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洛口黃河鐵路橋介紹?

洛口黃河鐵路橋介紹?

濼口黃河鐵路橋位於濟南北部,是津浦鐵路上的壹座跨江大橋。洛口黃河鐵路橋是近代歷史上世界列強掠奪中國主權的見證。

大橋建成後,此地成為從北方的北京、天津到南方的上海、南京的重要交通樞紐。正因為如此,這條鐵路在戰爭年代也遭受了嚴重的創傷。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對津浦鐵路進行了全面的技術改造,大力進行橋梁加固和線路維修擴建,運輸效率顯著提高,運輸能力不斷擴大,為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施工過程

勘測和設計

1899年5月津浦鐵路借草合同簽訂後,德國蒙安橋梁公司為穿越黃河的鐵路選擇了橋位。自1901起,在濟南附近黃河上下遊90公裏範圍內進行了三年的勘測比較,認為在濼口鎮建橋較為合適,擬在濼口鎮建橋。8月1908、12日,德國蒙安橋梁公司與津浦鐵路北段總局正式簽約建設黃河大橋。

即將開工時,山東省公路工程師丁大壹考慮到建橋後橋墩阻水,容易造成河防隱患,要求德國蒙阿恩橋梁公司加大橋洞跨度,縮小橋墩,雖多次協商未果。1908 12.30,郵政通信部派顧問、中國鐵路工程專家、京張鐵路局總工程師詹天佑到濟南協調。到了經濟後,我們先去了洛口調查,詳細了解了這些年的險情和水文變化,並與各方多次討論。考慮到當時的經濟承受能力,我們決定采用“減墩、擴橋洞、加固堤身”的方法,統壹雙方意見。之後又對橋型進行了五次修改。0909下半年確定的65438+全橋12孔;橫梁下有足夠的導航空間。水面壹般水勢距橋下桁梁10米,大水勢7米。

橋上鋪設單線留有鋪設雙線的空間,但鋪設時桁架需要單獨加固;載荷為E-35;按地震烈度7度。

工程建設

江北河漫灘較寬,有8榀簡支鋼桁架,跨度91.5m;河南岸河灘較窄,有跨度1、跨度91.5m的簡支鋼桁梁:主河道上方為3孔鋼桁梁;左右孔為跨度為128.1 m的錨臂梁,跨橋墩延伸27.45 m至中孔形成伸臂架,伸臂架通過擺鉸與跨度為109.8 m的懸臂梁連接形成跨度為164.7 m的孔..鋼桁架梁總重量為8625噸。

從北岸開始,1 ~ 7號墩及南北橋臺為鋼筋混凝土樁基,采用蒸汽旋噴樁機打入,樁數為1270。施工中采用“杠桿法”測試樁的荷載,每根樁的承載力達到150噸,是設計承載力的兩倍。8號、9號、11號墩為樁基氣壓沈箱,10號墩為氣壓沈箱基礎,沈箱采用內挖法下沈。為了避免洪水,在四個橋墩周圍建造了木排樁,在拐角處使用鐵樁,在樁內挖出土,填充石塊,然後用水泥將樁封頂。

全橋基礎以上的墩臺全部用混凝土澆築,表面鑲嵌石材。

1912 11月,大橋竣工。費用為65,438+0,654,38+0,658,893德國馬克,相當於當時的4,545,600庫平白銀。1912 165438+10月28日,津浦鐵路北段總局總工程師德普·彌勒負責驗收。經過對軌道和橋梁各部分的檢查,它們都符合設計標準。在檢測橋梁的承載能力時,采用了獨創的“劃痕法”和“馮·西洛夫測量儀”,每個孔都能滿足設計要求。29日由大橋公司正式交付津浦鐵路北段總局管理。至此,津浦鐵路全線貫通,結束了黃河南北壹分為二的局面。

建國後,該橋壹直由濟南局濟南工務段濼口橋領導工區進行檢查、維護和維修。

建築結構

濼口黃河鐵路大橋長1236.00m,跨徑* * 12,跨徑布置為64m+7×91.5m+128.1m+164.7m+65438。橋面寬度為:1 ~ 4孔6.2m,5 ~ 12孔10.4m,橋面標高為37.33m,主橋最大跨度為164.7m,橋梁下弦標高為35.63m,橋墩為三角形,橋梁結構為鋼桁梁。其中1 ~ 8、12孔為簡支下承式桁架梁,9、10、11孔為3聯懸掛下承式桁架梁。橋梁總重量為8784.6t,設計荷載適中。3連接洞線為平路,其余為1/150的匝道。1992北4孔拆除,1999擡高。

本橋以平交道方式跨越黃河大堤,為保證黃河防汛搶險的暢通,在左岸導流堤北側和右岸臨河側各修建壹條輔路。

重要意義

洛口黃河鐵路橋雖仍在正常使用,但已被列為第七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閑暇之余,許多市民在遊覽黃河南岸的“濟南百裏黃河風景區”時,遠眺濼口黃河鐵路橋,欣賞其雄姿,回味其滄桑。洛口黃河鐵路橋已成為人們悼念歷史、欣賞黃河風光的好去處。

更多建築行業獨家資訊,請實時關註建築網微信號。

更多關於標書寫作和提高中標率的信息,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