美好生活的選擇——直面升學與擇業》。我認為這節課的學習內容是與學生生活學習密切相關的話題。在教學中,有針對性地討論學生面臨的問題和相應的對策。在教學中,能深入淺出地教學生,能啟發學生思考和討論。教師的語言表達清晰、簡潔、幽默。建議教師加強對學生分析問題、提煉問題、總結問題能力的培養,提高要求。
3月8日,聽了智美老師的壹堂課,覺得這節語法課的內容和知識點聯系緊密。所選內容突出了重點和難點,加深了學生的體驗,便於學生理解。老師在講解語法時可以註意引導和啟發。在課堂上,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還略顯欠缺,可以加強各個環節的緊湊性。教師應該提高對學生紀律的要求。
3月8日,我聽了何老師的“透鏡光的折射”壹課。我認為老師的語言表達能力不錯,課堂講解水平清晰,老師基本功紮實。老師在講解中註重知識的記憶和整理,在教學中結合習題及時鞏固,板書也相當清晰規範。但作為復習課,對學生能力的要求可以進壹步提高,可以給學生適當的課堂互動空間。
梁少海:
3月6日聽了王斌的《第二次電影大戰》壹課,覺得這壹課知識點清晰,條理清晰,板書大方。教師要註意總結,可以接觸書本以外的知識,擴大學生的聽力。教學語言生動、豐富、形象,但與學生的互動有點欠缺。
3月8日聽了郭守祿教授的分數加減法,覺得課程語言幽默風趣,生動形象。我著重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動手說話,註重糾正反饋,註重雙基訓練。
3月6日,我聽了王文峰的《我的老師》壹課。我覺得老師的語言語調抑揚頓挫,普通話極好,板書漂亮,基本功紮實,能有說服力,逐步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分析事件和人物,解決討論點是有效的。並且註重學生閱讀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學生學習習慣較好。
3月13聽了張老師的《鳥(專題)》壹課,認為專題內容豐富多彩,壹定程度上積累了學生的文學素養。課件制作精美,涉及知識面廣,開闊了學生視野,點面結合,練筆自如,效果良好。
3月13日,我聽了王老師同年寫的《論辯》。我覺得老師可以讓學生在理解中背誦,逐步掌握這篇文章的重點和難點,但是氣氛就沒那麽活潑了。老師註意引導學生積累壹些文言文的虛詞和固定用法,在壹定程度上可以翻譯成漢語。做到講練結合,新舊知識銜接疏通,分析精準。郭瑤
趙寬業《分數總論》,舉壹反三是數學教學的重要方法。潘瀟老師恰當地采納了這壹點,這是值得的!老師示範——學生示範——鞏固練習的流程清晰,訓練更具體,鞏固及時。但是在教學過程中,老師不註重細節,多了壹點嚴肅,少了壹點輕松。
3月7日李秀霞的壹面,通過學生課前講新聞,既能培養學生的能力,又能培養全體學生參與分類、評價、鑒別的能力。重點詞句分析,為學生語文素養打下堅實基礎。學生參與面很廣,但似乎缺少壹些激情。
3月2日陳剛《二元線性方程組的解法》能把握學生的認知規律,通過復習舊知識引入新知識,註重解題的示範作用。教室又滿又幹凈。但是課堂就沒那麽熱鬧了,很多學生能解決的事情都被老師代替了,課時也更長了。
3月5日,王俊山的“生命是人類最寶貴的東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很好,從中可以看出他們對這門課程的熱愛,大多數學生都能圍繞老師的問題進行思考。教學形式多樣,通過講授、討論、朗讀來達到示範課的目的。
3月10劉的中國結說明教師可以在組織舊知識的基礎上教新課,從舊知識到新知識的過渡是自然的,學生的積極性也很高。老師可以耐心的進行個別指導,很有親和力。但是示範效果不好,其實在這裏分組學習會更好。
蔣占曉
3月2日郭曉紅《分數的基本性質》可以舉壹反三引入新課,詳細講解例題,反復強調個別錯誤,及時反饋鞏固。題目類型全面,課堂氣氛略顯沈悶,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有待拓展。
3月2日
李軍強的《海燕》能讓學生在反復閱讀中體會到海燕的優秀品質,教師在課堂上起著主導和引導作用。新課程的理念有所體現,但課堂內容略顯單薄,要註意引導學生積累知識,豐富知識。
3月6日,楊增貴的《光》,知識點總結的很清楚,方便學生整理。對容易混淆的概念,可以結合物理現象進行分析,學生容易理解。復習內容詳細,適當。但是作為復習課,教室容量還有待增加。
3月7日郭永林的《數的根》,知識點總結得很清楚,用來讓學生回憶和復習知識點,方便學生記憶和整理。將知識點與相關例題、習題相結合,強調與實踐相結合。例題規範,針對學生基礎不紮實,采用這種復習方式可以進壹步鞏固基礎,值得肯定。
何連贏
3月5日薛輝《分數的歸約》,習題設計難度合理有序。在整個課堂上,圍繞尋找共同原因這壹關鍵設計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學生基本上可以通過教師的講解、學生的探索、學生的口頭回答、學生的模擬練習、學生的板書表演等多種形式來解決問題。,但課堂氣氛略顯沈悶。
3月5日李秀霞《分數的化簡》通過分數運算類比引出分數的化簡,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室容量大,但習題需要優化。老師多講解,師生雙邊活動需要增加。
3月8日,郭瑤的《圖表的建立與編輯》可以用生活實例引入課程。課堂氣氛活躍,內容講授形式多樣。評論
3月7日,全壽魁寫了《行走在書法世界》。這節課從書法欣賞開始,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上課內容安排的有條不紊,但是學生的反應有點枯燥。
趙建國
3月6日,張永紅的《電影戰爭》內容詳實,內容豐富,條理清晰。並且可以適當增加相關知識。如果能適當增加壹些互動環節,氣氛會更好。
3月8日,李春濤的分數加減法,用幽默的語言,把枯燥的講解變成了生動的教學,可以引導學生有效學習,落實兩基,效果很大。
李福才
3月5日包鄭超《關於分數》可以精挑細選練習題,有梯度題目,針對中下生提問。註重知識的聯系,運用知識遷移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理解。學生主動參與不夠,有待提高。
3月6日,朱金輝寫出了分數乘法。黑板整潔清晰,語言流暢有條理,課堂組織有序,題目設置有梯度,課堂容量充足。有必要提高學生的參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